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才是中國的「情人節」!

2021-02-07 一堂國學

馬上就元宵節了,吃元宵、和湯圓、看花燈、放煙火,元宵節是個合家團圓的日子。

但你知道嗎?元宵節在古代可是最受女性歡迎的節日,因為這天是真正的情人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佳節,是古代婦女最感興趣的節日。

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

但是元宵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夜裡賞花燈正好是一個約會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猜謎語順便為自己物色對象。

有情人趁著月色更可以纏綿,所以元宵節才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而不是令人傷感的七夕節。

關於元宵節的由來,有很多傳說,反正是比較久遠了。

1、傳說一:

元宵節與劉邦的兒子漢文帝有關。

西漢高祖 劉邦死後,他老婆呂雉專政,後來被周勃等平定了,並擁戴劉邦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

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2、傳說二: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起源於道教。

據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燃燈放煙火的習俗就是從這個說法來的。

3、傳說三:

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

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

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篝火晚會的人數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

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火把也逐漸變為了彩燈。

元宵習俗

1、張燈結彩

元宵節有掛燈籠的習俗,家家戶戶都懸掛五色燈彩,彩燈上描繪了各種人物,舞姿翩翩,鳥飛花放,龍騰魚躍,花燈焰火照耀通宵,鼓樂遊樂,喧鬧達旦。

2、猜燈謎

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能喜氣洋洋,平平安安,而猜謎語是一種互動遊戲,有利於男女聊天交流。

3、耍龍燈

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在這一天裡舞龍燈,期盼著這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好兆頭。

4、舞獅子

舞獅子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5、跑旱船

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而盛行的活動。表演者手裡拿著槳,做划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

6、吃元宵

北方叫元宵,南方稱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

最初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寓意團團圓圓,財源滾滾。

傳說元宵這個名稱與東方朔解救的一位姑娘有關,還與朱元璋滅元和袁世凱復闢有關。

明朝消滅元朝,與元宵諧音;元宵與「袁消」諧音不吉利,所以改成「湯圓」。

元宵有動人的故事,元宵有最美的詩詞,您還知道哪些元宵節的傳說,一起分享吧。

我是《易經》文化愛好者,山東省民俗學會會員,Nielsen大數據分析師,歡迎關注我,了解更多有關《易經》和民俗的故事。

相關焦點

  • 詩意浪漫:元宵節才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情人節
    與七夕節相比,元宵節才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情人節。       但一提情人節,人們為何首先會想到七夕節呢?這得歸因於商家的運作。元宵節是春節的一部分,其最大功能是狂歡,且與西式情人節相隔太近,被兩者搶了風頭。七月不是商業黃金期,沒有大型節日,七夕節一節獨大,商家為了掘金,不遺餘力把它包裝成了情人節。
  • 漲知識丨元宵節才是中國真正的「情人節」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在習俗上比較近似情人節,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浪漫的一個,可謂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情人節,因為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人們賞花燈、猜燈謎、放煙花、吃湯圓。古代未婚少女平時足不出戶,只有元宵夜被破例允許結伴出門賞燈,多情男女在「花市燈如晝」的浪漫夜晚常常擦出愛的火花,造就了無數良緣美眷,因此元宵節稱為中國傳統的「情人節」最恰當不過了。 此前人們一直把「七夕」當成情人節,這個「七夕」情人節未免讓人感覺有些悽涼。
  • 元宵節VS七夕節 誰才是正牌中國情人節
    西方情人節剛剛過去,我們又迎來了元宵節。鮮為人知的是,元宵節其實也是中國的情人節。辛棄疾一句「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歐陽修」月上柳梢頭,人約黃花後」更是道出了情人幽會的點點浪漫,而他們描繪的,正是元宵節賞花燈時,俊男美女在街頭尋求意中人時的情形。古代的中國,女子遵守婦道,「三步不出閨門」,很少有機會去院牆外面的世界看看。
  • 元宵節,是中國的情人節!
    FM105湖州綜合廣播 祝您元宵節快樂!其實,元宵節才是中國古代真正的情人節,你知道嗎?你也許會驚訝,這是什麼來由?那農曆七月七日的「七夕節」又算什麼?不要著急,讓小編給你慢慢道來。在中國古代,大多數時候是實行宵禁的。
  • 在古代,元宵節才是真正的情人節
    明明是元宵節,為何作者加入了尋覓意中人的佳句,使元宵節有了情人節的意味;或者說,古代的元宵節為何扮演起了情人節的角色,承擔起了情人節的功能?戰國時期,齊國的孟嘗君田文被秦昭襄王扣留,幸虧他的一個門客裝成狗潛入秦宮,偷出已經獻給秦王的白狐裘,再獻給秦王的愛姬,才得以獲釋。但不久,秦王后悔了,馬上派兵去追。田文凌晨來到函谷關,天還未明,按秦律規定要日出雞鳴之時才可以開門。情急時刻,幸好門客中有人會裝雞鳴,於是群雞齊鳴。守衛以為天曉,就打開關口,田文一行人便乘機逃之夭夭。
  •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才是真正屬於我們古老的中國情人節(2019版)
    然而明天我們又會迎來中國另一個傳統佳節-正月十五元宵節。不知元宵節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感受?說到元宵節應該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也是我們華人一種原始崇拜與信仰的體現,更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弘揚和傳承!據民俗傳說資料記載,元宵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即正月十五,所以,古人就有正月十五鬧元宵的傳統。
  • 古代元宵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情人節!
    古代元宵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情人節,因為古代是有--門禁(具體來說是城禁,到了晚上幾點城門關閉,禁止出入)因為古代是有門禁的(具體來說是城禁,到了晚上幾點城門關閉,禁止出入)因為古代是有門禁的(具體來說是城禁,到了晚上幾點城門關閉,禁止出入)古代女人不像現在這麼自由,對女人的要求是「
  • 下一次元宵節情人節同一天是什麼時候?
    正月十六清晨7時53分賞月最佳  下次中西情人節重合要等19年  筆者昨日從廣州五羊天象館獲悉,今年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出現在陽曆2月14日,而月亮最圓發生在農曆正月十六清晨7時53分,這就是最常見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屆時,公眾可觀賞到最圓的元宵月。
  • 這才是真正的中國情人節
    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剛剛過去幾天,又迎來了一個重要的節日——元宵節。農曆的正月十五日,大名元宵節,外號上元節、小正月、元夕,別名燈節,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在傳統年俗中,只有過完了元宵節,這個年才算是真正過完了。而對現代人來說,元宵節無非就是在家吃吃湯圓(或元宵),出門看看花燈,或者猜猜燈謎,實在無聊的人,也可以打開電視看看元宵晚會。也就這樣了。由於牛郎織女的傳說,七夕是中國情人節的說法深入人心。但真的是這樣嗎?是,也不是。
  • 元宵節才是古代的情人節?
    南宋辛棄疾也有著名關於元宵節與愛情的詩句:「眾裡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所以,很多人說,比起七夕節,元宵節才更像是中國古典的情人節。因為七夕節在過去又稱「乞巧節」,是女孩兒們過的節日。而元宵節卻肩負著類似於情人節的功能:元宵節自漢代以來,一直有著市民夜遊燈會的傳統,不設宵禁。
  • 今年元宵節與情人節「喜相逢」
    有意思的是,今年的元宵節與西方情人節同在2月14日這一天。這意味著,代表親情的中國元宵節與浪漫愛情的西方情人節「喜相逢」。天文專家表示,今年元宵節與西方情人節重合完全是正常曆法變化造成的,只是一種巧合,公眾一定要以平常心來對待。那麼,中國元宵節怎會與西方情人節「合體」呢?這是由於陰陽曆轉換使得中國元宵節在陽曆中日期不固定造成的。
  • 元宵節:賞燈約會,這才是真正的情人節
    [Photo/VCG]其實,從歷史上來說,元宵節才是我國真正意義上的情人節。據說,元宵節由古代中國的一個傳說演化而來,傳言每至農曆第一個月圓之夜,便可看到天上飛動的神靈。為了更容易尋找神靈,人們都會用火把照明,而這些火把也逐漸被形狀、大小、顏色各異的燈籠所取代。
  • 中國三大傳統「情人節」,誰才是真正的情人節?
    如今,七夕節已成為了中國的情人節。其實,對於中國情人節,目前大致有三種說法:除了七夕節,還有元宵節(也稱上元節,即正月十五)、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被稱為中國的三大傳統情人節。1、七夕節 七夕節又稱七姐誕、乞巧節等,是女子的專有節日。「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遠古時代,人們通過星象觀測給予織女星無限想像。
  • 深度解讀:元宵節是隱形情人節
    吃元宵、看花燈、猜燈謎、舞獅舞龍……這些元宵節的習俗我們都很熟悉,但元宵節在中國古代的另一層含義或許您不知道,它是許多男女的定情日,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它是古代的狂歡節和情人節。為什麼這麼說呢?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 今日元宵節|中國古代的情人節
    今日元宵節,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在中國傳統節日中,元宵節是一個的浪漫節日,也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這個據考證起自漢代的傳統節日,漢代元宵節的宗教祭祀氣息濃鬱,漢武帝從黃昏開始,通宵達旦用盛大的燈火祭祀「太一神」。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宮廷和寺院「燃燈表佛」。
  • 古代人怎麼過元宵節?在古代元宵節等於情人節,比七夕浪漫!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在中國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大家在猜燈謎、放煙花、賞花燈的同時,想不想知道古代人是怎麼過元宵的呢?在古代吧,元宵節等於情人節,甚至比七夕還熱鬧、還浪漫!一、在古代元宵節等於情人節?情詩「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描寫的就是元宵節。在古代,年輕的未婚女孩子,不允許見客也不允許自由外出。但是元宵節這天卻例外,未婚女孩們可以結伴到集市、到河畔遊玩,可以猜燈謎、賞花燈。
  • 你知道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但你了解今天也是中國情人節嗎?
    曉生帶你看歷史,知曉天下歷史事今天是中國農曆的正月十五,是我們中華民族人民的元宵節,也是我國傳統意義上的情人節。雖然在這段時間病毒肆虐,疫情嚴重。但又值此元宵佳節,雖然我們不能外出參加慶祝元宵節的活動,但還可以在網絡上了解一下全國各地在元宵節究竟都有哪些不同的風俗和活動,就當過個眼癮吧。而且在我國的古代情人節有三種說法,首先就是今天的元宵節,其次便是農曆的三月三號被稱為上巳節,第三就是農曆七月七日七夕節。元宵節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 元宵節,中國古老的情人節,你造嗎?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據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 七夕節or元宵節,中國人自己的情人節到底是哪天?
    隨著中西文化融合,現在感覺天天都有節過,春節、元宵節、情人節、清明節、五一勞動節、六一兒童節、端午節、母親節、父親節、七夕節、國慶節、中秋節、感恩節、聖誕節、元旦節……畢竟節日越多,消費就越多,對於經濟發展和文化交融是很有好處的。
  • 元宵節你知道哪些傳統習俗?在古代元宵節還有著情人節的作用!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被稱為上元節、燈節等。自古以來,元宵節在中國就是一個喜慶熱鬧的節日,有著許許多多的習俗,如:吃元宵、鬧花燈、猜燈謎、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走百病等。不僅如此,元宵節還產生了許多浪漫的愛情故事,被一些人稱為中國的情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