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路炳陽 孫麗朝 北京報導
作為中國首條預留提速400公裡/時條件的高速鐵路,成渝中線高鐵正在加緊審批。近日,在四川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上,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陳書平表示,四川省正全力推進成渝中線高鐵前期工作,目前項目可研鑑修報告完成審查,可研審批加快辦理,籌備先期開工點工作,有望在2020年底獲得可研批覆。
作為成渝中線高鐵預留提速400公裡/時條件配套項目,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與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車」,601766.SH)動車組車輛裝備研製工作正在提上日程。
「研製運營時速400公裡/時動車組項目,即『下一代更高速列車』項目,是中國未來更高速列車發展目標。」國鐵集團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他認為,下一代更高速列車時速將以400公裡為起點,以更環保、更經濟、更安全和更具技術競爭力為目標,研製「友好型」高速列車。
就成渝中線高鐵預留提速,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副院長林仲洪在11月9日舉行的世界交通運輸大會上也表示,未來高速鐵路要進行科技創新,重點就是以成渝中線為試點,推進中國鐵路現代化,進行更高速度鐵路裝備的科研,包括即將開始的時速400公裡客運專線相關系統的設計、建造和技術創新。
當前,中國高速鐵路動車組運營最高時速為350公裡,由復興號CR400AF和CR400BF保持。上述國鐵集團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雖然上述兩型列車最高試驗速度達到了420公裡/時,但如作為預留提速400公裡/時條件時,為了保證安全,要留有足夠速度冗餘,必須再次研發。「也就是說,列車最高試驗速度必須達到470~480公裡/時。」他說。
就列車提速實現方式,上述人士對記者表示,將動車組運營時速提至400公裡/時,目前有兩條路徑可走。一是保留既有復興號CR400AF和CR400BF基本技術架構不變,在該車原有基礎上做技術升級,使之達到運營速度目標;二是拋開復興號技術平臺,重新研發下一代更高速列車。「目前國鐵集團更傾向於後者。」他說。
接近國家鐵路局的人士也對《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就研製時速400公裡動車組,國家鐵路局、國鐵集團、中國中車、西南交大等製造、科研和監管部門已經開過幾次研討會。國鐵集團方面認為,下一代更高速列車不能以復興號技術平臺為基礎做更新,要重新造,以便下一代新技術應用更好地實施;但是作為製造單位,為了降低研發成本,中國中車希望時速400公裡動車組研製以復興號平臺為技術基礎,在其上做技術更新。「目前下一代更高速列車究竟以何種形式研發還沒有最終定論。」他說。
不過,中國中車作為國內唯一一家鐵路車輛裝備製造企業,在更高速列車實車研發上似乎走得更快。10月21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400公裡/時跨國互聯互通高速動車組在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線。該車設計運營速度400公裡/時,能夠在不同氣候條件、不同軌距、不同供電制式標準的國際鐵路間運行。
中國中車人士對記者表示,時速400公裡可變軌高速列車是以跨國高速列車聯運,降低運輸成本為背景,該車仍以復興號技術平臺為基礎研發,關鍵詞在可變軌距。雖然運營時速理論上可以達到400公裡/時,但與當前國鐵集團主導的「下一代更高速列車」關係不大。
就此,上述國鐵集團人士也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時速400公裡可變軌高速列車是科技部主導下的國家重點項目,該技術平臺下的列車不會用於成渝中線高鐵等預留提速400公裡/時條件的高速鐵路。
實際上,在軌道交通輪軌方式領域,為追求更高時速,中國早在10年前就開始了研究。2010年,原中國南車和原鐵道部曾一度立項研製500公裡試驗列車(CIT500),該車牽引功率高達22800千瓦,原目標是突破輪軌時速600公裡世界紀錄。後因波折,原中國南車與原鐵道部在項目上產生意見分歧,該項目於2011年12月在青島下線,並改名為「更高速度試驗列車」。2014年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將「更高速度試驗列車」改為綜合檢測車,命名為「CRH380AM」,僅在滬昆高速鐵路杭長段試驗線按時速380公裡以下試驗運營。
2015年12月,科技部高新司對「更高速度等級動車組轉向架關鍵技術研究及裝備研製」(2011BAG10B00)項目進行了驗收。中國中車青島四方股份公司400公裡/時以上速度等級動車組轉向架樣機通過驗證;2016年6月,「400公裡及以上動車組技術項目」通過科技部立項申報。
不過在高速鐵路絕對速度上,中國高鐵運營企業國鐵集團一直持保守態度。2017年10月27日,在一個討論未來鐵路技術的論壇上,時任國鐵集團前身中國鐵路總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負責人周黎強調,中國鐵路作為運營商首先要對旅客安全負責,必須「腳踏實地」。周黎說,當前中鐵總的主要任務是開好時速350公裡動車組。
成渝中線高鐵全長約292公裡,是成都、重慶兩大中心城市間客運核心通道,也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東出方向的高速客運通道。項目線路自成都站向東引出,經資陽引入重慶北站,全長約292公裡,主要技術標準為時速350公裡的客運專線,並預留提速400公裡/時條件,項目估算總投資722億元,建設總工期約4.5年。
(編輯:孟慶偉 校對:顏京寧)
【來源:中國經營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