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你知道我們祖國的「山峰」是哪座嗎?

2020-12-15 許氏影視評論

「 十.一 」長假已經結束,今年的黃金周可是有不少的熱搜影片,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八一八,黃金周其上映一些熱搜的影片。

今年是我們祖國成立70周年,不光是閱兵精彩,我們今年的「獻禮影片」無論是從數量、參演陣容還是影片類型,都遠遠勝於往年,可以說「史上最強獻禮檔」啊。

這些獻禮片中,以《我和我的祖國》 《中國機長》 《攀登者》三片大家最為喜歡。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的是其中的一部《攀登者》 ,這部影片從立項以來,就開始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原因,非常簡單。本片由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等各位大咖的加入演出,和成龍的友情出演。徐克、曾佩珊監製,李仁港編劇兼導演、作家阿來擔任編劇。這部影片,可以說聚齊了華語電影頂配陣容。

這部影片,從它的預售之初,就引領國慶檔多部電影票房。在9月30日上映的首日的預售票房就已經突破了1.3億,沒有辜負觀眾的期望,放映到今日所累計票房8.66億,穩居實時票房的第三名。

《攀登者》 這部電影是以真實故事改編,講述的是上個世紀60年代,新中國成立初期,西方勢力對珠峰的歸屬問題頗有爭議。尤其是,因為中國還未登頂,西方勢力開始叫囂;珠穆朗瑪峰,不屬於中國。

此番挑釁之後,在蘇聯的支持下,1960年2月,我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正式組成,沿中國境內的北坡向珠峰峰頂發起挑戰。

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的隊員們來自各個行業,全隊共有214人,他們的平均年齡在24歲。據登山隊員王富洲回憶說,他們經過一年多的訓練,隊員已經具備攀登珠峰的身體和技術條件。

在當時,200多人的隊伍集結珠峰大本營,其中包括90多名登山隊員。按照所學的辦法,登山隊計劃步步為營逐漸適應,分4次行軍完成登頂。在登頂的過程中,也是困難重重,歷盡千辛萬苦。

第一次行軍,登山隊攀登到6400米,建立了3個高山營地。

第二次行軍,登山隊在7007米建立了營地。此次來自蘭州大學的汪璣因高原反應,加之缺氧等問題不幸犧牲了。

第三次行軍,原來是要等待時機成熟,直接登頂。但是很可惜,天氣突變,此次行動損失慘重,共有50多人凍傷,多名主力隊員因為身體原因抱憾退出。

第四次行軍,擔任運輸任務的王富洲加入進來。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寫下了遺囑。據王富洲回憶說,「那時候就一個心思,登頂!」

不負眾望,5月25日凌晨4點20分,王富洲等人成功登頂,在珠峰山巔升起五星紅旗,並同時記錄下測量珠峰高度8848.13,完成了這項艱巨使命。並向世人證明,珠穆朗瑪峰,是我們自己的山峰。

在當時的艱苦條件,物資短缺,技術設備也非常落後的年代,登山者們能完成登頂的壯舉,全靠著一種精神。而這種精神就是那個時代的特徵。為了一份事業,無所畏懼,捨生忘死。

從史實的故事介紹中,我們能想像到當時的環境多麼惡劣,在我國成立初期,條件如此艱辛的情況下,我國的登山隊員,全憑著心中一份信念就完成此次登頂的壯舉,是多麼值得驕傲的事情。講到這裡,此刻小編的內心也是非常的激動。

接下來再講講我們《攀登者》這部影片。此部影片籌拍之前也是做足了功課,為了讓故事演繹得更加真實,演員們在進組之前,也做了充分的準備與體驗。吳京去到海拔5200米的青海崗什卡雪峰體驗半個月。

過成中,也是新病加舊傷,最終沒能衝上峰頂,但這段經歷如他所講,「如果沒有深徹入骨的切身感受,讓我直接對著綠布,站在平原上去演高原,演海拔缺氧等等,我演不出來。」——為他後來在電影中的表演,提供了更多實戰經驗。將人在登山過程中,自身在遇到困難時狀態的表現,演繹的淋漓盡致。

此影片為了拍出歷史的真實質感,從雪山場景的拍攝與呈現,到厚重的登山服,再到精緻還原當年登山裝備,包括影片中雪崩在內的災難戲,給人一種只有紀錄片才會擁有的逼真度。

影片中,讓小編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吳京飾演的方五洲,帶領年輕登山隊員們第一次衝頂珠峰,在必經的北坳山路遭遇的那場風雪。

登山隊員們在山坳中勉強安營紮寨,可是沒多久,帳篷就被強勁的大風掀翻,隊員們也在風中滾落失散,在此刻緊急狀態下,方五洲迅速做出判斷,讓隊員們迅速連接起爬梯,讓自己與鐵梯緊扣,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一個相對安全堅固的支撐體,確保大家的安全。

在這個情況危急的場景中,一連串精心設計的動作戲,也是滿足的了大家的眼球,讓人也是心跳瘋狂的加速,那種緊張感,仿佛置身在此景當中。

就像編劇阿來所說的,「當人類面臨地理的極限高度時,生理和心理上受到的極限型挑戰,相信在這樣的時刻,我們可以用我們的身體,去感觸自然界的偉大,同時感觸到人格與意志的升華。我覺得只有經歷了這樣的過程,登高才是有意義的,追求一種極其有價值的精神體驗」

自《攀登者》播出後,小編也關注了大家對此片的評價,總體的評價還是很高的。本片將方五洲(吳京飾)與徐纓(章子怡飾)之間珠穆朗瑪峰式的愛情故事也是拿捏的恰到好處。把登山隊員在登山過程中所歷經的千辛萬苦,最終登頂的喜悅表現得淋漓盡致。甚至還有成員,為了救助自己的同伴,導致廢棄自己一條腿,為了心中的夢想堅持再次登頂的那種正能量,至於這位成員是誰,還請大家猜一猜啦,小編在這裡等大家的答案呦!

至於更多的內容,小編在這裡就先不劇透啦!

總得來說《攀登者》還是一部非常值得大家觀看的影片。最後給大家來一張咱們的大合影啦!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難攀登的3座山峰,珠峰落榜,且全部都在中國境內!
    有的人在外出旅遊的時候,特別的喜歡欣賞自然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的人在外出旅遊的時候特別的喜歡欣賞高樓大廈,感受祖國的繁榮與強盛;有的人在外出旅遊的時候是特別的喜歡攀登山峰,感受徵服山峰的快感。無論是哪一種旅遊方式,總是能夠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與好處。
  • 《攀登者》:我們要攀登的,除了山峰還有什麼?
    我看了《攀登者》的提前預售場,發現全場爆滿。整場我都非常緊張,不敢鬆懈,怕鬆一口氣,劇中人就會在風暴中長眠,我會錯過看他的最後一眼。1975年,登頂珠峰的攀登者們。3/5有一幕很打動我:在第二次準備攀登珠峰的訓練營的時候,曾經的三位登頂隊員重聚了。曲松林對方五洲特別憤怒:上次你為什麼扔了我的攝像機?!他還問方五洲:如果是你,在生死關頭,你難道不是拼死去保住攝像機嗎?
  • 我們都是《攀登者》
    歷史長河漫漫歲月留痕,在共和國的歷史上,曾經為了爭取主權和話語權,即便是在異常困難的國內外環境下,依然不放棄衝頂珠穆朗瑪峰的事跡因最近一部飽受爭議的影片《攀登者》再次進入我們的視界。喜馬拉雅山脈珠穆朗瑪,藏語中的大地之母,冷酷考驗每一個試圖登上珠峰山巔的人的意志力,直到他們徵服登頂的那一刻或最終遺憾放棄,甚至有人為此而獻出生命,但珠峰那攝人心魄的魅力仍然吸引無數挑戰者前來攀登挑戰。
  • 看完《攀登者》,看世界山峰攀登難度排名,勝利屬於攀登高峰的人
    安納普爾那峰是第一座被登頂的8000米級山鋒,但這絲毫不能表明它是一座容易攀登的山峰,事情恰好相反,因為多發雪崩事故它被所有攀登者認為是世界上最難 逾越的高峰之一。在1950年的首登成功之後20年,沒有任何人再次攀登成功。
  • 親身體驗雄偉山峰的魅力,七座俄羅斯高山等你攀登
    「還有比山更好的東西嗎?那你肯定沒有爬過山。」詢問任何一個俄羅斯人,他們肯定都會知道這首著名的歌曲。這首歌由弗拉基米爾·維索茨基所創作。然而,有誰會真的不同意歌詞中所寫呢?蒙庫-薩爾德克山「一座永遠光禿禿的山峰」(蒙庫-薩爾德克這個名字來自於蒙語)比布裡亞特共和國境內的東薩彥山脈的其他山峰都要高。這座山位於俄羅斯與蒙古的邊界上,不易攀登,需要一定的登山經驗。每條通往山頂的路線都分布著攀巖通道和冰原,此外還有三座冰川,這是在薩彥山脈的其他山峰上看不到的景觀。
  • 中國和巴基斯坦邊境的這座山峰,是世界第二高峰,你知道是誰嗎?
    中國和巴基斯坦邊境的這座山峰,是世界第二高峰,你知道是誰嗎?提起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我們都會想到珠穆朗瑪峰,不但海拔高引得無數登山者前往,風景也是十分秀麗壯觀,大有胸懷山川之勢,所以珠穆朗瑪的盛名遠播。不過這世界第二高峰你又了解多少呢,下面小編就來好好說一說K2,在中國的邊境地區,高度僅次於珠峰。
  • 《攀登者》:山,就在那裡,登上去
    他就想登一座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在中國組織登山大本營的時候,全國各地登山者都來報名參加,這時松林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要登山?」楊光很簡單的回答:「我們是登山隊的。」引來一陣爆笑,隨之楊光回答:「因為我想成為方隊長這樣的隊員。」
  • 世界十大最危險山峰,雲山霧繞 你攀登過幾座?
    野外求生、雪崩對於每一位攀登者來說,是屬於他們人生中的一個小小的跨越。能凳上號稱世界上最危險的山峰是他們的畢生追求。小編下面盤點下這10座山峰,它們是登山者夢想之地。儘管它們奪去了許多人的生命,但是仍不斷有登山者試圖攀上高頂,一覽壯麗風光。
  • 世界上「最難攀登」的3座山峰,珠峰落榜,且全部都在中國境內
    有人出外旅遊,特別喜歡欣賞自然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人出外旅遊,特別喜歡欣賞高樓林立,感受祖國的繁榮昌盛;有人出外旅遊,特別喜歡攀登高山,感受徵服高山的喜悅,不管是哪種旅行方式,總能帶給我們不同的感覺,特別是對那些喜歡攀登高山的人來說,攀登高山同樣是徵服自己,我們中國地大物博,更是有著不計其數的名山
  • 四川的這座雪山,去過的人都說這輩子值了,你知道是哪座山嗎?
    四川的這座雪山,去過的人都說這輩子值了,你知道是哪座山嗎?如果說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攀爬一座雪山,那麼小編十分強烈的推薦雀兒山。這座位於四川,海拔6000米的小山,被譽為攀登者的聖地,只要準備一周左右的時間,就足以徵服這座高傲而又聖潔的雪山,登頂之後那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是許多人體會不到的快樂。在這裡,你會看到你做夢也不會看到的那種極致的風景,這裡會讓你很好的體驗這一切,高山攀登的艱苦疲憊和在冰川上刺激和驚險膽戰,會讓你開始領悟人生,開始靜聽自己世界的聲音。
  • VR虛擬遊覽世界最高山峰,見證人類攀登奇蹟
    K2很多人都會記得第一,對第二往往知之甚少你知道世界第二高峰是哪一座嗎?世界十座最高山峰中,也就是它不屬於喜馬拉雅山脈了。雖然K2不是世界最高的那座,但論攀爬難度,珠穆朗瑪峰可不及它。要知道,在世界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中,喬戈裡被公認為攀登難度最大的一座,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座無人在冬季成功攀登的獨立山峰。當然了,既然難,那肯定也伴隨著更大的危險。
  • 這座永遠禁止攀登的山峰,真的那麼神秘嗎?
    2000年,一個宣言被通過,卡瓦格博將永遠不允許被攀登。安靜的卡瓦博格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對於登山界來說,海拔7000米以下的山峰不是被列入登山名單的,但只有卡瓦格博是例外。十幾年前,這座山峰幾乎不為外界所知,雖然歷史上的最著名的茶馬古道就經過這裡遠去西藏。1950年代,茶馬古道衰落之後,滇藏交界處的德欽縣仿佛天荒地遠。
  • 《攀登者》原型你知道嗎?憶這位成都理工校友的感人故事
    攀登者海報國慶長假期間,不少觀眾選擇到影院打卡。作為國產電影少有的登山題材,《攀登者》演繹了中國登山隊隊員勇敢面對人生抉擇與挑戰的攀登精神,成績喜人。《攀登者》改編自中國登山隊1960年和1975年兩次從珠穆朗瑪峰北坡登頂的真實事件。
  • 你攀登的第一座山是名利之山,第二座是創造之山,力量來自哪?
    對於這座山,有三種人,攀登者,紮營者和放棄者。前面有一座山,但這不是我想要的, 我不喜歡登這座山,我的設備還沒到位,在郵寄途中,風力天氣溫度不適合,我要再觀察等待一段時間,我在等我的夥伴,夥伴沒到我不能莽撞起步。你總是有理由,總是沒有開始,總是在等待,你實際上是放棄者,從來沒有真正活過,沒有真正體驗過登山的感覺。
  • 人生如登山,放棄者、紮營者和攀登者,你是哪一種
    就好比登山人當中的放棄者、紮營者和攀登者三種人,放棄者相當於逆商低的人,會感覺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感覺舒服就行;紮營者就是逆商還可以,爬山爬到一半的時候安營紮寨,有吃有喝有風景;最後一種是攀登者,就是逆商極高的人,他不會在一個地方停留很久,永遠向著更好的山峰邁開步伐。
  • ...元的電影票你還沒買嗎?《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
    網友票選出最期待的三部影片 有哪個是你最想看的呢? —《我和我的祖國》 頂級天團陣容攀登新高峰! —《攀登者》 真實事件改編,致敬英雄!
  • 從徒步愛好者到登山員,這5座山峰能幫你進一步提升攀登技巧
    對於想要攀登高峰和進一步提升攀登技巧的朋友,以下是5座能讓你快速適應高海拔的5座徒步型山峰。當然如果有類似的山峰,也可以代替下面任何一座山峰。這座山是一個適應高海拔的山峰,攀登這座山峰,你不需要學習阿爾卑斯山脈類似高度山峰所需要的登山技能。它以馬拉喀什為基地,這是一個充滿活力和色彩斑斕的地方,是一個讓人十分放鬆的旅遊勝地。圖布卡爾(Toubkal)山夏天攀登的是一條簡單的徒步路線。這可以在三天內完成,不過最好把你的行程延長兩三天,以適應海拔高度。
  • 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座高山,致敬攀登者
    昨天上午看完國慶閱兵的你,接下來還有什麼假期安排嗎?不想去西藏旅行,那跟西藏旅行相關的電影是不是可以了解一下?昨天攻略君下午一口氣連看了三場電影,都是今年國慶的熱映大片,分別是《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作為一名資深西藏旅行從業者,在三部影片中,都多少出現了與自己職業相關的電影情節,《中國機長》創作原型是從成都飛往拉薩的航班,因為前往高海拔地區,所以駕駛艙配備了三名駕駛員;《我和我的祖國》裡新中國在羅布泊無人區爆炸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而影片《攀登者》則是完全根據1960年和1975年中國登山隊兩次登頂位於中尼邊境珠峰的真實經歷改編
  • 拍《攀登者》時同收新戲邀約,吳京告訴張譯「我哪也不去」卻都去拍
    《攀登者》張譯宣傳照現如今,國慶期間上映的最熱門的電影當屬《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等,不出意外情況下國慶檔票房冠軍將在三部電影中產生。其中,《我和我的祖國》分為多個分集,由多位知名演員出演並且是零片酬,其中便有吳京、張譯。巧合的是《攀登者》也是由吳京、張譯主演,為此二人還有一段非常有趣的經歷。
  •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攀登者們心中的終極殿堂,我們仰望的高峰
    兩年前一部攀登者讓無數國人從新認識了,這座矗立在祖國邊境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峰!有人說這部電影拍得有些矯情,為了登個山死了那麼多人太不值得,清楚記得作者坐在電影院,聽人這般議論時心裡突然冒出一股火。但又知道不能怪他們,正是因為祖國的強大新一代的年輕人不曾受過他人的嘲笑,自然也不會有與國家榮辱與共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當年外國人嘲笑我們登不上自己國家的高峰,又何嘗不是在變相嘲笑我們沒有經濟實力,沒有先進的科技。東亞病夫四個字,嘲諷的從來就不止是國家的歷史,更是嘲笑國人心中的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