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葭沚、前所成「浙江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憑啥?

2021-01-09 椒江發布

小編就說最近怎麼

老聽見喜鵲喳喳叫呢

這不,省裡又有好消息傳來啦!

近日

「浙江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評審結果出爐

全省共有96個項目列入名單

椒江區獲選的特色民間文化

送大暑船和台州刺繡榜上有名!

事不宜遲

來看看他們究竟是

憑什麼脫穎而出的呢?

葭沚街道:送大暑船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大暑標誌著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到了

送大暑船是浙江椒江葭沚一帶的漢族民俗文化活動。清同治年間,葭沚一帶常有病疫流行,尤以大暑節前後為甚。士人以為五聖所致(相傳五聖為張元伯、劉元達、趙公明、史文業、鍾仕貴等五位,均系兇神),於是在葭沚江邊建有五聖廟,鄉人有病向五聖祈禱,許以心願,祈求驅病消災,事後以豬羊等供奉還願。

葭沚地處椒江口附近,沿江漁民居多,為保一方平安,遂決定在大暑節集體供奉五聖,並用漁船將供品沿江送至椒江口外,為五聖享用,以表虔誠之心。此為送大暑船之初衷。

「送大暑」是椒江延續至今、淳樸的祭祀祝禱民俗。一種方式承載共同的美好祝願冥冥時光,生生不息,時代更迭。這既是一種獨特的傳承方式也是一項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前所街道:台州刺繡

台州刺繡

又名「雕平繡」、「海門雕繡」

台州民間自古就有刺繡俗習,多為在綢料上施以彩平繡、土布上施以挑花針藝,在衣、裙、鞋、帽、巾等載體上用「刺繡」或「挑花」繡飾圖案。經與台州傳統手工刺繡的融合發展,逐漸形成了獨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海門雕繡(台州刺繡)」。

台州刺繡以獨有的「雕平繡」稱譽海內外,其繡品立體感強,鏤空的部分更是玲瓏剔透,獨具風格,被譽為「東方瑰寶」,歷經百年傳承,台州刺繡已發展形成了抽、拉、雕、包、繞、盤、鑲、平、繪等近300種針法,成為了全國28個繡種之一。

歷代傳承人匠心獨運,求索創新,「彩繪繡」、「高清晰繡畫」、「纖藝繡」等獨創,藝術品、服裝、飾品、工藝禮品、文創產品等更多領域的創新運用,使台州刺繡歷久彌新,煥發出頑強且獨特的藝術生命力。該項目於2007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為我們大椒江

優秀名間文化藝術打call!

相關焦點

  • 探秘| 葭沚老街這麼多的歷史遺存,椒江如何精雕細琢地去保護?
    文化「交響曲」葭沚,古稱「賈子」,意為「商賈雲集之地」。據《嘉定赤城志》記載,南宋時期,葭沚渡曾是椒江古渡口之一;清道光年間,原設與亭旁的台州海防同知府遷至葭沚,並倡導興建椒江書院;1924年,這裡成立了台州市第一個黨組織——中共海門黨小組。
  • 葭沚,趕海人!
    生在葭沚,結網成了居家必備的家庭副業。不論男女老少幾乎都會結網、修網。滬戶艚的大網,一口就有一百多斤重,接上這樣一單大生意,夠一個家庭忙活一個月。海鮮對海邊人的貢獻,不僅僅是滿足海邊人的口腹之慾,還給他們帶來一種世俗又市井的快樂,同時,又讓海邊人滋生出對家鄉的自豪感和對人生的滿足感。每逢佳節倍思親,對於飄遊在外的葭沚人來說,回憶起餐桌上這抹鮮,就足以倍思鄉了。
  • 葭沚送大暑船上了「國字榜」
    其中,葭沚的「送大暑船」項目入選。 清代的朱鄴華一首《椒江竹枝詞》道盡台州灣的漁鎮文化。而「送大暑船」風俗正是台州灣地方民俗文化的活態呈現。   大客 攝   送大暑船是椒江先民世代相傳的傳統習俗,椒江的多個地方如葭沚、柵浦、東門嶺等地,均有送大暑船的習俗,其中葭沚最盛。
  • 台州中學三次遷校經過(臨海-葭沚-海門-仙居)
    ,也作為道臺裡公號2018年關年之作。1923年,省立第六師範學校(1916年,會稽道師範第三講習所創立於臨海白雲山下赤城書院舊址,翌年改名為「浙江省立第六師範學校」)及師範之附小統轄於第六中學校。1927年,實行大學區制(分全國為若干大學區,每區設大學,以大學校長總管所在區的教育,隸屬於大學院)校名改稱為「浙江省立第六中學」。
  • 台州中華美食第一街、葭沚老街一期……椒江項目10月新動態!
    10月的椒江各個攻堅戰區
  • 葭沚轉盤要花7億「變身」,點石成金美到你不敢想!
    「變身」後的葭沚轉盤效果圖椒江人,你們熟悉的葭沚轉盤要大變身了,目前,葭沚轉盤整體提升改造工程項目已進入招標代理比選階段,計劃於12月底開工葭沚轉盤全面升級,椒江人「熟悉的老面孔」要華麗大轉身鳥瞰圖葭沚轉盤具體位於椒江區海門河與葭沚涇交匯處,聯通中心大道、黃海公路、中山西路、雲西路等主次幹道。
  • 椒江博物館:椒江文化韻味之所在
    博物館,濃縮了一座城市的歷史,沉澱著一座城市的文化。古之椒江,既受良渚文化影響深遠,也是下湯文化發源地,歷史悠久、文化深厚。今天,我們就走進椒江博物館,一起來感受椒江的歷史文化韻味。   走進椒江博物館,抬頭可見「博物洽聞」四個字,似在訴說著椒江的過往變遷。
  • 椒江黃巖最新通告!
    農批市場經營戶35台州市椒江老漁民水產品經營部洪玉春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葭沚街道台州水產品交易中心農貿市場經營戶36台州耀達國際酒店有限公司詹耀良浙江省台州市耀達路318號餐飲企業37台州市椒江超惠凍品經營部邱士達
  • 臺秀|葭沚老街,一代台州人的回憶
    7月28日,《葭沚老街,小巷裡的舊時光|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一文在微信公眾號上推出後,引發無數網友留言。@陶勤華:二十年前,妻子還未生孩子,我帶著她穿過葭芷老街。木板門面似乎有點新,沒有看到不繡鋼門窗,外掛空調等現代物,石板地也規整。一時奇怪不是三五十年前的樣子嗎?印象最深的是黃楚卿故居石礎,雕的小海生物極逼真。去年再去,街屋添了不少現代器物,但更顯破舊。
  • 獨家影像|上世紀,葭沚萬人空巷的「送大暑船」是這樣的
    「獨家記憶」椒江葭沚送大暑20年前的葭沚送大暑船活動的景象雖然視頻畫面不是高清4K還出現了幾秒的「無聲」但從這個萬人空巷的氣勢可以看得出是個自帶流量的「大場面」(視頻:1分22秒)只見人們頂著大太陽,撐著傘簇擁著大暑船緩緩前行有的站在在建的房子上,頭戴鬥笠拿著蒲扇探著腦袋觀望整個視頻完整記錄了大暑船駛向東海前的全過程而記錄下這個寶貴畫面的人是他今年54歲的陶國富是葭沚街道浦西漁業大隊人,土生土長的老葭沚人,對於送大暑船活動再熟悉不過了,童年更是看著送大暑船活動長大的。
  • 椒江溫嶺天台,重要事項!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發布《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公示期20個工作日
  • 公告|葭沚轉盤改造提升,21日起這個路口要單向封閉3個月(附圖)
    司機朋友們注意了下周一(12月21日)椒江葭沚轉盤整體提升改造(東平路與中心大道交叉口)正式開工施工點工程工期約3個月葭沚轉盤整體提升改造工程(東平路與中心大道交叉口)為葭沚轉盤整體提升改造工程一部分,工程地址位於東平路與中心大道交叉口,施工面積約1.6萬平方米。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取消中心大道綠化帶,交通路口渠化,對交叉口綠化帶及人行道進行優化改造,挖除原路面鋪設瀝青等。
  • 一江兩岸「葭沚新屋」露臉,讓徵遷百姓住上最好的房子!
    小區鳥瞰圖   從掛在門口的效果圖上可以看到,寬廣平坦的周邊道路,躍動著暢達快捷的發展節奏;小區內公共綠地與周邊景觀帶交融,展示出清新亮麗的優美環境;恢宏大氣的休閒廣場,顯現出蓬勃的生機和魅力;而中式的街區又別具一格地呈現出葭沚老街文化
  • 一江兩岸丨三山漁都小鎮,要讓葭沚碼頭40多家企業改變「命運」
    簡短的一句話,對於葭沚碼頭大大小小40多家冷凍、水產品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改變命運的大機遇。碼頭和市場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老了!走進華東水產品市場,身未至、「味」已到,撲面而來的腥味,滿地的垃圾混著汙水,破舊的老房子,髒亂的環境,每一處都在暗示著市場急需轉型升級。
  • ​台州日報頭版頭條,點名「羨慕」椒江的高品質安置房
    原住椒江葭沚老街下街的解崇元是院子裡最早一批搬進來的,已經住了一周多,這兩天新老鄰居陸陸續續來了。「椒江一江兩岸要發展,我們早點搬家騰空老屋,政府好早點建設。」   拆舊   回應民生所盼   歷史上的葭沚曾是閩浙貿易港埠,商賈雲集、繁榮一時,清末民初達到鼎盛,成為台州最繁榮的地區之一,尤以葭沚老街最是輝煌,有「小上海」之稱。
  • 椒江這55個名字,被全市表彰!
    台州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32人)鄭  瓊(女)   椒江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檢驗科科長,副主任技師(援疆)王  健   椒江區葭沚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師王晨曦   椒江區葭沚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主任醫師王為波   椒江區白雲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
  • 今天,椒江投下120億!啟動綠心生態養生園、金融大廈……
    項目位於葭沚街道,西至葭西路,北至前王巷。為一幢18層的金融辦公大樓,由地下2層停車庫、1至3層裙房及4至18層上部辦公用房組成。   項目落實浙江省未來社區建設要求,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轉型,率先建成全省未來社區新標杆,示範引領生態文明和綠色生活,有效提升城市生活品質。   5   中意國際台州設計藝術產業園
  • 藝術中心+特色街區+商業MALL 台州版新天地商圈來了
    葭沚一帶就是最好的例子。山海之利加上豐富的水系,讓其早早成為沿海重要的貨物集散地。經濟的興盛也造就了東甌、椒江書院等人文領域的繁榮。有錢人的嗅覺最為敏銳,比如民國時期,台州工商巨子陶壽農以及當時有台州首富之稱的黃楚卿等知名人士便安家在此。其次,則是後發效應。
  • 台州這個民間信仰活動入選國家級非遺項目!
    近日,台州市椒江區的民間信仰活動「送大暑船」入選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發布的《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送大暑船」是個怎樣的活動呢?清代的朱鄴華一首《椒江竹枝詞》道盡台州灣的漁鎮文化。而「送大暑船」風俗正是台州灣地方民俗文化的活態呈現。興衰起伏 小議大暑船歷史送大暑船是椒江先民世代相傳的傳統習俗,椒江的多個地方如葭沚、柵浦、東門嶺等地,均有送大暑船的習俗,其中葭沚最盛,因而這裡的大暑船也更加高大、漂亮。
  • 看椒江「一江兩岸」新圖景
    椒江鐵軍正在爭分奪秒大幹,促進經濟企穩回升,為「兩手硬、兩戰贏」的高分答卷奮力書寫。把目光移到一江兩岸,項目進展如何了?人民的新屋怎麼樣了?……按照地理空間結構,來看看「一江兩岸」規劃中最重要的開篇之作——葭沚水城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