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曾聽聞湘西趕屍?

2020-12-12 妙品薈萃

在湘西 有 三大邪,其一 趕屍 ,其二 蠱毒, 其三 落花洞女。趕屍傳男不傳女,蠱毒傳女不傳男。 這篇要講的就是最廣為人知且有揮之不去玄幻色彩的 湘西趕屍。

下文選自360百科

屍,是巫文化的一部分,又稱移靈,發源於古辰州沅陵、瀘溪、辰溪、漵浦四縣。清朝就廣為流傳湘西」趕屍人」的傳聞,即趕屍人利用」秘術」,將客死異鄉的人的屍體帶回家鄉,讓他們落葉歸根入土為安。

傳幾千年以前,蚩尤率帶兵與敵對部族廝殺,直至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打完仗要往後方撤退,士兵們把傷兵都抬走後,蚩尤對身邊的軍師說:」我們不能丟下戰死在這裡的弟兄不管,你用點法術讓這些好弟兄回歸故裡如何?」軍師說:」好吧。你我改換一下裝扮,你拿』符節』在前面引路,我在後面督催。」於是軍師裝扮成蚩尤的模樣,站在戰死的弟兄們的屍首中間,在一陣默念咒語、禱告神靈後,對著那些屍體大聲呼喊:」死難之弟兄們,此處非爾安身斃命之所,爾今枉死實堪悲悼。故鄉父母依閭企望,嬌妻幼子盼爾回鄉。爾魄爾魂勿須彷徨。急急如律令,起!」原本躺在地上的屍體一下子全都站了起來,跟在蚩尤高擎的」符節」後面規規矩矩向南走。這就是湘西趕屍的神話原型。

一般在秋決臨刑的前一天,客籍死囚的親屬和同鄉甚至是那些好做善事的善人,都會湊一些銀子給他們請來的老司(慣例是各著青衣和紅衣的兩位),買好一應物品。行刑當天,老司和助手以及幫忙的人都要在法場外等候。午三刻,刀斧手手起刀落,死囚人頭落地。

一等到監斬官離開法場,紅衣老司即行法事念咒語,助手幫忙將被斬的客籍死囚身首縫合在一起,再由青衣老司將辰砂(最好的硃砂)置於死者的腦門心、背膛心、胸膛心窩、左右手板心、腳掌心等七處,每處以一道神符壓住,然後用五色布條綁緊。相傳,此七處是七竅出入之所,以辰砂神符封住是為了留住死者的七魄。之後,還要將一些硃砂塞入死者的耳、鼻、口中,再以神符(辰州符)堵緊。相傳,耳、鼻、口乃三魂出入之所,這樣做可將其魂魄留在死者體內。最後,還要在死者頸項上敷滿辰砂並貼上神符,用五色布條紮緊;再給死者戴上粽葉鬥笠(封面而戴)。諸事辦妥,紅衣老司念畢咒語,大喝一聲」起!」客籍死屍便會應聲站起……

趕屍的人是一個身穿道袍的法師。這些披著黑色屍布的屍體前,有一個活人,當地人叫做」趕屍匠」。無論屍體數量有多少,都由他一人趕。不管什麼天氣,都要穿著一雙草鞋,身上穿一身青布長衫,腰間系一黑色腰帶,頭上戴一頂青布帽,手執銅鑼,腰包藏著一包符。

法師不在屍後,而在屍前帶路,不打燈籠,因為他是一面敲打著手中的小陰鑼,一面領著這群屍體往前走的,手中搖著一個攝魂鈴,讓夜行人避開,通知有狗的人家把狗關起來。屍體若兩個以上,趕屍匠就用草繩將屍體一個一個串起來,每隔七、八尺遠一個,黑夜行走時,屍體頭上戴上一個高筒毯帽,額上壓著幾張書著符的黃紙垂在臉上。 趕屍途中有」死屍客店」,這種神秘莫測的」死屍客店」,只住死屍和趕屍匠,一般人是不住的。它的大門一年到頭都開著。因為兩扇大門板後面,是屍體停歇之處。趕屍匠趕著屍體,天亮前就達到」死屍店」,夜晚悄然離去。屍體都在門板後面整齊地倚牆而立。遇上大雨天不好走,就在店裡停上幾天幾夜。

到目的地兩三天前,事先通知死者家屬,準備好壽衣棺材,等」死人」一到,立刻將壽衣帽壽鞋給死人穿戴齊備,裝進壽木。這種入殮過程,全由」趕屍」者承擔,絕對不允許旁人插手和旁觀,正如出發時將屍體」扶出棺材」不允許窺視一樣。說是在這些關鍵時刻,生人一接近屍體,便會有」驚屍」和」詐屍」的危險,而入殮過程,必須在三更半夜。一切安排就緒,就是說將死者裝殮以後,喪家才去認領。棺蓋一揭開,鬚眉畢現,果然是喪家親人,象貌宛如昨日,卻翹翹長眠在棺材裡了,傷心慘目,摧人肺腑,頓有的嚎啕大哭,有的泣不成聲。

據有關文獻記載,湘西趕屍有」三趕,三不趕」之說。

三趕

凡被砍頭的(須將其身首縫合在一起)、受絞刑的、站籠站死的這三種可以趕。

傳說因為他們都是被迫死的,死得不服氣,既思念家鄉又惦念親人。可用法術將其魂魄勾來,以符咒鎮於各自屍體之內,再用法術驅趕他們爬山越嶺,甚至上船過水地返回故裡。

三不趕

凡病死的、投河自願而亡的、雷打火燒肢體不全的這三種不能趕。

其中病死的其魂魄已被閻王勾去,不能把他們的魂魄從鬼門關那裡喚回來;

而投河吊頸者的魂魄是」被替代」的纏去了,而且他們有可能正在交接,若把新魂魄招來,舊亡魂無以替代則會影響舊魂靈的投生;

另外,因雷打而亡者,皆屬罪孽深重之人,而大火燒死的往往皮肉不全,同樣不能趕。

下文《解密湘西趕屍》選自《2014年07月民俗非遺研討會論文集》,作者為梁諝先生。

舊時的湘西,交通閉塞,如果有人客死他鄉,其屍體要運送回老家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每當這個時候,客死他鄉之人的親屬通常會採取一個特殊的方法,將親人遺體運回老家安葬。這個特殊的方法舊時請老司作法趕屍。湘西本地人大多稱趕屍為「走腳」或「迎喜神」。

據說湘西趕屍習俗源自歷史十分悠久的「造畜術」,是老司用赦化的符水將屍體變作豬、羊、馬之類的牲口,在路上驅趕行走(或者使屍體具有豬、牛、羊、馬行走的功能)。傳說祝由和太平兩派是上古的大派,分別傳自蚩尤與黃帝。祝由養魄,太平養魂。千百年來,兩派因為對魂魄的認知存有歧義而爭鬥不休,但「造畜術」是兩派所共同認可和具有的法術。到了近代,太平一派分出了茅山、嶗山、龍虎等派系;湘西祝由從原有的十三大派系,減縮為魏、王、方、鄔四脈,其弟子散布在沅陵、辰州、麻陽、新晃、芷江、花垣、古丈、吉首等一帶。湘西造畜術奉的是五仙,即狐仙(狐狸)、黃仙(黃鼠狼)、白仙(刺蝟)、柳仙(蛇)、灰仙(老鼠),俗稱「狐黃白柳灰」。老司施法趕屍,必會請動這五仙前來協理。

湘西趕屍分上、中、下三法:下法是由人背著屍身走路。中法是將王者的屍身肢解,取頭顱和四肢,用藥物作防腐處理後,帶到目的地,沿途由替身代替行走。上法是由老司作法,讓亡者自行走到目的地,這是湘西趕屍中最上乘的法術。

老司施法趕屍需要靈媒,也就是道門中的法器。湘西老司趕屍用的法器一般有四樣:招魂幡、攝魂鈴、引魂鑼、趕屍鞭(棍)。辰砂和辰州神符則是趕屍前必用到的兩種物件。

老司使用上乘之法趕屍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步是「鎮住亡者的三魂七魄」

古時的湘西人一般都相信人有三魂七魄。三魂即在離地三尺以上,也就是我們說的「舉頭三尺有神明」。人死之後,三魂七魄一般不會立刻離開,因為此時的屍體中尚有一口未吐出的生氣,這樣會讓屍體自己發現自己體內尚有陽氣,便不會離世。陽氣要在屍身上面盤旋七日之後,才會確定自己真的死了而轉世投胎。老司來到屍體旁,念動神咒,將辰砂塞進屍身的耳朵、鼻孔、嘴巴三魂出竅之處,用揉成團的神符堵緊,謂之「鎮住三魂不離體」。之後,老司再次念動神咒,將辰砂放置在屍身的腦門心、背膛心、胸膛心、左右手板心、左右腳板心,用神符壓住,用五色布條紮緊,謂之「鎮住七魄不出竅」。

第二步是「裝扮屍身」

老司雙手挽起玉皇正印訣,在屍身頭頂左繞三圈、右繞三圈後,將一頂沒有邊沿的棕鬥笠(即紙鬥篷)扣在屍身頭上,棕鬥笠四周,粘貼起一道道神符。

第三步是「赦水激活屍身」

老司一首端著一杯清水,一手拿著神香,在清水上邊畫神符,一邊畫一遍頌念神辭。據說派別不同,赦神水的神辭也不同,正所謂「十個先生九樣活」「各師各教」。例如,有的老司念一下神辭:「觀請天帝老君、觀請真武祖師、觀請大禹祖尊、觀請本門仙師。今有亡者某某某,在凡健生X歲,隕歿於X地X月X日X時。弟子奉主東某某某之誠請,感其誠心,行兵助將作法,趕化屍身為畜,迴轉X省X縣X土地祠下祈葬,蓋謂落葉歸根、安不寧之魂靈。」屍首僵直,先行化水弄火以利驅行…一化杯中清水滿,二化須彌雪水溶,三化神水鎮三魂,四化神水謝神靈,五化神水護七魄,六化神水轉回程,七化神水請五仙,八化神水法眼明,九化神水活屍用,十化神水米湯濃。直到將杯子中的水赦化成米湯般濃稠。老司將拇指和中指浸到神水中,然後將沾在指頭上的神水輕輕向空中、向地上、向東西南北四方撣撣,敬奉、奏請五仙和五方龍神後,老司將一大口神水捫到嘴裡,猛得朝屍身噴灑。

第四步是趕屍

老司將神水噴灑到屍身後,放下杯子,操起趕屍鞭,朝空中用力一甩,大喝一聲:「出生,起!」屍身便應聲而起。打下手的老司馬上拿著引魂鑼,站到屍身前面;施法老司身背「攝魂鈴」,走到屍身背後,甩開趕屍鞭,大喝一聲:「畜生,走!」打下手的老司手中的引魂鑼隨即敲響,屍身便會邁開僵硬的步子,跟著鼓鑼老司朝前走去。引魂鑼的聲響既起引領屍身行走的作用,又起警示沿途活物不得靠近的作用。

施法趕屍是一件很艱辛的差事,必須晝伏夜行。晚上,隨性的一個孝子在前面「踩路」,以驅散路途活物。如果遇到夜行人,孝子會跪拜施禮,請求其會比。因為老司施法趕屍最忌諱的是「撞陽氣」,即碰到活物,如果碰到了,法術便也被撞破,屍身就會受到驚擾而倒下,再也起不來,趕屍便宣告失敗。另一個孝子手持靈牌和引魂幡,走在稍後位置,負責接應前面的踩路者和聯絡後面趕屍的老司,以免「撞陽氣」。據說湘西一帶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不管是夜行人還是路途人家,只要聽到了攝魂鈴的鈴聲由遠而近,都會主動關好自家的狗和其它牲畜,並主動迴避讓道。所以,在這一帶從未聽到過「倒屍」的事。

趕屍在古時是一個特殊的行業,由於路途遠,耗時長,所以有人專門在驛道開設一些「迎喜神」的客棧,供趕屍隊伍白天休整。如果趕屍隊伍在行進中錯過了客棧,那麼老司會將屍身趕到廢棄的破窯洞、破廟或其它人跡罕至的地方進行休整。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湘西趕屍法術早已失去了它生存的市場。目前,會這種法術和學這種法術的人也是寥寥無幾。不久的將來,它或許真的會成為湘西民俗演變過程中的一個難解之謎和一種神奇的傳說故事。

相關焦點

  • 最後的「趕屍匠」,現場示範趕屍過程,揭開湘西趕屍術的神秘面紗
    趕屍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的上古時期,這種巫術起源於湘西地帶,在口口相傳的過程中不免給這種巫術添上了神秘的面紗,讓人聽聞毛骨悚然。這樣神秘的巫術背後到底是什麼呢?今天就來請田師傅:"去走一回腳。"
  • 解密湘西趕屍,膽小者勿入!
    關於殭屍,曾今被九叔拍的電影《殭屍先生》所迷惑,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殭屍,人死後靈魂會不會存在,其實這裡面的真真假假都只是人們口中的一種說詞罷了。我們今天談談曾經被傳得很玄乎的一個靈異事件---湘西趕屍。傳說地發生在湖南省西北部,地處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處的湘西土家族苗族,湘西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擁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鳳凰古城以及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老司城等等。
  • 湘西趕屍:什麼樣的人才能當趕屍人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趕屍」這樣的神秘的事情,只是電影裡的橋段,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如果你這樣認為的話,那可就錯了。其實,「趕屍」曾經真實地存在於湘西民間。著名的苗族作家沈從文的作品中曾記載:「經過辰州(今沅陵), 那地方出辰砂,且有人會趕屍。若眼福好,必有機會看到一群 死屍在公路上行走,汽車近身時,還知道避讓在路旁,完全同活人一樣。」這樣恐怖是情況,其實就是「趕屍」,屍體不用人搬,不用車裝,就能跟著趕屍人行走,而且屍體能夠站立、拐彎。
  • 湘西趕屍到底是真是假?
    在湘西,趕屍傳男不傳女,巫蠱傳女不傳男。趕屍為什麼只傳男人呢?其實很好理解,男兒力氣大,膽子壯,在趕屍匠看來,還有一點就是陽氣重,可以鎮住死屍的陰氣。 傳內不傳外。畢竟趕屍這一行業已經消失很久了,真正見過趕屍的人,通過口口相傳,添油加醋,也很難還原當時的真實情況,這就給科學研究造成了很大困難,當下的一些觀點和論調,多多少少有一些「想當然」的意思。湘西之行結束後,我回顧錄音筆中的資料試圖找出答案,發現走訪的人大多口徑不一,仍不得其詳。 既然對於「趕屍」至今都沒有定論,那「趕屍」是否只是傳說,現實根本不存在呢?
  • 揭秘湘西趕屍神秘的面紗
    湘西趕屍喜歡鬼片的朋友,應該對湘西趕屍並不陌生,許多畫面和臺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映象,您們肯能會說電影是假,但湘西趕屍它確實存在。如果你是在20初世紀夜間行走在湘西的山林裡,就很有肯能遇到這樣的場景,你會看到一個人腳穿一雙草鞋,身上穿一身青布長衫,腰間系一黑色腰帶,頭上戴一頂草帽,雙手各執銅鑼和鈴鐺,背上背著桃木劍、銅錢劍,腰包藏著一包符一袋米。帶著一群屍體在行走,嘴裡念叨:湘西趕屍,生人迴避。是不是感覺很神奇,接下來小編帶你了解湘西趕屍神秘的面紗。
  • 走進湘西,關於「三大古迷」,即趕屍、放蠱、落洞女的聽聞與見聞
    湘西三大古迷【苗寨古巷】攝影:王剛湘西三大古迷,據我了解,目前有兩個說法(版本):一個是趕屍、放蠱、落洞女,一個是:趕屍、放蠱、辰州符。沒辦法,在這裡我就得跟大家介紹湘西「四」個古迷了......同時徒弟必須學會三十六種功,才能去趕屍。第一件功,便是死屍「站立功」,也就是首先要讓死屍能站立起來。第二件功是「行走功」,也就是讓屍體停走自如,第三件功是「轉彎功」,也就是屍體走路能轉彎。另外,還有「下坡功」、「過橋功」、「啞狗功」等。「啞狗功」可使沿途的狗見著屍體不叫。因死屍怕狗叫,狗一叫,死屍會驚倒,特別是狗來咬時,死屍沒有反抗能力。死屍會被咬得體無完膚。
  • 解密湘西趕屍,原來他們竟是這樣趕屍!
    相信大家都看過非常著名的道士趕屍之類的殭屍恐怖片,但是這是不是真的呢?答案是肯定的,湘西趕屍在歷史上是確實存在過的,今天就來解密湘西到底是如何進行趕屍的呢?又是不是真的像電影所表演的那麼神奇呢?先來說一下湘西趕屍是怎麼個原因出現的。
  • 苗族巫術:神秘而恐怖的湘西「趕屍」
    在苗族聚居地之一的湘西,也就是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張家界,民間曾流傳有一種神秘莫測的"趕屍"巫術——一項被稱為世界上最為恐怖的職業。在交通閉塞的解放前,湘西地處十萬大山之中,道路崎嶇險峻,重視落葉歸根的湘西人一旦客死他鄉,若要抬棺而回幾近不可能,於是趕屍這一古老的行業應運而生。但由於諸多原因,湘西趕屍被賦予了驚悚神秘的色彩,成為千年之謎。
  • 民間靈異:湘西趕屍
    湘西趕屍之說,又稱移靈、走影、走屍,發源於湘西沅陵, 濾溪, 辰溪, 敘浦四縣。
  • 湘西趕屍是什麼?最後的「趕屍匠」現場示範,揭開趕屍的神秘面紗
    趕屍,和蠱毒、落花洞女一道,被世人並稱為「湘西三邪」。之所以被人感覺到邪,主要還是聽上去有那麼一點驚悚。試想一下,如果在夜深人靜時,遇到一排屍體在「趕路」,又有多少人能沉住氣呢?現階段,趕屍還未得到科學驗證,也沒有人親眼證實,但是近年來隨著影視產業的發展,許多的影視作品中都有這種「趕屍」的場景,這才使得原本只是流傳於湘西的這個「迷術」,被眾人所熟知。趕屍起源說完了地方起源之後,再來提一下關於「趕屍」的神話起源,畢竟人類也是從神話傳說開始的。
  • 湘西趕屍是真是假?趕屍匠田鐵武還原全程,揭開神秘的趕屍面紗
    對於好奇「趕屍」真相的人來說,這無疑漸漸成為了一個遺憾,或許它只存在於神秘的湘西,只存在於人們口口相傳的故事神話之中。但是,就在我們以為再也接觸不到真正的趕屍時,事情有了轉機。一位自稱最後的「趕屍匠」的人現身鏡頭下,為我們講述了關於趕屍背後的真正實情,甚至親自演示了一番。他就是來自湖南懷化芷江縣的田鐵武。
  • 《喜神之趕屍風雲》上線 看湘西趕屍遭遇七路決殺
    湘西趕屍遭遇七路決殺,江湖紛爭此起彼伏《喜神之趕屍風雲》是以「湘西趕屍」為背景創作的。趕屍是湘西地區苗族的民俗,屬於巫文化,亦說與祝由科有關。清朝就廣為流傳湘西「趕屍人」的傳聞,即趕屍人利用「秘術」,將客死異鄉的人的屍體帶回家鄉,讓他們入土為安。影片在此基礎上,加入了大量動作戲,無疑會讓觀眾一飽眼福。
  • 湘西趕屍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趕屍是傳說中可以驅動屍體行走的法術,屬於湘西苗族蠱術的一種,是楚巫文化的一部分。蠱有黑巫術和白巫術之分,趕屍屬於白巫術。 民俗意義上講是不可思議的「吆死人」 方法,中國湘西一代比較盛行。而湘西沅江上遊一帶,地方貧瘠,窮人多赴川東或黔東地區,作小販、採藥或狩獵為生,那些地方多崇山峻岭,山中瘴氣很重,惡性瘧疾經常流行,生活環境壞到極點,除當地的苗人以外,外人是很少去的。死在那些地方的漢人,沒一個是有錢人,而漢人在傳統上,運屍還鄉埋葬的觀念深,但是,在那上千裡或數百裡的崎嶇山路上,即使有錢,也難以用車輛或擔架扛抬,於是有人就創行了這一奇怪的經濟辦法運屍回鄉。 「趕屍」也就應運而生啦!
  • 湘西趕屍——屍體行走背後的真正秘密
    巫術一直以來都因它的神秘恐怖吸引著眾人的好奇心,「湘西趕屍「便是苗族巫術的一種,屬於楚巫文化,與蠱毒、落花洞女並稱為「湘西三邪「。但它更吸引人的是,它不僅是神秘的傳說,更是鐵真真的事實。其實很多地方都有趕屍術,但發展得最好的還屬湘西,這也跟湘西獨特的位置和傳統有關。湘西到處偏遠,土地貧瘠,在這的老百姓生活不下去了,於是前往川貴這些還未開化的偏遠地區採藥或是捕獵,維持生活。湘西地區思想傳統,特別講就屍骨還鄉、魂歸故裡。可問題是湘西人民本來就窮困潦倒,在加上崎嶇蜿蜒的山路,湘西老百姓根本出不起運屍的車馬費啊。那怎麼辦呢?趕屍這時候就顯得尤為省錢實用了。
  • 湘西趕屍原來真的存在,最後一位趕屍人,說出了趕屍的真相
    很多人對趕屍諱莫如深,很怕談及此類的話題,其實,趕屍是我國的一種典型的區域文化,主要集中在湘西一帶地區。因為湘西趕屍太過於有名,以至於很多的湘西人表示,自己每次到了外面,就有外地人非常好奇的問:「你會趕屍嗎?」
  • 民俗:湘西趕屍真相
    湘西趕屍真相湘西趕屍真相其實是一場盈利性質的騙局。趕屍匠受僱傭後,把客死異鄉的死者找到偷偷肢解(頭與四肢),塗抹苗人特製的防腐草藥,讓徒弟假裝行屍,用背簍背著死者肢體夜行,趕屍匠頭前帶路,遇到遠處有人,便搖起招魂鈴念念有詞,示意生人迴避,以免被人看出破綻。人們出於忌諱死人都會儘量躲遠。
  • 「黑人抬棺」大戰「湘西趕屍」
    為了對抗來黑人抬棺帶起的新浪潮,中國死亡協會祭出老祖宗的手藝——湘西趕屍。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瑰寶的湘西趕屍不僅在形式上和黑人抬棺較為相似,在表現力、效率、價格、圍觀群眾參與度等方面也有一戰之力。一部分學者認為,現在正是湘西趕屍偉大復興的最佳時機。黑人抬棺 VS 湘西趕屍,東西方死亡文化的殊死對決正式開始!
  • 湘西最後一「趕屍匠」,現場示範趕屍過程,揭開趕屍神秘面紗
    那大家是否聽說過「趕屍」呢?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這是一種迷信又詭異的事情,但其實趕屍的目的是為了使在異鄉死去的人落葉歸根,而湘西最後一「趕屍匠」,示範了趕屍的過程,揭開趕屍的神秘面紗。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一提起屍體,很多人都會覺得很晦氣,然而在湘西卻有這麼一個職業,專門和屍體打交道,他們就是傳說中的「趕屍匠」。
  • 趕屍人 解密恐怖真相——湘西趕屍之謎,膽小慎入【圖文+視頻】
    趕屍匠先讓應試者望著當空的太陽,然後旋轉,接著突然停下,要你馬上分辨東西南北,倘若分不出,則不能錄用。因為你此時不分東西南北,就說明你夜晚趕屍分不出方向,不能趕屍。接著,趕屍匠要你找東西、挑擔子。因為屍體畢竟不是活人,遇上較陡之高坡,屍體爬不上去。湘西趕屍匠就得一個一個往高坡上背和扛。
  • 聊聊神秘的湘西趕屍:扒開表面的恐怖,本質是一份工作?
    閱讀本文,你將了解神秘的湘西趕屍背後的真相!1、湘西趕屍是否真的存在?閒話不多說,先說湘西趕屍這事兒是否真的存在吧,答案是肯定的。湘西趕屍是真的存在的,湘是指湖南,而湘西則是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也是屬於湖南的西北部,當然大湘西則是指附近的一大塊區域了,擁有相近的區域文化。2、湘西趕屍具體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