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隻土著狗、一隻非洲雁相敬如賓(圖)
一隻土著狗、一隻非洲雁相敬如賓(圖) 一隻土著狗 一隻非洲雁相敬如賓文/圖 通訊員 艾蓮 本報記者 卓升 本報訊 普蘭店古蓮風景區裡的古蓮遠近聞名,而風景區園內的非洲雁與狗和睦相處,許多人可能不了解。
-
瀋陽:樹林裡「飛」出非洲雁
圖為非洲雁在林間嬉水。 9月12日大清早,康平縣東升鄉東升村村民周德的養殖基地裡,一幅令人賞心悅目的「群雞圖」就在一片綠油油的楊樹林下迎著晨光鋪展開來。除了2000多隻蘆花雞以外,周德還在林下散養100隻羊、100隻非洲雁,利用畜禽糞便這種有機肥來增加土壤「地力」。這樣不但節省了一大筆肥料費用,還綠色環保。 「他這人就是有頭腦,別人在雞舍裡圈養,他卻跑到樹林裡養,眼看著人家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我打算明年也開始林下養殖呢!」周德的鄰居楊亞明把自己的致富計劃和盤託出,虛心向周德請教。
-
一年前帶回的非洲雁,如今幫白穴口村村民找到增收途徑
受訪者供圖 300隻非洲雁推廣到10個村 過去一年,邢臺市公安局駐新河縣白穴口村的扶貧工作隊在扶貧工作之外,還要經常為一群「小動物」忙前忙後。3個隊員,300隻的養殖規模,每天到點餵食,還要時刻注意水量。
-
孟凡成:養殖非洲雁走上脫貧路
今年5月,鄉裡出資幫助貧困戶養殖非洲雁,並給他送去雁苗,傳授養殖技術,不用他掏一分錢。為了給非洲雁創造舒適的環境,孟凡成特意給修了雁舍和活動場地。木質結構的雁舍上面搭了頂棚,安裝了水箱,方便給非洲雁餵水。雁舍周圍還裝上了綠色的防護網,圍起了一塊近30平方米的活動場地。
-
新安縣農民李黑躍:非洲雁「送」去致富希望
李黑躍和他養殖的非洲雁 昨日,說起家裡的一群「新成員」非洲雁,新安縣五頭鎮亮坪村村民李黑躍臉上滿是笑容 為了讓非洲雁住得舒服,李黑躍特意給它們修了雁舍和活動場地:磚混結構的雁舍上面搭了頂棚,地上鋪了厚厚的秸稈,牆上還留了透氣的窗戶;一人多高的綠色鐵絲網圍起了一塊近30平方米大的活動場地,南側還搭建了可以遮陽避雨的棚子。 剁青草、拌飼料、清雁糞……自從這群非洲雁「落戶」,這些就成了李黑躍夫妻倆的日常工作。
-
湖湘自然歷丨大雁都是些什麼雁
人們常說的大雁,其實是鳥綱、鴨科、雁亞科鳥類的通稱,常見的有白額雁、鴻雁、豆雁、小白額雁和灰雁等。這種大型遊禽,善於飛行,秋冬季節,它們從西伯利亞一帶,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浩浩蕩蕩地飛到我國南方過冬。 洞庭湖開闊的溼地裡,有豐富的苔草、水草和魚類,特別適合大雁們生活。在東洞庭湖,數量最龐大的雁,是豆雁。它們身體灰褐色,嘴甲的前部有蠶豆大小的黃色斑塊,很好辨認。
-
踏訪大貓島
【摘要】因一次定海南部諸島遊的機緣,我第一次踏訪了大貓島。島的腹地較深,曾經是一個熱鬧的漁村,只是現在沉寂了,住著為數不多的老人。 因一次定海南部諸島遊的機緣,我第一次踏訪了大貓島。
-
遊長壽梅州 | 翼天·客都人家康養文旅綜合體盛大迎客
華南文旅新標杆翼天·客都人家康養文旅綜合體12月25日盛大迎客。12月25日,世界長壽之都授牌暨客都人家開街、《原鄉》公演系列活動在翼天·客都人家康養文旅綜合體盛大舉行。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在梅州市委、市政府和梅縣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客都人家康養文旅綜合體克服疫情等不利影響,開足馬力搶進度趕工期,歷經500多個日日夜夜,實現了從無到有,再次見證「梅州速度」。
-
新花月錦和落日之雁這兩種多肉非常相似,你能將它們分清楚嗎?
花月類多肉有多個變異品種,除新花月錦之外,還有落日之雁、三色花月、黃金花月和姬花月等等,其中新花月錦和落日之雁這兩個品種之間形態最為相似,也最難區分。加之很多商家將兩個品種混著賣,更是讓很多肉友感到很迷茫。
-
中國首次發現羅曼維爾雁鴨亞科鳥類化石(圖)
羅曼維爾雁鴨亞科鳥類的跗蹠骨片段和現生大雁(Anser fabalis)跗蹠骨對比圖。 本報記者 劉歡 昨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我國科學家倪喜軍和同事在最近一次野外科考時,於中國和哈薩克斯坦邊境的沙漠中發現兩塊珍貴鳥類化石,並最終證明是早已滅絕的羅曼維爾雁鴨亞科鳥類化石。
-
也學母雞當媽媽 公火雞偷來雁蛋孵
本報96961熱線報導看人家非洲雁下完蛋後,火雞「小強」便用嘴將蛋拱到它「非法侵佔」的雁窩裡,然後把自己熱乎乎的屁股往上一坐,非要幫人家孵蛋。 最讓人無法理解的是,「小強」還是個「男生」。 昨日下午1時許,記者來到海城響堂張家村張先生家裡。
-
白露· 雁南飛,美醉!
吳青霞 蘆雁圖白露八月節唐代: 元稹露沾蔬草白,天氣轉青高。葉下和秋吹,驚看兩鬢毛。養羞因野鳥,為客訝蓬蒿。火急收田種,晨昏莫辭勞。吳青霞 蘆雁圖玉階怨唐代: 李白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
只有富貴人家可以養狗狗嗎?
在古往今來的社會中,地主老財家的文學描述,所用的字詞,都是高牆,大院,朱紅大門,惡狗,這是他們的標配,仿佛沒有了這些標配,那麼他就不是富貴人家了!狗狗在有錢人家,它的功能很多,首先是看家護院,第二是作伴,(這裡講的不是伴侶哈!
-
李黑躍:非洲雁「送」去致富希望
李黑躍和他養殖的非洲雁昨日,說起家裡的一群「新成員」非洲雁,新安縣五頭鎮亮坪村村民李黑躍臉上滿是笑容。這200多隻非洲雁點燃了他心中脫貧致富的希望。沒想到,村裡給他們送去了好消息:村裡要幫助貧困戶養殖非洲雁,買雁苗和技術學習不用貧困戶掏錢,後期還有企業上門收購併負責銷售。雁苗送上門,忙忙碌碌中日子有了盼頭4月,200多隻雁苗被送到李黑躍家。
-
葫蘆島:受傷大鳥它是非洲雁(圖)
像鵝像雁還有傷 在劉先生的車後備廂裡,記者見到了這隻大鳥。這隻鳥體態有些像家鵝,但頭部扁平,大部分羽毛是黑色的,一對翅膀是白色的,腳下還長著蹼。記者還注意到,這隻鳥的一對翅膀上翹,膀中有傷,呼吸時,發出哮喘一樣的聲音。劉先生說,這種鳥他從來都沒有見過,感覺像大雁,但又不確定。
-
渾南水塘溼地閒遊的雁鵝
鵝在鄉村不是多麼稀罕的動物,雞鴨鵝狗幾乎家家都有它,那種鵝大多通體白色,鵝唇、鵝冠、足蹼都是橙黃色,每逢有生人入院,它便會伸出長而有力的脖頸,大嘴巴貼著地面,衝著人的腿腳擰咬起來,決不放行,可以象犬一樣看家護院,幾十年沒見到了,大城市裡住宅不能養,公園也不會收它。
-
阿木爾林業局打造森林康養人家促進旅遊產業升級側記
近日,阿木爾林業局龍河、紅旗兩個管護區被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授予「中國森林康養人家」稱號,標誌著兩個管護區獨特優美的自然環境、文化濃鬱的特色民宿得到了國家層面的認可。 阿木爾林業局以打造「大北極旅遊區」北部重要節點為舉措,依託自然資源優勢,建民宿、打基礎,不斷提升紅旗、龍河兩個管護區旅遊服務功能,完善旅遊業態,放大森林康養效應,做大做強旅遊經濟,成為推動林區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新增長點。
-
中國·梅州「客都人家」康養文旅綜合體將於25日正式開業迎客
中國·梅州「客都人家」康養文旅綜合體即將正式開業。 中國·梅州「客都人家」康養文旅綜合體(以下簡稱「客都人家」)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省委「1+1+9」工作部署和「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將於12月25日正式開業迎客。
-
長嶺雁來
農場裡還養了一公一母兩隻鵝,最初,兩隻鴻雁在池塘裡與鵝離了一丈多遠,不敢接近。個把星期後,就慢慢融洽了,玩到一塊兒去了。你言我語,你喊我叫。後來,玉蓮提著稻穀來到塘邊,只要一喊,鵝哩,鵝哩!兩隻鴻雁就和鵝一起上岸來吃。稻穀不用去皮,直接喂,它們就直接吃。吧嗒吧嗒,吃得可香呢。再到後來,兩隻鴻雁吃慣了,早上不給稻穀就不下水,吃好了才下水。下午四點前後,它們又上岸來要吃的。玉蓮說,吃吧,管夠!
-
吉林向海雁鴨湖畔的「養雁大王」
今年國家兩會讓我鼓足幹勁,我將擴大養殖規模,帶領向海雁鴨湖畔周邊的村民組建養殖合作社,讓更多村民共同走上致富路。」早在2010年9月20日,崔本君人工養殖大雁一次放飛2萬隻大雁獲得吉尼斯紀錄。崔本君因此成為遠近聞名的東北「養雁大王」,他說,黨的十九大鄉村振興戰略給他擴大規模養殖的信心,黨的富民政策給他添足馬力。他想通過農民橫向聯合養殖大雁再破吉尼斯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