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擊殺兄弟、逼父親退位,做得狠、做得絕!最絕的是他居然娶了弟弟的媳婦,堪稱「一代人傑」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先發制人幹掉了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以及弟弟李元吉,隨後又將兩位兄弟的兒子殺得乾乾淨淨。
如果說以上作為只是心狠手辣,那麼他在將李元吉全家殺死之後,居然將他的妃子楊氏納入後宮,這就是讓人髮指了!可以說就是亂倫。
然而,李世民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他納楊氏入宮,不僅僅是因為楊氏漂亮,更重要的是看上了楊氏背後所代表的家族力量。
楊氏出身於弘農楊氏,背後有一股強大的世家力量
楊氏可不是什麼平頭百姓,她出身於弘農楊氏。這是一個勢力龐大的大家族。早在漢高帝時,就依靠敏銳的眼光迅速崛起,在朝野編織了一張龐大的關係網。
楊氏以弘農為郡望,即今天的陝西華陰一帶。最早「出名」的是漢昭帝時的丞相、司馬遷的女婿楊敞。其玄孫楊震在東漢任太尉。
楊震的兒子楊秉、孫子楊賜、重孫楊彪皆為太尉,達到人臣的頂峰。而到了隋朝,楊氏旁支楊堅,更是登基為帝!楊氏滿門皆富貴!
而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是隋文帝楊堅的外甥,是隋煬帝楊廣的的表兄弟。唐朝的政治體系,本質上是關隴貴族「共治」,楊氏在唐朝,依然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李世民登基時,唐朝可謂內憂外患。遊牧民族虎視眈眈、當年的綠林好漢餘煙未滅、國家經濟凋零。更要命的是,李世民得國不正,朝野間非議極多!他就像坐在熱鍋上的螞蟻一樣!
所以,李世民把楊氏納為妃子,是從穩定的大局出發的,爭取了弘農楊氏的支持,便紛亂的局面迅速穩定下來。也顧不得什麼亂不亂了!
楊氏能夠「屈身」於李世民背後的交易
按照常理來講,一個女人的丈夫被仇人殺掉,她最應該做的就是幫丈夫報仇,難道李世民不怕嗎?李世民當然不怕。
像楊氏這樣大家庭出來的女子,首先考慮的不是個人榮辱,而是家族興衰。李元吉被李世民擊殺,弘農楊氏不可避免地要遭受打擊清洗,以李二的心狠手辣,弘農楊氏危在旦夕!
但是,弘農楊氏根深葉茂、朝中糾葛極多,李世民就算下手也必然元氣大傷,這是剛剛登基的他不願意看到的!
在這種兩難情況下,雙方突然發現:合作才是最好的選擇。於是,納楊氏入宮為妃就成為了必然。李世民獲得了支持、弘農楊氏有了靠山、免於清洗。
其實,當初楊氏嫁給李元吉,不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嗎?現在有一個更大的靠山,為什麼不靠上去呢?難道非要拼個魚死網破?
像李世民、楊氏這樣的政治人物考慮問題,永遠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名聲?名聲算啥!議論兩天也就消停了!
楊氏和李世民的感情相當好
按道理來講,自己的老公被李世民殺了,楊氏應該恨李世民入骨才對,可實際上,李世民和楊氏的感情非常好。根據《新唐書》記載,他甚至打算立楊氏為皇后。
這件事情在朝中引發了巨大的「震蕩」,後來還是魏徵拼死上書、陳明利害,才打消了李世民的念頭。楊氏雖然沒有當成皇后,但她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李二是個極其精明厲害的角色,難道他分看不出楊氏是不是真心待他?他會立一個跟自己同床異夢的女人為皇后?只能說明,楊氏對李世民是死心塌地的。這就說明了一點,楊氏與李元吉的感情是非常淡薄的。
李世民殺了李元吉的五個兒子,這五個兒子,全部都不是楊氏所出,難道楊氏沒有生育能力嗎?非也!楊氏被李世民納入後宮後,很快就生了一個兒子。
這只能說明,李元吉對楊氏並不是十分寵愛,甚至是十分冷淡的,最終楊氏也沒有為李元吉生下一兒半女。
並且,楊氏嫁給李元吉,本身也是一場政治婚姻,夫妻之間毫無感情可言,所以,楊氏有必要拼上自己和家族的存亡為李元吉報仇嗎?只有昏了頭才這樣做。
李世民娶了弟弟的媳婦為妃子,並不是我們看到的那樣簡單,這此後有著深刻的利益考量。用普通老百姓的眼光去衡量帝王的思維方式,肯定無法得出正確的答案。
況且,從當時的風俗來講,李唐建立時,鮮卑遺風猶在,關隴李氏深受影響,對男女之間的這樣事情本來就很看得開!自李世民始,「髒唐」的種子悄然「開花」。
李世民固然是一代明君,拉開了「貞觀之治」盛唐序幕。然而他一手策劃的玄武門之變,卻為唐朝的權力交接打上了血色的烙印。玄武門下,此後又先後發生了三起變亂!
不知道李世民在晚年時,有沒有後悔當初的決定!但我想,他的內心一定是痛苦的,尤其是經歷了李承乾造反之後。
因果循環,天道無情,對錯又有誰能分得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