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成癮債臺高築 新乳業拿什麼支撐業績目標三年「翻番」?

2021-01-08 鰲頭財經

作者丨吳聲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近日,低溫鮮乳代表新希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002946)發布一項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向公司核心團隊41人,以每股9.35元的價格,授予1378萬股限制性股票。

根據這份激勵計劃,解除限售的要求是2023年度合併營業收入和淨利潤與2020年相比,增長率均不低於95%,也就是說,新希望乳業的目標是在三年內,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實現翻一番。

作為西南地區奶業翹楚,新希望乳業這些年發展迅猛,業務範圍從區域拓展至全國。然而,漂亮的成績單背後卻是併購成癮、債臺高築下的尷尬現狀。三年「翻番」目標能如願實現嗎?

併購起來的巨頭

辛苦十幾年才取得今年的成績,新希望乳業卻揚言要三年內翻番,哪裡來的底氣?

從其發展軌跡來看,新希望乳業並沒有乳業基因,而是靠併購發展起來的。

新希望乳業早期曾是劉永好家族控股的農牧上市公司新希望的子公司,因業績不理想被上市公司剝離後,看好乳業發展前景,於2001年在眉山市洪川鎮成立四川新陽坪乳業公司。

過去十幾年,劉永好家族通過戰略收購,先後將青島琴牌、昆明雪蘭、蘇州雙喜、湖南南山等十幾家幾家地方性乳企收入囊中,實現跨區域擴張。

不可否認,收購可以擴大企業規模和整體實力,利於企業的綜合發展。

瘋狂併購後,新希望乳業從一個區域品牌,走出來西南市場,並在華東、華中、華北、西北深度布局,逐步深化全國,構建了以「鮮戰略」為核心價值的城市型乳企聯合艦隊。

現旗下有 47家控股子公司、 15個主要乳品品牌、 16家乳製品加工廠, 13個自有牧場。

通過併購整合發展,這一獨特而高效的「1+N」模式不僅打破低溫鮮奶的區域屬性,更以強大的可複製性延伸成每個地方乳企的變革實力,在成長動力的積蓄中,逐步構建以「鮮戰略」為核心的全國性布局,成為乳業領域強有力競爭者。

2019年1月25日,新希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正式掛牌上市。上市不足一個月,市值就趕超老牌乳企光明乳業。

上市後的新希望乳業也沒有停下擴張步伐,今年5月,新希望乳業披露重大資產重組,將以17.11億元收購西北區域龍頭乳企寧夏夏進乳業的全部股份。

從規模看,這是新希望乳業自成立起最大的一筆併購,也是中國乳業2020年以來少有的大動作,它實現了新希望乳業西部市場的貫通。

近日,跟股票激勵計劃一起公布的,還有另一起收購的最新進展,新希望乳業將發行718萬張價值為7.18億元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用於完成對西北乳業巨頭寧夏寰美乳業發展有限公司及其品牌夏進的收購。

後遺症或成隱患

瘋狂併購是把雙刃劍,給企業帶來效益的同時,也留下了後遺症。

新希望乳業食品安全問題多次被曝光,折射出併購後的管理能力存疑。今年315,青島新希望琴牌乳業有限公司的一款唯品風味發酵乳因酵母不合格登榜。

除此之外,新希望乳業也多次被檢查通報。比較受關注的包括2016年,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了10家復原乳標註標籤不合格企業,其中西昌新希望三牧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款「老酸奶」添加2%全脂乳粉,未按規定標註「含xx%復原乳」或「含xx%復原奶」。

專家指出,「復原乳」是指並非用新鮮牛乳製作,而是用奶粉勾兌還原而成的乳製品。

還有在之前的2014年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了全國範圍內乳製品抽檢不合格的樣品,新希望乳業旗下子公司蝶泉乳業和雪蘭牛奶生產的5款產品被檢出酸度不合格。

據悉,這些不合格產品均生產於2013年10月到12月間,主要為純牛奶(學生奶滅菌乳)和高原純牛奶。

在業內人士看來,新希望併購的地方乳企大多生產規模與產能都較小,只能滿足當地的需求,因此在產品整合和市場整合上難度極大,才造成管理漏洞。

並且,瘋狂收購後,新希望乳業負債率已經逼近70%警戒線,位列行業第一。

根據新乳業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新乳業流動負債達41.31億元,其中僅短期借款就高達12.38億元。

然而,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新乳業流動資產中貨幣資金卻僅為5.42億元,但資產負債率已經高達72.3%。

更令人憂慮的是,新乳業的負債中另包含大量的帶息負債。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新乳業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分別為15.77億元和1.67億元,共計17.44億元,需在一年內償還。新乳業正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債務問題。

就連今年8月,剛剛收購的寧夏寰美乳業發展有限公司的51%股權,也都質押給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合計申請人民幣6億元的貸款。

從業績發展情況來看,新希望乳業尚未進入乳業第一梯隊,和蒙牛伊利等相差沈遠。

2020年第三季度,單季度營收超20億元,同比增長39%;同期伊利股份、光明乳業、皇氏集團、天潤乳業、燕塘乳業、莊園牧場、科迪乳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37.7億元、187.25億元、54.21億元、34.04億元、17.09億元、13.19億元、11.94億元、5.26億元、4.67億元。

從利潤情況來看,今年三季度新希望乳業淨利潤同比增長45.46%達1.08 億,但放在乳業大部隊來看,也僅屬於中遊偏上。

同期,伊利股份、光明乳業、天潤乳業、燕塘乳業、皇氏集團、莊園牧場、科迪乳業、三元股份的淨利潤分別為60.24億元、4.26億元、1.2億元、0.96億元、0.33億元、0.06億元、0.01億元、-0.46億元。

在乳業越來越趨於集中化的背景下,新希望乳業未來實現三年業績翻番,幾乎就是劍指光明。但是要在頭部企業手裡搶市場太難,和中遊企業之間競爭又太激烈,能否實現目標,其實還有不小壓力。

相關焦點

  • 新乳業:業績目標三年「翻番」 推出黃金24小時新品打造「新鮮生態...
    作為通過併購整合發展起來的乳業「聯合艦隊」,新乳業持續鞏固、提升併購整合的能力,並擇機而動,通過收購、整合,新乳業不斷推動企業業務突破性成長。從區域型乳企發展為布局全國的乳企聯合艦隊,新乳業採取了併購整合的獨特發展路徑,實行「1+N」的品牌戰略,在「基礎設施」與「價值體現」兩個維度上通過戰略統一、管理協同和文化融合等方面,對新併購企業進行賦能。近年的一系列表現來看,新乳業的併購整合模式具有很好的產業挖掘潛力,有助於企業實現更穩健的發展,未來前景可期。
  • 新乳業重大資產重組:17億併購西北乳業龍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新乳業重大資產重組:17億併購西北乳業龍頭5月6日,新乳業發布公告披露重大資產重組,將以17.11億元收購西北區域龍頭乳企寧夏夏進乳業的全部股份,收購資金的60%為自有及自籌資金,
  • 煌上煌:公司有信心實現三年翻番的經營目標
    原標題:[路演]煌上煌:公司有信心實現三年翻番的經營目標   煌上煌
  • 吞下「一隻酸奶牛」 新乳業欲破解叢林法則
    來源:斑馬消費剛剛進入2021年,新乳業再啟收購,將「一隻酸奶牛」收入囊中。從早期收購奶牛養殖企業、地方乳企,到如今連賣酸奶茶飲的街邊店也不放過,新乳業欲在中國乳業市場建立自己的生存之道。這幾年來,新乳業在乳業資產收併購方面如狼似虎,頻頻擲重金獲得多個乳業品牌,成為國內乳企中最愛「折騰」的一家。
  • 海能實業推激勵計劃三年業績目標增237.50% 電源適配器成業績增長...
    激勵考核目標設定三年後營業收入或淨利潤較2020年增長率最高達237.50%。上市之前,海能實業幾乎未引入機構投資者,公司股份全部是由實控人周洪亮、高管及核心人員持有。雖然沒有通過資本擴張,公司依然取得三年營收翻番的成績。
  • 新乳業股票激勵計劃與併購績效掛鈎,將為被併購公司帶來活力
    新乳業股票激勵計劃與併購績效掛鈎,將為被併購公司帶來活力 2020-12-18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史丹利2014年淨利近5億元 上市三年業績翻番
    史丹利2014年淨利近5億元 上市三年業績翻番 2015-03-31 08:46:10來源:證券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鴻燕 2015年03月31日 08:46 來源:證券日報
  • 新希望乳業二十年併購路:穿過山和大海,終於守得雲開
    一年內接連併購三大乳企,在上遊產業鏈瘋狂布局,那個曾經用一招「併購」震撼行業的新希望乳業又回來了!不過,「二次啟程」的新希望乳業,相較之十八年前一度遇挫的「聯合艦隊」,到底有何不同?有分析指出,結合今年以來消費市場高漲的健康需求,尤其是對富含免疫和營養物質的鮮奶(也稱低溫奶、巴氏奶)需求增長顯著,如果存量和增量並駕齊驅,新乳業有望年內追擊百億營收目標。寧夏地處三北「黃金奶源帶」,是中國最重要的優質奶業基地之一。銀川作為自治區首府和奶業核心區,在寧夏奶業發展與振興中承載著決定性作用。
  • 今世緣六年仍走不出江蘇省 拿什麼實現百億目標?
    如今今世緣反覆提及百億目標背後,突圍之心漸迫切。不過,今世緣要拿什麼來實現百億目標呢?那麼,今世緣是為何如此迫切反覆提及並設立百億營收目標呢?事實上,二三線區域酒企,此前跟隨行業大勢的漲價和高端化已顯現出疲態。一面是品牌勢能無法支撐高端化產品快速增長,另一面還需應對一線名酒渠道下沉和市場爭奪,區域酒企的生產環境,日益嚴峻。
  • 目標銷量三年連續翻番 上海美臣放了什麼大招?
    雖然品牌定位差異化明顯,但要實現上海美臣「三年連續翻番」這一銷售目標,需要這兩個品牌的共同助力。野菜獨立運作 打造單品爆款2015年,化妝品行業遭遇「零售寒冬」,以超市渠道起家的上海美臣,果斷轉移陣地,開始重點布局化妝品店渠道。處於渠道轉型期,上海美臣急需一款產品,使自己在急速變幻的市場中站穩腳跟。
  • 新乳業賣得太火了!還挖來80後原寶潔高管,董事長用了9個字!
    其中,新乳業鮮奶第一品牌24小時巴氏鮮牛乳銷售持續高雙位數增長,初心蔗糖素顏酸奶自今年5月份上市以來,連續三個月實現銷售翻番的環比增長,增幅均達到三位數;訂奶入戶渠道規模同比雙位數增長,「餓了麼」線上訂奶業務單日突破100萬,成績亮眼。
  • 中裝建設推出第二期股權激勵計劃 目標業績三年增長近一倍
    12月23日晚間,中裝建設(SZ.002822)發布了新一期股權激勵計劃的公告。公告內容顯示,本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數量總計為728.84萬股,激勵對象包括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務人員等在內的131人,授予價格為3.64元/股。
  • 新乳業估值遠超光明、伊利 面臨區域品牌擴張難題
    2月24日晚間,新乳業披露2018年度業績快報,實現營收49.74億元,同比增長12.49%;實現淨利潤2.43億元,同比增長9.21%;基本每股收益0.32元。公告稱,2018年公司積極深化市場布局,加強品牌建設,持續提升經營能力及管理水平,實現業績穩步增長。登陸資本市場對新乳業來說,將加快在全國市場以及國際市場布局的步伐。
  • 新希望乳業布局華南市場 收購澳牛乳業55%股份
    新希望乳業董事長席剛表示,面臨中國乳業市場前所未有的「新鮮」機遇,新希望乳業將持續推進「鮮戰略」,釋放自身價值,促進生態共贏,為消費者的美好生活帶來更多鮮活品質。據業內人士分析。新希望乳業旗下已擁有13家乳製品生產企業,廣泛覆蓋西南、華東、華中、華北地區。
  • 新乳業重大資產重組,西北龍頭乳企收入囊中
    5月5日,新乳業發布公告披露重大資產重組,將以17.11億元收購西北區域龍頭乳企寧夏夏進乳業的全部股份,收購資金的60%為自有及自籌資金,40%擬通過可轉債募集現金支付。分析人士指出,夏進乳業在西北區域經營近30年,在品牌影響力和渠道網絡、上遊稀缺性奶源、生產管理和財務業績方面均有明顯優勢。新乳業將其納入囊中,雙強聯合,使西南西北連成一片。
  • 紐西蘭乳業地位受威脅 恆天然下注中國
    摘要 【紐西蘭乳業地位受威脅 恆天然下注中國】11月25日,紐西蘭乳業支柱企業恆天然在紐西蘭召開的年會中透露了一個其業務改革的重要信號,即目標是未來5年內在華業績翻番,並考慮在中國境內生產。
  • 新乳業「乳業合伙人」陣營首度落子華南
    4月22日,新乳業發布公告,宣布公司發布與福州健氏食品有限公司及其「澳牛」品牌相關籤署框架協議,後者經營性資產和業務擬將分別置入新成立的牧業公司及乳業公司作為收購標的,新希望乳業將收購新公司55%的股權。
  • 新乳業召開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 協力共謀鮮乳事業版圖
    基於對「鮮戰略」的深刻理解和不斷完善,新乳業制定了「2946」重倉鮮奶的行動計劃,堅持「鮮」「活」兩個核心策略,聚焦連鎖、訂戶等四個核心渠道,擴大產品的價值傳遞等九項營銷支撐,依託美麗產品等六項保障措施,致力在品牌定位、消費者認知、產品結構上體現「鮮」特色,通過鮮品牌帶動鮮奶的高速增長,進一步提升鮮奶的市場份額。
  • 專訪雙林股份實控人、董事長鄔建斌:經歷併購之痛、業務整合 三年...
    在談起過去三年與公司未來的暢想他滔滔不絕,鄔建斌很明白雙林需要什麼,並知道如何去達成他的目標。業績儘管今年遭遇了疫情影響,但對於雙林股份來說,今年公司前三季度非主營業績與主營業績雙管齊下,淨利潤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據10月22日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營收為8.98億元,同比增長0.08%;歸母淨利潤為1.21億元,同比增長4684.10%。
  • 太平人壽如何實現「三年再造」?總經理張可詳解那三年
    作為中國太平保險集團的旗艦業務,太平人壽近幾年的成績被公認是由於公司在2012年提出的「三年再造」目標而實現的。而當年「總資產、總保費和淨利潤三個指標實現三年翻番」的計劃一經提出,就因其挑戰頗大而受到市場關注。三年後,這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務順利達成,其中太平人壽的淨利潤增幅更是高達3倍。   這背後,太平人壽究竟是如何將「不可能」變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