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誰是奠基者,開創者是誰?這個問題不是李淵的錯,更不是李世民的錯,而是史上的讀者、學者,甚至史學家們,把本來簡單的問題,分析來分析去搞複雜了。唐朝是李淵開創的,所以也稱唐高祖,這是無可爭議的。為什麼大量的史料上說,大唐是李世民首創者,高祖只不過沾上李世民這個兒子的光。
李世民是唐朝的奠基人,也許是李世民執政的時候,為了美化他戮兄逼父的過失,在有意無意地解脫自己的罪責。李世民也有編著修改唐代歷史的能力,所以李世民是大唐的開創者之說,在史上真正地影響了數代人。歷史學家范文瀾如是說:唐高祖憑藉兩點當上皇帝的,一是貴族身份,二是有個好兒子李世民。李世民是大唐的奠基人,李淵只不過是奠基人的爹罷了。
事實就是事實,李淵為什麼稱之為唐高祖,為什麼李世民稱之唐太宗。高祖與太宗之說,像秦始皇與秦二世一樣,秦始皇是無可爭議的秦朝開創者。
唐朝有一個不會說奉承話的,一生把直諫當作信仰的魏徵,曾對李世民講:雙手難以蒙住天下人的眼睛。李世民內心裡知道魏徵的意思。高祖李淵一生只為了開疆拓土,打下江山還沒有來得及坐上幾天,就讓李世民給逼下了臺。李世民掌握了話語權,歌功頌德的事,就是他說了算。
史上記載一般都是官方記錄,所以李淵在史料當然沒有李世民英明神武。大唐的開創離不開將軍們的衝鋒陷陣,但背後的總指揮是誰,當然是李淵。歷史上,李淵生活在兩個光芒四射的人中間,前者是楊廣因暴君出名,後者是明君聖主的李世民。李淵在這樣雙重陰影下,註定在歷史上沒有可放的光芒,形象也沒有什麼偉岸和豐滿。混到一個唐高祖的稱號,李世民也想拿去。
唐代的史料被官方修改過,大家都毫無疑問地相信。雖然官方編修的史書反應不出真實的歷史。但在唐初史學家、思想家溫大雅著有《大唐創業起居注》上,記述了李淵太原起兵至正式登基稱帝357天中的史實。溫大雅為大將軍府記室參軍,也就是李淵的貼身秘書。
《起居住》中都是所記史實較詳,多為作者的親身經歷耳聞目睹。內容與《新唐書》、《舊唐書》等不同,特別對李氏晉陽起兵義舉的描述,《起居注》記為李淵為其主謀,而《新唐書》、《舊唐書》稱李世民為其主謀。正史的曲筆,不能不說史家難能做到秉筆直書。原因很多,但不難看出,李世民在《起居注》中,也就是個技術高超的泥瓦匠,李淵才是真正的總設計師。
李世民握住了書寫命運之筆,所以史冊上記載下,李世民是總設計師,李淵成了打工的泥瓦匠。這樣也順理成章地,把「玄武門之變」變成了合理的權力更替砝碼,李世民只是把屬於自己的東西拿回來罷了。
歷史上對李世民的功績不能抹殺,但他父親李淵唐朝開創者的身份也一樣不能遮掩。在建唐初期,李世民的功勞不能忽視,但李淵的雄才大略也一樣不能一筆帶過。正如漢朝劉邦建漢之初,張良、韓信、蕭何漢初三傑的功高,沒有劉邦一樣沒有漢朝的輝煌。指揮若定的李淵和劉邦,沒有戰場的身先士卒,同樣應該摽榜青史。
所謂的功績平平不是不學無術,而是作為領導者知道能做什麼的人,放到應該發揮才能的位置去。劉邦好像什麼都不會,項羽好像什麼都很會,項羽失去的正是劉邦得到。同樣,李淵也是這樣的人,沒有驚人的文採武功,同樣地把一群文採武功都很了得的人聚在一起,締造風雲三百年的大唐王朝。所以說,大唐的開創者,李世民是個好的泥瓦匠,李淵才是總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