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8點多,利津路旁,"死飛"愛好者正訓練花樣動作。
晚上8點多,"死飛"成員們騎車沿著路邊出發。他們笑稱必須遵守交通規則,這也是對自己的安全負責。
死飛"用的自行車車架顏色鮮豔亮麗 ,十分符合年輕人的個性需求。
在自行車數量較少的青島,一種被稱為「死飛」的自行車卻逐漸流行起來:沒有剎車,腳踩車行,腳停車停。每輛「死飛」自行車都有固定的19個零件,車與車之間可以任意組裝,入門級售價至少2000元,發燒級可超過10萬元。幾百名車友裡有初中生也有年近四十的「老男孩」,有純爺們也有女漢子。8月24日記者走進島城最大的「死飛」俱樂部,嘗試這種沒有剎車、擋泥板的單車,體驗與速度激情同在的危險。
一輛「死飛」最高20萬元8月24日晚上7時,記者來到位於市北區利津路27號的一家死飛俱樂部,該俱樂部的名字簡化為英文字母「BT」,是單詞「breakthough」的縮寫,翻譯成漢語就是「重大突破」。
今年28歲的「老趙」是俱樂部的負責人,見到老趙時,他剛剛從北京回來,8月18日第五屆死飛公開賽在北京召開,老趙和幾名車友曾代表青島參賽。
據介紹,「死飛」一般有19個零件,可以任意組裝,每一個零件根據材料、品牌的不同分為很多價格等級。老趙根據自己的經驗計算,19個零件買最便宜的組裝起來,一輛「死飛」的價格在2000元左右,按照最貴的組裝至少可以超過10萬元,而代表國家徵戰世界賽場的死飛車通常是不會在市面上流通的,世界級賽車的售價至少在20萬元左右。死飛運動主要分為競速、平花、動作三大類,目前島城車友大多數都處於入門級的水準,只有個別人能玩出花活。
在這個500人的死飛俱樂部裡,年齡最小的只有14歲 ,是市北區一名初中生,最大的出生於1976年,今年37歲,是一名上班族。
沒有手閘,想停下很難8月24日晚上8時,「死飛」俱樂部的十多名會員出動,整齊地排列在利津路與雒口路交會處,在外人看來可能就是簡單地騎著溜一圈,「死飛」車手們有自己的說法,叫做「刷街」。這個俱樂部也有自己固定的「刷街」路線和場地,八大關和百麗廣場就是他們最經常去的地方。
由於死飛對腿部肌肉爆發力要求較高,在這項極限運動興起之初,他一度被認為是專屬於男人的運動,但在青島BT死飛俱樂部裡,記者驚奇地發現了兩名「女漢子」的身影。湯敏和蘇笑兩位姑娘無疑是「刷街」隊伍中最靚麗的風景。
老趙多次強調「死飛」不是「自行車」。實際上,「死飛」將自行車簡化到沒有齒輪轉換器、沒有擋泥板、沒有閘。記者專門在老趙店門口找了一塊空地,親身體驗「死飛」。雖然記者有著10多年自行車騎行經驗,但第一次騎上死飛,還是感覺很難控制,總是不自覺地想剎閘。老趙介紹稱玩「死飛」,首先要學會剎車,這是至關重要的,對於首次購置「死飛」的初級玩家,他都要花很長時間教會對方如何停住,以免發生危險。必要的話 ,他會建議玩家們首先裝上剎車以防萬一,等待技術完全成熟後,再把剎車拆掉。
交警建議上街要裝剎車在青島玩「死飛」的人有一個固定的圈子,名為「 青島死飛Breakthrogh」的QQ 群創建於2012年1月16日,這個可容納1000人的高級群,是青島絕大多數死飛愛好者交流與狂歡的地方,有人炫耀新車,有人炫耀技巧,還有人叫賣二手車,每逢重大的活動,重要的通知也都是在這個群裡傳達。
在剛剛起步的時候,大部分車友都是先上網看視頻,然後一步步去研究、掌握技巧。對於玩動作「死飛」的車手來說,摔跤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來自黃島的大飛自稱是在青島玩「死飛」已奠定「江湖地位」的人物,為了玩死飛動作,他回憶稱曾有過「瀕臨死亡的恐懼」。
大飛回憶說:「當時騎得太猛了,車頭提起來太高,一下沒控制住 ,摔了下來,尖尖的車把手重重頂在胸口,一分多鐘沒喘過氣來,我當時真覺得自己可能要去另一個世界了,後來住了半個月的院,躺在病床上的時候還在琢磨動作要領,能下地走路後第一件事就是去摸我的愛車,沒辦法,已經上癮了。」
沒有剎車系統的「死飛」在夜幕下穿行除了喝彩聲也會受到非議。它到底能不能上街呢?記者就此採訪了青島市交警支隊指揮中心,民警表示,青島市區內自行車道很少,不少自行車都是藉機動車道行駛,但機動車道上是不允許任何非機動車上路的。自行車本身相比而言是一種弱勢群體,所以一旦發生事故,通常還要保護騎自行車的一方。就「死飛」來說,它是一種極限運動,應該有自己的場地,在規定的賽道內行駛時完全沒問題,但如果要在公共車道上騎行,最好還是裝上剎車。
文/記者 曹凱傑 圖/本報記者 孫傳浩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