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鐵也有了商務艙

2021-01-09 上觀

 

在厲行節約的風氣下,部分國內航空公司開始取消票價昂貴的頭等艙,可有誰會想到,原本票價便宜的地鐵卻開始增設了商務艙,不擁擠,有雅座,還有「藍天白雲」相伴,就是票價略高,是普通車廂的3倍。

 

花三倍的價格坐地鐵商務座,你願意嗎?

 

1

 

據媒體報導,今年6月28日,承接機場線和廣深城際軌道線路雙重任務的深圳地鐵11號線通車。在全部8節編組的車廂中,除了6節普通車廂外,還另外設置了2節商務車廂,票價為普通地鐵票價三倍左右。深圳地鐵集團的解釋是,設置商務車廂,為了在提高運載能力的同時,提升長距離乘車的舒適性。

 

從網上曝光的圖片看出,地鐵商務座與動車有些相似,安排了兩兩相對的紅色沙發軟座,中間還有寬敞的過道。座位底部還留有放置行李的空間,車廂頂部甚至安裝的頂燈還模擬出一片「藍天白雲」,地面則是藍色地板。

 

雖然地鐵商務艙也才剛「滿月」,就有人直指不公平,稱普通艙摩肩接踵,商務艙卻寥寥數人,冰火兩重天。深圳地鐵趕緊出來闢謠:「有的時候商務車廂乘客確實不多,但是到了周末,也是爆滿的。」

 

但是,經過一番查閱,有媒體記者發現,地鐵商務艙絕非深圳首創,國內外不少地鐵都設置過專用車廂。比如,香港地鐵還有「頭等艙」,頭等車廂僅存在於來往羅湖和紅磡的東鐵線上,票價比普通車廂的票價貴一倍,未購買車票進入頭等艙還需繳納500元港幣罰款。而日本東京,早在2004年起,就在包括地鐵在內的公共運輸工具上,設置了上下班高峰期的「女性車廂」,原則上供女性乘用的車廂。

 

不少媒體還將上海的磁懸浮列車做比較,同樣是從龍陽路站通往浦東國際機場,乘坐地鐵大約需要1小時,票價約6元,而磁懸浮列車僅需7分鐘左右,票價為50元。磁懸浮車廂環境布局與深圳地鐵商務艙類似。

 

2

 

「有時帶著大行李又帶著小孩子去機場,如果擠在普通車廂,人多擁擠不說,還要擔心口袋的錢包和手機,又要照看小孩子。」有深圳市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過去前往機場,自己一般是打車出行。相比之下,選擇地鐵商務車廂不僅省錢,還避免了市區道路擁堵,在時間上更好控制。

 

這與深圳地鐵考慮的初衷相吻合,由於地鐵11號線同時身兼深圳「機場線」的功能,在出行中選擇商務車廂的,不少是攜帶大量行李,準備登機的市民。

 

「只加一兩節車廂或幾趟裡面有一趟,這樣挺好的,要是真的很累而地鐵又很方便的時候,自己在路上能踏踏實實歇一會,我也願意花這個錢。」網友「白灰灰holiday」觀點代表了多數支持者的意見,還有市民認為,機場線就應該增設商務艙,「我要帶孩子一定選擇這種,免去沒人讓座的尷尬,如果帶著行李,也免去受人嫌棄的尷尬。」

 

根據《中國新聞周刊》的投票結果顯示,56%的網友支持地鐵設計商務艙,還有71%的網友表示在尖峰時段,願意花多錢乘坐商務艙。而央廣網報導也聲稱,支持者佔五成,比反對者呼聲更高。有網友注意到,深圳地鐵的商務艙是在原先六節車廂的基礎上單獨加的兩節車廂,並未影響原本地鐵運能,只是增加了附加值,「市場經濟需要創新,我們也應該鼓勵創新。」

 

「原本花三倍票價可買個鬆快,撤了商務艙,無非是一車人一起擠。以這種絕對平均主義手段解決市場經濟問題,顯然是不對的。」《深圳晚報》評論指出,設置商務艙,豐富乘客選擇,是件好事。地鐵公司有盈利需求,在承擔公共運輸任務同時,也應滿足市場需求。就像城市裡有公交,也會有計程車和網約車,滿足不同需求,對於地鐵公司而言,商務艙可以有,但其管理配置,有必要變得更加機動靈活。

 

「有個規律人們也不應忽略:貴的餐廳肯定比大排檔人少。商務艙空置率高、座位多,本身就是它的賣點。」評論認為,商務艙的存在是有市場意義的。

 

3

 

雖然網絡上支持者眾多,但就媒體評論看來,似乎批評的聲音更多一些。

 

社會學家胡小武明確表示,作為城市公共運輸的組成部分,地鐵上設置「雅座」,顯得並不合適。深圳地鐵集團作為一家國企,其行為邏輯應該突出「服務性」,而非「市場性」,深圳地鐵此舉,有捨本逐末的感覺。

 

媒體人廖保平同樣聚焦在國企身份上,深圳地鐵拿著政府的財政補貼,對公共性質的服務,不可能完全市場化,甚至一定程度的市場化也要接受公平的拷問。「公共性質物品或服務,應該向最不利者傾斜方為公正,比如向老弱病殘孕傾斜,必要時候提供特殊對待,比如設立簡便的母嬰車廂等。」深圳地鐵將十分緊缺的公共物品按市場來分配,高價者得,表面上看,是給乘客自由選擇,花更多的錢買更好的服務,貌似沒有什麼不對,其實已經偏離了地鐵的公益性,是地鐵公司太過赤裸裸的利益至上行為。

 

有媒體還將地鐵商務艙與公立醫院「特需病房」做比較,市場化的「特需病房」能否與公益性的公立醫院兼容也曾引起過較大的爭議,最終,反對公立醫院設置「特需病房」的意見佔了上風,公立醫院分期分批取消「特需病房」,被確定為公立醫院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開通地鐵的初衷是緩解地面交通壓力,而並不是刻意提高乘車舒適度。追求舒適完全可以乘坐網約車或者自駕車。個性化的需求應該交給個性化的服務提供商,地鐵是大眾交通工具,還是應該先滿足大眾化需求。」評論員丁慎毅認為,此舉偏離了市場經濟運行的軌道,形成事實上的「脫軌」。

 

他還建議,深圳方面堅持地鐵設商務艙,那麼,商務艙賺的這部分錢應該及時透明公布帳務,並把這部分錢用到普通乘客身上。這或許還能算一個補救措施。

 

4

 

其實,關於深圳地鐵將設商務艙的討論,早在2012年就已經開始了。

 

《半島都市報》的文章指出,時任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軌道交通建設辦公室主任趙鵬林就曾透露,深圳地鐵未來的方向將分等級,比如特設行李架車廂和買雙倍票可有座位的「VIP車廂」等,以滿足不同層次人士的需求,方法是另外加掛兩節車廂。此番言論傳出,引發不少批評聲。隨後被官方闢謠。

 

可惜,「被闢謠」的果然成真了。評論員潘洪其就質問:「當初政府透露將增設這種服務之時,輿論為何沒有特別關注並展開討論?是由於輿論對此不夠敏感,還是由於政府為避免引起爭議,有意低調決策、關門決策,公眾未能獲得充分知情、討論和監督的機會呢?」

 

他說,在輿論爭議之下,深圳地鐵最終會不會取消商務艙,目前還不大好判斷。引發爭議不是壞事,爭議可以將問題拿到檯面上來,經過充分展示、辨析、討論和博弈,有利於形成民主、科學、均衡的公共決策。

 

「深圳地鐵設商務艙引發的爭議雖然來得太遲,但有爭議總比鴉雀無聲的沉默好。」他希望,政府機關應當汲取深圳地鐵設商務艙「爭議太遲」的教訓,把民主參與、科學研討、公共博弈設定為公共決策的法定程序,保證公共決策最大限度符合公共利益。

 

《深圳晚報》也建議,商務艙不論是去是留,都應以充分的市場調研、綜合考慮為前提。如果要留,就有必要設法提高利用率,如需求量小的時候,減少商務艙節數;需求量較大時,再恢復兩節商務艙,甚至還可增加。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蘇唯  編輯郵箱:rock.roll@163.com)

 

相關焦點

  • 這邊擁擠 那邊很空 深圳地鐵設商務艙引爭議
    (原標題:這邊擁擠 那邊很空 深圳地鐵設商務艙引爭議)
  • 深圳地鐵設商務艙站不住腳
    視點  深圳地鐵將十分緊缺的公共物品按市場來分配,表面上看,是給乘客自由選擇,其實已經偏離了地鐵的公益性。  日前,有網友在深圳論壇裡吐槽稱,深圳地鐵11號線開通運營後,商務艙和普通艙出現了「寥寥數人與摩肩接踵」的冰火兩重天情況。帖文引起了網友圍觀及熱議。
  • 深圳這條地鐵設置「商務艙」,是多此一舉嗎?
    深圳這條地鐵設置「商務艙」,是多此一舉嗎?記者並沒有擠上等來的第一趟地鐵,也有其他乘客沒能擠進車廂,而選擇等待下一班列車。除了人多人少,相信大家也發現了,圖中的車廂在配置上也有不同。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了解到,與深圳其他幾條既有線地鐵列車採用6節編組不同,11號線列車用的是超大的8節編組A型車,其中6節為普通車廂,2節為商務車廂。同時,商務車廂採用沙發軟座,以2+2式布局,座椅底部為架空結構,可放置小件行李,大件行李則有專設位置。
  • 深圳地鐵設商務艙 與普通艙對比鮮明
    2016年7月21日下午4點,深圳地鐵11號線路剛開通一月不到,自開通運營後,商務艙和普通艙出現了「寥寥數人與摩肩接踵」的冰火兩重天情況。據中國新聞網7月22日報導,深圳地鐵11號線設計了兩種票價,一種普通艙,一種商務艙,商務艙是普通艙的三倍,導致每趟車兩種不同價格的車廂乘客出現天壤之別,簡直就是冰火兩重天,一個空空如也,寥寥數人一個車廂爆滿,摩肩接踵,遭市民吐槽,認為此番設計多此一舉。
  • 深圳地鐵11號線配置商務艙引來觀點PK——
    這幾天,深圳地鐵一不小心成了「網紅」。剛開通不到一個月的深圳地鐵11號線每趟車配置了6節普通艙,另有2節商務艙,商務艙價格是普通艙的三倍。媒體報導說普通艙摩肩接踵,商務艙卻寥寥數人,冰火兩重天。  這樣看來,地鐵「頭等艙」對公共汽車是一個強刺激。飛機、動車或高鐵、地鐵都有了「頭等艙」,難不成公共汽車也得配一下?
  • 深圳地鐵設商務艙引爭議 五成網友表示支持
    有媒體報導說普通艙摩肩接踵,商務艙卻寥寥數人,冰火兩重天。隨後又有媒體指出商務艙空置是假象,尖峰時段商務艙一般也是滿員的。  這幾年,各地地鐵建設很快,與此而來的是,地鐵的舒適度在下降,車廂裡「沙丁魚罐頭」式的人貼人場面在高峰期不足為奇。拋開商務艙上座率問題,商務艙設置本身合適嗎?
  • 網友吐槽深圳地鐵商務艙和普通艙「冰火兩重天」
    11號線開通運營後,商務艙和普通艙出現了「寥寥數人與摩肩接踵」的冰火兩重天情況。  吐槽網友的支持方表示,「地鐵是工薪階層的交通工具,有錢人是不會去坐的,這樣情況的出現是對資源的浪費。也說明市場需求調研不夠。如果經常是拍攝的這種狀況情況,應減少頭等座比例。」  吐槽網友的反對方則表示,地鐵裡設置商務車廂很有必要。
  • 地鐵設置商務艙合不合適
    今年6月,承接機場線和廣深城際軌道線路雙重任務的深圳地鐵11號線通車。在全部8節編組的車廂中,設置2節商務車廂,票價為普通地鐵票價的3倍左右。深圳地鐵集團回應稱,設置商務車廂,是為了在提高運載能力的同時,「提升長距離乘車的舒適性」。【短評】地鐵設置商務車廂的做法一出,便引發輿論廣泛質疑。
  • 深圳這條地鐵設置「商務艙」,價格是普通艙的三倍,你壕你先走?
    2016年7月21日下午4點,深圳地鐵11號線路剛開通一月不到,自開通運營後,商務艙和普通艙出現了「寥寥數人與摩肩接踵」的冰火兩重天情況。
  • 地鐵11號線票價出爐 商務艙起步價6元
    晶報訊(記者 謝敏 通訊員 陳為)30日下午,深圳地鐵11號線在後海站舉行「三權移交」儀式,將工程調度指揮權、屬地管理權和設備使用權順利移交,計劃4月30日全部完成「三權移交」工作,這是11號線建設過程中的又一重要裡程碑目標,標誌著地鐵11號線正式由建設階段轉向運營階段。
  • 地鐵如高鐵也分商務艙與普通艙 「冰火兩重天」遭市民吐槽
    2016年7月21日下午4點,經過深圳地鐵11號線,該條線路剛開通一月不到,自開通運營後,商務艙和普通艙出現了「寥寥數人與摩肩接踵」的冰火兩重天情況。深圳地鐵11號線設計了兩種票價,一種普通艙,一種商務艙,商務艙是普通艙的三倍,導致每趟車兩種不同價格的車廂乘客出現天壤之別,簡直就是冰火兩重天,一個空空如也,寥寥數人一個車廂爆滿,摩肩接踵,遭市民吐槽,認為此番設計多此一舉。
  • 網友吐槽深圳地鐵11號線商務艙和普通艙"冰火兩重天"
    11號線開通運營後,商務艙和普通艙出現了「寥寥數人與摩肩接踵」的冰火兩重天情況。  吐槽網友的支持方表示,「地鐵是工薪階層的交通工具,有錢人是不會去坐的,這樣情況的出現是對資源的浪費。也說明市場需求調研不夠。如果經常是拍攝的這種狀況情況,應減少頭等座比例。」  吐槽網友的反對方則表示,地鐵裡設置商務車廂很有必要。
  • 中國最「土豪」的城市,地鐵分普通艙商務艙,票價最高達35元
    隨著人們對於出行的質量要求的越來越高,地鐵也開始變得越來越高大上了。普通的地鐵大家都知道,其實和公交車的性質差不多,只是一個有自己的專用軌道,一個只是在路面上跑而已。所以「擠公交」、「擠地鐵」,很少有人聽說過擠高鐵,擠動車吧!
  • 飛機也有上下鋪?摩洛哥皇家航空 787 商務艙體驗
    所以最後決定主要在馬拉喀什玩:11月27日晚,從波士頓出發:AT 787 商務艙體驗(本文)11月28日,到達卡薩布蘭卡,白天去著名的哈桑二世清真寺,下午坐火車去往馬拉喀什11月28~12月1日,遊玩馬拉喀什:第一夜:摩洛哥特色酒店 Almaha Marrakech 體驗後兩夜:沙漠中的粉紅天堂,Amanjena 體驗
  • 20塊錢的商務艙,你不來試試嗎
    動輒上萬的商務艙,不是每個人都體驗過,但一次只需20塊錢的商務艙,你想試試嗎?寬敞舒適的獨立飛機座椅,單程只要10裡亞爾。卡達地鐵商務艙,妥妥滿足你。圖說:多哈地鐵 官方圖2019年5月多哈地鐵紅線開通後不久,金線和綠線日前也投入運營,自此多哈地鐵全線貫通。除了特別設置的豪華車廂和家庭車廂以外,多哈地鐵普通車廂的單程票僅需2裡亞爾,折合人民幣不到4塊錢。多哈海濱路、卡塔拉文化村、瓦其夫傳統集市、卡達國家博物館等著名景點均可乘地鐵抵達。
  • 臺灣高鐵也有不要臉乘客!沒票躺商務艙呼呼大睡,車長來了也不理
    近日,一名男子搭乘高鐵時,買的車票不是商務艙的,卻直接跑到商務艙的舒適座位呼呼大睡,連車長來了請他離開或是補票差,他也都不願意,讓一旁的乘客忍不住直呼「臉皮厚到一個不行」,不少網友得知後,也紛紛痛罵「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 由經濟艙改造的商務艙有多粗糙?幸虧只有1小時,不然真覺得太虧
    但因為我行李超重許多原因,不得不選擇英航商務艙。英航官網預定還算流暢,卡片式布局也算新穎。倫敦地鐵線路發達,如果所住酒店或Airbnb離Piccadilly line比較近可以選擇地鐵。或者行李不多時可以選擇地鐵換乘,最後乘坐piccadilly line到達希思羅機場。
  • 亞美裡程票也有BUG?單程商務艙 / 頭等艙僅需40K裡程左右即可兌換
    首先先看看直飛:臺北 - 舊金山,長榮航空單程商務艙只需要41.5K,遠低於兌換表。轉機航班也有:東京成田 - 溫哥華 - 洛杉磯僅需35K即可(東京成田 - 溫哥華是商務艙)。當然最讓人驚爆眼球的是:洛杉磯 - 舊金山 - 東京成田全日空單程頭等艙僅需42K裡程不到(舊金山 - 東京成田為全日空頭等艙)。
  • 乘坐土豪級的A380商務艙是一種什麼體驗?-A380,商務艙,飛機,體驗...
    波音747系列的飛機上層只有比較少數的座位;空客A380系列飛機的上層是一整層,包括了商務艙和一些經濟艙,頭等艙和絕大部分的經濟艙在下層。其實絕大部分旅客在乘坐飛機時候,幾乎都是坐在A380飛機的下層經濟艙中,很少有機會能夠來到上層。今天,大C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在上層乘坐空客A380的商務艙是什麼樣的體驗。
  • 商務艙臥室橫空出世!揭幕2016年新商務艙座椅
    事實上,現在的商務艙設施和服務甚至已經超過2000年時頭等艙。  受流量控制和燃油成本等因素的影響,航空公司在控制頭等艙產品投資的同時,創造出更好的商務艙座椅和服務。雖然頭等艙現在仍然充滿奢華的因素,但是商務艙已經成為爭奪高端旅客和商務旅客的新戰場。一些航空公司新推出的國際航線商務艙非常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