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和惠州都是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城市之一。中山位於珠江口的西岸,惠州則在東。這兩個城市的經濟實力都差不多,多年都是在全省中排名第五或者第六,生活節奏沒有廣州、深圳、佛山等這些城市快。
惠州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與深圳市相連,西南接東莞 市,西交廣州市,北與韶關市、西北與河源市為鄰,惠州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自古是東江流域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素有「嶺南名郡」、「粵東門戶」、「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譽、惠州也是一座十分適合居住的城市,曾獲得「中國十佳綠色城市」、首屆「中國十大養生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等榮譽稱號,近年來的惠州,在東莞,深圳發展的輻射作用下,也取得了很好的發展成績。惠州也是一個旅遊城市境內有巽寮灣、雙月灣、羅浮山、惠州西湖、南崑山國家森林公園、大亞灣等等許多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的旅遊景點。
廣東省中山市,古稱香山,人傑地靈。位於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北連廣州,毗鄰港澳。中山是一座社會和諧、經濟興旺、環境優美、民生幸福的現代化城市。中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發祥於中山的香山文化是中國近代文化的重要源頭,享有廣東省曲藝之鄉(粵劇)、華僑之鄉的美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納入國家戰略後,珠三角各市根據自身發展條件與定位,都啟動了不同層面的規劃部署。中山其實長期看還行,短期夠嗆,10年內較難,原因如下。
中山背靠佛山的南部,佛山和江門本身產業就沒有發展飽和,因此中山無法靠外溢力量增漲自己的經濟量。惠州未來的地理優勢更是讓中山無法比擬,深圳的北部大部分挨著的是東莞的各個鄉鎮,例如樟木頭,清溪,鳳崗,而坪山挨著的是惠州的一個區。
但惠州也有不足,例如惠城和惠陽兩個區域之間相隔了35KM,而惠陽大亞灣距離龍崗只有20公裡,未來發展較好的將是惠陽,這個不用質疑。只是時間問題,但當前的發展程度和趨勢並不是中山的一座橋就能與之媲美的,另外,當前的經濟,惠州已經領先中山,凡事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惠州處於大灣區邊緣城市,所以惠州更多的發展是承接衛星城市的定位,依靠深圳的擠出效應,同時這些人流入,會帶來孩子教育,生活消費,生活服務的經濟發展機會,但這些經濟機會,必然動力小於中山的產業機會。就GDP用量而言,中山和惠州的差別不大。很多人說中山配套比惠州好,但中山的城市規劃和配套跟惠城區真的沒法比,也就只能和惠陽區大亞灣比比,但大亞灣屬於惠州的新區,配套肯定沒中山好,經過幾年的發展,萬達廣場有了,高鐵站有了,飛機場也有了,而這些中山都沒有,以後也很難有,土地資源是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