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戰亂紛繁的南宋期間,一位宮廷裡負責製作燒鵝的御師,帶著女兒逃難到銀洲湖西岸的仙洞村。御師在仙洞村開了一間燒鵝店,憑著宮廷秘制燒鵝的高超手藝,把鵝燒得皮脆汁美,肉香甘甜,色香味俱全,從而很快便名揚千裡,生意特別的好!後來,御師的女兒長大了,嫁到銀洲湖東岸的古井(今安徽省豪州市),女兒把父親秘制燒鵝的手藝也帶到了古井。從此,古井燒鵝聞名四起,並代代相傳到今天。
對於燒鵝來說,香港深井的燒鵝值得頂禮膜拜,它是南方地區燒鵝的代表。「深井」的由來一直有爭論。有人說是從別的地方移民而來,把名字帶了過來的。也有人說這根本不是一個地名,而是由燒鵝的一種烹製手法帶出來的地名。但是無論如何,"深井"這兩個字與燒鵝緊密聯繫在了一起,不僅在香港,在大陸的許多地方,我們都可以看到深井燒鵝的身影,表示自己烹製的燒鵝源自深井是正宗的手法。像是燒鵝的一張身份證。
也有網友說:「早期廣東的燒臘做得最好的是廣東江門的一戶人家,這家人的手藝不外傳,父子相傳。但後來這家人一個女兒嫁去深圳的深井,把婆家的秘技教給了丈夫,讓深井燒鵝出了名。香港的燒鵝是拿了深井的招牌,其實跟香港沒關係的。」
「深井」原本就是這裡曾經的一種特殊烤爐形式,在地上挖出一口井,下堆木炭,井口橫著鐵枝,燒鵝就用鉤子掛在這些鐵枝上,吊在井中燒烤。如今的燒鵝,多在特製的明爐燒制形式上還是傳承了「深井」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