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巴頓將軍:把兒孫趕回家種地,堂弟也被他判了七年

2020-12-15 文銘初讀歷史

他是平江縣人,戰爭時期他擔任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第五師的師長,也是第十二縱隊的司令員。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擔任過廣西軍區的參謀長,還有防空軍司令部的參謀長。

1955年他被授予了少將軍銜,他就是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型之一鍾偉

鍾偉將軍

僅僅看這段文字的話,那鍾偉相對來說或許有點「平淡無奇」。如果他僅僅是一個能打仗的將軍的話,平江的老百姓們就不會在數十年之間一直津津樂道著他的故事。

將軍老子送兒孫一起回家種田

因為戰爭,鍾偉將軍在長子鍾來良8個月的時候,他就離開了家人。從軍20年後,也就是1949年的7月,鍾偉將軍率領部隊打到了長沙,並特意派人趕去平江將兒子接來。

父子見面之後,還沒等倆人說上話,部下便急忙報告說敵人調過來了一個軍。

鍾偉將軍非但沒慌,還樂得差點跳了起來,他說:「我正愁著不知道該送給我兒子什麼見面禮呢,這下來了!」

就在三天之後,鍾偉直接吞掉了國民黨調過來的那個軍。他從戰場上回來興衝衝的對兒子鍾來良說:「臭小子,這是爸爸送你的禮物,送你一個軍!」

鍾來良似乎並沒表現的多興奮,他欲言又止但最後還是開口對鍾偉將軍說:「爸,我想在長沙這裡謀個差事。」

鍾偉將軍聽後不由得一愣,他知道自己為了戰鬥的勝利捨棄了家庭,虧欠兒子太多。但是,他也不能就這樣給孩子謀差事。於是,他乾脆出口說了一句:「來良呀,你資質平平也就是個種田的漢子,你回去吧。」

鍾來良聽從了父親的建議,從那時候起便開始種田,一直種到了七十多歲。

都說爺爺容易溺愛孫子,尤其是像鍾偉將軍這樣,從年輕就奔波在外沒有陪同兒子長大的這類爺爺。但是,到了鍾偉將軍這卻不同,他對孫子仍然像對待兒子一樣嚴厲。

鍾社生是鍾偉將軍的孫子,他當時在黑龍江當兵,在復員之後可以安排在哈爾濱。鍾社生將這個消息激動的告訴了爺爺鍾偉,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給鍾社生所在的部隊領導寫信,並命令說:「讓他回家自己努力。」

回到家的鐘社生非常生氣,於是進京找爺爺非要一份工作,但是鍾偉將軍硬是不鬆口。此時鐘偉的老搭檔原北京軍區的司令員楊勇得知後,就對鍾偉將軍說:「你這個孫子交給我吧,北京的工作讓他們隨便挑。」

但是鍾偉說:「老楊,你不要管這件事,得讓他自己成才才行。」

接著,他說出了當年對自己兒子說的話:「你跟你父親一樣,也就是種田的漢子,你還是回去吧,和你的父親一起把農業搞好,一樣實現自己的價值!

其實,對於家人鍾偉將軍始終覺得是十分虧欠他們的,他十分疼愛自己的孫女水霞。水霞在北京中學畢業之後要回平江,鍾偉將軍十分不舍,水霞便開玩笑說:爺爺,你在北京給我找個工作我就不走了。

鍾偉將軍卻說:「要想要好的工作,就得回去自己好好考,不能走後門,因為那是非常無恥的。」

不過水霞也沒有辜負鍾偉將軍的厚望,她回到平江後,考上了一所師範學院。當水霞來信告訴了他,鍾偉將軍當時高興的都哭了,並且當即回信說:「你這是打了一次大勝仗,爺爺要回去給你慶功!」

不僅是對待兒子,孫子孫女對鍾偉將軍來說都一樣對待,總之一個原則:不能走後門,憑自己本事工作!

堂弟被他判了七年

在七十年代末的時候,平江縣委曾經給鍾偉寫過一封信,信中這樣說:「鍾將軍,您的堂弟最近偷了一頭牛,我們按照法律判了他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您有什麼意見或建議的話,我們還可以進行改判。」

鍾偉接到信後,二話不說操起電話就給縣委領導打了一個長途,他心中非常氣憤地說:「我當然非常有意見,我請求改判他為七年有期徒刑,我看看誰還敢去說情。」

即使這樣,在鍾偉將軍逝世後,骨灰埋在了老家的園子裡,被他判刑七年的堂弟還是跪在了他的墓前,嚎啕大哭道:「哥,我真對不起你,我給你抹黑了……」

將軍遺囑

鍾偉將軍清正廉潔一生,他在去世時留下的遺囑只有簡簡單單的幾行字,但是字字感人至深。他的遺囑這樣寫道:

「在我死之後,不要去補發什麼喪葬費還有薪金,我的那些兒孫們都獨立自主了。而且我也不曾欠任何的帳目。我家裡的電視機、還有電冰箱等等都要作為我的黨費交給黨……另外,我的警衛員和保姆生活非常清苦,他們都是工作積極的勞動人民,請組織給以一些適當的照顧。同志們,就此永別了。」

鍾偉將軍在臨終前和孩子們縱談兵法,並且高唱著《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一代英雄就此遠去

後記:將軍鍾偉在戰鬥中不怕犧牲,建立了無數戰功,可以說他的一生就是戰鬥的一生。在戰鬥勝利後他從不居功自傲,不為子孫謀求福利,這一生種他只給兩個人安排了工作,一個是他的警衛員,而另一個是他家的保姆。

所以,鍾偉將軍被稱為「廉政將軍」,也有「中國的巴頓」這一美稱。在此,向英雄致敬!

參考資料: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

《平江縣:開國將軍鍾偉的家風》

相關焦點

  • 《巴頓將軍》:戰爭需要性格
    美]赫什森 / 2005-6-1 / 中信出版社 / 49.0 / 平裝 / 趙洪雲美國人斯坦利·赫什森所著的《一個軍人的一生·巴頓將軍》一書,借用大量未在美國、英國公開的秘密資料在書中,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巴頓將軍鮮明、獨立的性格,是他得到「二戰中發明的快速運動戰術的最偉大的指揮家」美譽的重要原因,也是他在短短13個月的戰鬥中取得蕩平西西里、橫掃卡薩布蘭卡和突尼西亞等輝煌戰果的根本所在。雖然他的戰果和對他的爭議同樣突出,但他也因此而成為人類戰爭史上被人們記憶深刻的指揮官之一。從古到今的戰爭史上,留名留姓直至不朽的軍人,都具有獨特的個性。
  • 《巴頓將軍》:一個視和平如同墳墓的嗜血文藝將軍
    為了這個夢想,他使用一切手段甚至不顧基層士兵的死活來滿足他嗜血的欲望,然而,他最終成為政治的犧牲品並且在和平年代退而求其次,死在了和動物搏鬥的沙場上。電影《巴頓將軍》通過戰場上一系列鏡頭和生活中的為人處世,再加之真實的劇情,將巴頓這位馳騁於二戰戰場上的悍將刻畫得淋漓盡致。
  • 重溫巴頓將軍的至理名言
    很少有軍事人物的影響力能像巴頓將軍這般經久不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頓將軍在歐洲和地中海指揮美國陸軍第7集團軍。他的洞察力驚人,這也成就了他最被人津津樂道的卓越領導才能。在查爾斯·普羅文斯(Charles M.
  • 《巴頓將軍》,一部針對當時越南戰爭背景的戰爭電影,人性的光點
    《巴頓將軍》,拍攝於1970年,原本是一部針對當時越南戰爭背景的戰爭宣傳電影。這部電影根據拉迪斯拉夫·法拉戈的傳記《巴頓:苦難與勝利》和布拉德利將軍的自傳《一個士兵的故事》改編,截取了巴頓將軍在1943年至1945年間的事跡。
  • 久負盛名的巴頓將軍,為什麼沒有被評為五星上將的軍銜?
    文/無計讀史巴頓將軍是美國歷史上特別優秀的一位軍事戰略指揮家,而且在世界範圍內,都特別的出名,這與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上的表現不無關係。不過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則是,為何這位鼎鼎大名的巴頓將軍最後卻只有一個四星上將的軍銜?沒有達到美國的最高軍銜五星上將。
  • 突出部之役 巴頓將軍的神跡之戰
    歐洲戰區司令艾森豪將軍聞訊急調101空降師前往此地的交通樞紐——巴斯託涅駐防,德軍聞訊,集中7個師的兵力圍攻。和德軍比起來,盟軍兵力處於1:5的劣勢,而且當時大雪不斷,盟軍難以空投支援,情勢危急。巴頓將軍似乎早預料到了即將到來的戰況,他將第三軍團分割成幾個不同的戰術單位,又召集所屬師長,預先規劃了向北部行軍的預備命令。
  • 他被譽為中國巴頓,抗戰時期,率領遠徵軍打出中國虎的威名
    巴頓是二戰時期美軍著名鐵血戰將,擁有戰術天才的美譽。相當於是美軍在歐洲戰場上一隻猛虎,帶領美軍橫掃歐洲戰場,為擊敗納粹德軍作出了重要貢獻。世人也把他與蒙哥馬利、朱可夫、山本五十六、古德裡安、隆美爾、艾森豪、麥克阿瑟、布萊德雷、尼米茲等人並稱二戰十大名將。
  • 巴頓將軍:沒有死在戰場,卻死於二戰結束四個月後的一次意外
    這或許是巴頓將軍此生最大的遺憾。 巴頓是「二戰」中美軍最為傑出的軍事將領,曾經遠徵北非、橫掃歐洲,但是他和很多不幸的人一樣,最後死於一場車禍。 在德國陶努斯山南面的大平原上,巴頓將軍乘坐的轎車行駛在由法蘭克福通往曼海姆的38號公路上。隨意丟棄在一邊的「戰爭垃圾」嚴重破壞了公路兩側的風景,使巴頓將軍感慨良多。 此行,他們的目的地是萊因法爾茨地區的施佩耶,聽說那裡是個打獵的好去處。
  • 巴頓將軍死於離奇車禍,失蹤的肇事司機,神秘的死亡預言
    他站在敞篷車上向民眾致意,此時的巴頓看上去性格彩烈,其實內心悲傷。因為那時在歐洲戰場打過仗的將軍都已經接到命令奔赴太平洋戰場,唯獨他還沒有接到任務。巴頓將軍此時的巴頓雖然年過花甲,但他仍對戰鬥充滿渴望,他打算回到他駐守在德國南部的第3軍團去。臨出發前,巴頓用悲傷的語氣告訴自己女兒:「女兒們,我再也見不到你們了。」
  • 一代「戰神」巴頓將軍因車禍死亡,究竟是意外還是另有隱情
    經醫生診斷後,確定他這是因為脊椎嚴重錯位導致的。除此之外,他的頭骨也受了重傷。總體來說,巴頓將軍的情況並不算樂觀,甚至還可能有生命危險。面對如此緊急的情況,醫生們不敢耽擱,立刻對巴頓將軍進行搶救。經過精心的治療後,巴頓將軍的傷情得到控制,他的一隻手臂開始有了力氣,一條腿也開始恢復了一些知覺。對此,醫生們覺得他基本上脫離了危險期,剩下的只需要住院慢慢治療了。可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在幾天後的12月20日下午,巴頓將軍的情況竟然急轉直下。最終在第二天早上的5點55分離開人世,享年60歲。
  • 艾森豪為何撤了巴頓?他不是打贏了西西里島戰役?問蒙哥馬利
    其實過去是有的,但是一直沒人獲得,直到1943年,美國給予了馬歇爾將軍元帥軍銜,如果成功,他將會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元帥。 可是這件事遭到了馬歇爾的強烈反對,為什麼呢?他的理由是馬歇爾的名字英文是Marshall,而元帥的英文是marshal,這兩者讀音居然是一樣的。
  • 美軍最後的五星上將,巴頓都是他的手下,戰後躋身成商業大佬
    步入商界的「大兵將軍」可能是戰場生活讓他有了足夠的體驗,退休後的布萊德雷想要換一種方法生活有新的嘗試,於是在布洛瓦鐘錶公司開始任該公司的研究與發展實踐室主任,後其公司董事長去世,布萊德雷接任。無論在戰場上當將軍,還是成為商人,布萊德雷都是出了名的任勞任怨好脾氣。
  • 「兒孫自有兒孫福」,它的下句才是什麼,少有人知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文章原來題目是:「兒孫自有兒孫福」,它的下句才是精華,可惜少有人知《增廣賢文》裡記載過一句話,現代的老人也經常掛在放在嘴邊,那就是:「兒孫自有兒孫福。」意思是兒孫自有子孫的福分,父母不必為其擔心。
  • 三餐吃糠咽菜,看女主趕三天三夜的路,去找將軍回家種田
    三餐吃糠咽菜,看女主趕三天三夜的路,去找將軍回家種田在茫茫人海中,能被各位看官賞識,小編真是深感榮幸,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四本種田文!不管你之前看沒看過種田文,看了小編推薦的小說,肯定不會讓你失望,這四本小說都是小編精挑細選,而且很多小說小編都有看過的,質量絕對保證,其中,第二本《解甲歸田:家有麻辣妻》三餐吃糠咽菜,看女主趕三天三夜的路,去找將軍回家種田!好書不容錯過,你還在等什麼?趕快點擊閱讀吧!
  • 俗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下半句更是扎心,父母應該永遠記住
    中國自古以來就遵循望子成龍傳統,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但是,總的來說,有許多缺點,對孩子過度的「期待」會導致長輩對孩子的過度控制,進而形成「包辦」,但如果我們從現代的角度來看,我們會發現老祖宗早就給我們提過一個警告:子孫擁有兒孫福!這句話是眾所周知的,但他的後半部分卻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跟典故有關。
  • VKGAME巴頓「即刻生效」離開弗利特伍德
    巴頓帶領弗利特伍德進入了上賽季的聯賽附加賽,但是他的球隊在半決賽中輸給了維康比,並且在本賽季也沒有取得很大的提升。 「弗利特伍德鎮證實主教練巴頓已經離開俱樂部,即刻生效,」俱樂部的一份聲明說。 「我們要感謝喬伊在這段時間裡所做的工作,並祝願他在未來取得成功。」 現年38歲的巴頓於2018年4月首次被任命為管理人員。
  • 巴頓將軍:誰厲害我愛誰
    1944年末,由於德軍訓練有素且裝備精良的裝甲兵讓美軍一線坦克部隊損失巨大,所以黑人裝甲兵才得到參加實戰的機會:他們被編入第三集團軍,而該集團軍的指揮官正是素以鐵血作風著稱的巴頓將軍。在巴頓看來,膚色遠不如戰鬥力重要巴頓可謂是人類史上最痴迷戰爭的將領之一,他也是個性如烈火感情強烈的人,對膽怯的懦夫歷來是惡向膽邊生以至於出現打逃兵耳光的公眾事件,但巴頓對英勇善戰的人總是熱情真誠以至於自己忽略軍銜的巨大差距。
  • 俗語「兒孫自有兒孫福」,下半句才是古人智慧所在,但卻少有人知
    我們常說的一句俗話叫「兒孫自有兒孫福」,意思是說孩子們長大了,有自己的路要走,做長輩的就不用太過於擔心,也不必老是管著他們了。但關於這句話,很多人都會誤解,認為家長只需要忙著賺錢,對孩子的教育不管不顧,並以這句話為藉口,好像自己很有道理似的。
  • 麥克阿瑟的大牛皮:聖誕節前打敗中國讓大兵回家,結果自己回家了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是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富盛名的戰地指揮官之一,他和西線的喬治.巴頓一樣,被認為是極具個人魅力、軍事才華以及桀驁不馴個性的美軍將才。由於上述這些特點,麥克阿瑟和巴頓成為了知名度最高且最受歡迎的美國將軍,在美國民眾中有非常高的聲譽。
  • 其中巴頓將軍城鎮,體驗別樣二戰風情
    最後,巴頓將軍帶領的第 80 步兵師部隊於 12 月 25 日再次的解放了這個城市。為了紀念美軍在此地的付出,這裡陸續建了巴頓將軍廣場、紀念碑以及紀念博物館,不只是感謝他們的犧牲,同時也是紀錄了當地二戰時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