「大鳥」撞上麵包車暈倒好心市民收養 竟是非洲雁

2020-12-20 大豫網

市民和他救助的非洲雁。
本報記者 禹舸 攝

  □記者 牛超 實習生 喬雅雯

  本報訊 一隻「鴨子」從空中飛來,一頭撞到麵包車上暈了過去。見到這一幕,市民陳愛菊急忙上前施救,仔細觀察發現這不是一隻「鴨子」,而是她從未見過的形似鴨子的一種飛禽。「除了雞蛋,它啥都不吃,我擔心養不活它,你們還是把它送到專業部門吧。」昨天,市民陳愛菊給記者打電話說。

  陳愛菊家住市區彩虹路18號院3號樓。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她家,看到了這隻形似鴨子的小傢伙。它羽毛呈墨綠色,頭部、頸下、翅下和腹下有少量的白羽,嘴的根部有單薄的紅色肉瘤,腳掌呈黑色。有人靠近,它會發出「哪哪」的叫聲。

  陳愛菊說,她和丈夫是上周四早上6點左右在彩虹路北段撿到的這隻「鴨子」。「當時它從北正向南飛,離地大約有一米多的高度,飛了有二三十米遠,然後一下子撞在一輛白色麵包車上,隨即撞暈了。」陳愛菊和丈夫見狀便將它抱回家養了起來。

  「也不知是啥,看著像雁也像鴨。」陳愛菊的丈夫說,它只吃煮熟的雞蛋,生肉、菜葉等都不吃。由於擔心養不活,陳愛菊和丈夫委託記者將它轉交給專業部門。

  昨天中午,記者將這個小傢伙送到了市動物園。該園工作人員看過後表示,只能確定不是鴨子,至於具體是什麼動物,還有待進一步查證。下午3點多,市動物園工作人員給記者回話稱,經過他們的仔細甄別,確認這是一隻非洲雁。

  據了解,非洲雁在我國也叫番鴨、麝香鴨、無聲鴨、紅嘴鴨、肉鴛鴦等,是草食水禽,屬鳥綱、雁形目、棲鴨屬。原產於中美洲、南美洲,在我國華南地區飼養較多。

相關焦點

  • 葫蘆島:受傷大鳥它是非洲雁(圖)
    12月26日,家住鐵馨園小區的劉先生撿到一隻大鳥,黑毛白翅,咋瞅都不像本地物種,不會是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吧?  截下一隻奇怪鳥  據劉先生介紹,當日早晨8時左右,他從家裡出來上班,剛到小區門口,就看見一位居民帶著一個孩子,手裡還抱著一隻大鳥。「這鳥長得挺奇怪,我就上前打聽,原來這隻鳥是他在小區裡撿的,他也不知是啥鳥。」劉先生說,一聽這話,他趕緊就問那位居民打算怎麼處理這隻鳥,對方表示也很犯難。
  • 鞍山:誰家的非洲雁 請儘快來領走
    昨日,雙山街道派出所工作人員介紹,18日晚9點多,接到居民報警,稱在樓道內看到一隻大鳥,疑似野生保護動物,民警就將大鳥帶回派出所。後經市野保站工作人員鑑定,是家養的非洲雁。  雙山派出所工作人員介紹,因居民晚上報警說,看見一隻鳥很像野生保護動物,便出警,在雙山街道新興社區內的居民樓將這隻大鳥帶回。
  • 書店老闆好心收養流浪貓,竟是一隻「招財貓」,許多人排隊看它!
    書店老闆好心收養流浪貓,竟是一隻「招財貓」,許多人排隊看它!俗話說得好:10個橘貓9個胖,還有一個非常胖。這句話說得一點都不假,大部分橘貓的體態確實比較胖,看起來圓滾滾的十分可愛。不過既便如此,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流浪貓無家可歸,幸運一點的被人撿到帶回家,而沒有那麼幸運的就只能每天在街上遊蕩,而前段時間,在國外的街頭出現了一隻可愛的流浪橘貓。
  • 稱奇:天上掉下非洲雁 放入鴨群還生蛋
    北方網消息:一隻非洲雁掉進天津市東麗區一座塑料大棚中。菜農將其與家鴨同圈飼養呵護。它還為主人生了一枚蛋。  日前下午2點左右,天津市東麗區大畢莊鎮村民何某,正在菜棚裡割菜,忽聽棚頂啪地一聲響,他回頭竟見一隻大鳥,砸破棚頂塑料落在地上。由於驚嚇,大鳥在菜畦裡跛著一隻腿,亂跑亂飛。折騰一陣後,安靜地臥在了棚內的一角。
  • 踏訪養雁人家(圖)
    幾千隻非洲雁「濟濟一堂」是個什麼樣的景象?昨天記者來到金州區登沙河鎮北關村的生態莊園,大開了眼界。  車行至北關村外,遠遠就望見在一片盛開的桃花叢中綠色大網覆蓋著的大棚。走近大棚,隔著綠色的尼龍網,展現在記者面前的是數不清的紅臉大鳥。它們有的安臥在地上,有的在悠然「散步」。正趕上飼養員到棚中餵食,奇怪的是那些大鳥們卻對這些由糧食和蔬菜混合成的食物無動於衷。
  • 市民撿到「長嘴大鳥」 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蒼鷺
    4月24日上午,徐州獅子山派出所接到一市民報警,稱其在漢文化景區附近山上撿到一隻受傷的大鳥。民警也不敢怠慢,敢緊將這個不速之客送到了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經鑑定,原來這隻「長嘴大鳥」竟是國家二級、省一級保護動物蒼鷺。
  • 河邊散步偶遇大鳥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鷺
    近日,一個男子慌慌張張走進東勝派出所,說他撿了一隻大鳥,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帶到派出所尋找幫忙。男子告訴民警,當時他在河邊散步,突然發現河邊有一個「奇怪的東西」蹲著,於是他打開手機裡的手電筒想看看這個「奇怪的東西」,這才發現原來是一隻翅膀被打溼了的大鳥。雖然翅膀被打溼了,但是這隻大鳥還是異常兇狠,瞪著大眼睛,用長長的尖嘴與該男子對峙。該男子看這隻鳥與平常看到的鳥有點不一樣,就用手機查找這隻大鳥的資料,這才發現這隻大鳥原來名字叫灰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貨車撞翻麵包車致1歲幼童重傷,路過好心司機抱起孩子駕車送醫
    一輛大貨車遇前車減速因操作不當撞向對向車道,將一輛麵包車撞翻在地,麵包車內駕駛員以及其家人受傷,1歲小孩重傷血流不止……這驚險的一幕近日發生在四川省攀枝花。現場在等待救護車時,路過的一位熱心司機連忙將小孩抱起,用自己的車將其送至醫院。目前,孩子脫離危險。
  • 非洲雁+木耳+魚塘+果樹 林下經濟築起快樂農場
    9月24日,記者走進這片800畝林地,眼前竟是另一片世界:林下,像鴨子一樣的非洲雁在水中暢遊,菌棒上綻放的木耳帶著草木的芬芳,魚塘裡的魚兒吐著水泡,牧羊的老人哼著小曲……  該林地位於東升鄉東升村,名為康平縣旭東養殖家庭農場,主人周德從車上下來笑著問:來採蘑菇的啊?
  • 漯河市民在家門口樹上見奇怪大鳥 竟是藍孔雀
    王先生提供本報訊(記者 楊 光)4月23日中午,家住市區湘江路與光明南路交叉口附近的王先生,在自家房頂上打電話時,忽然看到門口的行道樹上臥著一隻奇怪的大鳥,仔細一看,竟是一隻藍孔雀。家門口樹上有隻孔雀王先生家住湘江路與光明南路交叉口附近的金盆趙村。他家正對著湘江路。
  • 天上突然掉下一隻大鳥,原來是一頭撞上了玻璃牆!
    定睛一看:掉在自己腳下的,居然是一隻大鳥!  馬先生說,鳥掉下來的瞬間,他以為是有人高空拋物,著實嚇了一大跳!不過發現是一隻鳥,馬先生感覺有些納悶?仔細觀察,馬先生發現,這隻大鳥有可能是被樓前的玻璃幕牆迷惑了,一頭撞到玻璃牆上,摔倒了地面。  帶著這個疑問,記者諮詢了大渡口區農委森林公安局的蔣捷。蔣捷告訴記者:鳥類儘管有著非凡的視力,但很難發現玻璃的存在。
  • 孟凡成:養殖非洲雁走上脫貧路
    孟凡成:養殖非洲雁走上脫貧路 (鐵嶺日報記者/袁海洋) 6月15日,在鐵嶺縣白旗寨鄉昂幫河村村民孟凡成家,說起家裡的「新成員」非洲雁,他的臉上滿是笑容
  • 李黑躍:非洲雁「送」去致富希望
    李黑躍和他養殖的非洲雁昨日,說起家裡的一群「新成員」非洲雁,新安縣五頭鎮亮坪村村民李黑躍臉上滿是笑容。這200多隻非洲雁點燃了他心中脫貧致富的希望。前幾年,李黑躍身體還不錯,有時候到縣城打打零工,可是去年年初,他患上了胃出血,和妻子李連英犯了愁。「兒子和媳婦在鄭州打工,他們能顧上自己就不錯了,我們不能再拖累孩子們。」李黑躍說,他妻子有心臟病,倆人每月光吃藥就得花八九百元。沒想到,村裡給他們送去了好消息:村裡要幫助貧困戶養殖非洲雁,買雁苗和技術學習不用貧困戶掏錢,後期還有企業上門收購併負責銷售。
  • 綿陽火鍋店外「大鳥」突撞玻璃 民警被抓傷縫11針
    9月28日11時許,綿陽花園路泰式火鍋店玻璃處,一隻形似老鷹的大鳥撞在玻璃上掉落。店內工作人員在捕獲未果後撥打110,綿陽特巡警巡邏五大隊民警趕到現場,捕獲過程中一名民警手臂被抓傷縫了11針。後森林公安將大鳥送至動物園,經專家鑑定大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鹰鵰」。
  • 麵包車撞上勞斯萊斯,看到車上寫的三個字,勞斯萊斯反而拔腿就跑
    現如今國內社會經濟發展,如今道路上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汽車。在這些汽車中,有的車型很豪華,但更多的卻是一些平常很容易見到的家用車。麵包車在國內就是最常見的家用車之一,按道理來說,在道路上我們見到了豪車,除了欣賞,還會抱有敬畏之心,生怕有什麼地方碰到了。但是接下來的這輛麵包車就牛了。
  • 非洲「討水男孩」火爆全網,被遊客收養後,收到100萬美元捐款
    6年前,網絡上一個非洲男孩討水的視頻不禁讓人潸然淚下,這就是一個被認定為巫童的棄兒。小男孩全身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因為極度缺水和食物,他面臨死亡的境地,幸好遇上了一位遊客,餵給他水和食物,還將其收養。小男孩的現狀如何,過得怎樣呢?
  • 世界上第二大鳥澳洲鴕鳥,擁有其他同種類沒有的橘黃色眼瞳
    說起世界上體積最大的鳥類,人們便能馬上說出非洲鴕鳥。別看非洲鴕鳥體積這麼龐大,但它卻非常好飼養,人工養殖非洲鴕鳥只要根據它的生活規律定時、定量進行飼餵即可,因此每個國家都能見到非洲鴕鳥的影子。非洲鴕鳥以擅長奔跑而出名,然而在澳洲也有一種動物也是以擅長奔跑而出名,它就是——鴯鶓。
  • 新安縣農民李黑躍:非洲雁「送」去致富希望
    這200多隻非洲雁點燃了他心中脫貧致富的希望。  生活困難之時,村裡送去好消息  亮坪村地處丘陵,土地貧瘠,除去種子、化肥等成本,種地幾乎掙不了錢。  前幾年,李黑躍身體還不錯,有時候到縣城打打零工,可是去年年初,他患上了胃出血,和妻子李連英犯了愁。
  • 大鳥被風箏線所傷 市民合力救助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11月30日,西寧市長江路橋湟水河河面上一隻美麗的大鳥被風箏線纏住後落水受傷,看到這一幕的市民合力將其救起,並紛紛打電話給晚報熱線,希望通過晚報提醒市民在放風箏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合適的地點,不要再傷到鳥類。
  • 一隻土著狗、一隻非洲雁相敬如賓(圖)
    一隻土著狗、一隻非洲雁相敬如賓(圖)     一隻土著狗 一隻非洲雁相敬如賓文  今年2月初,當這隻全身雪白、頭戴紅冠的非洲雁出現在風景區後,狂叫狂咬的狗就被「雁美人」迷住了,只要一看到美麗的非洲雁走過來,它就立刻安靜下來,顯得十分靦腆。  一開始,非洲雁對狗的「神威」還有些懼怕,可通過不斷地接觸,非洲雁與狗像朋友一樣和睦相處了。現在,這隻非洲雁白天經常在荷塘中嬉水、捕捉小魚小蝦,上岸後就守候在狗的身旁,時常一起「進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