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意味深長的重大變化!這些國家鐵路要採用中國標準了

2020-12-18 中國搜索

(一)

軌道的寬度,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政治問題。

在俄羅斯、蒙古以及其他原蘇聯國家,軌道寬度1520毫米,這就是寬軌,1520也被稱為俄羅斯軌距。

在印度,軌距更寬,達到1676毫米。受印度的影響,尼泊爾唯一的鐵路,使用的也是印度這一寬軌。

但作為鐵路大國的中國,使用的是1435毫米標準軌。由此,北京至烏蘭巴託至莫斯科的國際聯運列車,每次在進入蒙古國前,都要重裝轉向架和輪對,這樣才能在寬軌上繼續奔馳。

費時,耗力,更折騰。

但接軌,馬上涉及重大政治立場問題,在民族主義情緒高昂的時候,必定會被扣上種種帽子。就像中國網絡上「漢奸」的帽子滿天飛,國外肯定也不乏類似的民粹指控。

作為一個意味深長的變化,尼泊爾基礎設施和交通部長馬哈塞特(Raghubir Mahaseth)明確表示,尼泊爾鐵路將使用中國標準的鐵路軌距。

原因很簡單,這一「標準軌距的價格較低,以及被多國使用」。

按照尼泊爾規劃,屆時尼泊爾與中國接軌的鐵路,以及尼泊爾境內東西橫貫的鐵路,都將採用中國軌距。

也就是說,以後中國的火車將不需要更換輪對,就可以直接駛往尼泊爾各地,中國和尼泊爾的聯繫,肯定會更加緊密。

但印度難免很焦慮。

按照一些外媒的分析,一旦尼泊爾和中國同軌距,意味著中尼鐵路無縫銜接,從而中國和尼泊爾經濟將發生質的變化,在一些印度人眼裡,這無疑是印度的一大挫敗。

要知道,印度一直將尼泊爾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因此,在軌距問題上,印度向尼泊爾施加了強大的壓力,要求不要使用中國標準,而是繼續使用和印度同一軌距的寬軌。

但這遭到尼泊爾的斷然拒絕。馬哈塞特的態度就很堅決,反而詰問印度:為什麼你們的鐵路不能使用標準軌?

尼泊爾人顯然沒有忘記,去年因為民族糾紛,印度一度對尼泊爾實施了長達5個月的貿易封鎖,這讓內陸國尼泊爾物資全面告急,尼泊爾很多汽車都無油可加,只能趴在路邊。

最後,尼泊爾請求中國提供援助,一輛輛運油車越過喜馬拉雅山脈,緩解了尼泊爾的燃眉之急。

因此,對於修建中尼鐵路,尼泊爾有著迫切的期待。

(二)

放在一個更宏大的視野看,與中國接軌,也已經不是尼泊爾一個國家的選擇。

2014年,蒙古國議會在激烈辯論後也同意,將在中國鄰近的兩段鐵路,採用與中國相同的標準軌。

2016年,俄羅斯媒體也報導,「為向北京表明合作誠意,莫斯科作出了重大的示好之舉」,俄遠東發展部建議在俄境內鋪設一條鐵路,寬度與中國使用的國際標準軌距看齊,而非俄羅斯的寬軌。

這將是俄羅斯第一次採用中國軌距,也難怪俄羅斯《獨立報》認為,這是在向中國「重大示好」。

這是非常不容易的舉動,因為軌距問題,看似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

在蒙古國當時的表決中,84%的議員支持採用標準櫃,但反對者中也不乏高呼警惕的。以至於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不得不公開表態,所謂「鋪設標準軌鐵路的話中國將佔領蒙古」的說法,是在製造國家分裂,而且蒙古國為此爭論了六年,浪費了6年。

俄羅斯顯然也考慮到軌距的敏感性。俄羅斯遠東發展部新聞局就宣稱,「這只是一條鐵路通道,它屬於濱海邊疆區-2號 交通走廊的一部分,將連接琿春與扎魯比諾」。

「這甚至稱不上是真正意義的鐵路,而只是通往吞吐中國轉口貨物港口的一條專用線路,這並不是說鐵路要轉而採用中國的軌距。」

在尼泊爾,考慮到敏感性,尼泊爾主要鐵路將使用中國軌距,只是與印度銜接的幾段短鐵路,還是會採用印度的寬軌,但尼泊爾也在遊說印度,最終兩國都採用中國的標準軌距。

(三)

變軌的背後,還是經濟的巨大影響力。

如果中國是一個衰敗的國家,這種變軌,顯然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對俄羅斯和蒙古國來說,建造中國軌距的鐵路,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賺更多的錢。

蒙古國煤炭等資源,只有一個輸出地——中國。為了降低成本、多增加收入,採用標準軌,從經濟效益上來說,完全是順理成章。

尼泊爾轉而使用標準軌,也是更好與中國相銜接,降低物流成本,當然,避免過度依賴印度,也是尼泊爾的一個動力。

尼泊爾總理奧利就說:「我們不能忘記,我們擁有兩個鄰國。我們不想僅僅依靠一個國家,只有一個選擇。」

從長遠看,接軌更是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想像一下,未來某一天,如果中國和印度都是同一軌距,大量貨物將能高效往來,這無疑對兩國貿易都是一個極大促進,對中間的尼泊爾來說,更是一個重大利好。

隨著中國影響力不斷擴大,「一帶一路」轉化為現實經濟動力,除了蒙古國、尼泊爾外,奉行寬軌的中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國,最後變軌與中國鐵路銜接,未嘗沒有可能性。

甚至不排除俄羅斯在某一天也改用標準軌,這樣歐亞鐵路通道將更有經濟效益和競爭力。互聯互通,由此才徹底互聯互通。

作為一個例證,100多年前的加拿大和美國南部,也都奉行寬軌,但隨著貿易的發展、經濟的融合,各方都要求統一軌距降低成本。最終的結果,自然是強勢經濟取勝,加拿大以及美國南方轉而使用標準軌道,南北戰爭後的美國,乃至整個美國和加拿大,融合成一個經濟體。

所以說,尼泊爾、蒙古國、俄羅斯的舉動,肯定是一小步,但卻預示著一個重大變化的開始。

當然,所有的前提,還是中國經濟本身的繁榮和強大。(牛彈琴)

相關焦點

  • 尼泊爾將採用中國標準軌距建設鐵路
    (觀察者網訊)據《日本經濟新聞》2月22日報導,日經日前獲悉,尼泊爾針對主要鐵路線路的建設計劃,決定採用與中國軌距相同的標準軌。如果軌距相同,兩國鐵路容易相互銜接,從而在經濟層面加強與中國的聯繫。分析指出,此舉可能刺激推銷與中國不同軌距、試圖加強對尼泊爾影響力的印度。 尼泊爾基礎設施與交通部長馬哈塞特接受日經採訪時透露了上述消息。
  • 日媒:尼泊爾將採用中國標準鐵路軌距 並遊說印度採用中國方案
    參考消息網2月25日報導 日媒稱,尼泊爾針對主要鐵路線路的建設計劃,決定採用與中國軌距相同的標準軌。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2月22日報導,如果軌距相同,兩國鐵路容易相互銜接,從而在經濟層面加強與中國的聯繫。此舉可能刺激推銷與中國不同軌距、試圖加強對尼泊爾影響力的印度。
  • 非洲阿卡鐵路正式通車 首次採用中國標準建設
    非洲首條採用中國標準建設的阿卡鐵路日前正式通車。阿卡鐵路是奈及利亞現代化鐵路項目的第一標段,全長186.5公裡,沿線共設9個車站,設計最高時速150公裡。作為該項目的信號系統供應商,中法合資企業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及其前方團隊克服惡劣的生活和通訊環境,為阿卡鐵路全部9個站點搭建了信號系統核心——VPI型計算機聯鎖系統。
  • 俄建中國軌距標準鐵路是向中國示好
    俄媒稱,據中國媒體報導,俄羅斯境內將首度出現「中國軌距的鐵路」,俄羅斯獨立報4月25日報導:這是俄羅斯作出的重大示好之舉,目的是向北京表明俄方合作的誠意。俄羅斯鐵路有自己的規矩標準,國際通行的標準為1435毫米,而俄羅斯採用的則是1520毫米寬軌標準。
  • 尼泊爾鐵路將採用中國軌道標準 印媒:新德裡受挫
    【環球時報駐尼泊爾特約記者 陳劍揚】「尼泊爾鐵路將採用中國標準,而不用印度的」,印度新德裡電視臺5日以此為題報導稱,尼泊爾官員宣布的這一決定,「是印度試圖限制中國在尼泊爾活動的挫折」。  據報導,尼泊爾基礎設施與交通部長馬哈塞特5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通過首都加德滿都的東西路線和與中國連接的北部路線,「已決定採用標準軌(軌距為1435毫米),規劃中的鐵路建設計劃將在今後6個月內敲定。尼方還向印度提議,未來把尼印邊境附近的鐵路(軌距為1676毫米)也更新為標準軌。」馬哈塞特表示,尼泊爾這樣做是因為「標準軌距的鐵路經濟性和通用性都更好」。
  • 中俄高鐵籤勘察合同,基本採用中國標準
    鐵路建成後,莫斯科-喀山間列車運行時間將從現在的14小時壓縮至3.5小時。項目規劃在2018年世界盃之前完工。       在電話連線中,中鐵二院總經理朱穎向記者表示,項目籤約對於中國高鐵「走出去」意義重大,不僅是中國高鐵產業整體進步給予了企業自信和力量,更重要的制勝法寶來自於企業背後堅強的「團隊」。
  •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領導小組將研究確定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戰略、方針和對策,協調解決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辦事機構設在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形成應對氣候變化的合力。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對本地區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組織領導,抓緊制定本地區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案,並認真組織實施。
  • 泛亞鐵路進入「真槍實幹」 有望採納中國標準
    中新社【宏觀·政策】 泛亞鐵路進入「真槍實幹」各國鐵路軌距不同的難題,有望採納「中國標準」《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張璐晶 | 北京報導泛亞鐵路 (Trans-Asian Railway)真的要成行了。泛亞鐵路是一個統一的、貫通歐亞大陸的貨運鐵路網絡。2006年11月10日,亞洲18個國家的代表於韓國釜山正式籤署《亞洲鐵路網政府間協定》(下稱《協定》),籌劃了近50年的泛亞鐵路網計劃最終得以落實。不過,要在不同國家之間修建鐵路並不是一件易事。建設中泰鐵路只是中國在東南亞地區規劃建設泛亞鐵路的一部分。
  • 「中國造」鐵路讓肯亞「提速」一個多世紀
    非洲國家肯亞迎來一個重大的日子,上至肯亞總統肯雅塔,下至普通百姓,都為這一天等待了很久。 一條鐵路讓這個國家「提速」一個多世紀。肯亞的港口大城市蒙巴薩被稱為「印度洋明珠」,有著令人羨慕的陽光和海灘。蒙巴薩和肯亞首都奈洛比兩地的直線距離僅400多公裡,路上卻需要10到12小時。除了價格昂貴的民航之外,這兩座城市之間的交通主要依靠長途汽車。蒙內鐵路首趟列車5月31日啟動出發。
  • 【意味深長的重大勝利!?南華早報:歐盟已「原則上」同意與中國達成...
    【推薦閱讀:意味深長的重大勝利!?南華早報:歐盟已「原則上」同意與中國達成一項投資協議 協議時機令人玩味】布魯塞爾一位高級外交消息人士周四(12月17日)對《南華早報》表示,歐盟已「原則上」同意與中國達成一項投資協議,這將是中國在面臨與美國關係破裂的情況下的一場重大勝利。
  • 國家鐵路局批准發布磁浮鐵路技術標準(試行)
    央視網消息:記者從國家鐵路局網站了解到,近日,國家鐵路局批准發布鐵道行業標準《磁浮鐵路技術標準(試行)》(TB 10630-2019),自2020年1月1日起實施。這是我國磁浮鐵路領域的基礎性行業標準,將為規範和引領磁浮鐵路建設和裝備製造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 泛亞鐵路籌劃近50年終落實 有望採納中國標準
    泛亞鐵路是一個統一的、貫通歐亞大陸的貨運鐵路網絡。2006年11月10日,亞洲18個國家的代表於韓國釜山正式籤署《亞洲鐵路網政府間協定》(下稱《協定》),籌劃了近50年的泛亞鐵路網計劃最終得以落實。  不過,要在不同國家之間修建鐵路並不是一件易事。建設中泰鐵路只是中國在東南亞地區規劃建設泛亞鐵路的一部分。
  • 中國標準動車組的自主化、時間表與路線圖
    軌道世界ID:RailWorld 摘 要:中國標準動車組研製是中國鐵路總公司組織實施的重大裝備研發項目,其目的是通過自主創新按照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進適應我國鐵路運輸需求、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標準動車組的研製,是我國鐵路行業持續佔領高鐵技術制高點,走出具有中國鐵路特色自主創新之路的重大戰略部署。
  • 我國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全文)
    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對氣候變化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成立了國家氣候變化對策協調機構,並根據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採取了一系列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政策和措施,為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作為履行《氣候公約》的一項重要義務,中國政府特制定《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本方案明確了到2010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目標、基本原則、重點領域及其政策措施。
  • 國家鐵路局:推動時速400公裡級高速鐵路關鍵技術等重大科技研發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國家鐵路局:推動時速400公裡級高速鐵路關鍵技術等重大科技研發12月22日,國家鐵路局總工程師嚴賀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按照國家有關工作部署,國家鐵路局正組織開展《「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研究編制工作。
  • 【我在十九大|代表手記】莫負春:一個「新」字背後的意味深長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提出了許多重要思想、重大判斷、重要方略、重要舉措,時時縈繞耳畔,啟人深思。 一個「新」字,貫穿始終,意味深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們所處時代的歷史新方位。新方位背後,蘊含著方方面面的新情況、新變化、新問題、新挑戰、新要求,需要我們認清大勢。
  • 鐵路軌距背後的故事 標準軌距因馬屁股而來
    「與中國鄰近的兩段南線鐵路將採用與中國相同的標準軌道。」這是蒙古國家大呼拉爾10月24日通過的《關於保障國家鐵路運輸政策實施的若干意見》中所言。該決議案稱,蒙古國將在其國家南部塔溫陶勒蓋—嘎順蘇海圖、霍特—畢其格圖兩地新建鐵路,並與內蒙古的甘其毛都口岸、珠恩嘎達布其口岸接軌。在此之前,蒙古國鐵路採用的是蘇聯時代留下來的標準——軌距1520毫米,即所謂的寬軌、俄式軌。
  • 難度超過青藏鐵路,盤活中國西南和華中,這條鐵路的建設意義重大
    編者按:國家的綜合實力不僅體現在軍事、經濟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科技上,而科技最為直接的體現就是看這個國家是否有能力建設一些具有高難度的大型工程,譬如三峽水利樞紐、青藏鐵路、珠港澳跨海大橋等等,別看這些都是體力活,然而工程技術的勘測、控制都代表著科技的發展水平,而如今我國即將建設這樣一條鐵路
  • 中國第一條標準意義上的高鐵,是我國高鐵建設的起點,意義重大!
    中國第一條標準意義上的高鐵,是我國高鐵建設的起點,意義重大!從概念上講,一般我們把理論運行時速250公裡每小時實際運行速度也要高於200公裡每小時的鐵路稱為高速鐵路。咱們中國高鐵的發展自從提上議程,就是突飛猛進的狀態。
  • 亞吉鐵路:全鏈條中國標準在非洲延伸
    首都阿迪斯阿貝巴居民注意到,在市中心十字廣場,林立的廣告牌中多了一塊巨幅中文廣告牌,一列中國HXD1C列車正奔馳在非洲現代化的鐵路線上,似乎要從畫中呼嘯而出,廣告畫上「新鐵路,新生活」六個中文字格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