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鳳凰單樅鴨屎香功效與作用

2020-12-26 網易

  鳳凰單叢茶成茶素有「形美、色翠、香鬱、味甘」四絕。挺直肥碩油潤的外形特色;優雅清高的自然花香氣;濃鬱、甘醇、爽口、回甘的滋味;橙黃清澈明亮的湯色;青蒂綠腹紅鑲邊的葉底和極耐衝泡的底力,構成鳳凰單叢茶特有的色、香、味特點。鳳凰單叢茶除具備以上品質外,還具備獨特的「山韻」,所謂「山韻」主要指滋味而言,是更深一層的表述,只可意會,這種特殊的「山韻」是鳳凰單叢茶品質的關鍵,是區別於其它產地單叢茶之處。究其原因,離不開三個必備條件:一是優越的生態條件;二是良好的茶樹品種資源;三是精湛的採制工藝。

  

  鳳凰單叢茶現有80多個品系,有以葉態命名的,如山茄葉、柚葉、竹葉、鋸朵仔等;有以香氣命名的,如蜜蘭香、黃梔香、芝蘭香、桂花香、玉蘭香、肉桂香、杏仁香、柚花香、夜來香、姜花香十大香型;此外,還有以產地、茶主及歷史故事、傳說命名的。

  鳳凰單叢茶屬於半發酵烏龍茶,近年來多項研究表明,鳳凰單叢茶含有豐富的胺基酸、維生素、茶多酚和生物鹼,其中茶多酚有很強的抗輻射作用,且含量可達30%。

  潮州市位於廣東省東部,屬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為21.4℃,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85.9毫米,四季常青。

  潮州市茶葉主產區具有山高日照短,雲霧雨量多,冬春不嚴寒,盛夏無酷暑的天氣特點,極適合茶樹生長,茶樹生長沒有明顯的休眠期,四季都可產茶。

  潮州市境內土壤類型為:黃壤、紅壤、赤紅壤和水稻土四大類。黃壤、紅壤主要分布在海拔400米以上,PH值為4.5—6.5,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有機質含量3.81%—4.26%)和幾十種微量元素,這些元素、物質經過茶樹新陳代謝、蒸騰作用等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再通過組織運輸到芽葉,從而增加氮代謝產物,對鳳凰單叢茶香氣得以及韻味的形成起了至關重要作用。赤紅壤和水稻土水熱條件較好,土壤熟化程度較深,肥效較高,PH值5.5—6.5,適宜茶樹生長,主要分布低山各地及田改茶產地。

  潮州市雨量充沛,山溪河流眾多,水庫分布合理,水資源比較豐富,境內植被多樣化,山清水秀,其綠化率和森林覆蓋率高,強大的綠色後盾,有效地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淨化空氣,因此,在乾旱季節,除平原茶園,茶樹幼苗期才需用水灌溉外,山地茶園,一般無需淋灌。鳳凰山尚存的3000餘株單樅大茶樹,樹齡均在百年以上,性狀奇特,品質優良,單株高大如榕,每株可年產幹茶10餘千克。

  椐《潮州府志》記載,鳳凰單叢茶始於南宋末年,已有900多年歷史。潮州市保存樹齡200年以上的古老茶樹有3700多株,其中一株「宋茶」已有600多年的樹齡。

  相傳南宋末年(1278年),宋帝昺(bǐng)南逃到潮州,路經鳳凰烏崬山,口渴難忍,侍從識得茶能解渴,便從山上採得新鮮茶葉,讓昺帝嚼食,嚼後生津止渴,精神倍爽,賜名為「宋茶」,傳後人廣為栽種。

  潮州產茶有史記載最早見於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潮州府志》載:饒平縣每年須貢「葉茶一百五十斤二兩,芽茶一百八十斤三兩」。由此可見潮州茶葉至少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當時的鳳凰茶由於品質優異,已經成為朝廷貢品。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7年),《饒平縣誌》載:「侍詔山,在縣(時饒平縣設三饒鎮)西南三十裡,四時雜花競秀,亦名百花山,土人種茶其上,潮郡稱侍詔茶」,又記「近於饒中百花、鳳凰山多有植之,而其品亦不惡」。清·康熙《潮州府志》也記:「今鳳山茶佳,亦云侍詔山茶」。

  古人種茶,從不修剪,任其自然生長,採茶時則留頂芽以養護茶樹,形成滿天星散布狀態規模不一的片片古茶林和近2萬株大茶樹的資源寶庫,這既是潮州市產茶歷史的見證,也是選育良種的種質資源庫和保持良種優勢的物質基礎。清同治、光緒年間(1875年—1908年),經過長期細心觀察和實踐,茶農從數萬株古茶樹中,選育出優異單株並加以分離培植,實行單株採摘,單株制茶,單株銷售,「單叢茶」由此出現。由於發源於潮州鳳凰山,歷史上稱「鳳凰單叢茶」。由此可見,「鳳凰單叢茶」正式得名,距今已有170多年歷史。經過這170多年的發展,鳳凰單樅茶有十大香型,分別為:黃枝香、芝蘭香、密蘭香、玉蘭香、桂花香、杏仁香、肉桂香、夜來香、柚花香、姜花香等。

  

  2009年,潮州市鳳凰單叢茶種植面積12萬畝,年產量1.5萬噸,總產值近4億元。建成3個萬畝茶葉生產基地、2個省級標準化示範區,形成潮安縣鳳凰鎮、饒平縣坪溪鎮2個茶葉專業鎮、100餘個茶葉專業村。全市獲有機茶生產認證企業7家,認證面積2445畝,有機茶產量214.75噸;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QS)企業9家。

  2015年,鳳凰鎮有茶葉種植面積6.5萬畝,年產茶葉300多萬公斤,產值7億元。

  1955年,在杭州評比會上被推薦為全國28個傳統名茶之一

  1982年,獲商業部優秀產品稱號,同年,在長沙被評為全國30個歷史名茶之一

  1986年,在福州舉辦的全國五大茶類134個名茶評比中獲第一名

  1989年,農牧漁業部在西安舉辦的全國名茶評比中被評為全國名茶第一名

  1990年,被商業部評為全國第一名茶

  1991年,在杭州舉辦的名茶文化節上被評為「國家文化名茶」,同年,被農業部鑑定為「綠色食品」

  1995年,在第二屆中國茶葉博覽會上獲金獎

  1996年,在第三屆中國茶葉博覽會上獲金獎

  1997年5月,在第二屆「中茶杯」茶葉評比中獲特等獎和一等獎

  1997年11月,在首屆中國(國際)名茶博覽會上榮獲金杯獎和金牌獎

  1999年,蜜蘭香單樅茶在省茶葉學會組織舉行的名茶評比中取得第一名,並榮獲省級名茶稱號

  1999年,九月份桂花香單樅茶榮獲99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稱號

  1999年12月,烏龍單樅茶系列產品枝廣東省經濟委員會、省名牌產呂認定委員會確認為廣東省優質產品和省名牌產品

  2001年,桂花香單樅再次被評為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

  2002年,選送參加「中茶杯」評比桂花香單樅獲得一等獎

  2002年,蘭花香單樅獲得第四屆國際名茶評比金獎

  2002年,選送的蜜蘭香,八仙單樅二項獲得廣東省第五屆名茶質量競賽金獎

  2003年,「南馥牌單叢茶」、「宏偉牌單叢茶」同時被認定為廣東省名牌產品(農業類)

  2003年11月,鳳凰單叢在廣東省首屆茶文化研究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暨茶王大賽中榮獲單叢茶王獎

  2004年,「宏偉牌單叢茶」獲得「廣東省著名商標」稱號。

  2004年6月,海峽兩岸(福建)優質農產品貿洽會中國(福建)茶葉博覽會茶王大賽榮獲優質獎

  2004年11月,廣州(國際)採購會暨第三屆全國名優茶質量評比大賽榮獲玉蘭香單叢金獎

  2008年,鳳凰茶區被中國茶葉學會評為中國名茶之鄉。

  2010年04月0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鳳凰單叢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鳳凰單叢(樅)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鳳凰鎮、鐵鋪鎮、文祠鎮、磷溪鎮、官塘鎮、登塘鎮、赤鳳鎮、歸湖鎮、古巷鎮、鳳塘鎮、萬峰林場;饒平縣浮濱鎮、錢東鎮、樟溪鎮、浮山鎮、湯溪鎮、三饒鎮、聯饒鎮、新圩鎮、新豐鎮、饒洋鎮、上饒鎮、建饒鎮、高堂鎮、新塘鎮、東山鎮;湘橋區的意溪鎮、橋東街道茶區;楓溪區的雲步草嵐武、槐山崗茶等30個鎮、茶區現轄行政區域。[1]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國家級茶樹良種鳳凰水仙品種中分離、選育出來的品種、品系。

  二、立地條件。

  保護區範圍內海拔≥100米。丘陵地貌。土壤有機質≥2.0%。耕作層土壤pH值4.0至6.5。

  三、栽培管理。

  1.苗木選擇:無性繁殖方式育苗。插穗為當輪生半木質化枝條。

  2.茶樹種植:定植密度每公頃≤31500株。

  3.施肥:採用漚熟有機質肥為主,配合適量的化肥,按每採收100千克幹茶計算,有機質肥施用量≥500千克,每年施純氮≤15千克。

  4.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汙染環境。

  四、採摘。

  

  1.採摘時間:春茶採摘最遲不超過6月中旬;秋、冬茶採摘在9月中旬之後。

  2.採摘方法:三年以上樹齡開採。

  3.鮮葉要求:對夾形成3至5天,採一梢2至4葉,芽葉完整,勻淨。

  五、加工工藝。

  初制、精製工藝共12道工序。

  1.初制工藝流程:曬青→涼青→做青(浪菜)→殺青(炒茶)→揉捻→乾燥6道工序。

  (1)曬青:曬青失水率控制在10%至15%之間。

  (2)涼青:萎凋的鮮葉水分得以補充,葉細胞恢復生機,呈緊張狀態。

  (3)做青:做青是由碰青、搖青和靜置3個過程往返交替數次進行,次數不低於4次。

  (4)殺青:高溫快速,殺熟、殺透、殺勻。

  (5)揉捻:條索成形緊結,葉細胞破碎率50%至60%。

  (6)乾燥:烘焙二次以上,茶胚失水率90%至94%。

  2.精製工藝流程:歸堆→揀剔篩末→拼堆(分級)→烘焙(提香)→攤涼→包裝6個環節。

  (1)歸堆:同香型歸堆,翻拌均勻。

  (2)揀剔篩末:茶枝、未、黃片≤1.8%。

  (3)拼堆:按表1等級標準分級拼堆。

  (4)烘焙(提香):烘焙兩次以上,含水率4%至5%。

  (5)攤涼:退熱至室溫,密封封存。

  (6)包裝:符合食品衛生標準。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具有天然花香、清雅;濃醇、回甘力強;湯色金黃至棕黃。

  項目指標 外形 內質

  香氣 滋味 湯色 葉底

  特級 緊結壯直,勻整,褐潤有光 天然花香,清高細銳、持久 鮮爽回甘,有鮮明花香 金黃,清澈明亮 淡黃紅邊,柔軟鮮亮

  一級 緊結壯直,勻整,褐潤 清高花香,持久 濃醇爽口,有明顯花香 金黃清澈 淡黃、柔軟、明亮

  二級 尚緊結,勻齊,尚潤 清香尚長 醇厚尚爽,有花香味 清黃 淡黃、尚軟、尚亮

  三級 尚緊結,勻淨,烏褐 清香 濃醇 棕黃 尚軟、尚亮

  2.理化指標:鳳凰單叢(樅)茶水浸出物含量≥30%,茶多酚≥16%。

  3.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鳳凰單叢(樅)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東省潮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鳳凰單叢(樅)茶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鳳凰茶產自南粵潮州鳳凰鎮,獨特的潮州「工夫茶」,是「潮人習尚風雅,舉措高超」的象徵,形成很有特色的潮州茶文化。潮州工夫茶是中國茶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它是在唐宋時期就已存在的「散茶」品飲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屬散條形茶瀹(yue)泡法的範疇,是瀹飲法的極致。雖然盛行於閩粵港臺地區,但其影響早已遍及中國,遠及海外。

  工夫茶藝如下:

  鑑賞香茗:主泡師用茶則從茶倉中取出一壺量的茶葉,置於賞茶盤中,助泡接過賞茶盤,讓客人鑑賞幹茶,並介紹所用茶的特點。

  孟臣淋霖:用沸水澆壺身,其目的在於為壺體加溫,即所謂「溫壺」。

  烏龍入宮:將茶葉用茶匙拔入茶壺,裝茶的順序應是先細再粗後茶梗。

  懸壺高衝: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滿壺口為止。

  春風拂面(刮頂淋眉):少壺蓋刮去壺口的泡沫,蓋上壺蓋,衝去壺頂產泡沫。淋壺可衝淋壺蓋和壺身,但不可衝到氣孔上,否則水易衝入壺中。淋壺的目的一為清洗,二為使壺內外皆熱,以利於茶香的發揮。

  燻洗仙顏:迅速倒出壺中之水,是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葉表面的浮塵。

  若琛出浴:用第一泡茶水燙杯,又謂「溫杯」,轉動杯身,如同飛輪旋轉,又似飛花歡舞。

  玉液回壺:用高衝法再次向壺內注滿沸水。

  遊山玩水:也稱運壺,執壺沿茶船運轉一圈,滴淨壺底的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影響茶之聖潔。

  關公巡城:循環斟茶,茶壺似巡城之關羽。此番目的是為使杯中茶湯濃淡一致,且低斟是為不使香氣過多散失。

  韓信點兵:巡城至茶湯將盡時,將壺中所餘斟於每一杯中,這些是全壺茶湯中的精華,應一點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戲稱韓信點兵。

  敬奉香茗:先敬主賓,或以老幼為序。

  品香審韻:先聞香,後品茗。品茗時,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

  玉液回壺: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稱三龍護鼎。品飲要分三口進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動心」,茶湯的鮮醇甘爽,令人回味無窮。

  高衝低篩:衝泡第二泡茶,重複第八步動作。

  若琛復浴:手法同若琛出浴。

  重酌妙香:重複第九、十、十一步動作。

  再識醇韻:重複第十三步動作。

  三斟流霞:衝泡第三泡茶。鐵觀音等烏龍茶,內質好,香氣濃鬱持久,有「七泡有餘香」之美稱。因是表演,故只衝泡三次,希望能為來賓帶來美好的回味。

相關焦點

  • 發現•好茶 | 鳳凰單樅:鴨屎香
    飲盡一杯通天香,忘卻浮生俗塵事,這就是鳳城茶農對喝單樅的境界。鳳凰單樅茶,是青茶品種之一,歸於烏龍茶類,屬於半發酵茶。
  • 萬萬沒想到,潮州有座像鳳凰的山,而且專門生產鴨屎香!
    提到潮州,大家想到的是牛肉火鍋,而你注意過這裡的山清水秀嗎?這裡有一座美麗的鳳凰山,四季如春,景色迷人。,這次,我們繼續走進美麗的潮州,來感受這裡宏偉的鳳凰山還有獨特的「茶」文化。潮州,是一個美麗的旅遊城市,這裡有很多山,例如最出名的是鳳凰山。
  • 鳳凰單樅丨這茶有點兒「霸道」
    這麼多年了,聽過最多的是,鳳凰單樅茶比較霸道,言下之意是說喝慣單樅茶後,再喝起其他的茶葉來,難以習慣了,總覺得不夠味。何以此言呢?我想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1、花香特殊:鳳凰單樅茶特有的品種香近似自然花香味道,純生態製作,可分為20多種,每一種都具有非常明顯的特徵,如黃梔香、鴨屎香、杏仁香等,更有些茶客專喝單種茶香的單樅,如筆者就對杏仁香情有獨鍾。
  • 鳳凰單樅茶驚人的保健功效
    【正文】廣東省潮州市鳳凰山出產一種鳳凰單樅茶,樹齡均在百年以上,茶葉品質優良。鳳凰單樅茶因成茶香氣、滋味的差異,分為夜來香、稻花香、蜜蘭香、桂花香、黃枝香、芝蘭香、桃仁香、玉桂香、通天香等多種。衝泡清香持久,湯色清澈黃亮,滋味濃醇鮮爽,潤喉回甘,有「鳳凰單樅茶,清香滿天涯」之美稱。鳳凰單樅在國內主銷閩、粵、港、澳,出口日本、新加坡、泰國等多個國家。而現在,呼市的茶文化愛好者,已經可以親身品嘗到鳳凰單樅功效茶的清新韻味。
  • 你知道「鴨屎香」是什麼茶嗎?
    鴨屎香又名大烏葉單樅,是廣市東潮州鳳凰山上等茶葉之一,因葉色較深綠(茶農稱深綠為「烏」),而且葉幅大,因此而得名。大烏葉單樅系從鳳凰山鳳凰水仙群體品種的自然雜交後代中單株篩選而成;有性繁殖植株,小喬木型,中葉類,中芽種。
  • 鳳凰單樅各類香型完整版
    眾所周知,潮州鳳凰山是中國烏龍茶之鄉,也是鳳凰單樅茶的原產地。鳳凰鎮栽制茶葉歷史悠久,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是聞名海內外的產茶區之一。
  • 單樅茶屬於什麼茶?與鐵觀音區別?原產地在哪裡?有何故事傳說?
    單樅茶屬於半發酵茶,原產地在廣東省潮州鳳凰茶區和饒平茶區。單樅茶顏色金黃透亮,耐泡回甘,茶香兼有綠茶的清香和紅茶的醇厚,層次感豐富,集花香、蜜香、果香、茶香於一體。鳳凰水仙茶但六大分類方法還是不盡準確的,比如單樅茶與一般的烏龍茶就有明顯的差異,不管是口感還是發酵程度都不同。
  • 潮州鳳凰單叢茶到底是屬於什麼茶系呢,有什麼功效?
    鳳凰單叢茶的品種劃分在現有的80多個品種中,鳳凰茶有以葉態命名的,如山茄葉、柚葉、竹葉、鋸朵仔等;有以香氣命名的,如蜜蘭香、鴨屎香、芝蘭香、桂花香、玉蘭香、肉桂香、杏仁香、柚花香、夜來香、姜花香十大香型;此外,還有以產地、茶主及歷史故事、傳說命名的。
  • 鳳凰單樅紅茶簡介
    茶湯顏色晶瑩通透,呈現橙黃-橙紅色,非常的好看,一般的單叢都是橙黃-金黃色,單叢紅茶的顏色偏橙紅,這是因為紅茶的發酵程度比傳統單樅要高的緣故。 茶低條形完整,細小型美,光澤肥沃明亮 繼承了單叢茶的耐泡特性,單叢紅茶前幾泡水便是單叢的香氣加紅茶的口感,入口之香之甜絕非一般紅茶可比擬。
  • 嶺南茶文化代表:廣東潮安鳳凰單樅茶文化系統
    嶺南人喝茶是出了名的精細,這種精細不僅體現在茶具和飲茶方式中,更體現在茶的種植上——潮安鳳凰單樅茶便是典型例證。與其他茶葉批量採摘和炮製不同的是,鳳凰單樅茶實行的是單株採摘、單株制茶以及單株銷售的生產體系。廣東潮安鳳凰單樅茶文化系統即以鳳凰單樅茶種植和加工為特色的茶文化系統。鳳凰單樅茶的主產地鳳凰鎮位於潮州市潮安區的山區中。
  • 鴨屎香茶引人入勝 廣東潮州鳳凰單從烏龍茶引關注
    來源:新華網粵閩交界處的鳳凰山脈為我國四大烏龍茶產區之一無數茶農正在採制當地的特產單叢茶其中有一個特別的品種名叫「鴨屎香傳說中這種茶樹生長於形似鴨屎的黃土上茶葉卻是香氣四溢而為了避免被賊「惦記」茶農就謊稱這香味是「鴨屎香」鴨屎香茶葉「鴨屎香」
  • 宣喜燒仙草#以健康自然為出發點,「鴨屎香檸檬茶」女性的「奶茶...
    有人就會說小編了,那不是還有檸檬水嘛,檸檬的功效不就是促進腸道蠕動,可以用於便秘、消化不良等作用嗎?這是減肥路上的墊腳石了吧! 奶茶店裡不是只有絆腳石了,這不是還有墊腳石嘛! 有人就說了光喝檸檬水,那味道多寡呀!這時候肯定會有人接上這麼一句,那不是還有金桔檸檬嘛!
  • 天賜茶葉——潮州鳳凰茶
    潮州是廣東烏龍茶的發源地,唐時茶聖陸羽的《茶經》已有嶺南產茶的記載。而潮州鳳凰茶因產於鳳凰山得名,是一種名貴茶葉,茶品質優良,以「鳳凰單樅」、「嶺頭單樅」等為代表,是烏龍茶類中的極品名茶,以緊結潤喉、天然花香、獨特叢韻享譽,與鐵觀音以及水仙、色種都是屬於烏龍類的茶種。
  • 【一杯檸檬茶】鴨屎香製作出來的檸檬茶!花香酒香,不如鴨屎香!
    話說:花香酒香,不如鴨屎香!鴨屎香鳳凰單樅茶葉具有獨特的香氣,其茶葉自帶獨特的花果香,茶色清澈透亮,花香馥鬱,濃鬱持久。    比起傳統港式檸檬茶,鴨屎香製作出來的檸檬茶,茶香味更加濃鬱,讓人十分難忘,口感酸甜,具有悠長的回甘以及清爽不膩的口感。
  • 嚇人一跳的「鴨屎香」
    老闆略停頓了一下:單樅茶。我們幾個對視了一下,沒聽過這個茶的名字。老闆又說:也叫烏葉!我們更是懵了!老闆是潮州人,方言比較重,再加上陌生的詞彙,我們幾個聽的是雲裡霧裡,深圳的張老弟只是「嘿嘿」笑,也不給我們解釋。乾脆我向老闆要茶葉的包裝盒,心裡想:方言聽不懂,漢字還不認識啊!老闆帶著奇怪的微笑起身去拿茶葉盒。等我們接過包裝盒後,徹底蒙圈了,老闆和張老弟看著我們倆的表情是「哈哈」大笑!
  • 喝一杯丘大叔鴨屎香檸檬茶,糟糕!是心動的感覺
    都說水果裡有「雞屎果」,咖啡裡有「貓屎咖啡」,但你肯定不知道,茶中也有「鴨屎香」,當你喝過鴨屎香,就會知道這款特別的茶不僅沒鴨屎的臭味,而且入口清香,口感醇厚回甘,讓人難忘。 有一種獨特的茶,名字更獨特,叫鴨屎香
  • 「鴨屎香」單叢為何叫做鴨屎香?
    如此好茶為何叫鴨屎香呢?原來有一位茶農當初從烏崬引進,種在「鴨屎土」(黃壤)的茶園裡,當地人喝過這種茶之後都大為叫好,稱讚此茶好,紛紛問是何名叢,什麼香型。茶農怕被人偷去,便謊稱是鴨屎香。後來依然有人獲得了茶樹,並開始擴種,「鴨屎香」的別名便由此而來。在2014年5月,鳳凰單叢茶「鴨屎香」已經更名為「銀花香」,官方理由是原名難登大雅之堂,會使好茶者品飲時有所顧忌,然而,私以為還不如不改好。
  • 不按香型命名的單樅是個什麼鬼?
    鳳凰單叢中很多知名的茶名字都非常有意思,比如之前介紹過的鴨屎香,名字大俗品質卻大好。那今天再給大家說說另外四款名字讓人摸不著頭腦,但其實品質也不錯的單叢茶——兄弟仔、鋸朵仔、凹富後、輋門。原來鳳凰單叢有十大香型,而杏仁香是其中的一種,有著天然獨特的杏仁香。「鋸朵仔」這個名字是因為杏仁香單叢茶樹的葉片呈鋸齒狀,所以潮汕人把它稱為「鋸朵仔」。 湊近嗅一嗅其成品茶葉,能聞到烘焙後的火香和淡淡的杏仁香。
  • 潮汕百態風味,鴨屎香自成一格
    「關公巡城」以潮州本地名茶——鳳凰單叢為例。這種茶出自鳳凰山,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估計就有34座鳳凰山,但只有潮州能產出鳳凰單叢。此茶從名字上就被冠以神鳥的吉祥寓意,讓說起它出身的人免不了講幾段傳說故事。宋朝《潮州府志》記載,鳳山名茶待韻茶,亦名貢茶。差不多在同時期,關於潮汕品工夫茶程序的記錄也已出現。從燒炭、洗杯到沏茶、喝茶,解渴早就不是古代潮汕人喝茶的目的了,他們超前許多地嘗試了現代人對生活儀式感的追求。
  • 潮州的市井與美食(三)| 這座城
    在潮州當地沒有常溫的說法,只分熱的和凍的,凍的即是常溫。杏仁從中醫角度講,有宣肺潤腸的功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腸道負擔,因此作為飯後甜品在合適不過。這家杏仁茶磨的非常細膩,完全沒有顆粒感,入口綿綢,味略苦但回甘很足,一股濃濃的杏仁味直衝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