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小眾產品復活都有什麼嗎?死飛就是其中一個
大家好,我是患得患失說。歡迎閱讀我的科技文章,送你一個麼麼噠~根據生態學的估算地球上每年有三到五萬個物種會滅絕,每小時就有超過三個。在快速迭代的科技領域,當然很多產品也是躲不過這樣的宿命。每年都有那麼幾個曾經輝煌的產品品類,黯然衰落乃至謝幕。但是在這些產品當中,時不時就會蹦出幾個打不死小強,雖然說一度被後人取代,但是奇蹟般地死而復生回到的生活當中。我們家盤點一下過去有哪些代表產品,死而復生。那些太長的產品相比復活之後這些產品有多大的差異,另外一個就是它們「死」過一回之後自身又發生哪些變化和進化。
第一個例子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死飛自行車。死飛其實也是一個死而復生的產品,最開始有自行車的時候沒有死飛這個詞,因為所有自行車都是固定飛輪的,而且的死飛的概念是在單項運動出現之後才衍生出來的一個相對概念,就像沒有西醫之前大家是不知道有中醫這兩個字的。那麼死飛這個詞兒翻譯其實也是一個民間叫法,官方的對於Fixed Gear這個翻譯叫做固齒自行車。固齒自行車特點就是固定在車上,那麼車輪和腳蹬子是永遠保持同步的,比如說車往前走你腳蹬就能一直向前轉,如果車後退的話那腳蹬就向後。後來有了這種單項的自由輪就成了我們現在自行車的樣子,腳蹬子只有向前的時候才可以著力,它是單項著力。
自從這個東西發明出來之後,自行車就變得更加安全,操作簡單了。然後原來固定那種死飛輪的自行車也就逐漸逐漸的絕跡了,但是並沒有完全退出歷史舞臺,搖身一變變成了場地自行車。場地自行車就是奧運會上有那種中間平平的,四周有一個斜斜的圓環賽道,然後自行車在裡邊兒飛快地騎,這就是場地自行車。場地自行車用死飛其實我兩點原因,第一個就是死飛在這個能量上的傳動更加高效,它和傳統的單向飛輪兒不太一樣,稜角的力量可以更加直接的轉化到車輪上,因此有更高的極限速度。第二個就是因為死飛沒有閘,必須要靠腿的反作用力來剎車,這一點如果你只是在馬路上騎,那可是巨大安全隱患,但是在賽場上只會成了一個有力的安全因素。
要知道這些場地行車速度可是極快的,這個時候突然急剎車,那後面選手如果跟你撞上,那跟汽車撞人可是沒什麼區別。太容易出人命,所以這個沒有撞的話,這個運動員就不得不多騎幾圈,慢慢地降速。反倒成了一種保護性,所以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死飛出現在場地裡邊。然後咱們常見這種自由飛輪的那種自行車就當作交通工具,兩者本來是相安無事的。如果不是因為幾個美國人玩了把票,可能現在還得狀態。直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有幾個曼哈頓的郵差潮男突發奇想,他就把自行車拿出來了改裝了一下,只剩下的十九個零件,然後每天騎它用來送信的事兒。本來是個自嗨的事,沒想到效仿的人越來越多,覺得很帥,就成為了一種風潮。
後來舊金山的有幾個團隊和日本的潮流教父藤原浩,這一群人帶領之下,死飛就在全世界之內開始流行了。那對中國人來說那,我們開始騎死飛是在2009年、2010年的時候才逐漸進入了大眾視野。後來很多人買死飛就是覺得好看,由於死飛復生的時候它的原因就是改裝和彰顯個性,所以說雖然普通自行車也可以是很漂亮,但是改裝和個性化這兩個標籤就緊緊的貼住了死飛,變成一個不可分割的屬性。最大的魅力就在於我和你不一樣。所以說你不用花很多很高的價錢,又可以在出行的工具相當時彰顯自我,尋找差異化,所以這種自行車和郵差包很有拆很快就成了美國街頭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還有就是死飛它不像一般的消費品你買了就行了,如果說你沒騎過死飛的人,你不花點兒時間去適應一下你可能還真騎不了死飛。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玩法,比如像什麼打馬球或者極限運動等等。今天的內容就到這了,明天我會繼續為您更新的。明天再見了。
此篇文章為患得患失說原創文章,目前只在百度百家號平臺獨家發布,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