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朝陽區和平街街道首個物業管理委員會成立。這是自5月1日《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施行以來,和平街街道構建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框架下物業管理體系的一個新嘗試。
當天,物管會成立後召開了第一次委員會議,就小區居民通過共商共治,反映小區停車管理問題,與停車公司共同研討小區停車管理方案,將停車管理作為物管會成立後,首破的小區治理難題。
堅持黨建引領 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小區治理優勢
新施行的物業管理條例,最突出的特點是構建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框架下的物業管理體系。磚角樓南裡7、8號樓小區成立的物業管理委員會由磚角樓社區工作者張靜,小區自管會主任、業主代表楊家麟等9人組成。其中,委員7人,候補委員2人。根據《條例》規定,社區工作者張靜擔任物管會主任,業主代表楊家麟擔任物管會副主任。
磚角樓南裡7、8號樓小區物管會9名委員中黨員佔委員總數的三分之二,其中雙報到在職黨員4人,在物管會成立的同時,也建立了黨支部。為強化黨組織在小區治理中的領導作用,由社區工作者、物管會主任張靜擔任黨支部書記。同時,支部中還有組織委員、宣傳委員、紀檢委員和群團委員。
為了對磚角樓南裡7、8號樓小區物管會成立提供制度保障,街道成立了物業管理綜合協調聯席會,由街道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為組長,處級領導為副組長,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及相關科室科長為成員,抽調一名二級調研員專門負責此項工作,黨群辦、城管辦、社建辦相關同志組成工作專班,指導小區物管會組建。
堅持試點先行 集中優勢、壓薦推進、邊試點邊總結
磚角樓南裡7、8號樓小區作為街道首個物管會試點小區,街道按照集中優勢、壓薦推進、邊試點邊總結的思路加以推進。5月2日、10日、16日,社區黨委召開三次座談會,面對面聽取小區黨員、業主、物業使用人、產權單位、自管會成員、在職黨員對成立物管會的意見建議、小區在物業管理過程中的問題和難點及小區物管會委員和候補委員人員的推薦。
據悉,和平街街道共有小區82個,其中老舊小區近70%,涉及68家物業服務企業。街道存在著居民小區多、物業服務企業多、老舊小區佔比高,以及一個小區甚至一棟居民樓多家物業服務企業的情況,通過對小區總體情況的摸排,採取「抓兩頭帶中間」的方式,選取4個試點小區。試點小區既有磚角樓南裡7、8號樓小區黨組織發揮作用突出、群眾基礎較好、物業服務企業健全的,又有東土城路9號院產權單位多、物業服務企業未全覆蓋、居民訴求強烈的。街道在推進磚角樓南裡7、8號樓試點小區工作的同時,也啟動了東土城路9號院小區物管會的組建工作,目前已完成致小區業主一封信、徵集成立物管會的意見建議工作,正在招募業主代表,預計6月中旬完成組建工作。
堅持多方參與 把物業管理納入社區治理體系
磚角樓南裡7、8號小區物管會9名委員構成廣泛,他們來自不同的職業,既有社區工作者、記者、公務員、教師,也有民營企業職工、自由職業者;既有退休後積極參與小區公益活動的自管會主任、老黨員,也有雙報到的在職黨員;既有業主代表,也有社區居委會代表和物業使用人代表。他們平均年齡49歲,年齡最小的31歲,年齡最大的72歲。委員構成的廣泛性,便於物管會在今後工作中,可以多層面、多角度聽取居民的意見建議,反映業主的多元訴求,尋找最大公約數。
這些熱心業主都是在廣泛動員的基礎上參與進來的。此前街道通過張貼《致小區業主的一封信》、招募業主代表、向產權單位發函、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廣泛發動業主、小區黨員、樓門長、志願者、雙報到黨員、產權單位等各方力量,積極參與物管會組建工作。在組織推薦和確定委員時,除參照《條例》第39條規定委員的任職條件外,還從年齡、職業、性別、學歷、經歷等方面,對委員結構進一步優化,增強委員的代表性。
堅持問題導向 發揮「吹哨報到」、共商共治機製作用
磚角樓南裡7、8號樓小區建於上世紀80年代,屬於老舊小區,由東西兩棟塔樓組成,居民308戶,人口約800人,佔地面積10343平方米。雖然近兩年從環境建設、小區治理、物業管理、文化建設四個方面進行了提升,環境整體上有較大改善,但仍然存在停車管理難、樓道堆物堆料、物業費收取等問題。
和平街街道老舊街區集中,由於建設時間早,公共基礎設施老化,物業服務管理水平普遍較低,供暖供水管道破裂、小區衛生保潔不到位、電梯維保不及時、停車難等問題時常出現,由物業服務引發的社會管理問題日益凸顯。在組建物管會的過程中,街道通過組織座談會,辦理接訴即辦案件,梳理居民反映突出的問題,並以「吹哨報到」、共商共治等形式,協調解決。
堅持統籌推進 確保物管工作落實落細
和平街地區有107個小區,按照地理位置鄰近、便於資源整合、就近開展物業服務的方式,探索「1+1大於2」的片區整體物業服務形態,將107個小區調整為70餘個小區,並排出各小區成立物管會的時間表。根據物業管理相關法律法規條例,結合試點小區組建物管會的具體做法,制定物管會議事規則,總結出可複製的方式方法,形成《和平街街道試點小區物管會工作指導手冊》,建立健全聯席會辦公室雙周例會機制,共同學習研討,協調推進物管會的組建。同時,召開物業聯盟理事長會議,研討物業管理工作難題,充分發揮物業聯盟的龍頭帶動作用,協助街道解決應急物業服務。
磚角樓南裡7、8號樓小區成立物管會後,物管會將從停車管理、垃圾分類、樓道堆物堆料的治理、物業費收取標準等方面,主動了解居民訴求,及時反饋意見,監督物業公司履行職責,充分發揮物管會的作用。物管會委員王小偉說,「我們小區成立物管會後,將從垃圾分類、停車管理、物業收費等方面,切切實實推進小區規範化管理工作。」他覺得這幾個方面都是打造小區規範化、現代化治理的一項重要維度。
(責編:高星、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