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隋朝太子的護衛,後來娶了李淵的女兒,成為唐朝的開國功臣

2020-12-14 歷史戰爭

貞觀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畫二十四功臣圖於凌煙閣。能夠位列凌煙閣的,莫不是有開國定土之功,而位列這凌煙閣功臣第十四名的,正是柴紹。除了凌煙閣功臣以外,柴紹還有一個顯赫的身份,他是李淵的駙馬,平陽昭公主的丈夫。

至於為何柴紹能夠位列凌煙閣,可不是因為柴紹與李淵的關係,他憑藉的,是自己不輸於李世民的赫赫戰功。

柴紹長相普通,但他出身將門世家,且有「矯捷有勇力,以抑強扶弱」之美名。柴紹少年時,皇帝很賞識他,讓他當了隋朝元德太子的千牛備身,相伴於太子左右。可以預見到,假若隋朝不亡,元德太子繼位,柴紹也可保一世榮華富貴。

不過,這時的隋朝已經病入膏肓,農民起義軍烽火已燃遍全國各地。眼見隋朝滅亡已是大勢所趨,加之隋煬帝不斷的打壓,鎮守於太原的李淵於是決定起兵反隋。

大業十三年(617年)四月,李淵起兵於晉陽,與此同時,他秘密派遣使者潛入長安,想要召回柴紹和女兒平陽昭公主。經過商量以後,平陽昭公主決定返鄉組建義軍,柴紹決定跟隨李淵左右。就這樣,夫妻二人暫時分離。

李淵知道柴紹是一位帶兵打仗的好手,於是授予他右領軍大都督府長史之職,併兼領馬軍總管。此後每遇硬仗,柴紹必身先士卒,領軍當先登城破陣,軍中無不對他嘆服。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稱帝以後,李淵命秦王李世民平定竇建德、王世充等人,柴紹跟隨李世民,立下了赫赫戰功。平薛舉父子、破宋金剛,王世充,擒竇建德等大仗柴紹均參與其中,且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李淵大喜,封他為霍國公,賜食邑一千二百戶,並轉為右驍衛大將軍。

武德六年(623年)四月,吐谷渾侵擾芳州。柴紹率軍救援,於吐谷渾軍戰於山谷。吐谷渾軍將唐軍圍困於山谷中,他們居高臨下,射擊唐軍。一時間箭如雨下,唐軍損失慘重,軍心晃動。柴紹見狀,鎮定自若,他命人彈奏琵琶,並讓兩位美女跳舞。吐谷渾士卒不知發生了什麼,紛紛放下弓矢相聚觀看。柴紹見吐谷渾軍陣容不整,抓住良機,派遣精銳騎兵偷襲後營,吐谷渾軍大敗,倉皇撤退。此戰以後,吐谷渾歸附唐朝。

擊敗吐谷渾以後,柴紹又率軍北擊突厥。自武德七年(624年)到武德九年(626年),柴紹多次擊潰突厥,斬首數千,打的突厥人聞風喪膽,不敢再犯。

打敗突厥以後,柴紹趁機上表,討伐與突厥狼狽為奸的梁國。柴紹率軍攔截支援的突厥人,大破突厥軍,並乘勝包圍朔方城。梁國都城無奈,只得舉城投降。沒了梁國,突厥更加勢單力薄,柴紹乘勝追擊,最終和李靖等人一切滅了東突厥。

為了紀念柴紹的功績,李世民將他位列凌煙閣,並居於第十四位。柴紹也成為歷朝歷代駙馬的榜樣。

相關焦點

  • 建立了隋朝的楊堅,其實是唐高祖李淵的小姨夫!
    從輩分上來看,建立了隋朝的隋文帝楊堅,其實是唐高祖李淵的小姨夫!李淵,字叔德,隴西成紀人,出身關隴世家。李家世代顯赫,李淵的七世祖李暠,曾是十六國時期西涼的開國君主。後來西涼滅亡後,李家一度敗落。但到了李淵爺爺這一代,李淵的爺爺李虎,因為早年追隨北魏名將賀拔嶽,再次崛起。
  • 日月當空武則天的父母厲害,媽媽是楊廣族妹,爸爸是唐朝開國功臣
    她的媽媽楊氏榮國夫人是隋朝的皇親國戚,爸爸武士彠(yue)是唐朝的開國功臣,為此廣西欽州靈山縣還成立了一個工作組,專門研究《武則天她媽在欽州》的歷史故事。小組成員實力雄厚,當地文化主要官員都參與其中,傳播靈山文化。
  • 李淵創立唐朝,卻無法阻止骨肉相殘,他究竟是成功還是失敗?
    導讀:唐高祖李淵一生謀略過人,創立唐朝,可以說是一位非常卓越的皇帝。但他也是個失敗的人,親眼目睹親生兒子之間骨肉相殘。那麼,李淵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又是如何從隋朝重臣走向唐朝皇帝的呢?今天的故事,我們要從隋文帝楊堅冊封太子那天說起。
  • 一位明智的帝王,必須要學會任用賢才,李淵可算是個行家
    在唐朝建國之前他就搜羅了很多人才留為己用,在建國之後,他沒有像後代的皇帝朱元璋那樣大殺功臣,而是將大多數的功臣都安置地好好的。因為唐朝才剛剛建立,需要用人的地方還有很多。當時李淵手下其實大部分人都還是原來隋朝的臣子,還有不少事原來北周王朝的後裔,李淵並沒有選擇難為他們,而是一直善待他們。
  • 他是唐朝開國功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為何會心生謀反之意?
    隋朝末年,唐高祖李淵發起兵變,推翻了隋朝的統治,建立了大唐王朝。而幫助李家最大的開國功臣都位於凌煙閣之中,共有二十四位。侯軍集,也是位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但因品德不正,最後生有謀反之意,被太宗皇帝處死,侯軍集,唐初名將。侯軍集前期好大喜功喜歡誇大自己的本領,為人浮躁。
  • 李世民為唐朝打下天下,為何李淵卻不喜歡他,非得偏袒李建成呢
    然而,隨著唐朝的建立,地盤的擴大,李淵和李世民的關係卻變得微妙起來。李世民依舊銳不可當,但李淵卻生怕他立功太大,儘量雪藏,儘量讓長子李建成建功立業。後來,乾脆立李建成為太子,除非發生擺平不了的戰事,一般情況下都對李世民壓制打擊。在後人看來,這就是李淵老眼昏發,有眼無珠,硬是看不到一代明君。
  • 宇文化及的弟弟:娶隋朝公主,做唐朝宰相,堪稱隋唐人生贏家
    他有三個兒子,分別是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宇文士及,本文的主人公是宇文士及。隋朝概況年間,因宇文士及和父親的功勞被授予新城縣公。隋朝皇帝楊健在寢室召見宇文士及,談話後非常感謝他,所以自己的孫女南陽公主(隋朝皇帝的長女)結婚了。宇文史和後來擔任過常戰奉瑜。
  • 李淵受到隋文帝的青睞,後建立唐朝全國統一,直接讓位給李世民
    導語:歡迎來到言語妙天下999,李淵受到隋文帝的青睞,後建立唐朝全國統一,直接讓位給李世民。在南朝末期,英雄為世界而戰,李淵贏得了最後的勝利,建立了唐朝帝國。事實上,作為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李淵祖上是北魏的高級官員。他們的家族幾代人都在北朝。李淵的祖父李虎因其傑出的成就而被稱為「八柱國」,和宇文秦和獨孤信的助理大臣。北周建立後,李虎被封為唐國公。當李淵7歲時,他繼承了唐國公的位置。當他長大後,他非常豪爽,他很慷慨,沒有做任何努力。隋朝建立後,李淵擔任千牛備身。
  • 歷史上真正的李淵,到底是什麼樣的?能建立唐朝只是因為兒子好?
    獨孤信一共生了三個女兒,長女獨孤般若,嫁給了北周第二位皇帝宇文毓;次女獨孤曼陀,嫁給了李淵的父親李昞;三女獨孤伽羅,嫁給了楊堅,後來成了隋朝的開國皇后。 而李淵的母親獨孤般若,則是後來唐朝的時候,才被追封為皇后。但總的來說,獨孤信的三個女兒,確實都做了皇后,而且是三個不同朝代的皇后! 翻遍整個中國的歷史,再也找不出來比獨孤信更牛的老丈人了。 而從這個關係當中,我們也不難看出李淵母親這邊的一些關係。隋文帝楊堅,是李淵的小姨夫。而隋煬帝楊廣,則是李淵的表弟。
  • 隋朝末年烽煙四起,梟雄逐鹿,李淵為什麼能在這場博弈中勝出呢?
    後來唐朝官方的說法是他們家出自著名的隴西李氏。柱國大將軍李虎 劇照李淵母親獨孤氏與隋文帝的皇后獨孤氏都是獨孤信的女兒,從親戚關係上說,李淵和隋煬帝是表兄弟,他們的母親是親姐妹。李淵妻子竇氏的母親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陽長公主。
  • 唐朝前三位皇帝是隋煬帝的親戚 後面所有的皇帝擁有隋朝皇族血統
    熟悉中國歷史的人,很多人都會把隋朝跟唐朝兩個朝代放在一起說。主要原因是這兩個朝代離得很近,但是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隋朝跟唐朝的皇帝關係很不一般。隋朝之前就是南北朝,這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時期。他廢除鮮卑化政策,恢復漢姓,讓漢人重新站了起來。對待胡人,楊堅採用了包容的政策,因為她的皇后獨孤伽羅就是鮮卑人。說起獨孤伽羅,還得說起一個人,那就是李淵的父親李,他的妻子獨孤氏跟獨孤伽羅是親姐妹。也就是李淵跟隋文帝的兒子隋煬帝是表兄弟關係。但是李淵推翻了隋朝的統治,自立為帝。
  • 聰明反被聰明誤,李淵因3點不立李世民為太子,從而致眾子相殘!
    唐朝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最璀璨的朝代之一,與漢朝並列為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兩個朝代。雖然高祖李淵是唐代第一任皇帝,但是真正開始唐朝盛世的則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作為李淵的次子,按道理是無緣當上皇帝的,但是玄武門事變則直接改寫了歷史。
  • 玄武門之變,李淵為什麼袖手旁觀,任李世民叛亂,不救太子?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皇帝李淵面對李世民的奪嫡之戰,袖手旁觀,不去救他喜愛的太子呢?李淵四個嫡子,他最愛哪個?唐朝的這個開國皇帝共生有四位嫡子,除了第三個兒子李玄霸英年早逝外,其他三個兒子都在李淵身邊,有著重要職位。
  • 棄官不仕隋朝,唯願追隨世民,他終成一代明相
    想要有所作為的杜如晦自然不甘心,在暴君手下得不到重用,於是決定追隨李世民,李淵的次子。李世民也是個有學問的人,在他眼裡這個杜如晦就是像房玄齡一樣的人才,所以才重用他。這兩個人也成了他的得力助手。在杜如晦的協助下,李世民很快在軍中站穩了腳跟,並幫助父親李淵奪得了隋朝的天下,建立了唐朝。
  • 李淵是大唐奠定者,為何鬥不過兒子李世民?只因他殺了這個人
    而最終,擊敗隋朝取而代之的,就是李淵建立的唐朝,李淵本身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本來就沒有帝王之風,當年要不是李建成與李世民這兩個好兒子,一直在催促他反了隋朝,也許他還在給隋煬帝賣命,而不會去想造反這件事情,在李淵將唐朝建立完畢不久後,他就遭遇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打擊,原因是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了他兩個兒子,與十個孫子。
  • 他秘報驚天預言,唐高祖李淵聽了非常震驚,反覆打量李世民
    隋朝天下大亂時,李淵沒想過自己能當皇帝。他是被自己兒子李世民推著走向成功,當上了唐朝開國皇帝。  李淵和李世民在晉陽起兵,能不能成功呢?李淵心中也沒譜。李世民有著超強的遠見,他意識到一個新時代即將來臨,就千方百計鼓動父親李淵起兵創業。
  • 關隴集團如何在唐朝控制皇帝的,壯大自己實力的
    後來這些軍事組織和當地的世族大家聯姻,勢力更是龐大,而且盤根錯節。連皇帝都拿他們沒有任何辦法。尤其是在戰爭年代,關隴集團的勢力會更大,因為軍人的價值在戰爭年代確實會更高。那麼在和平時期他們會怎麼樣呢,一般來說勢力會下降。我們看一下唐朝時期,關隴集團是怎樣來壯大自己的實力,並且控制朝政的?
  • 弒殺楊廣的宇文化及,在他死後,為何他弟弟卻做了唐朝的宰相?
    因為在歷史上,宇文化及確實不是什麼好人,確實是隋朝的一個大奸臣,也確實是他發動政變殺了楊廣。不過,除此之外,真實的宇文化及,或者說宇文家,其實和我們印象中的截然不同。宇文化及雖然發動政變,殺死了楊廣,但他本人,其實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蠢貨。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宇文化及死後,他所在的宇文家族,並沒有衰落,反倒是更加興盛了。他的親弟弟,甚至還做了唐朝的宰相。
  • 隋朝末年的十八路反王,為何李淵能突圍而出?
    但和西晉一樣隋朝也是一個短命王朝,隋文帝死後他的次子楊廣即位,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隋煬帝,在位的十多年間隋煬帝修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西徵吐谷渾、三徵高句麗,搞得天下怨聲載道,不僅農民起義此起彼伏,一些隋朝官員也紛紛舉起義旗,在歷史小說和評書中這些農民起義軍的首領被稱為「十八路反王」。
  •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李淵為何會犯下與楊堅同樣的致命錯誤?
    公元617年,李淵於晉陽率軍三萬正式起兵,帶著一幫優秀的兒子打算推翻隋朝的統治。李淵父子的軍隊勢如破竹,在同年的農曆十一月順利攻入隋朝都城長安。後來經過一番操作,李淵順利當上了皇帝,國號唐。然而我們今天要說是李淵建立唐朝後,為何又明知故犯,犯了一件和隋文帝楊堅如出一轍的錯誤?那就是立太子這件事上,也就是給自己選接班人。隋文帝文治武功,統一了混亂百年的中國,勵精圖治,同時開創新的選拔人才制度,為科舉制奠定了很好的基礎。隋文帝的統治下出現了很久都沒有過的輝煌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