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遊戲都有4個決定性特徵:目標 規則 反饋系統和自願參與。 目標,指的是玩家努力達成的具體結果。 規則,為玩家如何實現目標做出限制。 反饋系統,告訴玩家距離實現目標還有多遠。 自願參與,要求所有玩遊戲的人都了解並願意接受目標 規則和反饋。
簡·麥戈尼格爾真是美貌與智慧的化身啊。身為未來學家、數字遊戲頂級設計師、TED大會的新銳演講者,她完全生活在遊戲之中。身邊有這樣一個家人、朋友或同事,試問你的生活又怎會乏味?
搶著做家務掙積分,洗碗、倒垃圾、洗衣服... 還得偷偷摸摸,把這些細碎的生活瑣事搞到如此風生水起、賞心悅目,除了遊戲精神,還有什麼能做到呢?所以當《野蠻女友》裡古靈精怪的女主和看似呆傻憨厚的男主終於修成正果時,你們看到了什麼?無他,唯遊戲精神。如果你認可這一點,你就能理解那看似「殘忍」的捉弄與虐待所帶來的快樂尷尬,讓他們都樂在其中。
而我們中國人似乎更中意野蠻。好些個所謂「公主」、「女王」,讓男人拎包陪逛街、洗衣做飯、洗鍋刷碗、帶孩子倒垃圾,除了振振有詞地祭出「太太女友定律」、「新三從四德」、「新好男人標準」為「尚方寶劍」,想不出或不屑為此增加哪怕些許生活情趣。
拜託,少一些呆板刻板,多一些遊戲精神!
要知道,遊戲,將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媒介。它不同於報刊雜誌、廣播、電視這些傳統媒介,不同於網際網路這樣的「新媒介」,甚至不同於以手機為代表的「第五媒體」。它將整合上述媒介並創造一個完全沉浸式的媒介環境,抹平虛擬與現實之間最後的鴻溝,它將是真正有關創造的媒介環境。作為未來我們將生活於其中的世界,你怎能不趕緊扔掉那些長期以來根深蒂固的文化偏見,發掘自己身上沉睡許久等待召喚的遊戲精神?
在學術研究、工作項目和家庭生活的完美融合中,麥戈尼格爾已然深得遊戲精神之精髓。她一語道破遊戲與生活的共同歸宿:幸福。她指出了一個我們明知卻往往不願承認的事實,在承受能力範圍內,我們寧肯艱苦工作,也不願無聊娛樂。而幸福也並非一種純個人體驗,它「完全和其他人交織在一起:家人、朋友、鄰居……幸福既不是名詞,也不是動詞,而是一個連詞,是結締組織。」 因此遊戲天然具有社會性,鼓勵社會協作。
當我每每為書中所講的遊戲故事和美國人的遊戲精神會心微笑時,又往往下意識地想,這如果是在中國又會怎樣呢?作為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我們可以自詡為老玩家了,什麼沒見過?什麼沒玩兒過?但和美國人人人遵守規則公平遊戲的非零和遊戲不一樣,我們的傳統是非贏即輸、贏家通吃的零和遊戲,所以爾虞我詐、兔死狗烹的狗血故事見慣不驚。中國人真的不會合作,「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三個中國人是條蟲」,這一度是中國人留給老外的主要印象。早些年在CMM軟體開發規範的爭論中,中國的牛逼程式設計師跟印度的職高碼農經常成為話題主角。而我們的新創企業在你死我活的競爭中,很難說學到了多少合作共贏的精神,相反倒是「前期壁壘」、「封閉花園」、「壟斷」這些名詞能讓他們眼前一亮。
醒醒吧,這已經不是孤膽英雄和寡頭經濟的時代了,多一些遊戲精神!
從維基百科的眾包經濟開始,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叫做社會參與經濟的時代。社會參與帶寬,才是它的核心競爭力。內在獎勵,而不是外在物質刺激,才是它的核心原動力。如果你不能點燃每個人心中的英雄之火,讓它們匯成熊熊燃燒的火山,那麼你並沒多酷。
儘管麥戈尼格爾坦承社會參與遊戲尚處於開發運行的初級階段,離成熟為時尚遠,我還是為美國人在此領域的步伐之快、探索之深而感到驚嘆。平行實境遊戲,維基式的眾包協作遊戲,甚至社會預測遊戲。想想前段時間twitter預測美國總統大選的高準確率吧,大數據技術的成熟,社會參與經濟的深入發展,不僅將使社會預測真正成為可能,還將改變少數大型機構對此的壟斷,我們將共同創造並預測我們的歷史。美國人再一次把世界其他地方遠遠地甩在了身後。我要向他們在探索人類文明的過程中表現出的執著與進取表示敬意。
在國內社會化平臺中,最富有遊戲精神的當屬豆瓣網。我曾對其推出的「阿爾法城」遊戲平臺寄予了類似的希望,但目前看來「阿爾法城」基本上處於半休眠狀態。從個人來說,我並不希望他們就此止步,而是調整步調,重裝上陣。而對於豆瓣,與其說成為只有一盞聚光燈的喧鬧舞臺或集市,我寧願它繼續是孤獨者的狂歡,在靜謐中歡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