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森林:中國海絲歷史博物館 可選址豐州九日山下

2020-12-14 東南網泉州頻道

如何傳承、運用「海絲文化」,特邀委員傅森林建議

中國海絲歷史博物館 可選址豐州九日山下

早報訊 (記者陳小芬 林福龍 實習生呂恩美)泉州如何傳承發展豐富多彩的「海絲」文化?19日,在市政協港澳委員、特邀委員、異地商會委員座談會上,特邀委員傅森林建議,泉州應該建設一座國家級的中國海絲歷史博物館,具體選址可選在南安豐州九日山下。

傅森林說,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東亞文化之都和世界多元文化中心,建設國家級中國海絲歷史博物館,泉州應該當仁不讓,以結合「海上絲綢之路——泉州」世遺申報,即可推動「一帶一路」的發展,同時也能極大促進泉州的文化旅遊業大發展。

這個國家級博物館該建在哪裡?「南安豐州的九日山。」傅森林說,豐州九日山祈風石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來泉州進行「海上絲綢之路」考察時,曾給予非常高的評價。今年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了要充分發揮「海絲」發祥地的影響力。而豐州曾經是閩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又是海上絲綢之路船舶出海的祁風祭典之地,是名副其實的「海絲」起點。

相關焦點

  • 南安九日山有個海絲文化生態博物館 現已接受遊客參觀
    唐宋的經幢,金門信奉的風獅爺,還有康熙版的《豐州志》等九日山有個海絲文化生態博物館 現已接受遊客參觀東南網12月26日訊(海絲商報記者 蘇明明 文/圖)唐宋時期的經幢、風獅爺,康熙版和民國版的《豐州志》,還有閩南民俗文化集錦……這些,在豐州九日山海絲文化生態博物館通通有。海絲文化生態博物館尚未正式開館,但已接受遊客參觀。24日,記者前往博物館先睹為快。
  • 九日山、延福寺、城隍廟……千年豐州古韻盡收在一幅油畫之中,這是65歲畫家耗時半年完成的
    原來,當「海絲」概念大熱,許多地方紛紛自詡「海絲起點」「海絲源頭」,耿直的傅文川很生氣:「分明南安才是海絲起點!」傅文川想讓更多人知道這點。  去年11月,傅文川開始動筆了。幾乎每天天亮,傅文川就出門,交通工具是一雙腳,偶爾是自行車或摩託車。畫中標出的70多個自然村,所有的山,每一個景,傅文川都到過。
  • 罕見九日山詩冊機緣巧合回到豐州 收藏者願捐出來
    抗戰期間泉州文人兩登九日山,賦詩成冊流失海外,機緣巧合回到豐州罕見九日山詩冊 收藏者願捐出來東南網4月21日訊(海絲商報記者 蘇明明 文/圖)詩因山而起,山因詩而秀。九日山是歷代文人聚居、政府祈風聖地,自然成了文士們登高、聚會首選,因此也留下了不少登高雅作。
  • 南安豐州九日山下發現7塊東晉墓磚(圖)
    「豐州九日山下,村民拆雞舍豬圈,發現了7塊墓磚。」近日,豐州文史愛好者王先生爆料稱,墓磚上面印著東晉時期的花紋,其中有一塊印著「元興二年」字樣的紀年墓磚。王先生告訴記者,當時,後田村村民在建房子時,挖到墓磚,但村民不了解歷史,不知道這些磚頭就是墓磚,就將其用來建豬圈和雞鴨舍。直到最近,在後田村與廟下村交界處,村民拆掉一些廢棄雞鴨舍時,墓磚才被發現。  「是我一位朋友發現後告訴我的。」王先生說,自己是一個文物愛好者,平常喜歡研究歷史文物,對墓磚也有涉獵,因此朋友將圖片發給他時,他一眼就認出是東晉時期的墓磚,便向村民收集過來。
  • 南安市九日山概況
    豐州是聞名遐邇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和閩南文化發祥地,民間素有「先有豐州,後有泉州」說法,也是「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福建省首批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鎮」及「古泉州(刺桐)史跡」申遺點,是泉州打造「東亞文化之都」和「海絲」核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豐美燎原」文創項目為代表的閩南原鄉文化蓬勃發展,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 南安豐州:唱響文化牌 古鎮煥新生
    ­  在豐州,還有諸如黃氏家廟、南邑城隍廟、唐代姜相墓、桃源宮、宋代武榮慈濟宮、明代甘棠古井等諸多文物古蹟。據統計,豐州現有1處國家級文保單位、4處省級文保單位、11處市級文保單位,歷史文化積澱深厚、人文薈萃。最出名的莫過於國家級文保單位、5A級旅遊景區、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九日山。­  今年央視春晚泉州分會場的第一個鏡頭,就給了九日山。
  • 罕見九日山詩冊機緣巧合回到豐州 收藏者願捐出來
    抗戰期間泉州文人兩登九日山,賦詩成冊流失海外,機緣巧合回到豐州罕見九日山詩冊 收藏者願捐出來東南網4月21日訊(海絲商報記者 蘇明明 文/圖)詩因山而起,山因詩而秀。九日山是歷代文人聚居、政府祈風聖地,自然成了文士們登高、聚會首選,因此也留下了不少登高雅作。
  • 福建九日山:石壁上的「海絲」歷史
    九日山位於福建省泉州南安市豐州鎮,既是國家5A級景區——泉州清源山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宋元時期,「海絲」貿易進入鼎盛時,泉州作為當時公認的「東方第一大港」,船舶來往頻繁。
  • 印象古城 | 「海絲」橋頭堡九日山
    「海絲」橋頭堡九日山文/唐頤「九日山」,久聞其名,雖未見識,但山名就讓人喜愛,還讓人猜測,其中一定是有故事的。摩崖石刻群有兩方並排的宋代祈風石刻,時間相隔60年,一方刻有「遣舶」,一方刻有「回舶」,胡老先生手指字跡,說:一處是歡送,一處是歡迎,充分說明了當年泉州港既是海絲之路的起始港,又是終點港。13方祈風石刻,最早的一方立於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最晚的一方立於鹹淳丙寅年(1266年)。此時的南宋王朝已風雨飄搖,岌岌可危,但祈風儀典尚不敢省略。
  • 南安豐州:一座古城的文化延續(圖)
    九日山文管負責人胡家其的一間收藏室裡堆滿了他從周圍工地搶救回來的文物,五代的陶碗,晉代的墓磚都一一擺放整齊。 華僑中學宿舍樓的地下室,有一處1956年發掘古墓群時留下的一座墓室。當年九日山周邊共發掘東晉墓1座,南朝墓18座,唐墓50多座。 豐州老街附近,一口明代的甘棠井還在為附近的居民服務。 九日山的摩崖石刻是海絲之路歷史的重要見證,它的存在是古代中國對外交流史的縮影。
  • 豐州古厝燕山小築鳳凰涅槃,在海絲源頭,遇見最閩南
    在海絲源頭,遇見「最閩南」燕山小築位於燕山路108號。近日,海絲商報記者走進這座古厝。「本來我們就在物色一個文創基地,去年機緣巧合下,來到豐州看到這座古厝閒置,一眼便『相中』了。」豐州燕山小築古厝文化倡導者曾國思告訴海絲商報記者,自己雖是洪瀨人,但以前在豐州華僑中學就讀,經常走街串巷,對這一帶的古厝早就有了感情。
  • 豐州:唱響文化牌 古鎮煥新生--南安商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在豐州,還有諸如黃氏家廟、南邑城隍廟、唐代姜相墓、桃源宮、宋代武榮慈濟宮、明代甘棠古井等諸多文物古蹟。據統計,豐州現有1處國家級文保單位、4處省級文保單位、11處市級文保單位,歷史文化積澱深厚、人文薈萃。最出名的莫過於國家級文保單位、5A級旅遊景區、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九日山。    今年央視春晚泉州分會場的第一個鏡頭,就給了九日山。
  • 南安豐州今年重點打響「兩張名片」
    記者從昨日召開的豐州全鎮工作會議上獲悉,豐州今年將重點完善九日山旅遊景區和扶持歷史名茶「石亭綠茶」,打造豐州的「兩張名片」。打造「兩張名片」  今年的央視春晚為九日山摩崖石刻留足了鏡頭。作為豐州最響亮的一張「名片」,九日山完整保留著宋、元、明、清石刻77方,系全國唯一完整石刻群,彌足珍貴。
  • 豐州旭山村:歷史之「醉」
    九日為「旭」,豐州旭山村南依「母親河」——晉江左岸,環傍「海絲起點」——九日山;素日以歷經1000多年的風雨滄桑而得名。厚重的歷史積澱,再加上後人的薰陶傳承,旭山村以歷史之「醉」格外迷人。    旭山村因九日山而得名,旭山村依託九日山這一旅遊資源,再通過與清源山抱團發展,整合社壇忠勇公園等其他旅遊資源,積極打造集宗教朝聖、文化休閒、生態觀光為一體的「海絲文化」旅遊精品工程。    而要讓旭山村擁有歷史之「醉」,文化設施的投入和建設也尤為重要。
  • 南安一花甲老人手繪《海絲源頭》 千年歷史入畫
    南安花甲老人歷時3年多走訪研究  泉州網5月2日訊(記者 陳靈 黃耿煌 文/圖)今年65歲的傅文川從未學過水彩和油畫,憑著濃厚的興趣和多年的摸索,他曾步行一月,用腳丈量家鄉南安豐州桃源村,手繪一幅長2.6米的實景地圖。2013年9月,泉州晚報記者受這幅油畫的吸引,到老傅家中聽他講述自己與油畫的故事。
  • 南安市九日山概況
    豐州是聞名遐邇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和閩南文化發祥地,民間素有「先有豐州,後有泉州」說法,也是「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福建省首批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鎮」及「古泉州(刺桐)史跡」申遺點,是泉州打造「東亞文化之都」和「海絲」核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豐美燎原」文創項目為代表的閩南原鄉文化蓬勃發展,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 豐州九日山登臺廟:暖心之地 仁愛永存
    這陳瓘在歷史上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後來官拜左司諫等職,面對蔡京等奸臣,不畏權勢,敢於說真話。正是由於他的全力保護,使眾多仁人志士免遭屠戮,許多經典得以保存,這其中就包括歷史巨著《資治通鑑》。《宋史》稱其「諫疏似陸贄,剛方似狄仁傑,明道似韓愈」。南宋初期,九日山東臺改作道觀,由道士在此設醮禳災,故稱「東峰道場」。
  • 【新聞】南安還原千年前祈風儀式 再現「海絲」風情
    江金虹 攝12月11日,一場蘊含濃鬱「海絲」風情的仿宋祈風儀式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九日山延福寺前廣場盛裝上演,再現古代「東方第一大港」盛景。九日山文物管理所原所長胡家其介紹,隨著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泉州先民利用海上貿易發展經濟,風是航行貿易的決定因素,先民們舉辦祈風儀典向海神祈求航行順利,並將其經過篆刻於九日山巖石上,即祈風石刻。「祈風石刻也可以說是古人的官方微博。」融合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的祈風祭海形式,以南音為主旋律,獨具閩南特色。
  • 豐州九日山:「海上絲綢之路」從這裡出發
    境內九日山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作為「海絲」史跡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功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8月29日,「全球商報聯盟媒體南安行」採訪團一行人,來到九日山下,尋訪這穿越古今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 九日山:「海上絲綢之路」從這裡起航
    去年10月29日,南安豐州九日山景區正式晉升為國家5A級景區。「山中無石不刻字」、記載著「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九日山,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    滿山的石刻記載著九日山千年的海絲之路,而新建並且越來越完善的設施,則讓這座名山以更新的姿態迎接未來。本期,我們將帶您探訪九日山,走近山中埋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