弒殺楊廣的宇文化及,在他死後,為何他弟弟卻做了唐朝的宰相?

2020-12-18 妖火歷史觀

看過隋唐演義的朋友,對於宇文化及這個角色,一定會非常印象深刻。不管是哪一個版本的故事,宇文化及這個角色,在裡面永遠都是最大的那個奸臣。

這個形象,對於宇文化及來說,倒也不冤。因為在歷史上,宇文化及確實不是什麼好人,確實是隋朝的一個大奸臣,也確實是他發動政變殺了楊廣。

不過,除此之外,真實的宇文化及,或者說宇文家,其實和我們印象中的截然不同。宇文化及雖然發動政變,殺死了楊廣,但他本人,其實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蠢貨。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宇文化及死後,他所在的宇文家族,並沒有衰落,反倒是更加興盛了。他的親弟弟,甚至還做了唐朝的宰相。

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說起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就得說一說,宇文化及出身的宇文家了。

說起宇文家,這段歷史其實相當複雜,得從西魏權臣宇文泰說起。在南北朝時期,北方的西魏政權裡,先後出了八位功勞極大的將軍,被封為上柱國。八人共封上柱國這件事,在中國歷史上其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這件事情,標誌著後來影響中國數百年的關隴軍事貴族,開始徹底登上歷史的舞臺。

這八位被封為上柱國的將軍,不但自身在當時權傾朝野。八人當中的兩個人,其後人更是分別建立了北周和唐兩個朝代。

而在這八人當中,宇文家的先祖宇文泰,為八柱國之首!

後來,宇文泰在西魏廟堂上,權勢越來越大,最後甚至連皇帝都幹掉了,然後自己另立一個皇帝。所以,如果對宇文泰這個人不熟悉,可以類比一下三國時期的曹操。這兩個人的經歷,基本上是一模一樣的。

曹操是生前為漢臣,死後其子曹丕篡漢,宇文家也是如此。宇文泰生前權傾朝野,在其去世後,其子宇文覺篡位,建立了北周。

不過,宇文覺雖然建立了北周這個王朝,但這個王朝,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短命王朝。僅僅存在了二十四年之後,就被外戚楊堅給篡位了。而楊堅所建立的朝代,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隋朝。

順便說一句,楊堅的父親,是西魏十二大將軍之一的楊忠。雖然不是八柱國之一,但同樣是關隴貴族裡面的核心成員。楊堅的嶽父,是八柱國之一的獨孤信。而獨孤信,同時也是後來唐高祖李淵的外祖父。

簡單來說,從西魏到唐朝,雖然數次改朝換代,但其實也就是那幾個關隴家族自己在輪流坐莊。

但是!

這裡必須要特別說明的是,宇文化及雖然姓宇文,但和這個宇文家,其實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宇文化及的爺爺宇文盛,原本不姓宇文,而是姓破野頭。一聽這個姓就知道,他們家肯定不是中原人,而是鮮卑人。宇文盛或者說破野頭盛,是因為早年曾跟隨宇文泰,立下過很大的功勞,所以才被賜姓宇文!而其祖上,其實是宇文家的僕人。

不過,不管是僕人還是什麼,既然有功勞,還被賜姓宇文,那自然身份就水漲船高。等到宇文家建立北周之後,這位改姓宇文的宇文盛,就被封為北周的上柱國,成了北周的權臣。再後來,其子宇文述,也就是宇文化及的老爹,同樣戰功卓著。雖然經歷了由北周到隋的改朝換代,其自身卻依然是隋朝權柄最重的將軍之一。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在楊堅登基之後,心狠手辣的楊堅,曾經大肆殺戮前朝皇族宇文家的人,卻獨獨留下了宇文化及他們家這一脈。因為他們家雖然姓宇文,但實際上和北周的皇族宇文家,半點血脈關係都沒有。

宇文述一生,曾經做過兩件對中國比較有影響的大事。一是參與了隋朝滅陳之戰,相當於幫助隋朝統一了天下。而另一件,則是扶楊堅的二兒子楊廣上位!

在隋唐演義當中,經常說是宇文化及這個大奸臣,用陰謀輔佐隋煬帝楊廣上位。這其實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在正史上,宇文化及和楊廣其實是同齡人,根本就沒這個能力。有這個能力的,其實是他爹。

以上這些,就是宇文化及家族的大致歷史。

之所以先說這些,是因為如果不簡單介紹一下歷史的話,我們將很難理解後面宇文化及身上所發生的那些事情。

宇文化及的老爹宇文述,一生共有三子。長子宇文化及,次子宇文智及,三子宇文士及。

先來說宇文化及。

在隋唐演義裡,宇文化及是個權傾朝野的大奸臣。但在真正的歷史上,他其實就是個僥倖身居高位的紈絝子弟!

宇文化及少年的時候,憑藉家裡的權勢,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惡事做盡!當時隋朝的百姓,都稱其為『輕薄公子』。稍大一些之後,宇文化及就憑藉祖蔭出仕。因為當時他老爹宇文述在輔佐楊廣,所以宇文化及就被派到了楊廣身邊做事,和楊廣關係不錯。

說白了,如果沒有家世的話,宇文化及可能就只是一個小混混而已,根本就沒機會後來掀起那麼大的風浪。

不過,相比之下,他的兩個弟弟弟,就要比他強多了。老二宇文智及,在隋唐演義裡被秦瓊一鐧打死,然後才引出後面瓦崗寨的那些故事。不過在正史上,宇文智及其實根本就沒見過秦瓊,也沒死在秦瓊手上。

正史上的宇文智及,雖然也是個貪婪兇狠之徒,仗著家世無惡不作。但相比他單純評價家世胡搞的大哥,宇文智及其實更有腦子。

當然,宇文家三子當中,真正優秀的,還是老三宇文士及。最有乃祖遺風,還取了楊堅的長女南陽公主為妻。

宇文家三子,大抵就是老大不如老二,老二不如老三,老大最白痴的局面。

因為早早被派到了楊廣身邊,和楊廣關係極好。後來楊廣登基之後,對宇文家也是給予厚報。不但繼續重用宇文述,更重用宇文家的三個兒子,讓宇文化及做了太僕少卿。奈何宇文化及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憑藉著家世以及和楊廣的那份交情,肆意妄為。

最誇張的一次,當時隋朝正在和北方的突厥敵對,楊廣親自抵達前線,想要和突厥人談判。偏偏這個時候,隨行的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兄弟倆,竟然和突厥人做起了買賣!

知道這件事後,楊廣一下子就火了!直接下令要處死他們兄弟兩個。後來還是老三的媳婦,那位楊堅的長女南陽公主出面求情,楊廣才算沒殺他們,但仍是將其貶為奴籍,送給他們的老爹宇文述做奴隸。

如果當時楊廣稍微心狠一點,估計也就沒有後來的政變什麼事了。

可惜,楊廣非但不是那麼心狠的人,反倒十分念舊情。後來宇文述病死,楊廣想起了昔年的情分,便赦免了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兩人,並且讓宇文化及做了右屯衛將軍。

順便說一句,這個時候,已經是大業十二年了。當時的隋朝,已經是風雨飄搖。由翟讓領導的瓦崗寨,已經起義了五年。而直到這時,宇文化及依然還只是個小人物而已。如果不是楊廣念舊情,那麼在宇文述死後,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兄弟,大概就只能去給別人當奴隸了。

所以,當時隋朝的那些大佬們,也沒誰會把宇文化及放在眼裡。在李淵、楊素、王世充等人的眼裡,宇文化及大概連入他們眼的資格都沒有。

但是,大業十二年七月,發生了一件事情,將宇文化及徹底推上了歷史舞臺的正中央。

隋煬帝南巡。

當時隋朝已經是風雨飄搖,不過在江南地區,隋朝的統治還算是穩固。所以,當時的楊廣,就想著把都城從北方遷到南京,再立根基。

然而,就在楊廣南下之後,當時瓦崗寨的首領李密,卻直接率軍打下了洛口(今河南鞏縣東北),徹底截斷了楊廣回去的路。這一下,楊廣就算想回去,也回不去了。

但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個矛盾。

當時楊廣麾下的士兵,基本上都是關中人,他們的家人都在關中。一聽說楊廣打算留在南方不回去了,再看看當時隋朝遍地叛亂的局勢,誰都不願意給楊廣賣命了。所以,當時以武賁郎將司馬德戡為首的一些人,就打算直接叛亂,在江都搶奪一些財物之後,帶著士兵們返回關中老家。至於楊廣這個皇帝,當時也沒誰想著要殺他,只是想丟掉他不管了。

偏偏在這個時候,宇文家的老二宇文智及跳出來了。宇文智及一聽說司馬德戡打算叛逃,直接找上門去,勸當時手握重兵的司馬德戡,直接幹掉楊廣。反正你手裡也有兵馬,趁著亂世到來,為啥不自己做皇帝呢?

司馬德戡想想之後,覺得好像這個計劃還真的是可行的。但是司馬德戡自己又不想背負弒君的罪名,所以這個時候,他就想到了宇文化及。

當時駐守在江都的軍隊,基本上都歸司馬德戡轄制。至於宇文化及這個右屯衛將軍,其實更多的只是虛銜。結果這個時候,司馬德戡叛變,直接把他當做冤大頭給推出來了!

於是,後來的史書上,便將楊廣之死,算到了他的頭上。但真實情況是,宇文化及其實也是被推出來背鍋的倒黴蛋而已。

據史書記載,當時宇文化及聽說楊廣被殺這件事後,嚇得臉色慘白。他本來就只是一個混混,根本就不是什麼能夠改朝換代的大人物。只不過是歷史走到了這個十字路口,將他給推到了舞臺中央而已。

或者說,宇文化及這個倒黴蛋,其實是被比他更聰明的弟弟給坑了。

不管宇文化及是怎麼想的,既然弒君的罪名落到了他的頭上,接下來自然就是群起而攻之的局面了。楊廣死後,被推到丞相位置上的宇文化及,終於開始長了點腦子,將楊家僅剩的後代楊浩輔佐登基,同時打算率領大軍返回關中。但問題是,這個時候,李淵早已在太原起兵。並且在短短幾個月內,直接平定的關中。而且,當初將他推出來的司馬德戡等人,也打算暗中對他下手。只不過被他先下手為強,全都幹掉了。

這個時候,宇文化及雖然有了點腦子,卻已經是四面楚歌的局面了。竇建德要殺他,李淵要殺他,王世充要殺他,幾乎當時所有的地方勢力,都以他弒君為由,想要幹掉他這隻出頭鳥。最後,在和李淵、竇建德等人的軍隊連番大戰後,宇文化及死在了竇建德的手裡。在其死後,他的弟弟宇文智及,還有他的兩個兒子宇文承基、宇文承趾,都被竇建德砍了腦袋。其中宇文化及的頭顱,還被竇建德送給了突厥人,掛在了突厥王庭中。

可以說,宇文化及的一生,其實就是一個普通的紈絝二代。只不過僥倖走到了歷史舞臺的中央,才有了那麼大的名氣。

不過,雖然宇文家的老大老二都很蠢,作為老三的宇文士及,卻是一個人精。宇文士及早年就頗有才名,要不然也娶不到楊堅的長女。而且更重要的是,宇文士及的人緣很好,和唐高祖李淵關係更是不錯。

所以,後來李淵自太原起兵,並且掃平關中之後,也沒有難為宇文士及,還給宇文士及封了個小官。畢竟宇文士及對於江都政變也不知情,更沒有參與。而宇文士及更是十分上道,見到李淵沒難為自己,便直接將自己的妹妹獻給李淵,做了李淵的妃子。而這位宇文家的女子嫁給李淵之後,還很受李淵喜歡。

如果宇文家的老大老二也能有這份韜略,大概也不會死的那麼慘了。

將妹妹嫁給了李淵之後,宇文士及算是徹底得到了李淵的信任,開始讓他掌兵。這個時候,宇文士及的智慧,再次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宇文士及直接請求,去了李世民麾下。接下來幾年當中,宇文士及隨李世民一起南徵北戰,先後掃平了宋金剛、王世充、竇建德等人。僅僅幾年之前,宇文士及便從一個罪人,搖身一變成了唐朝的開國功臣。

這份眼光,實在是令人欽佩。

但這還沒完,武德八年,宇文士及被李淵封為唐朝宰相,同時還兼任李世民的天策府司馬。等到武德九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的時候,宇文士及雖然沒有親身參加,但也在暗中給了李世民很多幫助,更是被李世民深深感激。

貞觀十六年,宇文士及病逝,追贈左衛大將軍、涼州都督,陪葬昭陵,諡號為恭。

宇文家三兄弟,雖然血脈相同,但一生的經歷和結局,卻是截然不同。這三兄弟的故事,也給了我們後人一個很重要的啟示:腦子真是個好東西。如果宇文家的老大老二也有,怎麼可能最後那麼慘?

相關焦點

  • 宇文化及的弟弟:娶隋朝公主,做唐朝宰相,堪稱隋唐人生贏家
    隋唐時期的宇文化及和「家喻戶曉的人物」是他名聲雖大,但臭名遠揚,家喻戶曉的大奸臣。他發動江都之變,殺了隋煬帝後,自己自封為皇帝。但是和劉文化很快就被打敗並殺害了。但是宇文家族沒有消亡,宇文化及的親弟弟成為隋唐時代一個人生贏家,這個人究竟有什麼人生傳說呢?
  • 古代史:一代奸臣宇文化及禍亂朝綱毀掉整個隋朝
    隋火陳時,宇文述率兵平定三吳戰後坐鎮揚州的是二皇子晉王楊廣,由於職務關係,兩人來往密切,遂成小團夥。楊廣心機深沉,圖謀取代太子楊勇。為了培植黨羽,他拉攏宇文述,奏請其為壽州刺史總管生性貪婪的宇文述果然被楊廣拉下水。他積極為楊廣出謀劃策,還把重臣越國公楊素也拉入晉王陣營。楊廣在父親隋文帝與母親獨孤皇后面前做足了戲,最終成功取代大哥楊勇為太子。作為太子親信,宇文化及自然也跟著發達。
  • 隋朝有六位皇帝,除了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剩下的四位是誰?
    隋文帝楊堅登基稱帝後,有追諡其父楊忠為武元皇帝,廟號太祖,算起來也可以是七位,不過從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就是六位,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隋煬帝楊廣,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嫡次子,在位期間,修隋朝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遷都洛陽,改州為郡;西徵吐谷渾、三徵高句麗,引發天下大亂,導致隋朝崩潰覆亡,江都兵變之後,為宇文化及叛軍所弒。
  • 楊廣之後還有4位隋朝皇帝,並且4位皇帝並立於世!
    不得不說李淵這一手玩的是真妙,要知道楊廣此時還沒有死,按理來說他才是真正的隋朝皇帝,百姓們的民心也都是朝著楊廣去的。若是李淵此時自立為帝,必然會落下一個篡位的名聲。對於李淵來說,這種情況是他非常不願意看到的。而且現在依舊還是皇帝的楊廣,在民心所向之下,李淵想要徹底將其擊潰,是非常困難的。
  • 楊廣為什麼會眾叛親離?連底下的臣子都想弄死他呢?
    宇文化及發動江都之變,實際是一群人把他推舉出來的,而宇文化及殺楊廣居然沒有一個大臣出來為他盡忠只有他的外甥宇文協、宇文皛為保衛他而死,當叛臣牽著馬把隋煬帝帶回寢殿時候,而那些大臣居然沒一個向他行禮,都冷眼看著他,似乎都想弄死他。
  • 明處吃虧,暗處得益,看宇文化及是怎麼果斷出擊打敗對手的
    隋朝大將司馬德戡,參與了推翻隋煬帝的行動,協助宇文化及登上了權力的高峰。他雖然明白宇文化及是一頭不可長期與之共舞的狼,但他仍然被這頭狼吃掉了,原因就在於他謀事不果,導致前功盡棄。夜裡,裴虔通以德戡的士兵換掉了諸門衛士,這才親自打開宮門,率領數百騎兵闖入成象殿,殺了措手不及的獨孤盛將軍。元禮也在這時領兵殺進,在一片呼嘯聲中,宿衛者紛紛逃命。至此,宮內宮外盡有叛軍布置。隋煬帝楊廣亦由虔通抓獲,第二天一早被宇文化及弒於江都宮中。一夜之間,德戡已全方位控制了宮內宮外局面,按照起事前的協議,與同黨孟秉等人共推宇文化及為丞相。
  • 楊廣到底是暴君還是有為之君?現今的中國人給了他一個中肯的評價
    拿剛才我們提到的隋煬帝來說,歷史上,真實的隋煬帝著實做過許多豐功偉業,這些功績足以讓他名列史上十大有為之君裡。 筆者認為:這完全是因為他的劣跡被史官無限放大所致。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個話題,隋煬帝的黑鍋從何而來?他的「人設」為何被史官扭曲? 隋朝是個短命王朝,而楊廣則是這個短命王朝的第二任統治者。所謂隋煬帝,其實,則是這個皇帝的諡號,是唐朝統治者追諡的。以隋朝正統(楊廣之孫楊侗)的叫法來看,楊廣的諡號為「世祖明皇帝」。
  • 隋朝為何會有六位皇帝?除了隋文帝和隋煬帝,剩下的四位都是誰?
    死後李淵賜他「恭皇帝」的諡號,葬於莊陵。隋廢帝楊浩楊浩是隋文帝第三子秦王楊俊的長子,生母崔氏,而對於他的出生時間,史書並未記載。600年,因其生母崔氏毒殺秦王楊俊被發現,崔氏被殺,而楊浩也隨之失去了「世子」之位。
  • 唐朝一宰相被亂刀剁死,天下人拍手叫好,李白為何寫詩讚美他
    唐玄宗在位時期,就鮮明地體現出了宰相對於國家興亡的影響力。唐玄宗在位早期,任用姚崇、宋璟、盧懷慎、蘇頲、韓休、宇文融、張九齡等人品高潔、才能傑出的宰相,唐朝國力蒸蒸日上,內政外交井井有條,創造出「開元之治」這樣的太平盛世。
  • 李世民的大舅子,與楊瓊是一起長大的好友,卻為楊廣背叛他
    在唐朝時期,有個比較出名的皇后,那就是長孫觀音婢皇后,雖然提起她,大家第一反應都會想到她的四哥長孫無忌,畢竟長孫無忌在當時也是比較有名的一個人,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她還有個哥哥叫做長孫無乃,而今天小編就好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長孫無乃。
  • 帝王楊廣死後,陵墓1000多年未找到,無意在一個垃圾場發現
    隋煬帝楊廣是隋朝期間的一個皇帝,他稱帝的時間是公元604年,之後他一直當皇帝,直到去世。
  • 李世民殺了李元吉和他的四個兒子,為何還敢把弟媳楊氏納入後宮
    李世民擊殺兄弟、逼父親退位,做得狠、做得絕!最絕的是他居然娶了弟弟的媳婦,堪稱「一代人傑」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先發制人幹掉了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以及弟弟李元吉,隨後又將兩位兄弟的兒子殺得乾乾淨淨。
  • 隋煬帝楊廣是怎麼擺平他的幾個親兄弟的?
    立的功勞多了,他就覺得自己很牛逼,野心漸漸的膨脹。楊勇雖然是太子,可是他各方面都不如楊廣。楊廣覺得自己也可以做一做皇帝。於是他開始了他的奪權之路。先說他是怎麼清理太子楊勇的。隋煬帝楊廣想要上位,可是太子楊勇當道。楊廣沒有太子的名分,很難上位,所以他就要把太子搬開,楊廣是怎麼搬開楊勇的。?
  • 李淵是大唐奠定者,為何鬥不過兒子李世民?只因他殺了這個人
    隋朝是一個短命的朝代,儘管隋煬帝楊廣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明君,但當時政權不穩,江山動蕩,而他修建的大運河,還沒來得及為隋朝的經濟交通發揮作用,便已經為他人做了嫁衣。而最終,擊敗隋朝取而代之的,就是李淵建立的唐朝,李淵本身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本來就沒有帝王之風,當年要不是李建成與李世民這兩個好兒子,一直在催促他反了隋朝,也許他還在給隋煬帝賣命,而不會去想造反這件事情,在李淵將唐朝建立完畢不久後,他就遭遇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打擊,原因是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了他兩個兒子,與十個孫子。
  • 姜子牙封的雷神,轉世下凡成鎮殿大將軍,後被唐太宗的弟弟所殺
    雷震子是肉身成聖的,他沒有死,自然就不能被封神。再說以雷震子是武王義弟的身份,以及闡教第三代弟子的身份,他的去向仙位肯定不會很低,至少不會在雷部。其實以聞仲生前的地位,被封「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也算是是實至名歸了,職位上不可能再高上去了。因為再上去的話,就要跟他的師傅金靈聖母平起平坐了。要知道,金靈聖母被封為鬥姆元君,是僅次於玉帝的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