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佛教禪宗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傳法偈
2020年11月19日,農曆十月初五,是中國禪宗第一代祖師達摩聖誕日。達摩祖師即菩提達摩,佛教禪宗的第二十八代祖師,中國禪宗的初祖。被尊稱為「東土第一代祖師」,與寶志禪師、傅大士合稱梁代三大士。
菩提達摩大師,是古代南印度國香至王的第三個兒子。種姓剎帝利,本名菩提多羅,後來逢第二十七祖師般若多羅到此國來,受到國王供養。般若多羅知道菩提多羅的前世因緣,便叫他改名達摩。達摩祖師於中國南朝梁武帝時期航海到廣州。他搭乘商船在海上顛簸了三年,登岸處就是廣州的上下九碼頭。在那裡結草為庵,名為西來庵,就是後來的千年古剎"華林寺"。現在華林正街有"達摩祖師西來登岸處"的石碑。
梁武帝信佛,達摩至南朝都城建業會梁武帝,面談不契,遂一葦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陽,據說他在洛陽看見永寧寺寶塔建築的精美,自言年已一百五十歲,歷遊各國都不曾見過,於是「口唱南無,合掌連日」。後駐錫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傳衣缽於二祖慧可大師。後出禹門遊化終身。
達摩在中國始傳禪宗,經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揚,成為中國佛教最大宗門。
隨著禪宗在中國的發展,達摩逐漸成為傳說式的人物。他在中國的名氣非常的大,不管是信奉佛教還是其他宗教信仰甚至沒有宗教信仰者,都曉得有一位達摩禪師。
關於達摩流傳下來了太多動人的故事,家喻戶曉、為人津津樂道,拈花一笑、一葦渡江、面壁九年、斷臂立雪、只履西歸等等。這些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都表達了後人對達摩的敬仰和懷念之情。
關於達摩晚年的事跡,未有明確記載。後人有傳說他遇毒而逝,葬於熊耳山(今河南宜陽縣),但也有傳說魏使宋雲自西域回國時遇達摩於蔥嶺,達摩手攜只履翩翩獨行。所以又有了「只履西歸」的傳說。
河南嵩山少林寺碑廊裡,立有一通高大的石碑,上面雕刻有達摩一葦渡江的圖案,該碑為明代天啟甲子年(1624)登封縣知縣劉安行立石。寬103釐米、高180釐米。據說,此圖系根據宋道原《景德傳燈錄》達摩傳說故事而刻。石刻運用國畫大寫意手法,寥寥數筆,達摩形象生動傳神,刻工樸質勁健,具有氣勢。
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隊曾經在定山寺遺址挖掘出明代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所刻的達摩畫像石碑刻。該碑所畫達摩絡腮圓眼,拱手站立在渡江蘆葦上。為定山寺的潔雲禪師所立。
適逢達摩祖師聖誕,各地禪宗道場都會舉行紀念活動。據河南嵩山少林寺消息,每年農曆十月初五,為恭迎達摩祖師聖誕,少林寺將舉辦皈依法會。
我們不僅僅是心中緬懷,更要從祖師事跡中學習,向先賢聖人看齊,學習一種精神,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