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周五)18:30-20:00
地點:東城區王府井大街36號涵芬樓書店二層
嘉賓:劉冰(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敏(圖書編輯)
為滿足廣大植物愛好者的熱情,本次活動將請到《中國常見植物野外識別手冊——北京冊》(簡稱《北京冊》)的主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冰與讀者見面,並從四個主題來揭開北京地區植物王國的奧秘:「京」,講北京的地理概況和植物分布;「花」,講北京植物的名字、能好怎、有毒、歷史由來等各方面的趣事;「煙」,講煙霧籠罩下的帝都,路旁雜草中的植物故事;「雲」,講雲霧籠罩中的京郊,山林中的植物精靈。
北京│古代瓷器繪畫記錄的兒童啟蒙教育5月25日(周五)19:00-21:00
地點:豐臺區榴鄉路88號B1層路演大廳
主講人:馬未都(收藏家、文化學者)
本次活動,馬未都先生將從《瓷之紋》一書出發,結合趣味圖書《觀復貓》,分享古代瓷器繪畫記錄的兒童啟蒙教育,對比古今兒童教育的得失,啟發聽眾對當下教育的思考和對未來少兒教育的新思路。
北京│非虛構的臺灣往事:書與影像——《幌馬車之歌》系列二種新書座談會5月25日(周五)19:30-21:30
地點:朝陽區北三裡屯南43號樓底商三聯韜奮24小時書店
嘉賓:藍博洲(作家、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主席)、陳建功(作家)、趙剛(臺灣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毛尖(作家)、羅崗(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慧瑜(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
為了不讓前人的歷史被湮滅而扭曲,《幌馬車之歌》的作者藍博洲持續追尋前人的生命足跡與印記,在歷史殘酷的喑啞處苦心求索,想方設法搜集史料與人證,最終把這些被歲月塵埃掩埋忘卻的身影鋪展為時代的證言,見證了李蒼降、藍明谷、邱連球三位臺灣青年為理想殉難的熱血生命,以及不容抹滅和纂改的歷史斫痕。本場活動將從以下幾個主題談起:非虛構寫作、文本與電影的張力、湮沒的歷史與失落的信仰。
北京│當代藝術史寫作的風險5月26日(周六)14:00-15:30
地點:海澱區杏石口路50號中間藝術區中間美術館
主講人:段君(藝術批評家、策展人)
相較於古代史,當代史的撰寫顯然風險係數更高,寫作者面臨最普遍的問題莫過於缺乏時間距離,以至於難免在材料的選取和價值的判斷等方面產生偏頗或紕漏。因此,當代藝術史的撰寫常常遭到苛刻的批評,但這並不代表批評的聲音意在否定當代藝術史寫作的成績,而是在商討的過程中最終完善當代藝術史的寫作。本次演講主要談談目前中國當代藝術史寫作所取得的進展和存在的若干問題。
北京│重尋《幌馬車之歌》:臺灣歷史的另一面5月26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朝陽區北三裡屯南43號樓底商三聯韜奮24小時書店
主講人:藍博洲(作家、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主席)
《幌馬車之歌》系列二種是藍博洲竭半生之力探索臺灣20世紀左翼志士生命史的結晶。此次活動,作者將和讀者一道,在史料、記錄、文學的交錯紛呈中,觸摸臺灣近現代史的餘溫,感受歷史深處所蘊蓄的生命力量。
北京│都市獵奇中的現實主義——《阿爾法城》西西弗書店新書分享會5月26日(周六)14:30-16:30
地點:東城區崇文門外大街3-5號新世界百貨南館B1層西西弗書店
嘉賓:郭個(作家)、張亮(插畫師)、肖睿(編劇、作家)
《阿爾法城》用六個短篇故事從年輕人角度表現了我們這一代人在都市中的生活,這些諷刺、誇張、虛構的故事,暗諷了一些年輕人的不良生活狀態。本場活動,幾位嘉賓將與讀者一起探討社會眾生相,一窺現代人的人生觀和宇宙觀。
北京│北京的每一處屋簷下都可能藏著故事5月26日(周六)15:00-16:30
地點:朝陽區望京中環南路1號尚8人文創意園D座2F單向空間
嘉賓:陸波(作家)、解璽璋(評論家)
偌大的北京,每一處屋簷下,都可能藏著故事,帶著這本書吧,跟隨文字實地探訪,那些即將消逝的和正在消失的,北京的隱秘角落。5月26日下午,北京單向空間·花家地店,《北京的隱秘角落》作者陸波,將攜手知名評論家、學者解璽璋,一起扒梳隱匿在隱秘角落裡的老北京歷史。
北京│如果,你生來沒有羽翼5月26日(周六)15:00-16:30
地點:朝陽區建國路87號北京SKP購物中心4樓RENDEZ-VOUS書店
嘉賓:小馬哥(主持人、暢銷書作家)、林特特(作家)、青音(心理專家)、代代(主持人)、石小飛(音樂人)
5月26日,小馬哥攜新書《我走了很遠的路,才來到你的面前》,和他的朋友們——暢銷書作家林特特、著名心理專家青音、著名主持人代代,在SKP RENDEZ-VOUS一起聊聊這本書的創作初衷。
北京│電影是什麼?電影是誰?誰又是電影?5月26日(周六)19:00-21:00
地點:朝陽區七聖中街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層單向空間
嘉賓:江小魚(導演、文化評論家)、張衛(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韓浩月(影評人)、王端(演員)
電影導演、文化評論家江小魚推出了新書《他們就是電影》。這是一部展示中外電影史上最有影響力的16位電影導演對藝術不懈的追求與情懷的作品,讀者可以從書中領略到電影藝術家一個個獨特而又豐富的精神世界。電影是什麼?電影是誰?誰又是電影?本書作者江小魚老師,將就他的這部新作,與讀者分享他的心得。本次活動還特邀了張衛、韓浩月、王端任現場嘉賓,四位極具風格的電影評論家之間,將會碰撞出什麼火花?讓我們一起期待。
北京│全球化進程中的失序與進步——《貿易打造的世界》讀書分享會5月26日(周六)19:00-21:00
地點:朝陽區朝陽北路101號朝陽大悅城5層單向空間
嘉賓:吳莉葦(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譯者)、劉玉海(《經濟觀察報》書評主編)
5月26日晚上,我們邀請到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貿易打造的世界》的譯者吳莉葦與《經濟觀察報》書評主編、資深政經記者劉玉海,與大家聊一聊貿易打造的世界及全球化進程中的失序與進步。
北京│記憶與闡釋——彩雲之南的鄉土聚落與建築5月27日(周日)9:30-11:30
地點:海澱區中關村南大街33號國家圖書館總館北區學津堂
主講人:王冬(昆明理工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雲南總給人們帶來絢爛、瑰麗的美好印象,彩雲之南的鄉土聚落與建築更令人們百味千轉、欲歸不能;它們與高山大川共生、與祖先神靈相守、與日常生活相伴。然而,在當下,對這些曾經的「鄉土」,我們還有多少記憶?該如何闡釋?從中又能得到怎樣的感悟?這些都不得不讓我們思考和追問!本次講座,昆明理工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王冬教授將為我們剖析彩雲之南的鄉土聚落與建築。
北京│論經典的誕生,聽一位老人藝講述背後的故事5月27日(周日)9:30-11:30
地點:東城區龍潭東路9號角樓圖書館
主講人:梁秉堃(演員、編劇)
5月27日,梁秉堃將做客角圖「北京會客廳」,為大家講述他與「國家級藝術殿堂」——北京人藝半個多世紀的深厚淵源。如果您也曾被那些經典話劇打動過,那就一起來和這位老藝術家重溫流光歲月,聆聽它們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吧。
北京│金牌小說到王牌戲劇——從故事到舞臺5月27日(周日)10:00-11:30
地點:西城區廊房頭條13號院1號樓Page One書店三層
主講人:金·皮爾斯(導演)
《深夜小狗神秘事件》首次亮相便超越《哈利·波特》,榮獲世界範圍內的30多項文學大獎。現在,這部《深夜小狗神秘事件》改編的舞臺劇《深夜小狗離奇事件》即將登陸北京。5月27日,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這部舞臺劇的駐團導演金·皮爾斯,在Page One北京坊店與大家親密分享這部超越《哈利·波特》的著作背後一切創作技巧和奧秘。
北京│在黑膠裡聽莫裡康內:用音樂創造電影的靈魂詩人5月27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東城區北新橋板橋南巷7號人美大廈北1層樂空間
嘉賓:葉菲(作者)、邱陽(「影樂志」創始人)、kulilin(自由撰稿人)、小樹(編輯)
黑膠唱片作為一種聲音和音樂的載體幾乎佔據了整個20世紀。而在這個「唱片已死」的年代,黑膠唱片無疑成為了復古文化的珍藏品,它們已成為既復古又新潮的事物。這種精緻、充滿故事感的黑膠唱片在冰冷的數字時代宣布逆襲的時刻已經到來。而這次要傾聽的主人公,便是擁有「電影配樂之神」稱號的莫裡康內。本場活動,我們將聯合膠流APP、影樂志、樂空間,為大家呈現莫裡康內的電影配樂歷程。
北京│鮑勃·迪倫詩歌繪本首發&譯者頒獎典禮5月27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朝陽區七聖中街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層單向空間
嘉賓:楊文軒(童立方投資人)、牟滄浪(森林魚總編)
5月24日,鮑勃·迪倫迎來77歲生日,遠在美國的他,也許不知道,自去年他的詩歌集被裝進薯片袋後,在中國的書店、公號等線上線下一片火熱,如今他寫給孩子們的繪本也在中國熱騰騰地出版了,其中的《永遠年輕》(Forever Young)還在全國上下發起翻譯賽徵稿。應廣大參賽譯者、愛書家長之請,出版方為迪倫安排本場特別的活動,今年六一可以帶著孩子過一個詩歌和音樂合奏的童年。
北京│曾國藩與晚清風雲人物——《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3》新書分享會5月27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海澱區海澱圖書城西大街35號3幢一層言幾又書店
嘉賓:張宏傑(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馬伯庸(作家)
5月27日,歷史學者張宏傑與文字鬼才馬伯庸,回溯歷史深處,碰撞思想火花,帶你讀懂一代名臣曾國藩與晚清風雲人物。
北京│宇宙與「宇宙主義」:歷史、當代與未來5月27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朝陽區金蟬西路OCAT研究中心展廳二層
嘉賓:趙洋(科學史博士)、杜可柯(媒體編輯)
暴力、衝突和戰爭已經使全球化徹底失控,而人工智慧的加速升級和超常變異,也許是人類更致命的危機。於是,關於宇宙秩序的想像,便成了人類思考未來命運的一個出口。誠如格羅伊斯所說的,「宇宙可能是人類最後的邊疆」,本次活動,我們特別邀請了科學史博士趙洋、藝術論壇中文網資深編輯杜可柯以及長徵計劃的研究員陳璽安,他們將立足當下,分別從歷史中國的宇宙想像、天文探索和俄羅斯「宇宙主義」的前世今生兩個不同角度就此話題展開一次別開生面的討論。
北京│年羹堯之死5月27日(周日)19:00-21:00
地點:海澱區花園路2號牡丹科技大廈1樓彼岸書店
嘉賓:張帆(北京大學歷史系主任)、張一南(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鄭小悠(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館員)
雍正稱之為「功臣」、「恩人」、「千古君臣知遇榜樣」的年羹堯,竟在短短一年多之後迅速淪為階下囚,最終身死名裂。這一年裡到底發生了哪些事?年羹堯又做錯了什麼?雍正帝出於哪種考慮,非得將年羹堯處死不可?本次活動,三位嘉賓將就這些問題,從鄭小悠新書《年羹堯之死》展開深入解讀。
上海│魔都詞出何處5月25日(周五)19:30-21:0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17號思南書局三層
嘉賓:肖峰(上海人民出版社編輯)、小如(上海師範大學天華學院日語講師)
這是一座不可思議的都市!不,不可思議還不夠,這簡直就是一座魔都!將近一百年過去了,「魔都」已經成為今天上海的代名詞。在魔都生活的你,作為魔都過客的你,正在憧憬魔都的你,對這座城市真的了解嗎?5月25日,不妨從《魔都》開始,追溯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上海│智能時代與中國傳統文化5月26日(周六)13:30-16:00
地點:黃浦區文廟路215號
主講人:蔣建平(新聞工作者)
如何在傳統文化研究傳承中更好地把自己從過去中提煉出來,迎接新的命運、挑戰與機遇?這次我們特別邀請到原上海電視臺財經報導、世界財經縱橫的主編蔣建平老師連續兩周來就這個大命題給大家答疑解惑。
上海│放任字牛:姜慶共上海街頭字體分享5月26日(周六)14:00-15:30
地點:徐匯區瑞平路230號保利時光裡B2補時多餘美術館
主講人:姜慶共(平面裝幀設計師)
平野甲賀先生在上海之行後感慨,「在上海的街頭能看到如此之多的漢字感到興奮,希望有一天能在上海街頭看見自己的設計。」於是我們很榮幸邀請到了「上海風景」工作室的美術指導姜慶共老師,分享工作室2004年來在上海街頭拍攝的民間字體。「放任字牛」是「放任自流」的諧音,表示民間書寫字體的隨性及自然,以此呼應平野先生靈動的設計風格。
上海│追尋六舟上人的九能證據5月26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黃浦區福州路401號上海古籍書店6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王屹峰(浙江省博物館研究館員)
美國波士頓美術館中國藝術部主任白鈴安(Nancy Berliner)評價六舟「是一位開拓者,也是一位優秀的視覺藝術家。在深耕中國藝術傳統和書法的同時,他也頗具實驗性,竭力超越傳統,甚至開始創作與繪畫無關的作品。當然,這一切都與繪畫、書法息息相關,但他還創作了源自拓片的作品,並且將拓片與繪畫結合起來,這無疑是一場革命」。5月26日,「2017中國好書」《古磚花供——六舟與19世紀的學術和藝術》作者、浙江省博物館研究館員王屹峰與您分享他追索多才多藝的六舟「九能」才華證據的故事。
上海│如何欣賞中國畫5月26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楊浦區國權路579號復旦經世書局
主講人:薛小芬(上海理工大學出版印刷與藝術設計學院美術系講師)
本場講座,首先通過中西繪畫對覽,總結中國繪畫的特點和西方繪畫的特點,無論是中國繪畫還是西方繪畫都是從求真寫實開始,只是中國從東晉的顧愷之開始,藝術出現兩條路線的分化,一致追求形似,一是神似;然後將通過具體案例分析這兩條路線的發展;最後將進行個案分析——徐渭藝術作品賞析。
上海│科隆布·施內克:講述,作為一種彌補5月26日(周六)14:00-15:30
地點:靜安區西藏北路166號大悅城北座6樓西西弗書店
主講人:科隆布·施內克(作家)
科隆布·施內克是一位創作了十餘部小說的作家,也是一位活躍於電視、廣播的記者,更聚焦女性困境,拍攝了四部紀錄片。2018年1月,人民文學出版社、九久讀書人出版了她的中篇紀實小說《彌補》,首次將施內克與她的作品引入中國。5月26日下午,科隆布·施內克將在西西弗書店與讀者們暢談《彌補》、她的多重職業身份以及她對女性話題的關注。
上海│年代敘事與小說空間——傅星《怪鳥》新書分享會5月26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傅星(作家)、張定浩(《上海文化》雜誌副主編)、吳越(編輯)、方鐵(編輯、譯者)
去書寫歷史,並藝術的呈現,這是傅星「文化地標式」的長篇新作《怪鳥》的基本立場。這部作品仿佛完成了穿越,復原了被沉默所覆蓋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後期到七十年代初「上海西區新村」的歷史時空:雖尊嚴落塵,信任崩塌,死亡司空見慣,這裡仍然還有少量的日常生活,還有愛情、歡樂、理想,還有難以泯滅的人性善。本次活動,幾位嘉賓將一起探討《怪鳥》所蘊含的年代敘事與小說空間。
上海│《慢半拍,我的書店光陰》:書店慢時光5月26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浦東新區銀城路66號尚悅灣廣場3樓百新書局
嘉賓:汪耀華(上海人民出版社編審)、好攝女(書店作家)
《慢半拍,我的書店光陰》講述了中國數十家獨立書店的故事,帶領讀者看到中國獨立書店的前世今生,也看到書店裡看書的人們、書店裡的小確幸。書中更收錄了已經消失的書店名錄,令人嘆惋。5月26日,讓我們在書店的成長與變化中,感受在書店中緩慢流淌的光陰故事。
上海│阿庫烏霧詩歌朗讀交流會5月26日(周六)14:30-16:30
地點:浦東新區世博大道1929民生現代美術館5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阿庫烏霧(詩人)
阿庫烏霧,彝族,漢語名羅慶春,文學博士,彝漢雙語作家、評論家,先後在國內外出版《冬天的河流》(彝文)、《虎跡》(彝文)、《走出巫界》、《阿庫烏霧詩歌選》等多部彝、漢、英文詩文集和理論評論集。本期「詩歌來到美術館」,我們請到這位詩人,為大家朗誦他的詩歌,並作交流。
上海│博伊斯和德國戰後現代主義5月26日(周六)14:30-16:00
地點:浦東新區祖衝之路2277弄1號昊美術館三層·圖書館
主講人:多羅特婭·舍內(達勒姆美術館藝術總監、總策展人)
毫無疑問,約瑟夫·博伊斯是二十世紀下半葉德國藝術最傑出的代表之一。儘管他的作品,尤其他的多版數作品涉及到一種更具包容性的多民族藝術歷史傳統組合——如在立體主義、達達主義、構成主義和超現實主義中運用到的各種方式,它們同時指涉了德國國家歷史和藝術史的獨特面貌。5月26日,昊國際策展人駐留項目首位策展人:多羅特婭·舍內(Dorothea Schöne)將帶來講座「博伊斯和德國戰後現代主義」。
上海│百態人生 萬般從容——從李叔同到弘一法師5月26日(周六)14:30-17:00
地點:閔行區合川路2570號科技綠洲三期2號樓之禾空間
主講人:蘇泓月(作家)
5月26日,之禾空間將邀請蘇泓月舉辦《李叔同》新書分享會,結合李叔同的才華造詣及代表性的詩詞品讀分享其生平、處世態度、心境變化,以及對學生、後輩的影響,並分享自身從時尚雜誌編輯到中國傳統文化研究者的身份轉變。
上海│「流動」的城市與「古典」的鄉村:白銀時代經典《彼得堡》《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新書分享會5月26日(周六)15:00-17:00
地點:徐匯區東安路562號綠地繽紛城購物廣場F1鍾書閣
嘉賓:鄭體武(翻譯家)、張閎(文化批評家、作家)、曹元勇(翻譯家、出版人)
本次活動,我們邀請到著名俄蘇文學研究者、上海外國語大學文學研究院院長、教授鄭體武和文化批評家、作家、同濟大學教授張閎作為對談嘉賓,並邀請翻譯家、出版人曹元勇作為主持嘉賓,他們將從「雙頭鷹經典」以及叢書最新推出的兩部小說《彼得堡》和《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中呈現的「『流動』的城市與『古典』的鄉村」展開對談,帶領讀者跟隨兩位俄蘇文學大師的足跡,回望俄羅斯文學的白銀時代,向偉大作家與不朽作品致敬。
上海│如何成為超級媽媽——《人生的38個啟示》新書分享會5月26日(周六)18:30-21:00
地點:閔行區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7樓光的空間·新華書店
主講人:陳美齡(作家、歌手、教育學博士)
陳美齡14歲出道成為歌手,從醜小鴨躍為超級巨星,紅遍中日,她也做亞洲親善大使,還養育了三個進入史丹福大學的兒子!許多人渴望知道陳美齡更多秘密,在大家反覆勸說下,她將這些年來的經歷寫成了《人生的38個啟示——陳美齡自傳》。本周六,她帶著這本新書來到光的空間·新華書店,親自講述她的人生經歷。
上海│文學中的城市記憶——帕慕克和他筆下的伊斯坦堡5月26日(周六)19:00-21:00
地點:虹口區公平路18號8號樓嘉昱大廈一層建投書局4樓傳記圖書館
嘉賓:蔡駿(作家)、胡桑(詩人、學者)、馬凌(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四十年間,奧爾罕·帕慕克一直在用自己的寫作,保存、刻畫乃至創造整個伊斯坦堡的記憶。對他來說,伊斯坦堡就是世界的中心。在帕慕克看來,抹去過去的遺蹟,忘記土耳其古老的歷史,無異於精神上的某種「弒父」行為,它最終會造就一片靈魂的廢墟。成為一個自由的、西化的、有個性的人,就必定意味著拋棄過去嗎?身在中國,我們自己的城市也處在劇烈變化和擴張之中,或許我們每一個人也不難對帕慕克的困惑感同身受。5月26日晚,我們特邀BTR、蔡駿、胡桑、馬凌作為分享會嘉賓,和各位讀者一起,分享閱讀帕慕克作品的感受。
上海│安然度「梅」5月27日(周日)14:00-15:00
地點:黃浦區淮海中路775號無印良品3F
主講人:張寅(上海市氣象局首席科普大使)
「黃梅時節家家雨」,梅雨從不缺席江南的夏。梅雨季的悶熱潮溼相信讓不少人煩惱,那麼雨是什麼?梅雨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們該掌握些什麼技巧來應對梅雨季?此次Open MUJI邀請到上海市氣象局首席科普大使張寅老師,和大家聊聊梅雨季的小知識,讓大家安然度「梅」。
上海│伊尹與早期黃老學5月27日(周日)14:00-16:00
地點:靜安區威海路870號靜安書友匯
主講人:袁青(上海師範大學講師)
約公元前16世紀初,伊尹輔助商湯滅夏朝,為商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以鼎調羹」、「調和五味」的理論來治理天下,就是老子所說的「治大國若烹小鮮」。本場講座,上海師範大學講師袁青將為我們解讀伊尹與早期黃老學的深層關係。
上海│《戲·鼓》——崑曲鑼鼓的樂與怒5月27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浦東新區世博大道1929號民生現代美術館5F多功能廳
主講人:林峰(演奏員)
「紅花雖好,但仍須綠葉扶持」,再好的戲骨也少不了戲鼓的襯託。由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與上海崑劇團共同主辦的崑曲音樂及表演講座系列,首講將邀請上海崑劇團國家一級鼓師、樂隊隊長林峰攜團隊打擊樂演奏員從聲音出發,介紹戲曲鑼鼓如何建構崑曲表演中的形式、人物及氛圍,與聽眾探索崑曲鑼鼓的「樂與怒」。
上海│親密的藝術:馬奈與莫裡索5月27日(周日)14:0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正門4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沈語冰(復旦大學特聘教授)
馬奈與印象派畫家莫裡索之間的關係是無法定義的。這種無法定義性正是「親密的藝術」的基本特徵所在。馬奈以莫裡索為模特創作的十二幅人物/肖像畫,令人驚嘆地呈現了這一藝術的美妙之處,勝過任何語言文字的描述、分析和闡釋。
上海│倘若深海下滿大雪——「騷客文藝」讀者見面會5月27日(周日)19:00-20:30
地點:徐匯區肇嘉浜路1111號美羅城5樓大眾書局
嘉賓:易小荷(記者)、董嘯(出版人)、李西閩(作家)、風行水上(作家)、龔曉躍(媒體人)
5月27日,騷客文藝創始人易小荷攜手騷客文藝主編董嘯,知名作家李西閩、風行水上、龔曉躍做客大眾書局·上海美羅城店。我們相信,有趣的靈魂終將會相遇。
上海│「無盡的行走」——漫談文德斯5月27日(周日)19:00-20:30
地點:徐匯區漕溪北路595號上海電影博物館
嘉賓:孫孟晉(文藝評論家、詩人)、沈禕(電影製作人、編劇)
作為「新德國電影四傑」中的一員,維姆·文德斯的名字已經為全世界的影迷所熟知。在新德國電影運動由盛轉衰的幾十年中,文德斯始終以他詩意的影像實踐著自己的藝術追求,並生長出獨特的「文德斯式」的話語。關於文德斯,我們仍有許多的問題與展望,關於漂泊的主題、「反敘事」的敘事等等,這既是文德斯電影中迷人的標誌,也是我們探尋其奧秘的一個窗口。5月27日晚上,我們特別邀請了文藝評論家、詩人孫孟晉以及電影製作人、編劇沈禕(沈四貓)兩位老師與我們一同漫談文德斯。
廣州│「寶萬之爭」的臺前幕後5月25日(周五)19:30-21:00
地點:天河區天河路383號太古匯MU35號方所
主講人:朱寶(《第一財經周刊》主筆)
中國資本市場建立以來,從來沒有一個商業事件,能像「寶萬之爭」如此高頻率發生,並且得到極高的關注度,以至於被中國不同群體的人們持續地談論。涉及中國著名企業萬科股權之爭的「寶萬之爭」引發政經領域多方強烈關注,並對中國的資本市場管理產生了重大影響。5月25日,朱寶攜《萬科局中局》一書來到方所廣州店,和你一起聊聊「寶萬之爭」臺前幕後故事。
廣州│「蔡瀾四部曲」讀者見面會5月26日(周六)15:00-17:00
地點:天河區天河路383號太古匯MU35號方所
主講人:蔡瀾(美食家、專欄作家)
友情、愛情、飲食,皆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種感官體驗的交織,構築我們的一生,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豐富的色彩。而在漫漫人生旅途當中,想將生活過得有趣,其實也是一門學問。此次,我們有幸邀請到蔡瀾老師攜其四部散文結集《江湖老友》、《紅顏知己》、《飲食男女》、《妙趣人生》蒞臨現場,與各位讀者面對面交流,為大家剖析這門學問,暢談妙趣人生。
成都│《自由生長》西西弗書店新書分享沙龍5月26日(周六)15:00-16:30
地點:高新區盛和一路99號凱德新南3樓西西弗書店
嘉賓:唐蕾(小酒館館主)、歐珈源(音樂人)、老鬼(堅果Livehouse創始人)
《自由生長》是中國第一本以Livehouse為寫作背景的出版物,集合21個獨立的非虛構故事,聚焦21位作者獨特的個體經驗、音樂表達和多樣化的生活方式選擇,呈現當代中國獨立音樂文化和青年亞文化。5月26日,我們要講21個故事給你,關於那些搖搖欲墜的Livehouse裡迷人的夜晚,關於青春期、成人甚至將來的老去。
成都│人工智慧的未來狂想5月27日(周日)15:00-16:30
地點:錦江區中紗帽街8號成都遠洋太古裡M68-70號方所
嘉賓:Roey Tzezana(布朗大學人類中心機器人研究所研究員)
5月27日,以色列未來學家Roey Tzezana博士將做客方所成都店,這位精於量化研究算法以預測未來的學者,將為你展現科學預測的魅力,解密未來AI世界的輪廓。
成都│做語言忠誠的信徒——《丁酉故事集》成都首發式5月30日(周三)19:30-21:00
地點:錦江區钂鈀街75號軒客會格調書店
嘉賓:弋舟(作家)、阿來(作家)、盧一萍(作家)
繼《丙申故事集》之後,弋舟推出最新短篇小說集《丁酉故事集》。本次活動,三位嘉賓將為大家解讀這本新書,並分享自己的創作心得。
杭州│不是聊齋的聊齋——長安城內新昌坊裡的舊物與舊事5月26日(周六)14:00-16:30
地點:上城區南復路60號南宋官窯博物館3號館2樓會議室
主講人:閻焰(望野博物館館長)
在長安城內新昌坊及臨近區域,歷年來屢有考古發現,且不乏文獻記載。從人物到文本,從器具到詩詞,從地名到居所,長安城內新昌坊裡的種種串聯起來,勾畫出一幅生動的圖卷。閻焰館長則將通過有趣的故事,介紹唐代新昌坊裡的特別器物和時代風貌的變化,講述長安城的那些事。
杭州│《我想要始終不渝地生活》:松浦彌太郎新書發布會暨首次中國讀者見面會5月26日(周六)16:00-17:30
地點:西湖區學院路77號黃龍萬科中心星商匯客廳
主講人:松浦彌太郎(作家)
5月26日,松浦彌太郎即將展開他的杭州之行,這既是他新書《我想要始終不渝地生活》的發布會,亦一場關於生活的對談。上海、杭州、東京,現代都市的喧囂之外,到底應該追求怎樣的生活?又要如何在霓虹幕落之後,保持自己的本心呢?蟬鳴之夏,邀請您一同來品味我們想要的理想生活。
杭州│《我想要始終不渝地生活》:松浦彌太郎新書發布會暨首次中國讀者見面會5月26日(周六)19:30-21:00
地點:餘杭區良渚文化藝術中心大屋頂劇場
主講人:松浦彌太郎(作家)
無論你是「80後」還是「90後」,甚至是「00後」,成長的你,總是擔心自己會變得油膩,變成自己原先所討厭的樣子,也恐懼隨著年齡的增長,卻依然一無所得。可就在某一天,某個人、某件事、某樣物件的突然出現,改變了你的人生軌跡,讓你仿佛要走下坡路的人生突然間變得閃閃發光。5月26日,也許松浦彌太郎先生的此次分享,會帶給你一些改變。
南京│從軍機處到馬林迪——物質形式與政治活動的幾種關係5月25日(周五)19:00-21:00
地點:玄武區四牌樓2號東南大學中大院求是堂
嘉賓:朱劍飛(墨爾本大學副教授、博導)、葛明(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李華(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魯安東(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胡恆(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諸葛淨(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
朱劍飛長期從事建築歷史與理論研究,主要關註明清北京政治空間、近現當代中國建築、建築理論的對話、世界背景下的中國建築、古今中國建築的連續性等課題等。本次活動,他將從軍機處到馬林迪,探討物質形式與政治活動的幾種關係,並與幾位嘉賓展開對談。
南京│在春的臨終詠嘆:田原譯谷川俊太郎詩歌賞析會5月27日(周日)19:00-21:00
地點: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主講人:田原(詩人、譯者)
谷川俊太郎被譽為宇宙詩人、教科書詩人、國民詩人和日本現代詩歌旗手。他的作品語言簡約深刻,富有超人的想像力,在戰後崛起的日本現代詩人當中獨樹一幟。本周日晚,雅眾「世界都是詩」系列詩會七——「在春的臨終詠嘆」走進先鋒書店,著名旅日詩人、譯者田原將和我們一起走進美妙的詩的世界。
鄭州│以一生之久,採集真意與精華——散文寫作中的生命積澱和深度思考5月26日(周六)15:00-17:00
地點:中原區建設路秦嶺路大摩西元廣場三樓紙的時代書店
嘉賓:彭程(編輯)、邵麗(河南省文聯主席)、李暄(詩人、作家)、凍鳳秋(《中原風》主編)
本此活動,幾位嘉賓將結合自身創作談一談散文寫作中的生命積澱和深度思考。
鄭州│草原與中原、和與戰的隱秘5月27日(周日)15:00-17:00
地點:中原區建設路秦嶺路大摩西元廣場三樓紙的時代書店
嘉賓:王文劍(河南工學院經濟貿易系主任)、鄭海洋(河南工學院管理工程系主任)
《弓與犁——草原與中原的「和」與「戰」》從經濟學的視角,試圖揭開在草原和中原之間戰爭與和平的隱秘。比如,長城在中原王朝和草原民族碰撞和融合中的作用真的很大麼?宋朝為什麼願意在並沒有被打敗的時候,和遼國籤訂下著名的「澶淵之盟」?唐太宗為什麼能夠成為草原民族的「天可汗」?成吉思汗統領的蒙古軍團嗜殺的經濟學解釋是什麼?5月27日,兩位嘉賓將在輕鬆幽默中揭開草原與中原千年糾葛、融合的經濟文化密碼,為聽眾打開審視中國歷史的另一扇門。
鄭州│中原民謠裡的花兒與少年——《花兒與歌聲》分享會5月27日(周日)15:30-16:30
地點:二七區民主路10號華潤萬象城3層西西弗書店
主講人:孟憲明(河南省兒童文學學會會長)
本次活動,我們邀請2017年度「中國好書」——《花兒與歌聲》的作者、河南省兒童文學學會會長孟憲明,分享中原民謠、童謠,與孩子們現場學唱《月亮謠》。
福州│世界遺產,民居瑰寶——漫談土樓文化5月26日(周六)9:30-11:30
地點:鼓樓區湖東路227號福建省圖書館一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王其春(漳州市南靖縣社科聯主席)
講座根據主講人長期對土樓文化的探索、思考和研究,從南靖縣情、土樓主要特點和土樓文化內涵等三個方面對土樓文化進行挖掘、梳理、分析和解讀,旨在增進人們對土樓文化的認識和了解,以達到更加熱愛文化遺產、堅定文化自信、促進文化旅遊之目的。
福州│詩人的使命5月27日(周日)9:30-11:30
地點:鼓樓區湖東路227號福建省圖書館一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商震(詩人)
詩歌一直是佐證歷史發展進程的可靠文本,是社會情緒的有效反映。一個不懂人文關懷和沒有人文關懷的人不能稱之詩人。本次講座旨在闡明詩人生於此時代就要負有此時代的使命,要成為歷史的忠實記錄者。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