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孔帆】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與臺灣領導人蔡英文通電話後,還發了一系列「戳入中美問題的心臟」的推文,有的專家馬上拋出「中國或成最大贏家」論。雖然這種論調我們看著很爽,但是,一味樂觀也不是什麼好事情,並且無助中美關係的發展。我們還是要仔細分析一下這些推文背後的意味。
臺灣領導人辦公室發布的照片
川普的臺灣觀,讓很多人想起了美國前總統裡根的對臺政策。美國1980年大選前,裡根比任何候選人都更努力攻擊卡特的對華政策。他在講話中提到,如果他當選,他將支持重建與臺灣的「官方關係」,繼續稱臺灣為「中華民國」。後來,裡根稍微改變了一點調子,他說,如果當選,就會把「非官方」的美國在臺灣協會改為「官方性質的聯絡處」,他將使美臺之間的關係回到政府與政府之間的關係。此外,他認為美國應該能夠向臺灣出售臺灣所需要的所有武器。
裡根上臺後,對臺政策的核心也並不是1982年8月17日籤訂的表面上限制對臺軍售的「八一七公報」,而是在「八一七公報」快要籤署前的一個月對當時臺灣地區領導人蔣經國做出的所謂「六項保證」,即不設定對臺軍售的終止期限、不修改《與臺灣關係法》、不事先與大陸磋商對臺軍售、不在兩岸之間扮演調解人、不迫使臺灣與大陸談判、不正式承認大陸對臺灣的主權。這最後一項保證——不正式承認大陸對臺灣的主權,正是美方「承認」但不「接受」大陸「一個中國」立場的體現。裡根還私下指示,美國必須確保臺灣應對大陸「威脅」的軍事防禦能力。
這些,也是川普現在想要做的。因為,很多事情證明,川普及其共和黨右翼智囊正在延續裡根對臺政策的精髓。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在7月共和黨全國大會時,川普的智囊就把裡根的「六項保證」加入到共和黨選戰綱領裡了。可見,川普團隊醞釀美國對臺政策調整為時已久。川普的顧問、美國傳統基金會首席經濟學家摩爾(Stephen Moore)表示:「如果這讓中國感到了不安,我們一點都不在乎」,「去他們的!」摩爾還說:「中國正在擾亂東方秩序,現在我們是時候重拾裡根時期的政策了,而川普所做的只是像已故總統裡根的政策一樣」。
雖然商人出身的川普現在只提到了「美國能賣給臺灣幾十億美元的軍備,我接個電話怎麼了?」,但是他上任之後,會不會提出重建與臺灣的「官方關係」?會不會重走裡根老路?這都是我們應該做好準備的。
當年,中國政府針對裡根對臺政策的處理是「步步精心」的。
1979年6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倒車開不得》的社論,對正在競選的裡根的講話提出嚴厲批評;在隨後的8月19日,也就是裡根當時的競選副手布希訪問北京的前一天,《人民日報》發表題為《不要錯打算盤》的評論員文章;鄧小平同志在會見布希時,讓他轉達了中國政府的四點正式立場,表示中美關係發展,不應該停滯,更不應該後退;布希回國後,裡根仍然拋出「保留在臺灣聯絡處」的論調,8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裡根想把中美關係引向哪裡》,指出「裡根的錯誤主張如果付諸實施,必然導致中美關係的大倒退」;8月26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重申,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美國同臺灣之間的關係是「非官方的、非政府的」關係。面對國內和中國的一片反對聲浪,裡根儘管打心眼裡對臺灣情有獨鍾,也不得不暫時有所收斂。
川普上任,美國的政策必將發生巨變,美國會沿著裡根的路往前走麼?一切雖然都是未知,但連川普都說,這些巨變的規模和速度甚至連支持我們的人都想不到」。變化會有多大?美國是否會放棄「一個中國」的政策?中美在南海是否會有一戰?那就要看川普沿著裡根的道路走多遠。
裡根時代的中美關係,也許會給我們一個樂觀的答案。當年,經過一段時間的摩擦,中美關係恢復階段性平穩。開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最好的一段中美關係。
裡根在1984年成功訪華後,改變了對中國的偏見,中美關係因此得以穩健發展。也許,中國邀請川普進行一次成功的訪華,能改變川普對中國的看法,中美關係將出現第二個「裡根時代」。尼古拉斯•趙四的那句話可以放到這裡,世界上沒有什麼事兒是一頓國宴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當然,我們也必須清楚地看到,當前,中美俄三方關係的根基和國際國內環境,相對於「裡根時代」,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年,中美有共同遏制蘇聯的戰略合作,現在這種合作早就消失,反而是競爭和衝突佔了上風;當年,中國的實力無法與美國抗衡,也無法挑戰美國的戰略利益。今天,中國已經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實力接近美國,並且開始挑戰其在亞太地區的地位,中國也在嘗試製定遊戲規則。
在這種情況下,川普的「裡根之路」就有可能走的比較遠。而他的所謂「臺灣觀」,就有可能是投石問路,藉此試探中國的底線;還有一種可能是把臺灣問題當做籌碼,在貿易和朝鮮問題上與中國談判時施壓。
川普「投石問路」
目前,川普是找了不少和臺灣有特殊關係的右翼人士作為親信,他們很想在中美關係中最敏感的臺灣問題上,檢驗一下「美國至上」的教條還靈不靈。但是,現在共和黨內部應該還會有「裡根時代」布希和艾倫(裡根的外交顧問),他們根據當下的形式,會勸說不要挑戰中國的核心利益,這無疑是在「玩兒火」,將承受巨大的風險。
如果川普繼續強硬,那麼北京必須考慮對這種挑釁進行反擊,因為川普在任期一開始便會決定美中關係的走向。一旦中國的利益受到威脅,中國政府必然馬上做出回擊。當年中國在實力較弱的情況下,都能維護自己的核心利益,何況是當下呢。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