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平江縣人,戰爭時期他擔任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第五師的師長,也是第十二縱隊的司令員。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擔任過廣西軍區的參謀長,還有防空軍司令部的參謀長。
1955年他被授予了少將軍銜,他就是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型之一:鍾偉。
僅僅看這段文字的話,那鍾偉相對來說或許有點「平淡無奇」。如果他僅僅是一個能打仗的將軍的話,平江的老百姓們就不會在數十年之間一直津津樂道著他的故事。
將軍老子送兒孫一起回家種田
因為戰爭,鍾偉將軍在長子鍾來良8個月的時候,他就離開了家人。從軍20年後,也就是1949年的7月,鍾偉將軍率領部隊打到了長沙,並特意派人趕去平江將兒子接來。
父子見面之後,還沒等倆人說上話,部下便急忙報告說敵人調過來了一個軍。
鍾偉將軍非但沒慌,還樂得差點跳了起來,他說:「我正愁著不知道該送給我兒子什麼見面禮呢,這下來了!」
就在三天之後,鍾偉直接吞掉了國民黨調過來的那個軍。他從戰場上回來興衝衝的對兒子鍾來良說:「臭小子,這是爸爸送你的禮物,送你一個軍!」
鍾來良似乎並沒表現的多興奮,他欲言又止但最後還是開口對鍾偉將軍說:「爸,我想在長沙這裡謀個差事。」
鍾偉將軍聽後不由得一愣,他知道自己為了戰鬥的勝利捨棄了家庭,虧欠兒子太多。但是,他也不能就這樣給孩子謀差事。於是,他乾脆出口說了一句:「來良呀,你資質平平也就是個種田的漢子,你回去吧。」
鍾來良聽從了父親的建議,從那時候起便開始種田,一直種到了七十多歲。
都說爺爺容易溺愛孫子,尤其是像鍾偉將軍這樣,從年輕就奔波在外沒有陪同兒子長大的這類爺爺。但是,到了鍾偉將軍這卻不同,他對孫子仍然像對待兒子一樣嚴厲。
鍾社生是鍾偉將軍的孫子,他當時在黑龍江當兵,在復員之後可以安排在哈爾濱。鍾社生將這個消息激動的告訴了爺爺鍾偉,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給鍾社生所在的部隊領導寫信,並命令說:「讓他回家自己努力。」
回到家的鐘社生非常生氣,於是進京找爺爺非要一份工作,但是鍾偉將軍硬是不鬆口。此時鐘偉的老搭檔原北京軍區的司令員楊勇得知後,就對鍾偉將軍說:「你這個孫子交給我吧,北京的工作讓他們隨便挑。」
但是鍾偉說:「老楊,你不要管這件事,得讓他自己成才才行。」
接著,他說出了當年對自己兒子說的話:「你跟你父親一樣,也就是種田的漢子,你還是回去吧,和你的父親一起把農業搞好,一樣實現自己的價值!」
其實,對於家人鍾偉將軍始終覺得是十分虧欠他們的,他十分疼愛自己的孫女水霞。水霞在北京中學畢業之後要回平江,鍾偉將軍十分不舍,水霞便開玩笑說:爺爺,你在北京給我找個工作我就不走了。
鍾偉將軍卻說:「要想要好的工作,就得回去自己好好考,不能走後門,因為那是非常無恥的。」
不過水霞也沒有辜負鍾偉將軍的厚望,她回到平江後,考上了一所師範學院。當水霞來信告訴了他,鍾偉將軍當時高興的都哭了,並且當即回信說:「你這是打了一次大勝仗,爺爺要回去給你慶功!」
不僅是對待兒子,孫子孫女對鍾偉將軍來說都一樣對待,總之一個原則:不能走後門,憑自己本事工作!
堂弟被他判了七年
在七十年代末的時候,平江縣委曾經給鍾偉寫過一封信,信中這樣說:「鍾將軍,您的堂弟最近偷了一頭牛,我們按照法律判了他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您有什麼意見或建議的話,我們還可以進行改判。」
鍾偉接到信後,二話不說操起電話就給縣委領導打了一個長途,他心中非常氣憤地說:「我當然非常有意見,我請求改判他為七年有期徒刑,我看看誰還敢去說情。」
即使這樣,在鍾偉將軍逝世後,骨灰埋在了老家的園子裡,被他判刑七年的堂弟還是跪在了他的墓前,嚎啕大哭道:「哥,我真對不起你,我給你抹黑了……」
將軍遺囑
鍾偉將軍清正廉潔一生,他在去世時留下的遺囑只有簡簡單單的幾行字,但是字字感人至深。他的遺囑這樣寫道:
「在我死之後,不要去補發什麼喪葬費還有薪金,我的那些兒孫們都獨立自主了。而且我也不曾欠任何的帳目。我家裡的電視機、還有電冰箱等等都要作為我的黨費交給黨……另外,我的警衛員和保姆生活非常清苦,他們都是工作積極的勞動人民,請組織給以一些適當的照顧。同志們,就此永別了。」
鍾偉將軍在臨終前和孩子們縱談兵法,並且高唱著《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一代英雄就此遠去。
後記:將軍鍾偉在戰鬥中不怕犧牲,建立了無數戰功,可以說他的一生就是戰鬥的一生。在戰鬥勝利後他從不居功自傲,不為子孫謀求福利,這一生種他只給兩個人安排了工作,一個是他的警衛員,而另一個是他家的保姆。
所以,鍾偉將軍被稱為「廉政將軍」,也有「中國的巴頓」這一美稱。在此,向英雄致敬!
參考資料: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
《平江縣:開國將軍鍾偉的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