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髒亂
氣味難聞
房屋老舊
產業鏈分散
…
老舊市場盼「春天」
目前,一江兩岸二期的開發建設如火如荼,規劃中寫道:要積極謀劃三山漁都小鎮,搬入華東水產品市場和冷鏈物流園區,打造水產品綜合交易平臺,擦亮「大陳黃魚」金名片。簡短的一句話,對於葭沚碼頭大大小小40多家冷凍、水產品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改變命運的大機遇。
碼頭和市場
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老了!
走進華東水產品市場,身未至、「味」已到,撲面而來的腥味,滿地的垃圾混著汙水,破舊的老房子,髒亂的環境,每一處都在暗示著市場急需轉型升級。
「碼頭是1993年建的,水產品市場是1999年造的,到現在已經20多年了,確實很老舊了。」林彬表示,由於基礎設施落伍、老化嚴重,水產品市場存在不少安全隱患,無論是硬體設施還是軟體管理,都需要一個「脫胎換骨」。
據悉,台州市華東水產品交易有限公司由漁港和市場兩塊組成,於1999年12月投入營業,設有鮮、凍、活和碼頭直銷等4大交易區,集捕撈、養殖、加工流通於一體,是全國大型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農業部定點市場和全國水產品批發市場信息採集定點單位。
今年的一場疫情,給了很多行業當頭一棒,水產品市場自然難逃倖免,傳統經營模式的弊端在疫情下尤為明顯。「除了提升環境、規範管理,企業們是時候要轉變思路,開拓線上加線下的銷售新模式,從而增強行業抗壓性。」 椒漁機關黨工委副書記林國慶表示建設具有椒江特色的漁都小鎮,可以有效改善漁業生產環境,推進「漁」文化的發展,打響大陳黃魚「金名片」,形成產業鏈完善的漁業發展體系。
大咖「操刀」設計
將小鎮打造成「漁」文化金名片
「老街雖不舍,但是新居更期待。漁都小鎮給了我們發展的新機遇。」台州海之夢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國說。浙江黃巖海龍水產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2000年公司正式改名為台州海之夢水產有限公司,安家於葭沚工人西路,公司產品自營出口,內外銷兼營,有海捕冷凍、免洗、海鮮禮包、水產罐頭、冷凍魚糜、調理食品、休閒食品等十大系列產品300多個品種銷往韓國、日本和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及臺灣地區。內銷產品遍及全國各省市,其中海鮮禮包系列產品銷量更是在全省名列前茅。
「到今年剛好20年了,我從28歲到這裡,現在已經48歲了,對葭沚這塊地方確實有感情,拆遷有不舍,但是我們盼著更好的未來。」李國告訴記者,受環境的制約,老街的水產品產業鏈較為分散,水產品、活鮮、冷凍、物流各自為「營」,公司經營時需要多邊跑,耗時耗力。「漁都小鎮的建設就能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形成一個集聚的產業鏈,讓企業抱團發展不斷壯大。」
目前,由深圳規劃院「操刀」設計,漁都小鎮正處於緊張的方案設計階段,我們有理由相信椒江水產品市場的未來會更閃耀,一張椒江特色的「漁」文化金名片正在量身定製中。
推進「漁」文化發展
擦亮大陳黃魚「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