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禪宗的足跡——從初祖達摩到六祖慧能

2020-12-14 耘瀚讀書探索未知

《禪的行囊》的作者是一個叫比爾波特的美國人,他大學畢業就來到了中國,他對中國的了解比大量的中國知識分子還要多。在2006年的時候,他突然決定把禪宗在中國發源的從初祖達摩到六祖慧能的足跡走一遍,包括所有他們出現過的地方,他們弘法過的地方,他們最後這個埋骨的地方。

比爾波特作為一位學者和翻譯家,帶著我們走過初祖到六祖的整個足跡,隨著一位用心旅行者的腳步,慢慢地走過中國北方,走到南方的大片具有禪宗文化的土地。

以六祖慧能為代表的禪宗給中國佛教帶來了一場巨大的革命,把佛教從一個宮廷和士人階層所擁有的,必須具備非常高深文學素養的人才能夠學習的東西,變成了一個普羅大眾都能夠隨時接觸、隨時學習,隨時找到心靈的慰藉和提升的一件事情。如果沒有六祖慧能,佛教在中國不會像今天這樣被那麼多的人所接受、理解、親近。

旅遊就是從你呆膩的地方到別人待膩的地方去看一看。

比爾波特從北京出發,第一站去的是北京大鐘寺,在大鐘寺看永樂大鐘,書中描述到在那個久遠的皇城時代,永樂大鐘的鐘聲響起,響徹當時的整個北京城。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當時的京城入夜時分,黑漆漆的皇城驀然響起悠遠的鐘聲,這個聲音久久迴蕩在那個古皇城的上空。

然後他從永樂大鐘寺去了北京人遺址周口店,遊記中講了關於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的故事哈,諸如頭骨的秘密等等。就在周口店附近他發現了北京本地人都很少知道的地方賈公祠。「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著名唐朝詩人賈島就葬在周口店旁邊。

從賈公祠出來他又去了雲居寺,現代著名國學大師、修佛大德葉曼先生,過百歲壽齡而逝,曾被尊稱為世界最美百歲奶奶,生前去海外募巨資回來重修雲居寺。雲居寺最著名的是有整套石刻大藏經,曾經經歷過一個巨大的滅佛運動,進入隋朝佛教又開始興盛,又重新出家的僧侶怕再經歷浩劫而毀損經卷,就用大石板把佛經刻下來,都藏在了後來發現出土的雲居寺地宮裡邊。

當地的地宮被發現的時候,趙樸初先生特別的興奮,連呼世界第八大奇蹟。總共兩處洞室,石經合計達14278塊,共刻佛經1122部,3572卷,字數約3500萬字。經專家考證,雲居寺石經刻制的創始人為隋代高僧靜琬,整個刻經事業延續了隋、唐、遼、金、元、明六個朝代,長達1039年。

然後他從北京出發坐大巴車去了大同,大同有著名的雲崗石窟,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寺廟叫做華嚴寺。華嚴寺是遼國時契丹人建起的一個寺廟,遼國當時佛教同樣非常興盛,那裡邊的雕塑特別漂亮,其中有一尊合掌露齒菩薩雕像被郭沫若先生稱做東方的維納斯,而且還有一段悽婉的傳說,大家去大同旅遊的時候可以深入了解。

然後比爾波特從大同出發去了五臺山。五臺山3月份的時候遊客特別少,五臺山一年四季也就只有冬天這段時間沒有人,其他的時候全都擠滿了人,他專門選了這個時間去朝拜五臺山。五臺山是中國北方最大的佛教聖地,也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有一個特別美妙的傳說,說所有去五臺山的人一定會遇到文殊菩薩,這是文殊菩薩發的大願:「只要你來五臺山,我保證會見你!」

只是以什麼樣子見你,你不知道,太美好了!每一個到五臺山的人都要小心,你周圍的某一個人,甚至一個你身邊的動物都有可能是文殊菩薩的化身,所以你必須得虔誠恭敬之心、保持著驚喜之心前行,這是他在五臺山朝聖。

比爾波特隨後又去了著名的柏林禪寺,柏林寺是中國現在規制最完整的禪寺。這本書講要背起禪的行囊去旅行,要走禪宗的衍進道路,我們就要先了解一下禪寺的規矩。在這段的遊記裡作者詳細介紹了禪寺的組織結構,包括維納、庫頭、方丈、僧值等職位的功能職責。實際上一座寺廟和企事業單位是一樣的,它有各種各樣的職能部門和不同的名稱。

從柏林禪寺出來比爾波特就去了邯鄲,邯鄲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寺廟匡教寺,它是禪宗二祖慧可最後埋骨的地方。然後又從邯鄲的匡教寺出發到洛陽。

洛陽最著名的有白馬寺,據考證它是中國的第一個寺廟。漢明帝時曾經夢見大金人入夢,自我思量一定是仙人來點化我,結果不多久還真來了兩個印度胡僧,一個叫攝摩騰,一個叫竺法蘭。

這兩個人在將近2000年前用白馬馱著佛教經卷到中土來傳法,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最後他們也埋在了異鄉白馬寺,就是這兩個人把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因為是白馬一直馱著經卷而來,這也是白馬寺名字的由來。當時兩人來了以後是沒法安置的,只能先住在了政府機關,當時的政府機關都叫寺,後來慢慢的才把和尚們住的地兒都叫做寺了。洛陽第一個應該去看的是白馬寺,著重要緬懷的是那兩位因弘法而埋骨異鄉的高僧大德。

在洛陽的時候比爾波特突然心一動,想起了達摩祖師,然後他就跑去了空相寺。達摩祖師葬在了空相寺,但此事已不可考,很多人說那個棺槨裡邊根本就沒有達摩的屍骨,只有一隻鞋,這也成為了達摩的一個非常神奇的傳說。

達摩據說當時是被人毒死的,他死後確實是埋在了空相寺,結果後來有人在蔥嶺,蔥嶺也是回印度要經過的地方,在蔥嶺的大山裡邊碰到一個很像達摩的僧人,看到這個僧人腳上穿著一隻鞋在那走,後來一問果然是達摩。這個人回到洛陽以後就跟空相寺人說見到達摩了,他從蔥嶺回印度去了。寺裡的人覺得奇怪,就打開達摩墳墓一看,裡邊還真的只剩了一隻鞋了,這是一段傳說。

空相寺現在歸少林寺管,達摩曾是少林寺的人,少林寺認為他們有義務恢復相關達摩的寺廟,於是派了人做了方丈,還在這個寺裡幫少林寺訓練小沙彌。剛出家的小沙彌在空相寺學習和修行,還要練武術,練得差不多了再送到少林寺。

然後他離開洛陽以後到了合肥,路過合肥時去了司空山,相信很多在安徽的人可能也很少會聽說過司空山,司空山有一座無相寺。在無相寺比爾波特給我們描述了一段非常美妙的場景,他是認識無相寺方丈的,當時到了無相寺才發現方丈不在,只剩下一個老尼姑在那裡留守。

那個老尼姑好像腦袋還有點問題,而且還用當地的方言跟他講著聽不太懂的話,同時還用手指自己的腦袋,意思是告訴比爾波特她的腦子有些問題。倒是比爾波特覺得老尼姑沒有什麼問題,老尼姑陪他在那呆著,當時下了大雨誰也也走不了了。老尼姑就讓他住在方丈的房間,當時無相寺這個寺廟實在是太破了,只有兩個出家人,也沒有任何設施,非常窮困的一個寺廟。

這時候從山下騎摩託車上來了一位女居士,她是專門照顧這兩位出家人的生活。這時她上來是給這個老尼姑做飯的,於是三個人一起做了一頓素齋吃。在那樣溼冷的雨夜,這位居士和老尼姑吃完飯還要做功課,那個女居士一邊做功課,還一邊往香火裡邊扔一些冥幣。比爾波特覺得很奇怪,還跟她說佛祖應該不需要這個東西,但是那位女居士依然相信這是寄託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這裡邊。

做完功課後,兩個人去敲鼓和敲鐘,這一段書中描寫的特別美好:

太美了!就是在那麼一個空無一人的山谷當中,還有兩個虔誠的修行人。

從司空山無相寺出來去了安徽的潛山縣,這裡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山叫做天柱山。南嶽最早是天柱山,後來的皇帝才把南嶽封給了衡山。天柱山曾經是最大的佛教道場之一,這個地方有三祖寺,三祖就是禪宗二祖慧可的徒弟僧璨,一會兒還會講到禪宗傳承時提到他。

比爾波特離開三祖寺就去了黃梅,湖北的黃梅雙峰山是四祖和五祖所在的地方,四祖寺在西邊那個山頭,五祖寺在東邊的這個山頭,稱東山寺一般是指五祖的這個地方。四祖道信在雙峰山這個地方駐紮下來。也是從道信開始禪宗有了固定居所的道場,之前的幾位祖師都是到處傳法居無定所,而且跟隨的僧眾也不多。

從道信開始把雙峰山這個地方作為了一個長期傳法的道場,到五祖接衣缽時寺廟已經有了五百多位的僧人。從道信始,佛寺叢林制度發軔,也就是僧人要下坡幹活,道信所以擁有了很多的田產。還告誡僧人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就是出家人也必須做工作來養活自己,不能每天只出去託缽乞食,託缽乞食跟中國的社會傳統不相吻合,於是就有了僧人耕種的習慣。

從道性再往後150年,出了一位禪師叫百丈懷海正式訂立了禪宗寺院的規則---百丈禪規。百丈懷海給中國的禪宗寺院訂立了一套規則體系,其中嚴格規定了僧人必須要下坡幹活,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四祖寺對面的五祖寺就是六祖慧能跟著五祖弘忍學法的地方。

比爾波特又從武漢坐火車去了當陽,當陽是關羽被斬首的地方,當陽有一座玉泉寺,它也是中國天台宗的祖庭,是湖北省最大的寺院。三國演義裡邊有一段關羽顯靈的故事,關羽跟玉泉寺的大和尚是故交,關羽被斬首後找到這個大和尚說:「我腦袋被人砍掉了,請你幫我接頭續命!」當時那個和尚也不說話,嘴裡念了一串名字,這些名字全都是被關羽殺過的人,關羽聽完後,哇的一聲就魂飛魄散消失了,這是一段傳說。

當陽關於禪宗最有名的是智顗(yi)大師,智顗大師被隋煬帝封為智者大師,也被稱為東土釋迦,他是中國天台宗的四祖,卻是天台宗的實際發起人。智顗(yi)大師和跟六祖當初打偈語的神秀有些接近,神秀出家做住持的寺廟叫度門寺,度門寺在當陽跟玉泉寺緊挨著。

禪宗從慧能五祖那裡分成了頓宗和漸宗,慧能所代表的叫頓宗,頓悟的意思。就是不需要執著於文字,不需要一步一步的修煉,突然之間明心見性悟道了,這就是頓宗。很多人聽完五祖傳法給六祖慧能的故事以後,都會覺得神秀不行,神秀沒有悟道呀,一天到晚:「日日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但實際上神秀的這個方法是適合絕大多數人修行的,大多數的人根性跟六祖慧能是沒法比的,那就更需要日日時時勤拂拭,每天去掃除我們心中的一點點染汙,每天提醒自己保持正念,慢慢地就能走向開悟的道路。神秀的這套方法跟天台宗的方法是非常接近的,所以他們兩個寺廟也很接近,這就是一個漸修的地方。

比爾波特從當陽過去到了韶關,韶關首先有一個大鑑寺,這裡是六祖慧能曾經講過六祖壇經的地方。

接下來就是最有名的南華寺,南華寺是六祖慧能肉身至今還存放的地方,該寺香火極其繁盛,整個大縣城現在差不多都要給到那個寺院了。南華寺不僅僅有六祖慧能的肉身,還有憨山德清和尚的肉身,虛雲老和尚的舍利也在南華寺裡邊,這兩位都是近代難遇的高僧大德,可以說南華寺現在是中國名氣最大的禪寺。

比爾波特一路從南華寺出來到了廣州,廣州最有名的肯定是法性寺,法性寺就是六祖慧能出家的地方,六祖慧能一直沒有出家,而是帶髮修行。他是得了五祖的衣缽後逃出來一路向南的,這個後文會提到。他到了法性寺以後才發生了後續那段著名的公案,有兩個僧人在吵架,看到風吹幡動後兩人爭論,一個僧人說是風動,另一個僧人說是幡動。這時六祖慧能正在旁邊掃地,就說了一句著名的話:「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

後來這個法性寺的住持聽說了這段對話,就對慧能說:「聽說禪宗衣缽南來,莫非就是閣下吧?」 這一聊,住持才確認了真的是南來的衣缽,後來住持就在這裡給他剃度,據說六祖慧能的頭髮還埋在法性寺裡。這是廣州市中心一個非常著名的寺廟,現在改名叫光孝寺。

廣州還有一個華林寺,華林寺最早叫西來庵。達摩祖師當年就是從廣州碼頭上岸住的西來庵,後改叫華林寺。

然後還去到了新興縣,也是六祖的故裡,那裡有一個國恩寺,國恩寺實際上過去不是一個寺廟,國恩寺所在地曾經是六祖慧能的家。六祖還在世的時候,就把他的家改造成了國恩寺。還有一個傳說,六祖慧能是在國恩寺圓寂的,但在國恩寺圓寂的那一刻,突然之間肉身從房頂上衝出去了,衝出去以後落在了附近的一個大石頭上,周圍的人把他的身體搬回去放在南華寺裡邊供奉。

比爾波特又去了香港芙蓉山的竹林禪院,拜訪到了虛雲老和尚現在還在傳法的唯一的一個弟子。然後比爾波特從這裡又回到了美國。

這是他基本的旅行路線:北京出發,過河北、山西,然後到河南,慢慢地去安徽、湖北,然後廣東,這就是禪的行囊的步伐。

比爾波特小時候是一個富二代,他爸爸特別有錢,是一個連鎖酒店的創始人。他爸爸年輕的時候搶過銀行,搶銀行的過程當中跟他爸一塊搶銀行的人都被擊斃了,就剩他爸一個人被抓,被抓以後他的姐姐們就去遊說州長,後來州長關了他爸爸六年就被放出來了。

於是他爸爸開始做酒店,結果投資成功賺了很多的錢。比爾波特小時候在貴族學校長大的,結果中間家道破產,他爸爸跟他媽媽離婚,最後因為打離婚官司花了很大一筆錢,等於是所有的錢幾乎都被那個離婚律師給騙走了,所以他爸爸最後破產了。

比爾波特在哥倫比亞大學學了中文,學完中文以後他執意要到臺灣出家,因為他喜歡佛教。在他上飛機的時候,他爸爸來送他。因為他跟爸爸感情並不好,他的爸爸是一個已經破產的人,而且有那麼多壞習慣的一個人。

他爸爸把他送到登機口門口,比爾波特自己的身上只有13塊錢美金就要闖臺灣,他爸爸在臨走之前也沒說什麼話,突然從口袋裡掏出200塊錢塞在他的一個口袋裡邊,然後就離開了。

他在寫這段文字的時候,根本沒有那種對爸爸懷念的表達,但還是能夠體會出內心中複雜的情感。比爾波特自從離開了美國就沒有再見過他的父親,一直到他在臺灣海明寺待了四年後的某一天,收到了他爸爸寫的一封信。後來知道這是他爸爸去世前一天寫給他的一封信,在這封信上他爸爸還問他說,你現在這麼大年紀了,也該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了。

在他離開家之前的最後一天,自己沒事幹,一個人跑到公園裡邊去閒坐,拿了一副象棋,想跟自己下象棋。他擔心自己出家後沒事幹,就帶了一副微型的西洋棋希望在自己感到無聊時跟自己下棋。

這時候隔壁桌坐了一個流浪漢,那個流浪漢過來說我跟你一塊下吧,於是兩人一塊下起了象棋。閒聊時流浪漢問他這是要去哪裡?他回答說要去臺灣。他剛說完這句話,那個流浪漢就哭了,然後把頭扭到一邊,淚流滿面,哭得很厲害,他就問那個人怎麼了?流浪漢說我給你講講我的故事吧。

流浪漢原來是一個飛行員,二戰期間跟日本人在亞洲作戰,作戰的時候飛機被擊落掉在了樹叢裡邊,他渾身骨折,還被吊在了樹上,但是沒死。等他醒過來的時候,發現有一群小黑人,腰上只圍著一塊皮子扛著他在樹上跑來跑去,後來他才知道這是菲律賓的猴人,就是生活在樹上像猴子一樣的人。

他跟這些猴人生活在一起,這些猴人還教他怎麼在樹上生活,怎麼跑來跑去,怎麼打獵,他甚至取了一個女猴人為妻。在一起生活了大半年後的一天聽到森林裡邊有很嘈雜的聲音,他們去一看發現有一隊美軍開過來,猴人們就四散奔逃。他就趕緊下去說自己是美國人,說了自己的部隊番號,那隊美軍說那你就歸隊吧,把你帶回去。他請求想回去跟猴人們打個招呼,那個軍官就笑說:「你要是敢走,我就把你當逃兵就地正法」 然後他無奈地被這些美軍帶回了美國本土。

回到美國本土以後他覺得非常的不適應,他覺得美國跟他格格不入,他時刻想念的都是那個猴人的部落,在樹上生活的日子以及他的猴人妻子。然後他就開始酗酒,慢慢地成為了一個流浪漢。最後他對比爾波特講:「如果你這輩子會遇到你的猴人,千萬不要犯和我一樣的錯誤」。

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隱喻,就是每個人都要問問自己究竟屬於哪裡?我們將心歸何處!

相關焦點

  • 尋覓禪宗的足跡——從初祖達摩到六祖慧能
    在2006年的時候,他突然決定把禪宗在中國發源的從初祖達摩到六祖慧能的足跡走一遍,包括所有他們出現過的地方,他們弘法過的地方,他們最後這個埋骨的地方。比爾波特作為一位學者和翻譯家,帶著我們走過初祖到六祖的整個足跡,隨著一位用心旅行者的腳步,慢慢地走過中國北方,走到南方的大片具有禪宗文化的土地。
  • 中國禪宗故事——從初祖達摩到六祖慧能
    這就是禪宗的由來!迦葉成為印度禪宗初祖。達摩曰:「廓然無聖。」武帝曰:「對聯者誰?」達摩曰:「不識。」武帝不喜,達摩見武帝慧根未淨,佛緣未到,就決定到北方傳道。到達長江邊後,梁武帝心有觸動,感悟達摩是菩薩轉世,立即派人請他回來。達摩不願意在機緣未到是轉法淪,而且禪宗尤為重視自悟。就借了江邊老嫗一根蘆葦,踏蘆葦遂渡江。到達北方後,在河南嵩山因山建寺,面壁修行,傳經授道。
  • 十月初五,中國禪宗初祖達摩聖誕
    ——佛教禪宗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傳法偈2020年11月19日,農曆十月初五,是中國禪宗第一代祖師達摩聖誕日。達摩祖師即菩提達摩,佛教禪宗的第二十八代祖師,中國禪宗的初祖。被尊稱為「東土第一代祖師」,與寶志禪師、傅大士合稱梁代三大士。
  • 慧能不識字,為何卻能頓悟,並成為「禪宗六祖」
    慧能不識字,為何卻能頓悟,並成為「禪宗六祖」?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先不著急回答,還是讓我們從頭說一說這段兒故事吧。話說達摩祖師自南北朝時期,來到中土,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之後,創立了「禪宗」。「禪宗」是中國佛教的宗派之一,它就始於達摩祖師,換句話說,達摩祖師就是禪宗的「初祖」。
  • 恭迎禪宗初祖達摩祖師聖誕,願眾生幸福吉祥!
    菩提達摩,意譯為覺法,他是禪宗二十八祖、中國禪宗初祖,故中國的禪宗又稱達摩宗,達摩被尊稱為「東土第一代祖師」、「達摩祖師」。佛喜日請大家戒殺、放生、吃素、誦經、持咒、供燈等,廣做功德,並回向給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願眾生遠離一切天災人禍!和平安寧!離苦得樂!
  • 十月初五,中國禪宗初祖達摩聖誕
    ——佛教禪宗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傳法偈2020年11月19日,農曆十月初五,是中國禪宗第一代祖師達摩聖誕日。達摩祖師即菩提達摩,佛教禪宗的第二十八代祖師,中國禪宗的初祖。被尊稱為「東土第一代祖師」,與寶志禪師、傅大士合稱梁代三大士。
  • 佛教禪宗: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禪宗: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01初祖達摩西天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東渡來到中國,成為了東土禪宗的初祖。《洛陽伽藍記》只能說明達摩到達洛陽的時間。關於他入華的時間,據《景德傳燈錄》說是梁武帝普通年間(公元520526年)。達摩初到廣州,後梁武帝迎至金陵。兩人有一次會面,但機緣不契,達摩遂渡江北上來到魏國(北魏)洛陽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時人稱之為「壁觀婆羅門」達摩晚年事跡,有多種說法。
  • 六祖慧能—頓悟成佛
    作者:禪古君編輯:禪古君摘要:中國禪宗,始於菩提達摩,經慧可、僧璨、道信和弘忍,盛於六祖惠能,自此開展出五家七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溈仰宗、法眼宗,禪宗臻於鼎盛,法脈廣布天下,度眾無數。《禪宗的足跡——從初祖達摩到六祖慧能》將分八個篇章呈現從初祖達摩到六祖慧能的禪宗源流,涵蓋人物生平、人物思想、歷史貢獻、傳承等方面。
  • 《達摩至慧能六祖師傳》與背後的禪宗(中)禪宗·六祖風雲
    既為後世研究唐寅的行書提供了參考,也為後人認識了解禪宗奠定了根基。禪宗作為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相傳為菩提達摩所創,早期歷史記載比較模糊,到有唐一代才流行起 「梁武論佛」、「一葦渡江」的傳說。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介紹到了禪宗的起源,這篇文章中,我們再一起來探尋禪宗的發展壯大之路吧!
  • 趣談禪宗神秀和六祖慧能那段公案
    禪宗翹楚神秀跟六祖慧能大師的故事,是一段學佛者耳熟能詳的漢傳佛教公案。這一段有趣的鬥智鬥勇,體現了西來的佛教被完全中國化的過程。所以,禪宗從那時候就奠定了中國佛教裡最大山頭的地位。往前再給大家安利一段,在南北朝的時候,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要知道,中國佛教禪宗從達摩祖師開始一共傳了六代祖師。這是官宣正統的。到了後面六祖之後改稱為「世」了,比如七世青原行思大師,八世石頭希遷大師,九世藥山惟儼大師,十世雲巖曇晟大師,十一世洞山良價大師。
  • 從達摩禪師到六祖慧能的傳法偈,看看與你是否印心?
    中國禪宗現在流傳廣的是初祖達摩。就是說梁武帝無功德,後來一葦渡江,面壁十年的達摩祖師。達摩將衣法及四卷《楞伽》傳與二祖慧可。傳法偈曰:「吾本來茲土,傳法度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五祖弘忍傳法六祖慧能,付衣並法偈云:「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復無種,無性亦無生。」傳法已,五祖誡六祖:從此以後,「衣」止不傳。付法偈看似尋常,不在於理,而在契機。各祖師之間的傳承不在於一二三日,只是於機緣處接應。二祖慧可與達摩祖師之間有一案例,可以對應來了解這些機緣。
  • 幹粗活的臨時工逆襲上位的傳奇,再趣談禪宗六祖慧能的故事
    成為了禪宗傳燈的第一代祖師。當然,這只是傳說,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官方典籍對這微笑悟道心心相映的傳說有過正式記載。但有真實記載的是,禪宗在中國的開枝散葉確實始於印度的雲遊高僧達摩,達摩來華傳教確有記載。但所謂踩在一根蘆葦上渡江而過,卻又是後人崇拜而神話的傳說。直到大唐盛世的時候,禪宗發展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
  • 「原創」佛教禪宗派系傳承簡介
    禪宗的派系傳承大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釋迦牟尼佛講法時只做拈花微笑開始,座下弟子只有摩訶迦葉尊者領會佛意(意思是勝義諦的正法不可說),並囑託摩訶迦葉把這個不可說的正法禪意傳承下去。這是禪宗的起源,被譽為「教外別傳」「不立文字」,這又稱作「心印妙法」。
  • 概述:初祖達摩到六祖惠能的思想流變
    菩提達摩於梁朝中期(520-526,南宋末期)自印度東渡而來,經慧可、僧璨、道信和弘忍不斷地發揚,直至慧能及其《壇經》的問世,標誌著「印度佛教」本土化的過程正式完成,禪宗「成立」,並在中國文化史上大放異彩。
  • 禪宗六祖慧能
    禪宗在漢傳佛教中影響最大,禪宗的佛旨,源於佛經上的一句話:釋尊拈花,迦葉微笑,直指本心,見性成佛。佛經經過漢字的意譯,高度精煉,一語概之,這句話把佛性闡述的明明白白,就是說每個人的心是都有佛性的,但是被紅塵、凡世的人或事物所掩蓋、所汙染,如果你能清除這些掩蓋的俗塵,你就是佛!
  • 佛教禪宗文化之六祖慧能
    在佛教文化和中國文化的劇烈碰撞之下,一個嶄新又更具有使用兼職的宗派產生,這就是禪宗。這起源於菩提達摩(禪宗初祖)將禪學傳播到了中國。留有偈云: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成自然。到六祖慧能把禪學發揚光大,變成一代宗派。禪宗誕生了,並更加符合中國人的修行和現狀。在家修行也能成就佛道,這樣佛法就走向了大眾。更由於禪宗的思辨和獨特的美學闡述,使其受到上流社會的文人墨客的青睞。比如,蘇東坡就非常的喜歡禪宗。寫過諸多禪詩,名句有,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 初祖到六祖經典語錄
    作者:禪古君編輯:禪古君摘要:中國禪宗,始於菩提達摩,經慧可、僧璨、道信和弘忍,盛於六祖惠能,自此開展出五家七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溈仰宗、法眼宗,禪宗臻於鼎盛,法脈廣布天下,度眾無數。《禪宗的足跡——從初祖達摩到六祖慧能》將分八個篇章呈現從初祖達摩到六祖慧能的禪宗源流,涵蓋人物生平、人物思想、歷史貢獻、傳承等方面。
  • 淨慧長老說禪:從迦葉尊者到六祖慧能 中國禪宗起源
    禪宗的禪與六波羅蜜的禪是同一個事物,又是分別的兩個事物;它與四禪八定的禪可說是同一個事物,又有所不同。眾所周知,禪宗有四句格言,叫做「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既然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語言也是應當掃除的,那為什麼還要講呢?因為不藉助語言文字,要想進入禪就很困難,不得其門而入。所以六祖大師在《壇經》裡有一個解說,所謂不立文字並非不用文字。
  • 如來佛和達摩誰才是佛教始祖?他們有什麼關係嗎?西天初祖是誰
    如來佛和達摩誰才是佛教始祖?他們有什麼關係嗎?西天初祖是誰佛教的創始人名叫喬達摩·悉達多,本是印度一個小國的王子(在今天尼泊爾境內)。有一天,悉達多出宮遊玩,在街上看見了生、老、病、死種種痛苦的情形。回到王宮後王子悶悶不樂,認為人生充滿痛苦,開始思索滅除痛苦得到解脫的方法。
  • 也來趣談禪宗神秀和六祖慧能那段鬥機故事
    禪宗翹楚神秀跟六祖慧能大師的故事,是一段學佛者耳熟能詳的漢傳佛教公案。六祖是修成佛之法,故成眾生之佛。 往前再給大家安利一段,在南北朝的時候,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要知道,中國佛教禪宗從達摩祖師開始一共傳了六代祖師。這是官宣正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