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金曾申請加入我國,被拒149次後仍掛中國國旗,還自稱屬於中國

2020-12-06 小悅悅說汽車啊

從古到今,中國就是一個領土大國,中華文明一度領先世界,是亞洲地區的文明中心,影響非常廣泛。周邊鄰國,如日本,越南,韓國,都或多或少地曾受過中華文明的薰陶。唐朝,中國發展到了封建社會的頂峰,被稱為「天朝上國」。成吉思汗更是橫掃亞歐大陸,版圖達1372萬平方公裡,書寫了中華文明的輝煌篇章。元史中記載:「東盡遼左西極流沙,北逾陰山南越表,漢唐極盛時亦不在話下」,可見元朝盛世多繁昌。

中國歷史上曾有過許多附屬國。人們對"朝貢"一詞並不陌生,附屬國會將財富賜予中國天子,以表示其順從和友好。而且宗主國會用自己強大的力量保護附屬國免受侵略。雙方的貿易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也十分頻繁。直到清末,有一個附屬國申請加入中國149次,遭到拒絕後,仍然堅持懸掛中國國旗,甚至宣布它屬於中國。該國的名字叫錫金。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印度駐軍,錫金王國從地圖上消失,現在成為印度的錫金邦。但是,在歷史上,錫金曾多次向中國求助,並渴望加入中國的版圖。

清末,中國實力衰弱,淪為帝國主義殖民地,自己也不再顧及那些藩屬國,當時中國的大多數國家已經脫離了附庸地位,而錫金卻一直堅持朝貢。清朝覆滅後,錫金失去了自己最大的庇護所,在尼泊爾遭到迫害。當時錫金仍然希望中國能將其從水火中救出來,但是近代中國飽受戰火之苦,往往是自顧不暇,也就是無計可施。錫金於1861年淪為英國殖民地。20世紀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對錫金的援助更是分崩離析。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中國趕走了日本侵略者,錫金也最終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但是由於錫金的重要地理位置和薄弱的國防力量,印度開始介入錫金的內部事務,試圖吞併它。但錫金並不願意,因為從歷史上看,錫金更願意加入中國。

錫金城人從未放棄對中國援助的渴望,僅在一個月之內,他們就發出了多達149份電報,表示希望加入中國。但新中國剛成立時,既不富裕,又不想分心插手國際糾紛,便全部回絕錫金的要求。即使如此,錫金還曾在國內懸掛過中國國旗,宣稱它屬於中國。錫金在1950年以前一直是印度的保護國,25年後正式被印度吞併。

儘管沒有同意錫金的加入,但中國一直支持錫金獨立,並承認其國家主權。人們對錫金王國的遭遇深表同情與哀悼,但在當時,中國所能做的卻是微乎其微。作為印度的一部分,錫金的地位已經確定,這也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只有獨立發展和強大才能避免被人所左右。全世界都在進行大國博弈,小國只能依附於大國夾縫中生存。

相關焦點

  • 申請加入中國149次,被拒後「堅持」掛中國國旗,並宣布屬於中國
    就拿我國來說吧,在清政府的統治下,我國經歷了歷史上一段比較屈辱與黑暗的日子,西方列強不僅從我國搶走了大量的奇珍異寶,還逼迫清政府籤訂了很多不平等的條約,割讓了大片領土。當時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那段時間中國可以說飽受西方國家的凌辱,百姓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連最基本的溫飽都是奢侈。
  • 申請加入中國149次,被拒後「非要」掛中國國旗,並宣稱屬於中國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源遠流長。因為得天得厚的地理位置以及豐饒的兩河流域,為我國帶來了長久的繁榮,再加上我國人民向來是一個十分擅長建設的民族,因此一直是亞洲地區的龍頭老大。不過這樣的輝煌在滿清末期的時候就被打破了。
  • 請求加入中國149次,被拒後「堅持」掛中國國旗,並宣稱屬於中國
    但所有國家裡面總會有那麼一兩個例外的,有一個國家就曾經申請過加入我們國家高達149次,並且每次都是被我們國家所明確拒絕,但他們並不死心,甚至做出了將中國國旗掛在自己國家境內,並且對所有人宣布,自己是中國的一部分,是屬於中國的。請求加入中國149次,被拒後「堅持」掛中國國旗,並宣稱屬於中國,那麼這個國家到底是誰呢?
  • 請求加入中149次,被拒後「堅持」掛中國國旗,宣稱遲早屬於中國
    今天我們要看的這個國家非常獨特,請求加入中國149次,被拒後「堅持」掛中國國旗,宣稱遲早屬於中國。有這樣的一個王國,叫做錫金,錫金國因為國家實力不強又與尼泊爾接壤,於是便經常遭到尼泊爾的騷擾,但是錫金國對此卻毫無辦法,畢竟尼泊爾的國土面積是錫金的好幾倍,從國土面積來看的話尼泊爾便是一個龐然大物。
  • 多次申請加入中國,被拒後「堅持」掛中國國旗,並宣布屬於中國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領土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現在的中國已經逐漸成長為一個軍事大國,任何國家都不能隨意踐踏我們的國土。中國的強大也吸引了不少崇拜者,其中有一個國家申請加入中國149次,雖然我國拒接了這個國家的申請,但他們仍堅持主動掛中國國旗,甚至還宣稱自己是屬於中國的,這個國家便是錫金。
  • 請求加入中國149次,被拒後「堅持」掛中國國旗,宣稱屬於中國
    如今,我們運用國家主權、領土的理念,每一個中國人都有民族自豪感和歸屬感,特別是在2020年這一特殊時期,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信念,凝聚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血和汗水,詮釋著「中國」二字的分量!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並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國際社會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與任何時候相比,越來越多的國家更加重視與我國的關係,期待在經貿方面進行更多的合作。
  • 這個國家為了加入中國,申請149次被拒絕了,卻掛上了中國國旗!
    我國曾深受戰爭殘害,幸好那個時代湧現出了很多民族英雄,他們為了解放付出寶貴的生命,最終建立了新中國,所以我們現在非常珍視和平的來之不易。因為歷史教訓的緣故,我們在新中國建立後,十分看重國家實力的提升,為的就是不被其他國家欺負,進一步爭取國際地位。
  • 申請149次,只為能併入中國,遭拒後直接掛上中國國旗
    眾所周知,新中國的版圖就是在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基本確立的,他的這十次軍事行動,收復了大量前朝的失地,保證了邊疆的和平與穩定,最後一次軍事行動,甚至還對幾百年後的後世起到了深遠影響。在西藏喇嘛的唆使下,由廓爾喀統治的尼泊爾於1788年入侵我國西藏,也掀起了清朝反擊尼泊爾王國的序章。這場戰爭整整持續了五年時間,戰爭的最後結果以廓爾喀、不丹、錫金稱臣投降為終結,並成為了清朝的附屬國。也就是說在這一時期,這幾個國家就如同歷史上的朝鮮一樣,需要年年向清朝納貢。只不過,乾隆統治時期的清朝,正處於中國近代史的前夕,這一古老又龐大的帝國,即將淪為西方列強案板上的魚肉。
  • 單方面宣布屬於中國,曾149次申請加入,後被印度侵佔納為一個邦
    中國現在憑藉不斷的努力成為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而背後所付出的多少艱辛是其他國家所想不到的。中國現在的發展速度很快,發展前景也很寬廣,因此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和我國展開密切的合作,而曾經更是有國家想要加入中國。
  • 這個小國149次申請併入中國,被拒後仍然宣稱屬於中國的一部分
    1975年的中國,當年GDP1634.32億美元,是印度的1.66倍,好像領先還挺多。但是如果分攤到人均GDP的話,中國幾乎沒有任何優勢,且此時國內的日子並不好過。基於此,當時的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這位印度歷史上號稱鐵娘子的女強人,出於轉移國內矛盾的目的,果斷向錫金用兵。錫金地理位置處於中印交界,是個面積不到8千平方公裡,人口不到百萬的小國。此時在位的是錫金第十二代國王帕爾頓。
  • 錫金王國149次申請加入中國,滅亡前三小時,高調升起五星紅旗
    2005年,中國的地圖上,沒有了錫金,堅持了三十年,中國到底承認了錫金屬於印度,據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後一個承認的國家。或許有很多人不知道錫金,它只是一個小國,在1975年就被印度吞併了,要不是中國的堅持,大抵這個國家已經被永遠地遺忘。
  • 曾想加入中國的兩個國家,如今被印度吞併,發展如何了?
    這兩個曾經和中國相鄰,想要加入中國,卻被印度吞併的國家就是:錫金和曼尼普爾。下面先讓我們對這兩個國家做個簡單的了解吧?錫金,曾經是一個獨立王國,在我們中國的古籍中,錫金曾經名為哲孟雄,甚至在清朝期間,哲孟雄曾經是西藏的藩屬國。錫金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
  • 1975年印度滅錫金,錫金22天149次要加入中國,此時中國在做什麼
    1700年,尼泊爾的廓爾喀軍隊入侵錫金,攻佔錫金當時的首都拉達孜,錫金國王越境逃亡到西藏,請求政治避難。然而,氣焰囂張的廓爾喀軍隊在佔領錫金後,沒有停下侵略的腳步,反而大舉向北進犯西藏,並攻佔整個後藏地區,同時,還洗劫了班禪喇嘛的駐錫地扎什倫布寺。
  • 奧運會主辦方拒掛我國國旗,中方霸氣退賽後,還被威脅不準公開
    奧運會主辦方拒掛我國國旗,中方霸氣退賽後,還被威脅不準公開 世界各國都有屬於自己國家的國旗,並且國旗所蘊含的意義都是非常重要的
  • 向中國寫149封求救信後錫金仍被吞併,印度的擴張為何如此瘋狂
    但對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卻規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決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獨立。但由於特殊原因,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一直沒有解決,為以後的印巴反目留下了衝突的種子。此後,為了克什米爾的歸屬,印巴三次發生戰爭,1971年,巴基斯坦又被印度肢解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兩部分。印度也吞併了克什米爾的部分地區。
  • 被印度吞併40年的錫金,曾想併入我國,現不讓與外國接觸
    但是就有這麼一個小國家,想要加入中國。在得到中國明確拒絕之後,竟然霸氣的單方面宣布加入中國,遺憾的是在它宣布加入中國的三個小時之後就被鄰國吞併,現在它成為了中國的鄰國。這個小國家就是錫金,它位於中國喜馬拉雅山脈的南側。
  • 2國都想加入中國,卻都被印度強佔了,一個至今過中國節日
    世界上曾經存在兩個國家,一直都想要加入中國領土管轄,但只可惜力量太過於薄弱。加入中國無果後,直接被強行佔有。這兩個國家命運極為相似,他們共同成為了印度的28邦之一。分別是錫金邦和曼尼普爾邦。先來說說錫金,曾經是一個面積達到7096平方公裡的國家,和我國的西藏地區相鄰。因此,這裡也一直接受著中國的文化傳統薰陶。錫金曾被尼泊爾短暫的入侵過,還接受到乾隆2次派遣的清軍的援助。只可惜尼泊爾走了,錫金又被英國殖民者盯上了。1861年,英國逼迫錫金籤訂條約。從此後歸英國管轄。直到19世紀初,英國殖民者才放任了錫金,此時的錫金也認識到了力量薄弱。
  • 一直想併入中國的錫金哪去了?為不被印度吞併,它曾升起五星紅旗
    吐蕃的強盛時代,勢力曾一度越過喜馬拉雅山,控制過尼泊爾(泥婆羅),也影響到了錫金地區。今天在拉薩大昭寺門前的碑文中提到:"南若門巴天竺,西若大食,北若突厥拔悉蜜等,對聖神贊音之強盛威勢及公正法令,莫不畏服俯首,彼此歡忭而聽命差遣也",這也證明吐蕃王朝與喜馬拉雅山南面的尼泊爾、錫金是有過政治上的聯繫的。
  • 此國曾100次請求併入中國,即使被印度吞併,前3小時還升五星紅旗
    今天各位看官跟隨小編的腳步來看一下,有這樣一個國家,他是中國的鄰國,要求加入我們國家藩屬國的次數多達100次,即便是要被其他國家吞併了,在被佔領之前的三小時內依然升起了中國的五星紅旗。在2003年的6月份,我國正式的承認了錫金是隸屬於印度的一個邦,然而錫金在此之前已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也是我們國家的鄰國。
  • 消失的鄰國:中國為何拒絕錫金歸附?被印度吞併的錫金現狀如何?
    我國為什麼深陷困境也要大力發展軍事,原因就是只有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才能在國際上有一席之地,才可以取得貿易,主權,外交等自由。如今的中國逐漸強大,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勢力可以欺凌我們,可是在我國周邊,有這麼一個國家,多次想要加入我國,但最終卻被印度無情侵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