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無人調護,自去經心。
2、情深不壽,壽則多辱。
3、情之所鍾,雖醜不嫌。
4、靜室焚香,閒中雅趣。
5、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
6、酒瓶既罄,各採野菊插滿雙鬢。
7、從此擾擾攘攘,又不知夢醒何時耳。
8、雖嘆其才思雋秀,竊恐其福澤不深。
9、布衣飯菜,可樂終身,不必作遠遊計矣。
10、是夜,月色頗佳,俯視河中,波光如練。輕羅小扇,並坐水窗,仰見飛雲過天,變態萬狀。
11、八窗盡落,清風徐來,紈扇羅衫,剖瓜解暑。
12、識趣之人看美人,三分容貌有姿態等於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態等於三四分。
13、芸則拔釵沽酒,不動聲色,良辰美景,不放輕過。
14、當是時,孤燈一盞,舉目無親,兩手空拳,寸心欲碎。綿綿此恨,曷其有極!
15、奉勸世間夫婦,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過於情篤。語云:恩愛夫妻不到頭。
16、約幾個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適性,或曲水流斛;或說些善因果報,或論些今古興亡;看花枝堆錦繡,聽鳥語弄笙簧。
17、一任他人情反覆,世態炎涼,優遊閒歲月,瀟灑度時光。
18、若布衣暖,菜飯飽,一室雍雍,優遊泉石,如滄浪亭、蕭爽樓之處境,真成煙火神仙矣。
19、何時黃鶴重來,且共倒金樽,澆洲渚千年芳草。但見白雲飛去,更誰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20、舞衫歌扇,轉眼皆非。紅粉青樓,當場即幻。
21、但見木犀香裡,一路霜林,月下長空,萬籟俱寂。
22、向晚庭院,倚靠相背,閒話短長。
23、風傳花信,雨濯春塵。
24、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過憂,即事不可留住。
25、每當風生竹院,月上蕉窗,對景懷人,夢魂顛倒。
26、江中往來小艇,縱橫掀播,如浪卷殘葉,名利之心至此一冷。
27、隔岸螢光明滅萬點,梳織於柳堤蓼渚間。
28、周望極目可數裡,炊煙四起,晚霞爛然。
29、閒來靜處,且將詩酒猖狂,唱一曲歸來未晚,歌一調湖海茫茫。
30、誠一心平靜觀,則人間拂意之事,可以渙然冰釋。
31、世事茫茫,光陰有限,算來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競短論長,卻不道榮枯有數,得失難量。
32、時方七月,綠樹陰濃,水面風來,蟬鳴聒耳。鄰老又為制魚竿,與芸垂釣於柳陰深處。
33、歸來入室,閉目定神。時讀快書,怡悅神氣;時吟好詩,暢發幽情。臨古帖,撫古琴,倦即止。
清朝時期,有一位落魄的文人,用自己的病榻時光寫下了一部四萬餘字的回憶錄。在這部回憶錄裡,
車水馬龍沒有,人群接踵沒有,但有小橋流水,巷角街下,石椅桂花……這是200多年前的江南蘇州城;
膏梁錦繡沒有,珠圍翠繞沒有,但有落花流水的時光散漫,庭園夢境的從容靜寂,布衣蔬食的晨光之美……這是生活在蘇州城裡,一對貧賤夫妻如詩般的日常過往。
堯立繪插畫《浮生·初見》
回憶錄中「若為兒擇婦,非淑姊不娶」,一個男子在他13歲時,便遇到了讓他心動一生的女子;
回憶錄中「少焉,月印池中,蟲聲四起,設竹榻於籬下。老嫗報酒溫飯熟,遂就對月光對酌,微醺而飯」,如願娶得傾心女子後,她陪之共飲酒吃茶、賞月論詩,把平凡的婚後過得愜意悠然。
堯立繪插畫《浮生·盟誓》
回憶錄中「願生生世世為夫婦」,這句誓言被他們刻進圖章裡。幕僚生活,他奔走東西,與她的每一次書信,都以此落款。
堯立繪插畫《浮生·貧樂》
回憶錄中「他年當與君卜築於此,買繞屋菜園十畝,課僕嫗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畫我繡,以為詩酒之需。布衣菜飯,可樂終身,不必作遠遊計也」,即便日子困窘,她仍心有詩酒田園。
……
堯立繪插畫《浮生·歡聚》
如果這部回憶錄不是輾轉60年後,機緣巧合地被另外一位落魄的文人在蘇州的冷書攤上發現,並交由妹婿出版,廣泛流傳,我們便不知,
原來人世間,還曾有過這樣的夫妻,有過這樣詩意浪漫的女人。
大學問家林語堂看過這部回憶錄,驚於中國文學史上居然有這麼一位可愛女人,一紙把它譯到了國外。
就連一向不擅長愛情的大文學家魯迅,看過也同樣感嘆,「她雖非西施面目,我卻覺得是中國第一美人。」
大詩人紅樓專家俞平伯,幼年讀過此回憶錄,便覺生愛,後一生都在拜讀,「它如一塊純美的水晶,只見明瑩,不見襯露明瑩的顏色;只見精微,不見製作精微的痕跡。」
這部被眾人捧讀的清人回憶錄,便是有著「晚清小紅樓」之譽的《浮生六記》,落魄清文人便是沈復,回憶錄中出現的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人,便是沈復寵了一輩子的妻子——芸娘。
所謂「浮生」,取李白句「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是沈復對芸娘逝後物是人非的無限唏噓與懷想。
所謂「六記」則是他人生記憶的六大版塊:閨樂、閒趣、愁苦、遊浪、琉球和養生。
因是殘稿,琉球和養生均已散失,由後人增補。
而今,市面上有關沈復作《浮生六記》的版本已多達上百種,而與好的譯本相遇,詩人周公度譯版《浮生六記》不容錯過~
周公度本是詩人出身,有著深厚的文學素養,文字清新亮麗。
《浮生六記》由他譯註,你讀到的譯本將不僅有文字之美,還有古文韻律之美,讀之猶如在讀詩、讀原文,有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絕妙感受。
沈復原文:少焉,一輪明月已上林梢,漸覺袖底生風,月到波心,俗慮塵懷,爽然頓釋。白話譯文:等了一會,一輪明月已掛上樹梢,衣袖之下頓時感覺宛如清風升起。看著月光照耀到水波中心,俗世的顧慮和人間的掛礙,爽然之間消失得一無蹤影。
原文+譯文+注釋
真可謂是目前市面上獨具一格的臻美善本了,滿足了古典文化愛好者和生活美學追求者的需求,是一本案頭必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