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在明朝求得澳門的居住權,但明朝政府仍在此設有官府,由廣東省直接管轄。直至1887年葡萄牙政府與清朝政府籤訂了《中葡會議草約》和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後,正式佔領澳門。1999年12月20日零時,在中葡兩國元首見證下,澳門回歸祖國。這是一組拍攝於1950年代的老照片,已經過數碼修復上色處理。圖為:澳門漁村和漁船。
澳門旅遊勝地,標誌性建築物之一聖保祿大教堂遺址,又稱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旁邊的可口可樂廣告,牆上畫著美女和可口可樂著名的標誌。澳門碼頭,第十六港的入口。
澳門街頭的開往碼頭的班車。
澳門街頭挑著擔子的小商販。
遊行宣傳隊伍經過商業街的商店門前。
西方遊客乘坐人力三輪車遊覽澳門,澳門華人大多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所以一般稱西方人「鬼佬」或「番鬼佬」,也就是人們說的「洋鬼子」或「洋老外」的意思。
澳門街頭滿是中文招牌的商鋪,澳門的店招多以中文為主,葡文和英文較少。
澳門街頭的小攤,看似進行手工維修的攤點,也許是賣工具的吧!
澳門的街道兩邊商鋪林立,車行、藥鋪、電器行、酒行、糧店等門庭若市,一輛人力三輪車正駛過街道。
澳門航空運輸機準備運送黃金,通常每周兩次從香港運抵澳門。
一名男子正在拆箱運抵澳門的金條,總價值200萬美元的金條。
一名男子展示條板箱內包裝的金條。
黃金飾品店裡的金匠正將黃金製成小飾品或鑲嵌珠寶飾品。
婦女和小孩正在澳門街頭吃飯。
澳門街頭執勤巡邏的警察。
澳門碼頭去往香港的客運輪船「德星大輪船」的時間和票價。
澳門婦女在煙花鞭炮廠,搬運煙花進行包裝,準備運給客戶。
幾名澳門男子,正在一塊紀念碑處運送沙袋,準備施工。
民用航空運輸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打電話。
澳門碼頭附近,一名漁民老太太正在做飯,或許鍋裡是海鮮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