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開一家這樣的店
人生最初想要開的店,是街角賣雜貨的柑仔店。因為老闆很厲害,總是記得什麼東西放在什麼地方,紅糖一斤多少?醬油一罐多少?可以賣保力達B跟紅標米酒,白米秤斤零售也不是問題。五香乖乖跟鱈魚香絲就用圓形曬襪夾,在店門口吹著風轉圈圈。我想要開這樣的店,成為記憶很強,數學很棒的老闆,遇到客人打不開花瓜罐頭玻璃瓶的時候,手掌一扳,喀拉一聲,就解決了。
長大一些,可以自己搭公車去城內中正路西門路逛街之後,就想要開一家售票亭,售票亭正面有透明塑膠板擋著,前方開一個小圓洞,乘客遞過來銅板,我就交出全票或半票。古早以前臺南市公車的全票好像是粉紅色,半票是深紫色,也有可能是相反,因為已經記不得了。售票亭可以放一個大同電鍋賣茶葉蛋,報紙也是用曬襪夾夾成一圈,有中華日報自立晚報和民生報。應該還要賣口香糖,啾啾口香糖芝蘭口香糖白雪公主泡泡糖。
想開的店不斷改變,想開一家賣四果冰跟香蕉船的冰果室,最好還賣檸檬雪泥或草莓雪泥,座位是那種椅背很高的深咖啡色沙發,桌面最好還可以打小蜜蜂遊戲,客人如果肚子餓,那就讓他們吃鍋燒意面。
也想開只賣細麵條的外省麵店,因為自己只喜歡吃細面。雖說是外省面,其實就是陽春麵,面的配料只能是小白菜,不能是青江菜或空心菜。
冰店、花店、餐廳、書店,通通都是我的夢想
上大學之後,想開的店是校園旁邊的茶藝館。店內要脫鞋,有矮矮的木桌,放很多抱枕,還要有從天花板垂下來的紙糊藝術燈,茶的種類不必太多,但是茶點一定要豐盛。店內放的歌是Domingo跟John Denver合唱的Perhaps Love,雖然有季節突兀感,但還是想要一整年播放Wham!唱的那首Last Christmas,或是放一整天的木匠兄妹或黃鶯鶯。學生們可以翹課坐在茶藝館的大窗前,面對觀音山淡水河,借鄭愁予或席慕蓉或敻虹或夏宇的詩來談情說愛。
開始上班之後,想在公司附近的巷弄轉彎處,開一家提供中午簡餐的小咖啡館,簡餐必須有美麗的大圓盤,好吃的白飯淋上紅酒牛肉的醬汁,另有醉雞腿或滷豬排跟酥炸鱈魚,餐後甜點是焦糖布丁或杏仁豆腐,附餐飲料除了咖啡紅茶之外,頂多加一項柳橙汁。
曾經想開花店,又覺得送貨很麻煩,花如果賣不出去很快就枯萎,加上對香水百合過敏,立刻就放棄了。
也曾經想開一間街角書店,應該是受到湯姆漢克跟梅格萊恩主演的《電子情書》的影響,覺得街角書店不能亡,不能被連鎖書店這種大怪獸吞掉,最好這書店可以幫客人選書挑書,沒有暢銷排行榜也不打79折。下課沒地方去的小學生可以來店內喝紅茶寫功課。只是想做這樣的事業如果沒有足夠的身家財產似乎不容易撐下去,於是把實體的街角小書店放在計畫最尾端,為了釋放自家書櫃空間,先在網路賣起二手書。
到了現在的年紀,我想開一間給老人的店
開店的想法不斷在人生各階段浮現,又因為各種主客觀條件或心理建設還不到那個地步而慢慢封存。開店的念頭特別容易在工作沮喪的時候跳出來療愈身心,屬於精神勝利法的一種型態。如果這時候再問我,想開什麼店?應該會先把存摺找出來,算算自己有多少錢,而且是開店虧損之後也還不會讓自己的生活陷入困境的閒錢。
發現今年國中會考出現這樣的作文題目時,又重新想了一次,來到眼前的歲數,會想要開什麼店?
我想開一間店,讓慢慢失去生活樂趣或失去生活能力甚至失智的長輩,願意出門來看看來坐坐來消費的店。也不到籤約的程度,但家人願意讓他們來,我們就負責把他們平安送回家。
他們可能不想去長照班,不想去醫院復健,應該不只是固執的問題而已,我猜想他們不願意讓家裡晚輩覺得自己許多事情已經辦不到了,又不想麻煩旁人代勞,所以想開一間店,讓他們來消費。譬如每周安排一位髮型設計師來駐店,幫他們剪頭髮、燙頭髮、染頭髮,即使沒有現役設計師也沒關係,說不定有退役的資深設計師可以來幫忙,讓自己變美應該也會讓心情變好。除了做頭髮,還可以幫他們剪指甲,年紀大了,筋骨不好,指甲變得又厚又硬,沒辦法彎腰剪腳指甲的長輩不少,尤其有糖尿病的長輩,最怕凍甲或長灰指甲。
偶爾讓來店長輩偷吃一些被家人管制的食物,譬如豬腳或肥肉,豬心豬舌豬肝豬腰花之類的內臟料理,奶油蛋糕或芋頭紅豆之類的甜點,食物也可以讓人心情變好,少量就好,一口或兩口,畢竟活到這歲數了,忌口固然很重要,但偶爾也要吃點自己愛吃的,不要爆量就好。
還有,想要假裝讓長輩們花錢買東西,然後再假裝讓他們把東西帶回去,再偷偷把錢還給他們的家人,等到他們忘記了,再把東西搬回來。有些阿嬤從年輕的時候就很愛漂亮很愛買衣服,因為記憶力退化了,就不斷重複買一樣的衣服也很傷腦筋,年紀大了之後,還是讓他們有適度消費的樂趣,但是可以配合家人讓這些衣服又回到店裡,當然錢也是要還回去。大抵還是沒辦法靠賣東西來賺錢,否則就跟那些在街角開店讓老人家試用再推銷他們買很貴的保健食品或濾水器或按摩椅的神秘店家一樣,那種行為真的很討厭,尤其知道家裡長輩被迫籤下本票買很貴的東西時,更是氣憤。
長輩們如果在家就只是孤單一個人,孤單久了就不太願意說話也不太願意出門,就算來店裡的沙發「困電視」,補看中午過後的民視或三立八點檔重播也絕對歡迎。可能要準備幾部操作起來不太費力的運動器材,讓他們踩踩腳踏車應該也不錯。
說不定可以跟附近學校合作,請學生來教阿公阿嬤怎麼上網,通常要他們去上課都覺得很麻煩,可是有那種跟阿孫差不多年紀的小孩來教,就很願意學。會寫書法的阿公就來教大家寫書法,會做菜的阿嬤就來開烹飪課,只想來發呆的也沒關係,外籍看護也可以來跟同鄉聊天一解鄉愁。
想法亂七八糟甚至不成熟,但大致希望是那樣的店,為了經營下去,還是必須找各種贊助,因為不是慈善或長照機構,如果有家人願意替長輩贊助一點費用也歡迎,畢竟要維持這樣的經營模式,不能要求每個來幫忙的人都是無償義工,可以因此僱用一些二度就業人口,也是可以考慮的方法。
想開一家像這樣的店。有人說這種作文題目實在很中二,但人生如果可以一直維持中二的夢想與行動力,也是很快樂的啊!
本素材來源於網絡創作整理不易,
歡迎點讚收藏留言討論多多支持。
你的支持是我持續更新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