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財網
原標題:國家鐵路局:推動時速400公裡級高速鐵路關鍵技術等重大科技研發
12月22日,國家鐵路局總工程師嚴賀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按照國家有關工作部署,國家鐵路局正組織開展《「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研究編制工作。
12月22日,國家鐵路局總工程師嚴賀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按照國家有關工作部署,國家鐵路局正組織開展《「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研究編制工作。推動時速400公裡級高速鐵路關鍵技術、6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系統技術儲備等重大科技研發,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嚴賀祥介紹,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融合發展,完善「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建設,大力推進城際鐵路,加快發展市域鐵路,完善路網布局,實施川藏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等一批重大工程項目。持續推動鐵路「走出去」。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實施鐵路「互聯互通」項目,鼓勵裝備和技術出口,推進中國鐵路標準國際化,優化擴大中歐班列開行,樹立中國鐵路品牌效應。
文字實錄
經濟日報記者:鐵路是綜合交通運輸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請介紹一下近年來我國鐵路發展的總體情況,「十四五」期間鐵路發展的重點方向是什麼?謝謝。
國家鐵路局總工程師 嚴賀祥:我來自與國家鐵路局,我來回答您的問題。近年來,鐵路行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鐵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
路網建設快速發展,裝備水平全面提升。「四縱四橫」高速鐵路主骨架全面建成,「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和普速幹線鐵路加快建設,重點區域城際鐵路快速推進。智能京張高鐵、北煤南運重載通道浩吉鐵路等一大批新線開通運營。路網布局持續優化,路網質量顯著提高,中西部地區鐵路網不斷完善。預計2020年末,全國鐵路營業裡程達到14.6萬公裡,其中高速鐵路3.8萬公裡,中西部地區鐵路營業裡程9萬公裡。鐵路複線率和電化率分別達到60%和73%。 形成了具有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鐵建設和裝備製造技術體系。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實現時速350公裡商業運營,系列化產品譜系基本形成。智能型動車組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時速350公裡自動駕駛。鐵路大功率機車、重載車輛、通信信號等裝備水平大幅提升。
運輸質量顯著提高,鐵路「走出去」進展順利。深入推進鐵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能力、服務品質、安全水平持續提升。旅客出行更加便捷,重點物資運輸得到有力保障,運輸安全持續穩定,高鐵運營安全世界領先。中國鐵路標準國際化取得新進展,鐵路互聯互通取得新突破,技術裝備出口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歐班列快速發展,截至2020年11月底累計開行超過32000列。
按照國家有關工作部署,國家鐵路局正組織開展《「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研究編制工作,我們將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融合發展、安全發展、創新發展、高效發展、綠色發展原則,努力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
一是推動鐵路科技創新發展。推動時速400公裡級高速鐵路關鍵技術、6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系統技術儲備等重大科技研發,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二是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融合發展。完善「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建設,大力推進城際鐵路,加快發展市域鐵路,完善路網布局,實施川藏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等一批重大工程項目。推動綜合交通協調發展,統籌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完善集疏運系統建設,實現信息互聯共享。
三是提升技術裝備現代化水平。升級完善客貨運裝備體系,強化養護救援保障裝備,提升工程建設裝備水平。
四是提升運輸服務品質。構建品質化服務體系,發展快捷化物流服務體系,推動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提高安全生產水平、完善安全監管體系、健全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平安鐵路。
五是持續推動鐵路「走出去」。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實施鐵路「互聯互通」項目,鼓勵裝備和技術出口,推進中國鐵路標準國際化,優化擴大中歐班列開行,樹立中國鐵路品牌效應。
六是提升鐵路治理效能。加強鐵路法治建設,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推動鐵路企業股份制改造,優化鐵路營商環境,深化投融資改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