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七(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總有一天,我會丟下我所有的疲倦和理想,帶著我的相機和電腦,遠離繁華,走向空曠。
隨著我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中國當然這也包括許多的外國人,畢竟中國視力越來越強大,國內的發展環境也越來越好,自然是有很多人願意來,當然國家的合作也是,當然都希望進入中國這個大市場。不得不說與之前相比我們進步的可不是一點點,這也源於我們在發展中的經驗教訓,但是有些國家就不明白。今天我們要看的這個國家非常獨特,請求加入中國149次,被拒後「堅持」掛中國國旗,宣稱遲早屬於中國。
有這樣的一個王國,叫做錫金,錫金國因為國家實力不強又與尼泊爾接壤,於是便經常遭到尼泊爾的騷擾,但是錫金國對此卻毫無辦法,畢竟尼泊爾的國土面積是錫金的好幾倍,從國土面積來看的話尼泊爾便是一個龐然大物。這個時候的清王朝還是乾隆帝在位的時期,國力還是很強盛的,於是錫金國為了能夠得到庇護,就向大清國請求,希望我們能對他們進行幫助。
而當時乾隆皇帝也答應了錫金的求援,並加以保護,錫金因此一直甘願受清朝的統治,這也是後來錫金向新中國政府求援的主要原因。但是在當時受到保護,可是後來我們「閉關鎖國」政策的推行,使得後來被侵略,自己都顧不得自己,當然也沒有辦法幫助錫金國,於是錫金國有了和我國一樣的遭遇,先後被英國,印度等國家侵略。
後來印度實在是等不及了,於是規定錫金為印度的''聯繫邦'',錫金被迫成為了印度的一個邦。沒有辦法他們沒有抵抗之力,就又想到了我們,據文件考證,錫金曾經在22天裡就給中國發了149封信,中國作為一個高度重視國家主權的國家,由於自己所處的國際形勢也不容樂觀,因此拒絕了錫金的請求。錫金只得單方面宣布屬於中國,並且在自己的國土內懸掛起了中國國旗。
當時他們還是不死心的,甚至還用電臺向全世界發布消息,聲稱錫金遲早會成為中國的一分子。然而這種情況僅僅只持續了三個小時,因為印度隨後便將其攻下,吞併了這個弱小的國家。錫金被印度吞併已經過去了40多年了,那它的現狀究竟如何呢?據了解,如今錫金的的「生計」主要還得靠自己。錫金邦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當地豐富的森林資源、礦產資源和運輸業。
綜合以上來看,這個國家最後走到這一步也怪不得別人,因為只有自己強大才是真正過得強大,他們自己的國家太過於弱小,而又不想著發展自己,只一味地想要依靠別人的幫助,這樣是肯定不行的。所以說還是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這樣才能不被輕易淘汰,請求加入中國149次,被拒後「堅持」掛中國國旗,宣稱遲早屬於中國,對於這件事情你們怎麼看呢?
本文由「小七行旅記」原創,歡迎評論,收藏,點讚。未經允許請勿抄襲,感謝你們的閱讀,請持續關注,讓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