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化講座│副刊,上海報紙的重鎮

2020-12-24 澎湃新聞
北京│未來的十二種可能——西西弗書店科幻系列分享會

時間:

9月7日(周五)19:30、9月8日(周六)19:00、9月9日(周日)15:00

地點:

東城區南大街1號來福士購物中心2層、東城區崇文門外大街18號國瑞購物中心2層、朝陽區廣順北大街33號凱德MALL4層西西弗書店

嘉賓:

朱進(北京天文館館長)、姬少亭(果殼網聯合創始人)、吳甘沙(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董寰(湛廬文化總編輯)、陳楸帆(科幻作家)等

如果有一天,人工智慧像《機械姬》情節中的那樣,將你囚禁50天;如果有一天,你能夠通過深度腦刺激升級自己,但很有可能喪失本性;如果有一天,你的未來都在無人機的監督下,生不如死,只想逃離;如果有一天,一個28000歲的人工智慧開始像哲學家一樣思考孤獨……科技到底是人類未來的堡壘,還是牢籠?西西弗書店科幻系列分享會,讓我們帶你搶先解鎖被科技顛覆的12個未來!

北京│從《製造漢武帝》到《海昏侯劉賀》——宮廷政治與歷史形象

時間:

9月8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朝陽區三裡屯北街43號三聯韜奮書店

主講人:

辛德勇(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本次活動,北京大學歷史系辛德勇教授將和大家一道,嘗試剝離司馬光強自塗抹在漢武帝身上的奇異色彩,回到西漢,近距離觀察漢武帝劉徹,深入探究漢武帝晚年複雜的心境與作用及其留下的政治遺產。

北京│越過文體界限的山丘,來到未命名的平原——《三四越界》新書分享會

時間:

9月8日(周六)14:00

地點:

朝陽區七聖中街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層單向空間

嘉賓:

文珍(作家)、周曉楓(作家)、寧肯(作家)

《三四越界》是文珍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所謂「三四」,除經濟學上著名的「三四定律」之外,亦有再三再四越界創作之意 。從她原本擅長的小說跨界到散文,以洞悉世事的敏感,如電影導演一般,讓鏡頭從生活中的常見之物一一掠過,再閃回到過往人生中的悲歡離合。物無哀喜,人或有情,便能在寒冷時節生出溫暖,在幽暗的角落攏住光明。9月8日,文珍帶著新書《三四越界》做客單向空間·愛琴海店,與讀者聊聊何謂文體的界限。活動邀請到著名作家周曉楓及老舍文學獎得主寧肯和嘉賓主持季亞婭一起來跟大家分享關於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事物,作家都是如何突破自我的局限,進而開創一個嶄新的世界。

北京│千城萬面之美:歐洲古建和城鎮保護之旅

時間:

9月8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朝陽區崔各莊鄉何各莊村328號紅廠設計創意產業園

主講人:

羅雋(項目管理專家、規劃師和建築師)

9月8日,羅雋先生將帶我們走上歐洲古建和城鎮保護之旅,探討歐洲古建築的千城萬面之美對正在步入城市化進程中的當代中國有著怎樣的啟示和參考價值。

北京│建築廣告:形而上的回歸與幻境的惡託邦

時間:

9月8日(周六)14:00-17:30

地點:

東城區法華寺街91號德必WE國際文化創意中心

主講人:

林婉嫕(空間設計師)

現代社會中,當建築空間以生產方式的資本積累而存在時,它無可避免成為了單調而乏味、機械而枯燥的巨構機器,時刻面臨著無法自行消解的矛盾與混亂。然而進入信息傳媒時代,我們所見的不再只是高效的現代主義建築,詭異的象形建築,豐富的符號語言,都市空間被廣告的建築與建築的廣告所充斥。建築美學又怎樣成為文化再生產的一份子?它又是如何成為影像的媒介與符號?本期活動,我們將探討建築與空間的美學在資本的驅動下會走向何種未來,期待您的加入。

北京│呼延雲《真相推理師》西西弗書店新書分享會

時間:

9月8日(周六)14:30-16:30

地點:

東城區崇文門外大街18號國瑞購物中心2層西西弗書店

主講人:

呼延雲(推理小說作家)

呼延雲的推理小說,擅長描寫殘酷現實導致人性的扭曲與畸變,以及由此引發的巨大悲劇,同時展現在命運重壓之下,個體的覺醒與抗爭。他的筆鋒冷峻甚至殘忍,結尾往往又給人以希望,從而使每一段驚心動魄的閱讀之旅,最終總能收穫感人至深的溫暖。本次活動,呼延雲將攜新書與讀者分享推理創作心得。

北京│《靈的編年史》新書發布會:歐亞大陸神秘學傳統和現代主義小說寫作

時間:

9月8日(周六)15:00-17:00

地點:

朝陽區朝陽北路101號朝陽大悅城F5單向空間

嘉賓:

霍香結(作家)、劉大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宏偉(作家出版社副編審)

《靈的編年史》是一部非線性時間長篇敘事織體,以地球牧場時期長時段之下人類探索精神存在與宇宙、命運共同體和歐亞大陸神秘主義——即本書謂之的鯉魚教團所擁有的秘密知識為寫作對象,構築了這部具有多種閱讀路徑和空前繁複的文本族,是現代漢語寫作敘事學的一種前沿探索。作者是漢語語境中「現代主義小說」實踐與推動者,其用15年時間構築的這部複雜著作,是否對現代知識體系下的寫作和我們的時代處境進行了回應呢?本書策劃編輯兼作家李宏偉先生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評論家劉大先先生,以及作者本人將就以上問題與讀者進行探討。

北京│梁衡《樹梢上的中國》新書籤售會

時間:

9月8日(周六)15:00-17:00

地點:

西城區西長安街17號北京圖書大廈二層「悅讀悅想聽」

主講人:

梁衡(學者)

本周六,如果你在北京,那就一定不要錯過梁衡先生的《樹梢上的中國》新書籤售會!本書是作者跋山涉水,尋訪人文古樹後寫就的一部散文集,記錄了中國大地上眾多古樹的歷史興衰,從過去沒有人用過的角度,來看環保、看生態、看人與樹的關係。

北京│室外客廳——公共空間的創造性

時間:

9月8日(周六)17:30-19:30

地點:

東城區王府井大街269號王府中環

嘉賓:

梁文道(媒體人、作家)、展望(藝術家)、王澍(建築師)

室外客廳過去通常指街道和商鋪,而現在正演變為綜合性零售休閒目的地。除了咖啡店、酒吧、書店和影院,這些新的場所變得不再注重消費行為本身,而更看重集合創意、藝術和設計,吸引人們發掘新事物的社群空間,和灌輸對本土文化的理解。此次,將研討室外客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使藝術和文化與公眾建立更緊密的聯繫,加強對社群和社會資本的理解。

北京│奧斯卡·穆裡略:飛行中的視野

時間:

9月9日(周日)11:30-13:00

地點:

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主講人:

奧斯卡·穆裡略(藝術家)

奧斯卡·穆裡略(Oscar Murillo)是現今活躍在全球舞臺上的年輕藝術家代表之一。穆裡略的創作非常多元化,包括油畫、行為藝術、裝置、出版、雕塑等等。在本次對談中,UCCA邀請藝術家穆裡略講述個人求學與全球飛行經歷、他對不同城市和文化的考察,以及作為新一代的創作者對現今創作身份和媒體的理解。

北京│君子文化的當代意義

時間:

9月9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海澱區丹稜街16號海興大廈C座海澱區圖書館4層多功能廳

主講人:

車鳳(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研究員)

本次講座,北京師範大學研究員車鳳將為我們講解君子文化的當代意義,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什麼樣的人才可被稱為君子?如何養成君子人格?當下時代中,為何還要做君子?君子人格對於社會的價值及對於個體生命的意義?

北京│文學史上的失蹤者:張恨水的小說與小說中的張恨水

時間:

9月9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朝陽區崔各莊鄉何各莊村328號紅廠設計創意產業園雜書舘·新書館

主講人:

解璽璋(北京日報社編審、評論家)

隨著《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等影視劇的熱播,原著者張恨水再次進入大眾的視野。張恨水是民國時期產量最高的作家,一生寫了一百二十餘部中長篇小說,就連魯迅都曾主動為母親購買他的小說。然而,張恨水也一直在遭受著誤解,得不到正確評價,很多作家和評論家認為,張恨水只描寫舊社會的腐朽愛情,是「封建欲孽」,被劃入「鴛鴦蝴蝶派」。後來,雖有人試圖給張恨水小說以肯定性評價,但卻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其實,張恨水的小說中,一直蘊含著作者自己的身影,也一直關心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對民眾生存現狀的改善有一種期待,甚至便顯出深深的憂患意識。9月9日,著名評論家解璽璋做客孔網新書界讀書會第14期,為我們解讀真實的張恨水,反思他作品裡面的永恆的價值與意義。

北京│讀古詩,做個現代生活家

時間:

9月9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朝陽區七聖中街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層單向空間

嘉賓:

潘向黎(作家)、李敬澤(作家、評論家)

9月9日,著名作家潘向黎攜新書《梅邊消息:潘向黎讀古詩》做客單向空間·愛琴海書店,與讀者聊聊她心目中的古典風景。活動還邀請到了著名批評家、散文家李敬澤及本書出版方、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韓敬群與讀者分享古詩詞之美,通過解密「讀古詩,做個現代生活家」的真趣妙法,帶領讀者朋友們逃離塵世的喧囂,在古典風景裡觸摸中國人的心跳和脈搏,讓匆匆忙忙的人生活出流水高山的韻致。

北京│學者止庵分享自己的獨家深度日本遊覽日記

時間:

9月9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朝陽區白家莊東裡23號A棟北京青年報大廈

主講人:

止庵(作家)

《遊日記》一書,是止庵先生26次赴日旅行中359篇日記的整理結集,包含從歷年旅行拍攝的上萬張照片中精選的128張圖片,分作4組,每組32張圖片,大致對應日本一年四季景致,與文字互為補充,屬於「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的典範式結合。9月9日下午,我們有幸邀請到止庵老師做客北京青年報大廈,為我們講述日本旅行中他所獨特體會的日本文化。

北京│你呀你——詩人劉汀《暖暖》新書分享會

時間:

9月9日(周日)14:30-16:30

地點:

東城區後圓恩寺胡同甲1號小眾書坊

嘉賓:

劉汀(作家)、蔣一談(作家)、李宏偉(作家)、楊慶祥(詩人、文學評論家)、彭敏(作家)、嚴彬(作家)

9月9日午後,青年詩人、作家劉汀攜首部親子新作《暖暖:父與女的故事》做客小眾書坊,與「嶽父軍團」的好友們,一起分享為人父母的好奇、疑惑、驚喜、成長;與更多「待熟」青年分享陪伴、愛與理解的生活實踐;與「發現美好」的心靈重新領悟生命的詼諧與意義。

北京│2018年,怎麼還有人寫密室?——《凜冬之棺》新書分享會

時間:

9月9日(周日)15:00-17:00

地點:

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798西街·機遇空間

嘉賓:

孫沁文(推理作家)、趙婧怡(譯者)

在浩瀚如煙的不可能犯罪題材的書目中,「密室殺人」永遠佔據著最重要的位置。可以說,在推理小說裡,密室殺人事件是最純粹的智力挑戰,也是最華麗的謀殺方式。然而自推理小說誕生的百年來,密室推理的詭計似乎已經被開採殆盡,在推理小說逐漸偏向於描繪華麗絢爛的「詭計」的今天,硬核的密室推理是否顯得「不合時宜」?堅持密室推理的創作又面臨什麼樣的困境?如何尋求突破? 來聽「古典密室推理的捍衛者」孫沁文(筆名:雞丁)講講他筆下的密室吧。

北京│虛構的《詩經》如何因應現實?——《詩經消息》分享會

時間:

9月9日(周日)19:00-21:00

地點:

東城區後圓恩寺胡同甲1號小眾書坊

嘉賓:

李敬澤(作家、評論家)、黃德海(評論家)、李宏偉(作家出版社副編審)

《詩經》不是詩嗎?那些可吟哦可歌唱的文字,怎麼就成了經,繩約一個文化共同體幾千年的行為?既然為經,似乎一切都當如同真理,可以確保,可以驗證,《詩經》又怎麼和虛構扯上了關係?由近代至現代,中國已天翻地覆,日新月異,在今日,《詩經》還能否因應現實,該如何因應現實?9月9日晚上,讓我們在小眾書坊坐下來,一起分享從《詩經》,從歷代卓越者那裡,帶來的消息。

北京│隨心隨意去生活

時間:

9月11日(周二)17:30-19:00

地點:

西城區車公莊大街4號新華1949園區20棟北京A33劇場

主講人:

蔡瀾(作家、美食家)

蔡瀾生於新加坡,是知名作家、美食家、主持人。他與金庸、倪匡、黃霑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有「食神」美稱。四人標籤分別是:寫武俠的金庸、寫科幻的倪匡、寫歌詞的黃霑、寫美食的蔡瀾。9月11日,蔡瀾將會在思想湃現場,帶著自己寫給每一個讀者的生活哲學之書《隨心隨意去生活》,和您分享他的生活哲學、人生故事。

北京│不在柳邊在梅邊——古典風雅與當代生活

時間:

9月11日(周二)19:30-21:00

地點:

朝陽區建國路87號北京SKP購物中心4樓RENDEZ-VOUS書店

嘉賓:

潘向黎(作家)、潘凱雄(出版人、文學評論家)、劉曉蕾(大學教師、專欄作家)

潘向黎攜新書《梅邊消息:潘向黎讀古詩》做客RENDEZ-VOUS書店,與嘉賓潘凱雄、劉曉蕾聊聊古典風雅與當代生活。

上海│職場女子圖鑑:女性與這個時代的交鋒

時間:

9月7日(周五)19:00-21:00

地點:

浦東新區浦城路150號陸家嘴圖書館3樓·融書房

主講人:

徐林(美國微娃營養CEO)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職場中女性被歧視的現象呢?本期陸家嘴讀書會,我們邀請到《一站到底》總冠軍、美國微娃營養產品公司CEO、《自律》一書的作者徐林老師。她將用自己的故事告訴你,新時代職場女性如何與這個時代交鋒。

上海│少年當志學:《少時讀書》

時間:

9月7日(周五)19:30-21:00

地點:

黃浦區復興中路517號思南書局3樓

主講人:

木葉(詩人、評論家)

《少時讀書》收錄的都是廢名先生關於如何閱讀中國古代神話、文章、詩詞、經卷的隨筆。本周,思南經典誦讀會特意邀請來了《少時讀書》的編者、作家木葉先生為我們解讀這本書。

上海│阿果上海畫展講座暨新書籤售活動

時間:

9月8日(周六)13:30-15:30

地點:

靜安區愚園路68號晶品購物中心L1

主講人:

阿果(畫家)

新加坡超人氣畫家阿果受邀來上海舉辦個人畫展,將於9月8日下午於畫展首次亮相國內。其間,阿果會圍繞寫作、繪畫展開藝術創作與人生感悟的交流,一小時講座結束後,將進行個人全原創暖心圖文集《說好的,重逢有期》、《也許明天,也許來世》的新書籤售。

上海│副刊,上海報紙的重鎮

時間:

9月8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

嚴建平(《新民晚報》副總編輯)、伍斌(副刊主編)、黃德海(評論家)、李輝(作家、出版策劃人)

副刊是半部文學史。魯迅《阿Q正傳》、冰心《春水》《繁星》、郭沫若詩歌、巴金《激流》、沈從文《記胡也頻》、蕭紅《呼蘭河傳》等,都是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副刊上連載。上海報紙副刊,堪稱重鎮。《時事新報》、《申報》、《新聞報》、《時報》等副刊相繼精彩亮相。上海副刊編輯,人才濟濟,一代傳承一代,從嚴獨鶴、宗白華、鄭振鐸、周瘦鵑、黎烈文、柯靈、黃賞……上海副刊,由此達到輝煌。如今,《文匯報》「筆會」、《解放日報》「朝花」、《新民晚報》「夜光杯」副刊,同樣引人注目,許多讀者閱讀副刊,成為自己不可或缺的體驗。今年「副刊文叢」出版上海三家報紙的專欄與個人結集:「夜光杯」的《本命年筆談》、「朝花」的《上海的時光容器》、黃德海的《泥手贈來》。每本書,十分精彩。留存歷史,留存上海的生活細節。

上海│活著為了講故事:從翻譯到創作之路

時間:

9月8日(周六)14:00

地點:

徐匯區南丹東路80號徐匯區圖書館北四樓學術報告廳

主講人:

黃昱寧(出版人、翻譯家、作家)

黃昱寧是上海譯文出版社編審,譯著逾200萬字,包括《甜牙》、《追日》、《在切瑟爾海灘上》、《崩潰》、《庭院中的女人》、《捕鼠器》等,著有隨筆評論集《女人一思考,上帝也瘋狂》、《一個人的城堡》、《夢見舒伯特的狗》、《陰性閱讀,陽性寫作》、《變形記》和《假作真時》。2015年開始虛構寫作,2018年8月出版中短篇小說集《八部半》。本次讀書會,我們邀請黃昱寧來講講,如何從翻譯走上創作之路。

上海│最具真實生活氣息的硬漢派寫作——《八百萬種死法》讀書分享會

時間:

9月8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3樓音樂欣賞室

嘉賓:

馮潔音(譯者)、本來老六(影評人)

馬修·斯卡德總是在紐約城裡四處遊蕩,戒那些戒不掉的酒,找那些找不到的人,修補那些沒法修補的傷痕。有人從馬修身上讀到了堂·吉訶德,有人相信他是推著石頭上山的現代西西弗斯。在荒涼的城市裡,人人都可以在他的身上照見自己。9月8日下午,譯者馮潔音、影評人本來老六,與讀者相約上海圖書館音樂欣賞室,帶領讀者領略美國硬漢派作家勞倫斯·布洛克與眾不同的探案手段。

上海│「舒式」生活——舒國治的旅行與審美

時間:

9月8日(周六)14:30-17:00

地點:

閔行區合川路2570號科技綠洲三期2號樓之禾空間

主講人:

舒國治(作家)

60年裡,他只上過幾個月的班,此外的時光,都在閒逛、睡懶覺、講故事。他不用智慧型手機,很少接受採訪,甚至住處沒有空調,沒有電視,沒有WIFI……他是「臺北奇人」舒國治,旅行作家。在著作《流浪集》中,他寫道:「流浪最大的好處是,丟開那些他平日認為最重要的東西。」也許是流浪慣了,年過六十的舒國治已經把所謂「重要的東西」都丟得一乾二淨了。正所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便是這位「晃遊者」的生活哲學。9月8日,ICICLE SPACE之禾空間將邀請舒國治,來談旅行,談生活,分享他的「舒式」人生。

上海│創·想——《創始人手記:一個企業家的思想、工作與生活》新書分享會

時間:

9月8日(周六)19:30-21:30

地點:

虹口區公平路18號8棟嘉昱大廈一層建投書局

嘉賓:

季琦(企業家)、秦朔(製片人)

《創始人手記》為攜程、如家、華住這三家百億美元級企業的創辦人/聯合創辦人季琦的隨筆集,全書分為「天」、「地」、「人」三個部分。本書可以讓讀者了解具有代表性的中國「60後」企業家的不同面向,既能從季琦的成功經驗中獲取養分,也能從他的生活美學裡汲取能量。9月8日,季琦將攜新書與讀者分享自己的人生哲學。

上海│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

時間:

9月9日(周日)14:00-15:30

地點:

徐匯區龍華中路600號綠地繽紛城BI東區特寫書店

主講人:

蒙鶯(特寫書店創始人、前媒體人)

《使女的故事》是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成名作,獲英國文壇最高榮譽布克獎,成為20世紀最經典的幻想小說之一。不過中國讀者估計更多的是因為同名美劇獲得了五項艾美獎才了解到這部作品。9月9日,特寫書店歡迎大家一起來讀這個故事,打開更多看待問題的不同視角。

上海│奔放的史前生活——邢立達《御龍記:史前闖入者》鍾書閣新書分享會

時間:

9月9日(周日)14:00-16:30

地點:

徐匯區龍華中路759號綠地繽紛城1樓鍾書閣

主講人:

邢立達(古生物學者、恐龍科普作家)

《御龍記:史前闖入者》是國內著名恐龍專家邢立達的首部科幻長篇著作,與同類題材的科幻小說相比,本書所有的想像均建立在作者紮實的專業背景上,設定嚴謹,細節均有堅實的古生物學依據。作者構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史前世界,當人類重返白堊紀,與稱霸地球的恐龍狹路相逢,最有可能的結果是人類馴化了恐龍,騎在了龍背上。9月9日,讓我們與邢立達一起探討狂想奔放的史前生活,帶領大家回到白堊紀時代,騎著恐龍縱橫四海。

上海│寫作諸歷史:關於當代寫作生態的提案討論會

時間:

9月9日(周日)14:30-18:00

地點:

浦東新區祖衝之路2277弄1號昊美術館三層·圖書館

嘉賓:

btr(作家)、戴章倫(策展人)、郭熙(藝術家)、賴非(編輯)、劉畑(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博士)、劉文瑾(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申舶良(策展人)、朱琺(小說家)

每個人都在寫作,從這個意義上說,寫作的歷史無所不在,甚至可以說,寫作先於歷史,同時又永恆地延宕於歷史。尤其在當代情境中,寫作正在以一種從未受到觸動的行動觸犯著任何一門歷史的邊境線,它總是試圖重置對話的版圖、恢復語言的主權,此外,它還是「尋求」本身。詩人的尋求、小說家的尋求、戲劇人的尋求、藝術家的尋求、哲學家的尋求、策展人的尋求、機構組織者的尋求、影像工作者的尋求……如是種種,構成當代寫作的生態。圍繞這些生態路徑,我們試圖尋求那個似有還無的「寫作諸歷史」。為此,我們邀約不同領域的寫作者、創作者和實踐者,圍繞當代寫作生態展開圓桌討論。

廣州│近在咫尺的心理學奧秘

時間:

9月8日(周六)15:00-17:00

地點:

天河區天河路383號太古匯MU35號方所

主講人:

姚堯(心理學家)

心理學是一門耐人尋味的學科,但既然是一門學科,它就要求有一定的專業性,這些專業性時常體現在專業名詞的理解上,難免讓人感到枯燥無味。不少人寧願去看一本心理學小說或一部心理學的電影,其中的趣味性能讓人深入淺出地學到點心理學知識。本次活動,姚堯將攜新作《詭異心理學》,用講故事的方式,通過一些離奇的心理學案例講述生活中真實的心理學現象,讓讀者理解人類某些行為背後的邏輯。

武漢│走近橋梁

時間:

9月8日(周六)9:30-12:00

地點:

武昌區公正路25號湖北省圖書館長江報告廳

主講人:

秦順全(中國工程院院士、橋梁專家)

本次講座,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橋梁專家秦順全將帶領大家走近橋梁,向大家科普一些橋梁的基本知識。

成都│《國家的計算》新書沙龍

時間:

9月8日(周六)14:30-16:30

地點:

錦江區東玉龍街37號3層屋頂上的櫻園

嘉賓:

西閃(作家)、張豐(作家)、唐映紅(專欄作家)

本次活動,《國家的計算》作者西閃將從數學到統計學、天體學,再到人體學、神經學,解讀新書,為大家提供一個觀察世界與自我的奇妙視角。

杭州│攝影——技術、社會、經濟、美學、權利

時間:

9月8日(周六)14:00-17:30

地點:

下城區建德路9號浙江省文聯綜合樓7樓會議室

主講人:

安德烈·胡耶(巴黎第八大學藝術、美學和哲學學院教授)

攝影行為和攝影圖像在與其它事物相結合的時候具備了現實動力,從技術、社會、經濟、政治和美學的維度,每一次都有其獨特的方式。分析攝影圖像和攝影行為意味著在這幾個維度之間勾勒出嚴密的線條。本次講座,安德烈·胡耶將進入攝影的歷史脈絡中,為我們清晰地推論攝影是如何從「實用性工具」的屬性中解放出來,並逐漸成為當代藝術領域中重要的創作手段的。

杭州│英倫搖滾編年史——90年代飄揚的米字旗

時間:

9月8日(周六)14:30-20:30

地點:

西湖區文一西路天河巷11號文溪鼎園11幢1樓

搖滾樂最讓人迅速愛上的兩大理由:強勁的節奏和流暢的旋律,1990年代崛起的英倫搖滾British-Rock兼具這兩點,且自成一派的英國Rocker風格影響了整整一代人。我們將羅列出英倫大潮中各類樂團,執大旗者、中堅力量、小眾團體、另類實力,逐一播放他們的經典作品,音樂時光穿梭之旅,即將啟程。

鄭州│布魯斯音樂與藍調口琴:對話毛澄宇

時間:

9月7日(周五)20:30-22:00

地點:

二七區桃源路鄭州大學南門西側城市之光書店

嘉賓:

毛澄宇(歌手)、賈光達(歌手)

這次我們邀請到了鄭州本土致力推廣布魯斯和藍調音樂的「後聲」團隊,跟大家一起分享探討口琴這件布魯斯和藍調音樂的代表性樂器,並且現場還會有毛澄宇和賈光達兩位老師的精彩演示和小小驚喜送出,喜歡藍調布魯斯還有口琴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鄭州│關於夢境和《寐語》

時間:

9月9日(周日)15:00-17:00

地點:

中原區建設路秦嶺路大摩西元廣場三樓紙的時代書店

主講人:

張鮮明(作家)

《寐語》是靈魂的黑匣子,裝著作者的134個夢。奇特而奇幻的夢境,使得作者張鮮明以無與倫比的自由和解放,將其靈魂作為活體標本赤裸裸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本次活動,張鮮明將以令人驚訝的表現力和異乎尋常的想像力,展示一個當代人豐富、深邃、隱秘的內心圖景。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一周文化講座│東西方視角下的《西遊記》
    上海│法國文化的形成與變遷時間:8月25日(周六)14:00-16:00地點:楊浦區平涼路1490弄1號楊浦區圖書館四樓多功能廳主講人:袁筱一(華東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但是,法國首先是「西方」的法國,在中世紀之前,所謂的法國文化是「西方文化」,或者說歐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次講座,華東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袁筱一將為我們詳解法國文化的形成與變遷。上海│開闢鴻蒙,誰為情種?
  • 一周文化講座│陳引馳、傅傑:今天為什麼需要讀古典?
    上海│石鼓現,國運昌——海派文化與金石文化的交響時間:2月15日(周五)14:00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西區三樓5304主講人:童衍方(上海中國畫院畫師、西泠印社副社長上海│今天為什麼需要讀古典?
  • 一周文化講座│近代中國的鄉村社會
    本次講座,兩位嘉賓將圍繞字體的誕生與實際應用展開講解。上海│「動物化後現代」及其不滿:御宅族的文化政治時間:4月27日(周五)13:00地點:普陀區中山北路3663號華東師範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辦公樓201主講人:王欽(美國紐約大學比較文學系博士)
  • 一周文化講座│吳冠軍:2017熱點事件的「冷」思考
    2017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系列講座,本期邀請三位研究者從各自不同的專業和興趣積累出發為觀眾呈現一幅幅不同尋常的城市地圖。同濟大學出版社行走系列之《上海教堂地圖》作者周進將通過分享歷時八年的上海近代教堂研究,講述上海變遷的歷史;上海風景工作室編輯周祺將講述她多年親身走訪採集上海非物質文化的經歷和做書的故事;咖啡師陳若怡講述她探訪東京十數家頂級咖啡店尋找隱匿高人的路程以及她在上海的努力嘗試。正是許許多多這樣饒有趣味、自下而上的「另類」研究,為城市的規劃、建築、政策法規等專業領域提供了具體、豐富、寶貴的範本研究資料。
  • 一周文化講座│《西遊記》中「情」到底是怎樣表現的
    本次講座,我們有請她從政治文化視角的考察來談談中華民族的覺醒。為了解釋美國政府這項設置重要性,上海美國中心邀請您參加關於美國總統內閣的講座。講座將討論總統內閣的歷史、它們在過去兩個半世紀中的變化和內閣對於美國政策的影響。
  • 一周文化講座|上海製造——那些年的美術電影
    上海│內心的惡魔——白羽文集分享會時間:10月20日(周五)19:40-21:10地點:黃浦區方浜中路265號華寶樓3F吾同書局文化現場主講人:白羽(民謠哲人)>一西平措(中國西藏文化博物館研究員、首都師範大學客座教授)本次講座以佛像的發展歷程和種類為線索,系統地為大家介紹中國歷代佛像的藝術特點、種類和藝術價值、漢傳佛像鑑賞與藏傳佛像鑑賞等知識。
  • 一周文化講座│足球地理之蘇聯、俄羅斯與東歐
    >20世紀無疑是中國社會經歷激變、中華文明歷經蛻變的年代,本講座擬從歷史敘述的慣例與修辭:「斷裂」和「綿延」切入,討論20世紀乃至21世紀中國現代史敘述的文化症候:斷裂與缺失,記憶與失憶,譫妄與失語,討論此間的歷史記憶的喪失與修復,探究我們歷史記憶的復得與復失間社會進程與文化困境,進而思考文化記憶與歷史敘事的路徑及可能。
  • 一周文化講座│重塑正統:明太祖時期的社會文化變革
    本次講座,郭教授將深入解讀儒家思想中的「樂感」文化與憂患意識。上海│如何訪問詩的夢境?上海│我眼中的印度時間:1月27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靜安區威海路870號靜安書友匯主講人:範慕尤(上海交通大學哲學系講師)本講座以主講人在印度生活和遊歷過的四大城市
  • 一周文化講座|上海話的前世今生
    了解、傳承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文物古建築保護以及傳統建築及其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講座將向大家系統介紹這些非物質文化內容。北京│什麼BIAN形鳥?本次講座擬從歷史、文化與藝術三個維度對書法的價值、內涵以及表現形式進行討論,勾勒出書法發展的歷史文脈與美學精神,進而對書法的欣賞與創作作出解釋。
  • 一周文化講座│民族切腹:近代日本的戰爭之路
    「人文講座教授」)、王博(北京大學副校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張風雷(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傳統文化的復興並不應該簡單等同於儒家思想、儒家文化的復興。)作為入圍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動畫競賽單元的唯一國產動畫長片,《女他》是一部跨文化的典型作品。
  • 一周文化講座|上海古籍出版的往事與前瞻
    上海│你「走」過多少「上海路數」?該社以出版古典文學、歷史、哲學、語言、科學技術、醫學、軍事、工具書、畫冊、大專教材等古籍的整理和學術研究著作為主,兼及普及傳統文化的讀物。本周六的思南讀書會,專門邀請到了古籍社前任老社長李國章先生和現任社長高克勤先生,來聊一聊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往事與前瞻。
  • 一周文化講座│馬克思的智慧之光——紀念馬克思誕辰二百周年
    上海│巴黎的惡之花:《奧林匹亞》時間:5月6日(周日)9:30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正門4樓多功能廳19世紀下半葉歐洲正經歷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至為深刻的變革,這一變革的持續效應直到今天仍在釋放。而馬奈和印象畫派的出現正是這一變革的具體體現。整個講座系列試圖超越對歐洲現代藝術的一般性的泛泛講談,著眼於歐美相關學術領域大量研究成果,從而將我國對現代藝術的學術研究和普及教育從通史介紹提升到專題研究的水平。現代藝術講座系列的後續會包括塞尚系列和畢卡索系列。
  • 一周文化講座│葛劍雄:無遠不往——交通歷史與我的行蹤
    原標題:一周文化講座│葛劍雄:無遠不往——交通歷史與我的行蹤北京│中國古代書畫漫談 時間:8月3日(周五)15:00-16:30 地點:西城區廣安門外大街168號浪琴國際大廈B座1219A 主講人:葉渡(首都博物館研究員)
  • 一周文化講座│我們為什麼要呼救——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
    在世界博物館日前一周,我們將通過喜劇、謠言、奇異事件、家、動物、電影、玩具這七條記憶線索,尋找人與物之間、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最有生命力的集體回憶。上海譯文出版社將攜手鳳凰文化、北京大學光華藝術與管理研究中心於5月15日晚舉辦《使女的故事》放映賞讀會,活動邀請北京大學教授戴錦華,深入解讀小說與劇集的不同魅力。
  • 一周文化講座│《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對話蔣方舟、小白
    這類文物是明末以來西學東漸下的產物,是反映明清時期中國宮廷中西文化交流盛況的重要遺存。本次講座,主講人將通過自己的鐘表修復實踐,介紹清代史料中的做鍾處和鐘錶修復的各個工藝流程,使大家對於鐘錶修復技藝以及在文物保護中的應用有一個初步了解。
  • 一周文化講座|聽伊莎貝爾·於佩爾讀杜拉斯
    本周日,火爆的走進敦煌系列講座又來啦,劉曉波老師將為我們詳細介紹佛教造像及石窟,大家一定不能錯過。在本周的講座中,劉老師將為我們分享:1、講解敦煌石窟的經變繪畫;2、對比的來看敦煌與新疆、內地的相應題材。北京│歷史可以這樣寫嗎?
  • 一周文化講座│一帶一路VS逆全球化:世界秩序的「新周期」
    此次講座主要是講一部分木作的規矩。北京│我消費故我在?我們特邀了上海社科院研究員、華東師大博導周武先生主講「大上海的興起」這一極具熱點的海派文化課題。上海│日本武士文化與超級IP的誕生:《八犬傳》全新中文版首發式時間:12月16日(周六)14:30-16:30地點:黃浦區福州路465號上海書城1樓嘉賓:施小煒(譯者)、田建國(譯者)、王升遠(
  • 一周文化講座│本土賽博朋克:從旺角黑夜到瀋陽街頭
    上海│述而之二:批評家何為?在中央領導人眼中,在上海市政府眼中,在千萬上海市民眼中,在億萬全國百姓眼中,在知名國內外的作家、藝術家、電影從業者眼中,上海都是那麼的耀眼,又是那麼的不同。在這些目光中,我們或許可以去觸碰,在「海納百川」的口號之外,那些真正鮮活的上海精神。上海│加油!
  • 一周文化講座│「向世界展陳中國」的正確打開方式
    10月13日,上海文化出版社聯合單向空間書店,舉辦「阿赫瑪託娃詩文集」研討會,更是對高莽先生的致敬與紀念。活動榮幸地邀請了三位重量級嘉賓,將與讀者分享他們眼中的高莽先生和他摯愛的俄羅斯詩人阿赫瑪託娃。本次講座旨在增加人們對中國古代優秀經典蒙養教材的認識和解讀,為增強中國古代優秀經典蒙養教材的開發利用提供參考和借鑑。北京│《北京乎!》
  • 一周文化講座│北京的每一處屋簷下都可能藏著故事
    上海│智能時代與中國傳統文化時間:5月26日(周六)13:30-16:00地點:黃浦區文廟路215號主講人:蔣建平(新聞工作者)如何在傳統文化研究傳承中更好地把自己從過去中提煉出來上海│年代敘事與小說空間——傅星《怪鳥》新書分享會時間:5月26日(周六)14:00-16:00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嘉賓:傅星(作家)、張定浩(《上海文化》雜誌副主編)、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