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夢想。技術難點已經突破,我要做的是更精準。」
「每天至少訓練12個小時以上,7點起床,先晨跑進行體能訓練,再進入基地訓練,最早也是晚上10點休息,已經保持這樣的衝刺節奏一個月了。」
「我是唯一的女孩子,自己的接受能力有點慢,但可以『笨鳥先飛』,別人在玩時我也在練。和男生相比,體能、力量是我弱勢,我會跑步,從今年3月開始,我每天都會練啞鈴。」
說上面三段話的是3名年輕學生,他們正在為半個月後將在廣州舉行的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備戰衝刺。
訓練基地裡的倒計時。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陳緒厚 圖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舉辦的規格最高、項目最多、規模最大的全國性、綜合性職業技能賽事,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共設86個比賽項目,包括63個世賽選拔項目和23個國賽精選項目。全國各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有關行業組成36支代表隊,將有2565名選手、2383名裁判人員參賽。11月24日,廣東省人社廳組織舉行「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媒體探營」採訪活動,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跟隊走進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廣州市公用事業技師學院、廣州市交通技師學院,對世界技能大賽製冷與空調、園藝項目中國集訓基地、汽車噴漆、飛機維修、軌道車輛技術等多個國賽基地進行了探訪。
澎湃新聞注意到,在這些國賽基地,備戰氣氛緊張,學校及基地均有為備戰加油鼓勁的橫幅、標語,還有大賽的倒計時,而即將參賽的選手正在教練的指導下苦練,「摳技術細節,查漏補缺」。多位參賽選手說,備戰期間,每天要訓練12個小時左右。
訓練基地張貼的備戰期間作息表。已備戰衝刺一個月,每天訓練12小時以上18歲的阮康稚氣未脫,拿著噴槍練習焊接技術。他的動作很快,頗有一番老師傅的風範。
阮康是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的2017級學生,學習製冷設備運用與維修。短短3年時間,他已經成為行業內的技術小能手,曾在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世賽選拔製冷與空調項目廣州市選拔賽、廣東省選拔賽和廣東省集訓隊集訓選拔中均獲得第一名,即將代表廣東省代表參加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
18歲的阮康正在基地進行焊接訓練製冷與空調的競賽項目,主要考察對製冷系統零部件及設備進行高效節能的設計、製作、安裝、測試、調試以及空調維護、故障排查和維修。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製冷與空調項目的裁判長是李川,他也是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的老師。李川告訴澎湃新聞,為了挑出好的苗子,先在校內組建「精英班」,會有幾十人面試、考試,大概20多人通過。之後,又有四、五輪的淘汰,勝出的幾人再參加廣州市地區的選拔賽。
阮康是「精英班」最後的優勝者,他的經驗是苦練,「要比別人做得更好」。阮康說,最近一個月,他都在全力為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備賽,「根據教練指導衝刺,訓練強度已經上來了,針對自己的技術薄弱環節查漏補缺」。
備戰期間,阮康每天要訓練12個小時以上。他每天7點起床,先進行晨跑,增加體能;8點進入基地訓練,先自我調整狀態半小時,再在教練的指導進行訓練。一天的訓練會持續到晚上,「最早晚上10點下課」。
澎湃新聞了解到,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此前率先承擔國家集訓基地工作,成功培養20名選手參加5屆世界技能大賽並為國家斬獲3銀6銅11個優勝獎。
此次,該學院有9名選手將代表廣東省參加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CAD機械設計、製冷與空調、網絡系統管理、網站設計與開發、商務軟體解決方案、移動應用開發、移動機器人7個世賽選拔項目和CAD機械設計、網絡系統管理2個國賽精選項目的角逐,另有2名選手將代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參加移動機器人項目世賽選拔。
該學院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校方多措並舉,認真組織9個項目備賽工作,力爭實現7個世賽選拔項目均有選手入圍國家集訓隊。
「當別人在玩時,我也在練」
廣州市交通技師學院是一家公辦的國家重點職業院校,在校生8000餘人。此次,該學院將派出5名選手參加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的飛機維修項目、軌道車輛技術項目、汽車噴漆項目和重型車輛維修項目的角逐。
在該學院的汽車噴漆項目訓練基地中,澎湃新聞看到,在一群練習的男生中,一名女學生格外顯眼,她正在進行噴漆訓練。汽車噴漆項目教練陳進輝告訴澎湃新聞,此前,該學校在該項目就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相比往屆,這一屆的選手又有明顯的提升。
據陳進輝介紹,在汽車維修領域,女學生非常罕見,今年代表廣東省參加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汽車噴漆項目的就是這位女學生,她應該也是該項目唯一的參賽女選手,「剛好有一個女學生讀汽車維修,又剛好對汽車噴漆感興趣,還能吃苦,最後成績很好」。
這名女學生叫朱惠珊,今年19歲。這是她學習汽車維修的第四年,她是該專業唯一的女生。朱惠珊說,很少有女生報汽車維修,而她喜歡動手,覺得其他專業「太安靜」了。
陳進輝直言,相比男生,女生在汽車噴漆項目中會有一個明顯的劣勢,那就是體能。該項目體力消耗大,需要連續作業幾個小時,女生要想出成績,付出肯定要比男生多。
朱惠珊是汽車噴漆項目的唯一女選手,她說自己能在選拔賽中脫穎而出,靠的是「笨鳥先飛」,更加刻苦地訓練。朱惠珊舉例說,刮灰看上去很簡單,但實際上對手指的力量控制有很高的要求,需要長時間練習。在朱惠珊看來,最難的還是體力,比賽要連續進行4個小時,這對她是個嚴峻的考驗。為了增加體能,除了日常的跑步,自今年3月起,她每天會練習啞鈴。學校經過選拔,最初有5人進入汽車噴漆項目的訓練中,除了朱惠珊,其他都是男生。最終,朱惠珊脫穎而出。朱惠珊透露,在過去的選拔賽等比賽中,她的對手都是男生,至今還沒遇到過其他女選手。
和男生相比,朱惠珊認為,除了體能的弱勢,自己還不夠果敢,有點猶豫,她會在訓練中有意識地提醒自己,想辦法去彌補。此外,在接受能力上,自己也有點慢,但她會「笨鳥先飛」,會花更多的時間來練,「當別人在玩時,我也在練」。
朱惠珊表示,可能很多女生會覺得汽車維修、汽車噴漆等很累,還很髒,心理有牴觸情況,但她喜歡這個行業,這些不會對她造成困擾。對於此次比賽,她的目標是能進入前十,這樣能資格加入國家隊的集訓隊伍。
通過大賽打造高技能人才大軍
「力氣用不完。」身材瘦小的楊華雄對自己的體能很有信心,認為自己年輕,平時又打籃球,「只要休息好,體能不是問題」。
楊華雄將和搭檔周東一起參與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園藝項目的角逐,他們要在3天16個小時內完成49平方米的園藝作品。這對選手的體能是場極大的考驗,不僅要處理幾十噸的建築材料,還要和時間賽跑。
「有能力獨立創作出完整的園藝作品,至少要經過一年的時間。」楊華雄說,剛開始接觸園藝項目,覺得枯燥、無聊,但等自己做出獨立的園藝作品來時,也非常有成就感。
楊華雄是廣州市公用事業技師學院的學生,今年20歲。他認為,自己今後的職業就是做園藝,參加高水平的比賽能積累經驗,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這對以後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在廣州市公用事業技師學院的園藝項目基地,學生們正在練習打造園藝作品廣州市公用事業技師學院城市建設產業系主任楊蕾表示,通過國家級競賽和世界技能大賽,能促使一大批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也有利於全面提升技工教育辦學質量和水平。公開信息顯示,我國有8億多勞動者、2億多技術工人,這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可或缺的寶貴人力資源。職業技能競賽是技能人才培養選拔的重要途徑,是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重要方式。
在11月10日舉行的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新聞發布會中,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李紅軍表示,作為經濟大省、人口大省,廣東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工作,把培養高技能人才作為促進充分就業、高質量就業的重要抓手,通過「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推動技能人才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加快培育適應現代產業體系要求的「廣東工匠」隊伍,技能人才總量為1330萬人,高技能人才佔比達33.3%,建成全國規模最大的技工教育體系,全省有146所技工院校,技工教育有了較好的基礎。
李紅軍表示,將以此次大賽為契機,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訓,全面提升技工教育能力水平,加快打造高技能人才大軍,為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作出廣東貢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