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是大唐奠定者,為何鬥不過兒子李世民?只因他殺了這個人

2020-12-12 慕楓歌歌

隋朝是一個短命的朝代,儘管隋煬帝楊廣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明君,但當時政權不穩,江山動蕩,而他修建的大運河,還沒來得及為隋朝的經濟交通發揮作用,便已經為他人做了嫁衣。

而最終,擊敗隋朝取而代之的,就是李淵建立的唐朝,李淵本身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本來就沒有帝王之風,當年要不是李建成與李世民這兩個好兒子,一直在催促他反了隋朝,也許他還在給隋煬帝賣命,而不會去想造反這件事情,在李淵將唐朝建立完畢不久後,他就遭遇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打擊,原因是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了他兩個兒子,與十個孫子。

慘死在玄武門之變中的有李元吉與李建成,還有他們各自的5個兒子,其實李建成與李世民爭權,早已不是一日兩日,那麼為何李淵沒有危機意識呢,其實原因是很簡單的,李淵雖然算得上是梟雄,但他心中沒有那麼多的權謀與陰詭,只不過是一個遵守傳統倫理綱常的老人,李淵就算想破自己的腦袋,也從來就沒有想過李建成與李世民會動刀子。

一開始李淵是將大哥李建成立為太子,然後又將小十歲的李世民封為了秦王,原本李淵是一心支持李建成當太子繼位的,當他得知李世民有心稱帝與大哥爭奪後,李淵不僅沒有阻止,反而處於縱容狀態,他允許秦王李世民自己招募官員,然後組建一個小朝廷,這樣一來,李世民就徹底有了資格跟李建成叫板了。

當時在打天下的時候,李淵的個人作用其實是比較小的,不論是李建成還是李世民,都為唐朝的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嚴格來說,大哥李建成立下的功勞是更多的,由於李淵的不作為,所以此時整個唐朝的局面,七成以上掌控在監國太子李建成的手裡,還有三成則被秦王李世民所掌控。

李淵性喜遊山玩水,對天下根本不是太執著,在他看來,自己的兩個兒子要爭一爭,就讓他們爭去吧,同時有一點很奇特,當時打江山的有功之臣,大部分都是兒子們的手下,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李世民在發動玄武門之變後,李淵才會找不到願意效忠於自己的人,從而被迫退位。

被孔子倫理所束縛的李淵,一直都把自己的兩個兒子當成自己的私有物,他認為自己兒子的就是自己的,既然兩個兒子都這麼有才,那麼這些煩心事兒,自己為什麼要去管呢,同時,李淵在建立唐朝之後,還犯下了一個大錯,那就是他殺了劉文靜這個開國的一號功臣,而理由是劉文靜試圖謀反。

其實當時劉文靜謀反的證據不足,同時他在軍中又有非常大的聲望,都說狡兔死走狗烹,唐朝才剛建立,政權還不穩定,李淵就敢殺功臣,這一下李淵徹底失去了民心,人人自危,根本不敢效忠於他,在李淵犯下了這個大錯之後,所有的朝臣只支持李世民或者李建成,這個所謂的皇帝已名存實亡。

相關焦點

  • 李世民為唐朝打下天下,為何李淵卻不喜歡他,非得偏袒李建成呢
    作為開國皇帝李淵,並沒有如劉邦、朱元璋那樣生猛,反倒是佔了二兒子李世民的光。如同偉人所說「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李世民以戰神般的表現,雙手送給了父親厚禮。然而,隨著唐朝的建立,地盤的擴大,李淵和李世民的關係卻變得微妙起來。李世民依舊銳不可當,但李淵卻生怕他立功太大,儘量雪藏,儘量讓長子李建成建功立業。
  • 李淵退位以後生了兩個兒子禍害大唐,讓李世民和李治壓力山大
    李元嬰一輩子不幹正事,讓李世民和李治操碎了心。 李治不止一次想嚴厲處罰李元嬰,又怕擔「欺叔」的罵名,所以每次都是板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順便說一下,著名的旅遊景點滕王閣,就是荒唐王爺李元嬰修建的。 李淵是歷史上著名的生育達人,他一輩子總共生了41個子女。李淵在太原起兵之前,生育了五個兒子和六個女兒。
  • 誰是大唐開創者:李世民是個好的泥瓦匠,李淵才是總設計師
    大唐盛世誰是奠基者,開創者是誰?這個問題不是李淵的錯,更不是李世民的錯,而是史上的讀者、學者,甚至史學家們,把本來簡單的問題,分析來分析去搞複雜了。唐朝是李淵開創的,所以也稱唐高祖,這是無可爭議的。為什麼大量的史料上說,大唐是李世民首創者,高祖只不過沾上李世民這個兒子的光。
  • 李世民和李淵矛盾有多深?從他給兒子們起的名字可見一斑
    李世民有十四個兒子,分別為長子李承乾,楚王李寬,吳王李恪,魏王李泰,齊王李佑,蜀王李愔,蔣王李惲,越王李貞,高宗李治,紀王李慎,江殤王李囂,代王李簡,趙王李福,曹王李明。由上可以看出,李建成和李元吉十一個兒子全是承字輩,而李世民卻只有李承乾是承字輩,剩下十三人全都不是承字輩。在相當講究排資論輩的當時,這種情況的發生很顯然非常不正常。那麼為啥李世民的兒子只有李承乾是承字輩呢?
  • 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本想再殺父親,李淵用一個成語巧妙脫險
    李淵建立唐朝之後,整個大唐江山幾乎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但李世民是第二個兒子,上面還有太子李建成,按理說皇位排隊也輪不到他,但李世民心中不服。玄武門之變後續史料記載,就是這樣寫內容了,但很明顯這裡被李世民改過了,按理說李世民殺兩位兄弟時,李淵怎麼可能在後院不知道,還在遊船?如果他一直的心願是想選李世民為繼承人,那麼還會有玄武門之變嗎?
  •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敢霸佔漂亮嫂子,為何不敢殺了父親李淵?
    但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比起劉邦,雖然在能力方面不遑多讓,可在稱帝的過程中卻沒有劉邦那么正統了。玄武門之變,對評價李世民來說,一直都是繞不過的坎。而在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的每個舉動都充滿了深意,比如說取走了自己的弟弟的妻子,逼迫李淵退位。但是為什麼此時的李世民有能力有地位,取走了兄弟的妻子,卻不願意對自己的父親痛下殺手呢?
  • 西遊記中,十殿閻王都要出殿迎接李世民,為什麼李淵卻成了野鬼?
    這個問題相當的複雜,因為這背後就是西天取經的終極騙局,因為真正的「經書」就在大唐楊角風談西遊:唐太宗遊地府時,十殿閻王都要出殿迎接,為什麼李淵卻成了野鬼?而李淵也毫無存在感,冷眼看著這一切,任由兩個兒子拉扯李世民,又任由鬼使喝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由此可知,並不是每一個人王,十殿閻王都特殊照顧的,不僅禮遇有加,甚至還給增添壽命:「崔判官吃了一驚,急取濃墨大筆,將「一」字上添了兩畫,卻將簿子呈上。」
  • 李世民殺兄弟,逼父親,霸親嫂,為什麼還說他是個好皇帝?
    在中國歷史上,李世民的確是一位好皇帝。1在位期間,他虛心接納百官意見,朝中一度湧現了、一批敢於直言皇帝過失的諫官,其中最出名的人物就是魏徵了。也正是李世民卓越的軍事外交功績,奠定了大唐後續一百多年的輝煌——天下之民紛紛朝賀,只為目睹一眼長安的繁華。3然而,這樣一位功成名就的帝王,依然擺脫不了他的一段罪名——玄武門之變,誅殺手足宗室,隱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以及他們的子嗣均被殘忍殺害。
  • 精品級歷史小說:現代醫師穿唐朝,成李淵兒子,李世民的弟弟!
    導語:精品級歷史小說:現代醫師穿唐朝,成李淵兒子,李世民的弟弟!新的一年到來了,但是你們的書荒還是伴隨著你們吧?別擔心,關注小編,小編每天都會給你們推薦好看的小說。今天要給大家安利的是精品級歷史小說,其中第一本《大唐醫王》是我最喜歡看的了。
  • 李淵篡位是必然的?將他四個兒子名字連起來,才知野心彰明昭著
    將他四個兒子名字連起來,才知野心彰明昭著引言:素懷濟世之略,有經綸天下之心——《大唐創業起居注》相信很多歷史迷們應該都知道,這句話所描述的便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不過,雖然建立唐朝,統一全國,但是在歷史上,對於李淵的存在感卻非常低
  • 侯君集滅了高昌國,為何遭受牢獄之災?這是李世民除掉他的原因嗎
    不過到了後期,這傢伙居然參與到了太子李承乾謀反的事情中,結果被李世民一擼到底,不僅剝奪了爵位,還把他給賜死了。實在是可惜。一、侯君集的軍功絕對沒的說。侯君集年輕的時候是比較浮誇的那種人,就是幹啥啥不行,吹牛第一名的那種。不過他跟對了人,跟著秦王李世民混,早晚都能夠出人頭地。這不,當李建成和李世民針鋒相對的時候,侯君集的機會就來了。
  • 三位十幾歲就掛帥的大唐將領,李世民殺了一個,長孫無忌害死一個
    李淵要掃清四海,就必須倚重子侄。李淵的子侄裡面,湧現了四位十幾歲就獨當一面的少年英雄,分別是李世民、李元吉、李道宗、李道玄。李世民數次擔任行軍元帥,李元吉曾經擔任太原道行軍元帥,李道宗數次出任行軍總管,李道玄曾經出任山東道行軍總管。 唐朝初年,太子和親王領兵出徵,授元帥封號。郡王和臣子領兵出徵,授予行軍總管封號。
  • 太子李建成有李淵、魏徵、李元吉等人支持,為何李世民還是勝了?
    太子李建成有李淵、魏徵、李元吉等人支持,為何李世民還是勝了?後來李淵也開始逐漸的傾向於李建成,其實在李世民成了這個職位以後,就形成了李淵、李建成、李世民三足鼎立的畫面,在李世民的統治區域大多都是武夫居多,打仗都是好手,但是要讓他們去朝廷裡面做事是不行的,因此如果這樣的話,他和李建成還是存在差距的,後來李淵覺得天下太平了!
  • 李建成根正苗紅,李淵與元吉大力支持,為何在皇位爭奪中敗給世民
    文/時針提到大唐,李世民仿佛是大唐初期的一面招牌,說得李淵就和撿現成的一樣。其實不是這樣的,李淵作為唐高祖,是大唐初期的創建者與領導者。一同給人一種很弱的感覺的還有李建成,很多的文學作品中將他塑造成了一個廢柴太子,他本來就是李淵的嫡長子,大唐王朝根正苗紅的繼承人。在得到父親與弟弟李元吉幫助的情況下,卻與皇位失之交臂,最終葬身於玄武門。李建成為何最終輸給了李世民。李建成輸給李世民,純屬將一把好牌打了個稀碎。
  • 李世民逼宮成功之後,李淵確實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只顧生孩子嗎?
    李淵一天不搬出太極殿,那李世民的皇位,就一天名不正言不順,這就是李世民如坐針氈的主要原因。同時,如果地方官員來京,你說是去東宮參拜李世民?還是去太極殿參拜李淵?畢竟太極殿是皇帝所在。還有,外國使者來朝貢,一瞅,這倆皇帝,這大唐誰說了算?為這個事,李世民他是吃不下飯也睡不好覺啊!
  • 李世民殺完弟弟李元吉,為何又強納弟媳楊氏為妃?原因有三
    公元626年7月2日晨,註定會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因為,在大唐都城長安的皇城內,正醞釀著一場驚天巨變——秦王李世民正率領他的死士埋伏在玄武門前,等待著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的「自投羅網」。李建成與李元吉都死了,唐朝的老大李淵又被李世民的手下幽禁宮中,整個大唐的子民就唯李世民的馬首是瞻了。果然,三天後,唐高祖李淵從宮中讓人傳出話來,立秦王李世民為皇太子,又頒布詔書:「從今天起,軍隊和國家的各項事務,無論大小,全部委託太子處理和決定,然後再報告給朕。」
  • 劉文靜是大唐開國功臣,手握免死金牌,為何最終還是難逃一死?
    在唐朝開國功臣中,劉文靜這個名字其實很一般,遠沒有長孫無忌、魏徵這些來的厲害。但實際上,他的地位要高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裡面中的任何人。因為,他是李淵起兵的核心成員,是大唐立國的主要策劃人,屬於李唐王朝的奠基人。當初李淵起兵晉陽,核心骨幹除了幾個兒子以外,最為倚仗兩個人,一個叫劉文靜,另一個則叫裴寂。
  • 他秘報驚天預言,唐高祖李淵聽了非常震驚,反覆打量李世民
    有些人成功是自己奮鬥的結果,也有人是被人逼著走向成功。  隋朝天下大亂時,李淵沒想過自己能當皇帝。他是被自己兒子李世民推著走向成功,當上了唐朝開國皇帝。  李淵和李世民在晉陽起兵,能不能成功呢?李淵心中也沒譜。
  • 李世民殺光了自己所有的侄子,卻善待了所有的侄女,真相是什麼
    李淵站在了太子李建成這一邊,他有意打壓軍中勢力強勁的秦王李世民,卻又想依仗李世民為其打江山,在李淵猶豫不決之際,秦王李世民發動了政變。玄武門之變不但讓李世民徹底的剷除了太子李建成的勢力,更是直接通過政變方式將大唐的權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沒過多久,李世民就逼迫皇帝李淵退位,李世民正式登基當了皇帝。
  • 西遊記中為何李淵流落地府,而李世民受到閻王禮遇?專家:為營銷
    在《西遊記》裡面,有這樣的一個細節讓人感到難以理解:那就是同樣都是大唐皇帝,但是到了地府以後其待遇居然天差地別。——比如李世民到了地府以後,十殿閻王高接遠迎,給了禮遇。而李淵卻在地府裡到處流浪。都是皇帝,如何地位如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