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避暑聖地東戴河,「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碣石就在這裡

2020-07-26 慕士塔格的季風

在遼東灣綏中海邊有一處海灣,這裡海水清澈見底,海灘寬闊平緩,白沙細膩無泥,這就是止錨灣。

夏天避暑聖地東戴河,「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碣石就在這裡
夏天避暑聖地東戴河,「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碣石就在這裡
夏天避暑聖地東戴河,「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碣石就在這裡

在距岸邊三、四百米遠的海面之中,聳立著三塊巨大礁石,高出海面約20餘米,一直有民間傳說這就是孟姜女投海葬身之處。每逢落大潮時, 從岸邊到礁石處可隱約出現一條巨石鋪就的海中棧道直達礁石處。 近年來,經過考古發現證明,這裡所說的孟姜女投海處就是傳說中的碣石。

碣石在中國歷史漫漫長河中可謂是大名鼎鼎。

當年秦始皇、漢武帝、 魏武帝和唐太宗都曾到過碣石,最有名的還是曹操及他那首 《觀蒼海》中的詩句「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讓碣石名聞天下。

當年曹操在北徵烏桓得勝回師途中到了這裡,看著碣石,估計他的心情也像大海一樣難以平靜,因此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大氣磅礴的千古名篇。

夏天避暑聖地東戴河,「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碣石就在這裡
  • 在碣石正對面約400米遠的海灘上有一座秦朝行宮遺址,也就是考古界所說的碣石宮。

遺址南北長500米,東西寬300米,四周用簡易的圍欄擋住,從外面就可以看到裡面很多巨大的臺基柱,直徑大約有1~2米,宮中的大小居室,排水系統,儲備食物的窖井等,均清晰可見。年代很久遠的那種層色,讓人感到極為震撼,我幾乎不敢相信二千多年前秦始皇年代就會有如此壯觀輝煌的建築。

夏天避暑聖地東戴河,「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碣石就在這裡
夏天避暑聖地東戴河,「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碣石就在這裡
夏天避暑聖地東戴河,「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碣石就在這裡

止錨灣距離山海關有15公裡,這裡雖然與山海關、北戴河同屬一片海濱,但止錨灣的海灘人少安靜,沙灘更平緩,沙子更細膩,海水更優質無汙染,後靠巍峨連綿的燕山,山上有逶迤起伏的長城,是夏天避暑度假的好地方。

夏天避暑聖地東戴河,「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碣石就在這裡

相關焦點

  • 歷史洪荒 曹操《觀滄海》「東臨碣石」之「碣石」遺蹟今何在?
    約1800年前,曹操作《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盡展得勝回師之豪邁,可曹操筆下「碣石」究竟在哪?從歷史的角度考證,目前主要存在4個地方為眾所爭議。第一個地方,河北昌黎縣,北面大碣石山。這是根據《漢書·地理志》、《昌黎縣誌》的記載而推斷。
  •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曹操登的碣石在哪裡?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句詩出自曹操的《觀滄海》,意思是登上高高的碣石,觀賞浩蕩遼闊的大海。曹操觀海之際,詩興大發,以詩明志,表現自己的宏大抱負。詩中的碣石在哪裡呢?他為何要在這裡抒發自己一統天下的遠大志向呢?
  • 東戴河地標—碣石宮遺址國家級海洋公園
    秦始皇便答應,不到幾日,長橋墳墩已全都造好,秦始皇身穿麻衣,排駕起行,過長城上長橋,來到墳前祭奠,祭奠完畢便讓孟姜女隨他回宮,孟姜女冷笑一聲,便抱著丈夫的骨灰跳入大海,一時間,浪潮滾滾,好似在為孟姜女悲嘆,後來海中長出巨石,型如孟姜女,矮石為寒衣包裹,被後人稱為東戴河碣石——孟姜女墳。流傳至今。
  • 東戴河邊上的小眾景點,格外寧靜的碣石宮遺址,還能享受海鮮大餐
    碣石宮遺址是秦漢遺址群中最大的一處,遺址的立體建築靠近海岸線,遺留下來的夯土臺高達8米,地基邊長40米,有一半沉入地下,是一座規模宏偉的高臺多級建築,極少見有如此大型而又布局有序的宮殿建築群。這是東戴河很值得去瀏玩的歷史景點,順便還可以享受海鮮大餐,每頓海鮮都不重樣。
  • 曹操《觀滄海》中的碣石在今天的什麼地方?
    曹操在建安十二年(205 年)北徵烏桓回軍途中,在碣石登臨觀海時寫下的壯麗詩篇《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往事,難道發生在遼寧的東戴河?
    從區域位置上看,東戴河新區緊靠山海關,南襟渤海、北枕燕山,正是東北與華北分割點,亦可稱為連接點,關內關外的交通樞紐,其500公裡半徑範圍內,分布6個省、2個直轄市、53個地級市、2億多人口。東戴河新區地處東北和華北兩大經濟區的結合部,周圍人口密集,潛藏著巨大的運輸消費能力,多種地域文化碰撞激烈又高度融合的特徵。
  • 東戴河著名景點——碣石宮,秦始皇和曹操都曾駐足過的地方!
    東戴河著名景點——碣石宮,秦始皇和曹操都曾駐足過的地方!碣石宮位於葫蘆島市綏中縣萬家鎮的止錨灣海濱,西距山海關15公裡。碣石宮日出碣石宮遺址為六處遺址中最大的一處,經考證為當年秦始皇東臨碣石的駐蹕之地,是整個遺址群的主體建築。其總體布局為長方形,南北長500米,東西寬300米,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四周構築夯土牆,牆基寬2.8米,內外壁陡直。碣宮建在石碑地高大的夯土臺基上。
  •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曹操的《步出夏門行》,是山水詩的鼻祖
    了解完詩歌文化的大時代背景,我們來看曹操的《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首《觀滄海》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古詩,但它其實只是曹操的樂府舊題《步出夏門行》的一部分。這組詩共分五部分,首先是序曲「豔」,正文分四章。
  • 東戴河旅遊區,位於遼寧葫蘆島市綏中縣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東戴河旅遊區,位於遼寧葫蘆島市綏中縣,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周邊京瀋鐵路、秦瀋客運專線、京瀋高速公路、102國道和濱海公路,2013年即將開通動車站,屆時將有更多遊客紛至沓來。
  • 魏武帝曹操東臨碣石,它究竟在哪裡?秦始皇漢武帝,或也曾到過!
    文:立早閒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魏武帝曹操《觀滄海》開篇第一句,提到作者觀滄海的地點,即東臨碣石。碣,本義為齊胸高的石塊;引申義為刻石中的一類形制。那麼曹操觀滄海時,是站在一塊臨海的圓石上還是站在一個名叫碣石的山頂上,讓人模稜兩可。俗語:站得高,看得遠。單單站在滄海邊上的一塊圓石,放眼望去,也只是一片海面和海面洪波巨瀾、洶湧起伏,看不到竦峙的山島以及島上繁茂樹木、豐美百草。因此,碣石,是一個地點,碣石山;而不是一塊叫「碣」的石頭,碣石門。碣石門是由屹立在近海裡的石柱,即海蝕柱形成的。
  • 碣石山——鹽山的「祖山」
    公元206年(東漢建安十一年)秋天,三國時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曹操在東徵青州海賊管承時,吟出千古絕唱《碣石篇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 秦皇島 ▏東臨碣石觀滄海,往事千年換人間
    如上圖所示,我們從這裡拾級而上先來到鷹角亭,匾額由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胡厥文先生題寫。這裡差不多就是鴿子窩公園的制高點了,俯瞰鷹角巖,可見傍海懸崖一挺拔險峻的巨石 ,如鷹似隼,因此鴿子窩公園又稱鷹角石公園。
  • 山河地理——曹操登臨的碣石究竟在哪裡?
    碣石山大大的有名,因為在古書上記載的很多,從《山海經》、《禹貢》到《史記》、《魏書》……都有記載。還有一些非常知名的文學作品,比如三國時期的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唐朝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的「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 我的家鄉在河北 | 登千古神嶽碣石山觀滄海,到葡萄小鎮享慢生活!
    演唱者:郭玉紅(河北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演員)昌黎,北依碣石,東臨渤海,西南環灤河。在我國地理版圖上,名山大川數不勝數,但唯獨昌黎山形水勝於拳拳一握,集名山、勝水於1212平方公裡之中。昌黎,是久負盛名的花果之鄉、魚米之鄉、文化之鄉、旅遊之鄉、養貉之鄉、乾紅葡萄酒之鄉。
  • 龍門雙礁,在東戴河附近的這處美景,你去過嗎?
    公元前221年,橫掃六國之後,意氣風發的他巡狩國土直至此,修建了帝國東大門——碣石門和一座雄偉的宮殿群。龍門礁位於碣石西約1.2公裡處的黑山頭遺址南部,從東戴河山海同灣西西里風情酒店路口往南側大海方向步行
  • 從山形特徵——看碣石
    「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於河。」——《尚書·禹貢》現在有好幾個地方的山叫「碣石」,例如山東的無棣,河北的昌黎,而且都說自己是《禹貢》中所說的碣石。和「五指山」、「狼牙山」一樣,「碣石」也是因為這座山具有獨特的相貌而取的名字。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在說到碣石時,大多是直呼「碣石」而很少像「五指山」、「狼牙山」一樣,在後面再加上「山」字。
  • 遊人旅遊東戴河,這些景點不容錯過,海濱風景與古城都在等您
    遊人在夏天時旅行,總會想到海邊遊玩一番。曾經的北戴河,遊客密集,而現如今因東戴河的水質更加潔淨。遊人大多捨棄了北戴河,而選擇了到東戴河去遊玩。東戴河緊鄰山海關,那裡有著迷人的海濱風景,更有著斑駁古城的存在。這裡是眾多遊人,找尋清閒感覺的所在地。
  • 東戴河旅遊產品說明書
    東戴河旅遊產品說明書,請仔細閱讀說明書並按說明遊覽。【景區名稱】通用名稱:東戴河拼音名稱:dong dai he官方名稱:東戴河旅遊景區、遼寧東戴河新區、綏中濱海經濟區300公裡半徑【周邊景點】止錨灣碣石、東戴河碣石宮
  • 名山碣石考——兼談無棣歷史文化資源開發與利用
    【二】關於歷史爭論《禹貢》一句:「冀州:……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於河。」曹操一首「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一句、這一首使碣石名聲大躁,引發了千百年的「《禹貢》碣石謎案」。碣石在哪裡,眾說紛紜,主要有:一說在河北昌黎縣。這是主流派,其代表人物班固、文穎等。「碣石在遼西絫縣」。(《漢書·武帝紀》文穎曰,今河北昌黎縣)。
  • 東戴河快樂遊
    東戴河快樂遊 前年暑假,我們乘火車到達山海關後,農家院來車把我們接到東戴河海濱農家院。午飯後直奔海濱。遼闊的大海一望無邊,遠處山水相連。碧水清波撫著腳面,海風拂去炙熱,有些許清涼。海浪、沙灘、一片片遮陽傘五彩繽紛,大家簇擁著大海一齊問好,大海也用獨特的方式:蕩起溫柔的輕浪把我們攬入它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