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東城區後圓恩寺胡同甲1號小眾書坊
嘉賓:楊慶祥(詩人)、李宏偉(作家)、彭敏(詩人)、戴濰娜(詩人)、嚴彬(詩人)、劉汀(作家)、李崢(專欄作家)、李壯(詩人)、魏冰心(作家)、寧以安(作家)、楊碧薇(詩人)
這是一場有點特別的朗誦會,胡同裡的四合院,沒有點燈,我們幕天圍坐,聆聽蟬兒叫,夏風吹,提琴古箏響,聆聽文字變成語言。朗誦會的主角,是一群同是青年作家的好友。6月29日的晚上,他們將分別朗讀書中的段落,同時,也各自帶來了一份神秘禮物,跟現場的讀者一起分享。
北京│未來已至——增強現實和虛擬實境6月30日(周六)13:30-15:30
地點:東城區五四大街1號中國美術館文創中心三樓
主講人:邱宇(CandyBook創始人)
「人人都是創意家」本期邀請CandyBook的創始人邱宇,通過實例來分享視覺藝術對最前沿技術的應用。
北京│馬來西亞金牌作詞人瑞業北京作詞分享會6月30日(周六)13:30-17:00
地點:東城區東四北大街107號科林大廈B座107室
主講人:瑞業(作詞人)
瑞業這個名字在馬來西亞音樂圈幾乎無人不曉,他為華語樂壇創作了許多為人稱道的好詞,比如《勇氣》、《你不知道的事》、《愛笑的眼睛》等。本次活動,資深寫詞人瑞業將分享自己的創作心得。
北京│對談:關於柏林戲劇節以及2017年入圍作品6月30日(周六)14:00-15:30
地點: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創意廣場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
嘉賓:傑洛恩·維斯蒂拉(柏林藝術節戲劇顧問)、希琳· 索伊特拉瓦拉(柏林戲劇節評委)
值「2018柏林戲劇節在中國」項目啟動之際,歌德學院特邀戲劇評論家、柏林戲劇節評委希琳·索伊特拉瓦拉與柏林藝術節戲劇顧問傑洛恩·維斯蒂拉舉行對談。屆時,他們二人將為現場觀眾介紹柏林戲劇節這一德語國家最重要的戲劇節的運作方式,以及2017年入圍作品分別具有哪些特點。
北京│辮子,鬍子,褂子……——魯迅影像面面觀6月30日(周六)14:00-16:30
地點:朝陽區東三環南路88號首都圖書館A座一層多功能廳
主講人:黃喬生(北京魯迅博物館常務副館長)
黃喬生先生對魯迅影像進行過系統研究,本講座將通過解讀這些照片,講述魯迅生平事跡,揣摩其性格特點所在,感知其所在時代的風貌。
北京│保加利亞及其文學歷程6月30日(周六)14:00-17:00
地點:朝陽區朝陽門內大街166號人民文學出版社後三樓會議室
主講人:餘志和(新華社高級編輯、翻譯家)
保加利亞文學是最早的斯拉夫文學,發端於9世紀。古保加利亞文學取得了傑出的藝術成就,進而傳入俄羅斯、塞爾維亞、瓦拉幾亞和摩爾多瓦。之後保加利亞文學又有長足的發展。早在20世紀初保加利亞文學就被介紹到中國,魯迅先生是第一位向中國介紹保加利亞文學的人。本次活動,新華社高級編輯餘志和將為我們詳細講解保加利亞及其文學歷程。
北京│原來你也在這裡——探秘城市中的野生動物6月30日(周六)14:30-16:00
地點:東城區王府井大街36號涵芬樓書店二層
嘉賓:劉娜(導演)、黃越(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後)
你知道天壇公園裡住著野生東北刺蝟嗎?你知道為什麼北師大的小嘴烏鴉特別多嗎……本次活動,《家園——生態多樣性的中國》的總導演劉娜和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顧問黃越,將帶領我們通過紀錄片的鏡頭,重新發現北京這座古城,探秘與人類共同生活在這裡的野生動物,並逐個揭曉上述問題的答案。
北京│現代變局與儒家應對之道——《當經成為經典》對談沙龍6月30日(周六)14:30-16:00
地點:海澱區花園路2號牡丹科技大廈一層彼岸書店
嘉賓:任劍濤(清華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梁濤(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幹春松(北京大學哲學院教授)
本次沙龍借清華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任劍濤老師的新書《當經成為經典:現代儒學的型變》出版之機,請任劍濤教授與梁濤、幹春松教授共同探討儒學的現代命運與儒學重建的嘗試。
北京│蔡駿·《鎮墓獸·金匕首》西西弗書店讀者見面會6月30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東城區東直門南大街1號來福士購物中心2層西西弗書店
主講人:蔡駿(作家)
一場橫跨陸地與海洋的終極冒險,一場與天下邪惡勢力的激烈角逐,千年古墓的終極秘密,術士徐福長生不死之謎,即將揭曉!6月30日,蔡駿將攜新書《鎮墓獸·金匕首》來到西西弗書店,與讀者分享創作心得。
北京│群峰之上便是夏天——《觀物》·北京高校青年大學生詩人朗誦對話會6月30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朝陽區望京中環南路1號社科院研究生院D座2層單向空間
嘉賓:芒克(詩人)、董海平(《觀物》詩刊出品人)
本場活動邀請了幾位在京高校的青年詩人們,在朗誦之餘,我們還以「青年 學院 城市」為關鍵詞穿插三場小對話,探索新一代青年人在學院和城市中生活和寫作的、有關詩意和「反詩意」的思考。
北京│瑰麗畫面下的真愛與美——作家徐小斌《海百合》新書分享會6月30日(周六)19:00-21:00
地點:朝陽區七聖中街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層單向空間
嘉賓:李敬澤(作家、文學評論家)、陳曉明(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楊慶祥(詩人)、徐小斌(作家、編劇)
6月30日晚,作家徐小斌將與嘉賓李敬澤、陳曉明、楊慶祥一起,在單向街書店·愛琴海店進行深度有趣對談,與讀者分享這本文學氣質濃厚的瑰麗繪本的發想與創作過程,以及它所代表的至愛至美之深意。
北京│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與管理7月1日(周日)8:00-12:00
地點:海澱區阜石路甲19號德爾康尼骨科醫院
主講人:方爾加(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陽明學博大精深,不僅修身、持家等諸多問題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經營與管理也可以在其中領悟到智慧精髓。7月1日,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方爾加先生將用精彩生動的講解,帶領大家走近「明代第一流人物」王陽明,從管理角度幫助大家了解心學、解心中所惑,躬親踐行「知行合一」!
北京│像動物一樣觀看——《眼前往事》新書沙龍7月1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D區798西街·機遇空間
嘉賓:劉小東(藝術家)、史航(編劇、策劃人)
在人手一隻攝像頭的當下,攝影與繪畫究竟還有怎樣的可能性?畫家之眼如何變作攝影之眼?像動物一樣觀看,看到了什麼?劉小東與史航將圍繞新書,分享個人在大時代下的眼前往事,以及作為藝術家的觀看之道。
北京│復得的與復失的:歷史與文化記憶7月1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海澱區杏石口路50號中間藝術區中間美術館
主講人:戴錦華(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20世紀無疑是中國社會經歷激變、中華文明歷經蛻變的年代,本講座擬從歷史敘述的慣例與修辭:「斷裂」和「綿延」切入,討論20世紀乃至21世紀中國現代史敘述的文化症候:斷裂與缺失,記憶與失憶,譫妄與失語,討論此間的歷史記憶的喪失與修復,探究我們歷史記憶的復得與復失間社會進程與文化困境,進而思考文化記憶與歷史敘事的路徑及可能。
北京│《持劍者心傷》新書發布會7月1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海澱區海澱圖書城西大街35號3幢一層言幾又書店
主講人:朱炫(暢銷書作者)
暌違三年,自謔悶騷而近妖的知乎大神朱炫攜《持劍者心傷》再度回歸!7月1日來言幾又,和大師兄聊聊熱血青春和持劍少年,侃侃世界盃和創造101的小姐姐們!
上海│簡單村 小書房6月29日(周五)18:00-20:30
地點:長寧區鎮寧路465弄161號愚園裡C座101室那行零度空間
嘉賓:張曄(插畫師)、王xx(漫畫家)
6月29日,簡單村邀請到聚集插畫師與愛好者的平臺鯨字號,請鯨字號插畫師張曄與《海豹和小章魚》漫畫作者王xx一起,回答你的終極困惑:畫畫養活自己?沒那麼簡單!
上海│家書6月29日(周五)19:30-21:0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17號思南書局三樓
嘉賓:陳蕾(編輯)、白鵬鳴(退休醫生)、石劍峰(媒體人)
每個星期五的晚上,思南經典誦讀會準時與各位讀者朋友見面。本周我們選擇了一封信和一本書,不僅邀請了特別嘉賓:外公一家(外公白鵬鳴、女兒董雲、女婿石劍峰以及兩位可愛的外孫),還邀請了《家書:青年時期寫給父親母親》的責任編輯陳蕾,與大家一起誦讀信箋和《家書:青年時期寫給父親母親》,體會不同年代,老人和子女之間樸素、真切的對話,感受教育的真知灼見。
上海│海派小說的追憶與追逐6月30日(周六)14:00-16:35
地點:靜安區烏魯木齊北路459號靜安區文化館6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張怡微(作家、復旦大學中文系講師)
本期讀書會我們請來了上海青年作家、復旦大學講師張怡微,為大家主講《海派小說的追憶與追逐》。
上海│21世紀青年——周嘉寧新作《基本美》分享會6月30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主講人:周嘉寧(作家)
本次思南讀書會邀請到作家周嘉寧,藉由《基本美》一書,與讀者們分享她近些年關於城市、青春、未來、創造、美、友誼等話題的探索與思考。
上海│思考生活的模樣,三者三樣——《小津安二郎》6月30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黃浦區淮海中路775號無印良品3F
嘉賓:蔡劍平(上海國際電影節選片顧問)、徐辰(讀庫編輯、譯者)
本次活動,我們邀請到了致力於中日電影交流的蔡劍平老師,以及讀庫編輯、《小津安二郎》一書的譯者徐辰老師,一起來聊一聊小津安二郎的鏡頭語言以及他鏡頭下的日本家庭生活。
上海│慰藉無可慰藉之人——2017諾獎作家石黑一雄作品發布會6月30日(周六)14:00-16:00
地點:虹口區公平路18號8號樓嘉昱大廈一層建投書局
嘉賓:周小進(翻譯家)、馮濤(出版人、譯者)、張坤(翻譯家)、郭國良(翻譯家)、宋僉(編輯)
6月30日,集結石黑一雄作品出版團隊、譯者在建投書局與你共讀他的作品。分享會後,譯者馮濤、張坤、周小進、郭國良將為讀者籤名。
上海│「網絡空間」的理論化嘗試:起源、框架與價值6月30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楊浦區國權路579號復旦經世書局
主講人:方師師(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網際網路如同社會的發動機,引發了技術革命、傳播革命、產業革命和社會革命,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都被吸納進來並重新組織架構。如何重新審視和理解這一技術特徵與社會邏輯共同架構而成的「新空間」,成為我們研究和思考的新問題。本次活動,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方師師將就以上問題展開思考與解讀。
上海│如何設計製作出一款字不可擋的字庫6月30日(周六)14:30-16:00
地點:徐匯區瑞平路230號保利時光裡B2補時多餘美術館
主講人:楊偉(銳字家族創始人)
你知道一款字庫需要製作多少個漢字?歷經多久的周期?什麼樣的字形才是當前最in?銳字家族創始人楊偉將在本次工作坊之中分享關於字庫製作的「風花雪月」,第一次向大眾解析如何設計製作出一款「字不可擋」的字庫奧秘。
上海│從《恥》開始,淺談美國戲劇6月30日(周六)14:30-16:00
地點:黃浦區牛莊路704號中國大戲院
主講人:蒂莫西·道格拉斯(導演)
《恥》2012年首演於美國芝加哥,並由紐約林肯中心劇院製作進入紐約外百老匯表演。在本次對談中,蒂莫西將探討對這部全球範圍內頗受歡迎、直指美國社會種族問題的現實主義戲劇的藝術理解與解讀,美國華盛頓版本中國巡演背後的故事,並期待與中國觀眾的面對面交流。
上海│地景與鄉土:集體認知中的基礎設施6月30日(周六)14:30-16:00
地點:靜安區北蘇州路1016號OCT當代藝術中心
嘉賓:譚崢(策展人)、王翊加(策展人)、田寶江(同濟大學副教授)、張佳晶(建築設計師)、馮路(建築師)
本次活動,幾位嘉賓將圍繞地景與鄉土:集體認知中的基礎設施,展開深入探討。
上海│人人皆在困境中——單讀的困境收集之旅6月30日(周六)15:00-17:00
地點:長寧區長寧路1139號長寧來福士廣場西區B1言幾又書店
嘉賓:雲也退(專欄作家)、郭玉潔(媒體人)、索馬利亞(編輯)、吳琦(《單讀》主編)
不管這是最好還是最壞的時代,這都是一個困境重重的時代。我們在成長曆程、個人生活中曾經或者正在面對的痛苦,我們在公共視野和社會生活中所見證甚至參與的不公,我們對時代潮流和世界走勢的憂慮……生活會更好嗎?未來會怎樣?新一輯《單讀》繼續思想訓練,選擇直面它們。這一次我們來到上海,邀請作者與讀者一起分享、解析、破題,尋找衝破困境的辦法,尋找想像的空間和實踐的可能。
上海│迷魂記——埃利希錯視藝術的幻景原理6月30日(周六)16:30-18:00
地點:浦東新區祖衝之路2277弄1號昊美術館3F圖書館
嘉賓:劉旭俊(藝評人)、董銘(影評人)
在本次講座中,藝評人劉旭俊與影評人董銘(Luc),將帶領觀眾從希區柯克的「螺旋樓梯井」,深入萊安德羅·埃利希的「虛·構」世界。
上海│集體主義建築在上海6月30日(周六)19:00-20:30
地點:黃浦區淮海中路755號無印良品3F
嘉賓:石青(藝術家)、丘兆達(建築師)
本次沙龍,石青將通過電影、海報、攝影等形式,講述圍繞集體主義建築展開的現當代中國城市的生活、轉型與公共記憶。建築師丘兆達也將分享他參與「集體主義建築」項目實踐的思考和最新的感悟。
上海│鮮花與女性:最後的作品7月1日(周日)9:3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正門4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沈語冰(復旦大學特聘教授)
19世紀下半葉,沒有一個畫家比馬奈更敏銳地表現了對鮮花、女性和生命的理解。他晚年的女性肖像畫和靜物畫的成就是驚人的,但在其早年眾多引起爭議的名作的光環下,這些作品的靈韻似乎被淹沒。是時候重新認識馬奈後期女性肖像畫和靜物畫的價值和意義了。
上海│認識中國哲學的真理觀7月1日(周日)14:00-16:00
地點:靜安區威海路870號靜安書友匯
主講人:杜保瑞(上海交通大學哲學系教授)
本次講座,上海交通大學哲學系教授杜保瑞將對中國哲學的真理觀展開深入探討,分享自己對於中國哲學的理解。
上海│足球地理之蘇聯、俄羅斯與東歐7月1日(周日)14:00-16:00
地點:長寧區天山路356號長寧區圖書館8樓
主講人:周浩(自由撰稿人、足球觀察員)
俄羅斯、蘇聯與東歐,在20世紀經歷了政治和社會上的劇烈變動,足球和這些國家一同經歷了怎樣的命運和起伏?蘇東國家的足球體制如何影響了中國?蘇東足球與各個城市和階級又有著怎樣的關聯?本次足球地理沙龍,主講人周浩將漫談這些話題,以足球話地理,以城史解足球。
上海│全球基礎設施與其空間表達7月1日(周日)14:00-16:00
地點:靜安區北蘇州路1016號OCT當代藝術中心
嘉賓:李亮聰(香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韓濤(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王子耕(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講師)、王博(紐約視覺藝術學院視覺與批判研究系副教授)
在本次活動中,幾位學者將從全球基礎設施談起,探討其深層的空間表達。
上海│每個人的人工智慧,從AI醫療影像診斷談起7月1日(周日)14:00-17:00
地點:虹口區公平路18號8棟嘉昱大廈一層建投書局
主講人:張京雷(Airdoc副總裁)
本次活動,我們邀請了醫療人工智慧企業Airdoc副總裁張京雷,從AI如何輔助醫療影像診斷入手,系統講解醫療領域人工智慧現狀、臨床應用與商業化探索。
上海│納博科夫的文學課7月1日(周日)14:30-16:00
地點:閔行區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7樓光的空間·新華書店
嘉賓:馬凌(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陳以侃(書評人)
作家解讀作家、天才剖析天才、經典成就經典,這是由小說大師納博科夫開設的獨一無二的文學課堂。本次活動,兩位嘉賓將和讀者們聊一聊小說大師納博科夫的文學創作。
上海│「把座位燒掉」——浸沒式戲劇啟蒙之路Talk7月3日(周二)19:30-20:45
地點:徐匯區衡山路880號衡山·和集3F
嘉賓:Jennine Willett(Third Rail Projects藝術總監)、Tom Pearson(Third Rail Projects藝術總監)
表演是即興的還是編寫好的?導演和編劇到底設計了多少條故事線?每位觀眾為什麼能有不同的體驗?到底什麼是人們所說的「小黑屋」、「一對一」?這一次我們邀請了紐約Third Rail Project的兩位藝術總監來到上海,與衡山·和集聯手推出「把座位燒掉」——浸沒式戲劇公開講座。
上海│上海百老匯音樂劇的歷史和發展7月5日(周四)18:30-20:00
地點:靜安區南京西路1376號上海商城東峰540室上海美國中心
主講人:錢世錦(音樂家)
錢世錦先生訪問美國時看到了音樂劇《悲慘世界》,決心要將此劇引進中國,經過14年的夢想,終於在2002年第一個把音樂劇《悲慘世界》引進中國上海,引起轟動,接下去就每年在大劇院引進一部音樂劇直到2009年文化廣場作為專業的音樂劇劇場開幕。錢世錦先生願意同我們分享如何把百老匯的音樂劇引進中國市場以及其中的酸甜苦辣,他有很多故事想講給大家聽。
上海│中國鄉村田野調查——與Sixth Tone觀察員對話7月5日(周四)19:00-21:00
地點:徐匯區衡山路880號衡山·和集3F
嘉賓:Sixth Tone觀察員
2018年6月,Sixth Tone(第六聲)邀請八位年輕的學者,以「技術革新與中國鄉村」為題,在八個省市展開實地考察。如今,這些研究者已經回來,將與大家分享他們關於中國鄉村的電子商務、大數據、農業無人機和土地沙漠化等方面的考察所得和親身經歷。
上海│將冷門做成爆款7月5日(周四)19:30-21:00
地點:黃浦區北京東路780號黃浦劇場
主講人:徐晴(導演)
《聲臨其境》成爆款是總導演徐晴意料之外的事,節目播出以來,連續11期同時段收視第一、網絡點擊量14億、豆瓣評分8.3。7月5日思想湃,一起來和徐晴探秘節目製作的臺前幕後,以及如何將冷門做成爆款。
廣州│「寶萬之爭」:中國資本市場的萬花筒——《萬科局中局》新書分享會6月29日(周五)19:30-21:00
地點:天河區珠江東路16號高德置地冬廣場4層聯合書店
主講人:朱寶(《第一財經周刊》主筆)
翻開《萬科局中局》這本書讀「寶萬之爭」,我們可以發現一部商戰電影的一切要素:背叛、魅惑、愛恨情仇、利益紛爭、不確定性、「平凡小人物」的逆襲、捍衛各自立場的「視死如歸」、各自「道義」需要抵達的歸途等等。6月29日,朱寶攜《萬科局中局》一書,來到聯合書店珠江新城店,與大家一起聊聊「寶萬之爭」臺前幕後故事。
廣州│賈樟柯的江湖世界6月29日(周五)19:30-21:30
地點:天河區天河路383號太古匯MU35號方所
主講人:賈樟柯(導演)
從1998年的《小武》到最新力作《江湖兒女》,賈樟柯逾二十年的電影創作一直用真誠的鏡頭語言描述當下。6月29日,方所廣州店,導演賈樟柯將與我們暢聊他的江湖世界,分享一代電影導演的電影語言和電影信念。
廣州│風景與山水中的「政治」6月30日(周六)15:00
地點:天河區珠江東路2號廣東省博物館一層學術報告廳
主講人:胡斌(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
風景不只是被動的可供觀賞的對象,而是涉及到身份、意識形態、權力關係的社會文化建構。表達風景的語言風格以及其符號意義和作用力是我們討論風景作品時經常要處理的兩個不同層面的問題。本講座試圖在中西山水/風景的參照系中,結合具體案例來闡述這些圖像的語言塑造與政治關係問題,以為我們那些熟悉的畫作提供另一種觀看視角。
廣州│歲月無聲三十年——劉卓輝新書分享會7月1日(周日)15:00-17:00
地點:越秀區環東市路332號保利中環廣場南塔B1扶光書店
主講人:劉卓輝(音樂人)
在香港有這樣一句話,十年一出陳奕迅,百年碰到個林夕,千年難遇張國榮,世上已無黃家駒……他們的背後都少不了御用填詞人劉卓輝的支持。7月1日下午,劉卓輝將親臨扶光,向你講述屬於Beyond的光輝歲月。
廣州│向專業唱、作進發7月3日(周二)15:30-17:00
地點:天河區廣州大道中1229號廣東省文化館·小劇場
主講人:趙文海(作曲家)
此次講座,趙文海老師將分享他將近30年的音樂從業歷程和經驗,及其本人與眾多著名藝人合作發生的有趣故事,以及他對於專業音樂創作的一些看法和獨門秘技。
成都│從世界發現中國——《樞紐:3000年的中國》新書分享6月30日(周六)15:00-17:00
地點:錦江區中紗帽街8號成都遠洋太古裡M68-70號方所
主講人:施展(歷史學者)
我們身處一個思考未來的時代,幾乎每個人都在思考兩個問題:未來究竟有沒有機會?中國到底有沒有前途?而要推想未來,首先要擺脫關於自我的一種「深刻的焦慮」,知道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以及我們與世界的關係是什麼。6月30日,方所成都店,青年歷史學者施展將與我們暢談如何重新塑造史觀,給中國幾千年的複雜歷史一個統一的解釋框架。
成都│陀螺凡達可:想做一輩子坎城影迷6月30日(周六)19:00-21:00
地點:青羊區金河路59號尊城國際大廈六樓
嘉賓:陀螺凡達可(獨立製片人)
本期活動,我們有幸邀請到一位熱愛電影的重量級嘉賓——陀螺凡達可,為我們帶來此次坎城電影節的一線報導,與我們分享他參與電影節的精彩瞬間。
深圳│離別記憶裡的燦爛星辰——《練習告別》沫沫·西西弗書店新書分享會7月1日(周日)15:00-17:00
地點:羅湖區南湖街道人民南路2028號金光華廣場2樓西西弗書店
嘉賓:沫沫(旅行作家)、晉一(電臺主播)
這是一本關於離別的書,11個故事,11種人生,11次相遇,11次離別,每一個故事都發生在她旅行、旅居的時光裡。7月1日,作者將攜新書和讀者分享這些關於離別的故事。
杭州│從大運河到格萊美:作曲家周天為你講述音樂背後的故事6月30日(周六)18:30-20:30
地點:江幹區解放東路58號杭州圖書館
主講人:周天(作曲家)
周天的音樂風格清新簡練、手法嫻熟、注重唯美與技術的結合。他的作品多次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和林肯藝術中心、華盛頓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演。本次活動,周天將為我們講述音樂背後的故事。
南京│土的聲音——蘇陽新書分享會6月30日(周六)19:00-21:00
地點: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主講人:蘇陽(歌手)
本周六晚,文化歌者蘇陽將帶來他行走的民歌筆記——《土的聲音》,為大家分享對音樂的探索和天南地北的經歷,講述離我們非常遙遠的那些民間。讓我們一起慢下來,感受土地的氣息,傾聽生活的迴響。
長沙│《無端歡喜》——餘秀華新書分享會6月30日(周六)14:30-16:30
地點:嶽麓區楓林三路1099號梅溪書院L2層講堂
主講人:餘秀華(詩人、作家)
2014年年底,一首《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讓我們的手機刷了屏。如今,餘秀華從橫店村,乘小火車,轉坐高鐵,穿過大半個中國來長沙噹噹梅溪書院,與大家分享她的第一本散文集《無端歡喜》:這裡面有故土的遼闊,親人的惆悵,生死的迷惘,愛恨的交疊,家國的感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