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明智的帝王,必須要學會任用賢才,李淵可算是個行家

2020-12-21 百家號

一位明智的帝王,必須要學會任用賢才,這一方面李淵可算是個行家

一個人就算是有再大的本事,憑藉一個人力量也是幹不成什麼大事的。他們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學會招攬人才,使得很多賢能之人能助自己一臂之力。李淵在這件事上可是做得十分好的。在唐朝建國之前他就搜羅了很多人才留為己用,在建國之後,他沒有像後代的皇帝朱元璋那樣大殺功臣,而是將大多數的功臣都安置地好好的。因為唐朝才剛剛建立,需要用人的地方還有很多。

當時李淵手下其實大部分人都還是原來隋朝的臣子,還有不少事原來北周王朝的後裔,李淵並沒有選擇難為他們,而是一直善待他們。這樣一種寬厚的做法不僅讓這些人更加死心塌地的為唐王朝服務,也讓百姓們看到了李淵是一位多麼仁愛的皇帝。其實李淵也是有些忌憚這些人的勢力的,只是現在朝局尚未穩定,自己急需各種人才來幫助自己坐穩江山。

提到那些被李淵重用的臣子,那不得不說的便是劉文靜。劉文靜可算得上是個開國功臣了,當初就是他一直勸說李淵父子應當儘快發兵起義,是時候將隋朝取而代之了,這才有了如今我們所知的唐高祖。當時李淵本是沒有想過要走上這樣一條道路的,說起來隋煬帝還是他的表親,至於隋朝的獨孤皇后對他還有養育之恩。正是劉文靜細數隋朝的種種弊病,深夜還與李淵長談,這才使李淵下決心要起兵抗隋。這劉文靜不膽口才了得,還是個靠譜的軍事人才。

在前期李淵與隋軍和農民軍的徵戰中,劉文靜充當的是一個軍師的角色。也正是因為他的謀略,才使得李淵能夠大大提高了勝率。在唐朝建立之後,李淵將劉文靜以及裴寂等人統統封為了一等功臣。只是在眾多功臣中,劉文靜還是有些特殊,因為他不僅為李淵出謀劃策,他還是李世民的知心好友。當時的太子之位人選並不是李世民,李淵知道劉文靜這個人實在是太有才了,若是這樣一直輔佐李世民,難保他來日不會謀奪太子之位。于是之後李淵還是忍痛將劉文靜除去了。

還有一個人,是劉文靜多年好友,他的命運就要好得多了。裴寂作為從徵戰之初就跟隨李淵的人,他的地位在李淵心中可是很高的。當年劉文靜苦苦勸說李淵起義,可要不是有裴寂在背後暗暗幫助,李淵也不會答應的這麼爽快。當時裴寂還是隋朝的一名官員,當他聽聞好友說李淵對於起義之事還有些猶豫,於是他便設了一計。裴寂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從宮中帶出一些宮女,前去拜訪李淵。當晚他便將李淵灌醉,然後讓宮女們溜進了李淵的屋子。在當時,朝中官員是不準讓宮中女子服侍過夜的,要是犯了這種忌諱,嚴重的可能要被處死。

等到第二天李淵醒來時,裴寂便假裝嚴肅的說李豔昨晚醉酒,強行將隨從他的幾個宮女拉進了自己的房間。李淵這時連連嘆氣,這時已無退路可走,他只能同意發兵對抗隋朝了。等到李淵登上帝位之後,裴寂還幫他處理了很多關於政策頒布的問題。為唐朝立下如此大的功勞,李淵將他視為自己的至交。到後期為了表達自己的敬重,還讓自己的兒子去了裴寂的女兒,與裴家結了親。陳叔達也是李淵曾經十分看重的一個人才,他原是隋朝的舊臣,但其實早已不滿隋朝的統治了。在李淵帶兵攻打隋朝城池時,陳叔達主動將城池獻給李淵。

最開始見到這個人的時候,李淵對他實在是沒有什麼好感,他認為陳叔達是一個輕易背主求榮的人。只是交談幾次過後,他才發覺原來陳叔達是一個文採了得,心懷天下得正人君子,這樣一來陳叔達很快就成了李淵手下很重要得謀士。在唐朝建立之後,陳叔達更是做了很多大事。李淵當時執意要理李建成為太子,而太子和齊王二人素來與李世民都有很大得矛盾,於是太子仗著自己的身份屢次在李淵面前說李世民得壞話。李淵對這個兒子也是十分信任的,聽他說到李世民的種種惡行,李淵打算馬上下旨懲罰他。

李建成走後,陳叔達剛好前來求見,當他知曉此事的來龍去脈之後,他馬上勸阻李淵不可如此行事。他一再列舉出李世民的種種好處和民眾們對李世民的一致好評,李淵這才作罷。就連之後李世民將太子刺死,也是陳叔達對李淵一番慷慨陳詞才使得李淵免了李世民一死,還同意立他為太子,這才有了之後的唐太宗。由此可見,李淵身邊的這些賢才都在不同的時期給予了他很大的幫助,他也算是一個很會籠絡人心的人了,將這麼多的人聚在了自己的麾下,這也才有了唐朝之後的安定景象。

相關焦點

  • 詩經《簡兮》:一首諷刺君王不能任用賢才的詩
    這是一首諷刺衛宣公不能任用賢才的詩。那麼就讓我們來看一下詩中的主人公是一個怎樣的賢才吧。主人公應是一個略有傲氣之人,他高大魁梧、武藝超群,且儀表堂堂。他想把這一身的本領獻於君王,為其開疆拓土,守衛山河。但他不屑從小兵做起,他想受到君王的重用,被委於重任。所以他才想方設法的成為了這次君前演舞的領舞,他想在君王面前展示自己的勇武,讓其知曉自己的能力。
  • 從重「門閥世家」和重「賢才名士」,看我國科舉制是如何產生的?
    因此,正是漢朝的「察舉制」造成了豪門大族的形成,而如何量才任用世家子弟,便產生了「九品中正制」。所謂九品中正制,就是各州郡分別推選「大中正」一人,所推者必須德高望重,大中正推舉「小中正」。之後由「中正」來品評人才,並將人才分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 玄武門之變後,「太上皇」李淵的下場到底如何?你知道嗎?
    可憐紅顏總薄命,最是無情帝王家。」唐代詩人白居易在《後宮詞》中,淋漓盡致刻畫了身在帝王家的孤苦與「無情」。一說起大唐盛世、貞觀之治,那麼免不了要提起唐太宗李世民。然而說起李世民,則又不得不提起李世民為了奪取帝位而發動的那場「玄武門之變」。
  • 要想靠撿石頭一夜暴富,必須學會丟石頭
    最近認識了一位資深玩石行家,他從90年代就開始撿石頭,收藏奇石,走過風風雨雨。
  • 賢才君子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賢才君子,指有才有德的人。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裴松之注引《魏略》:「當今天下之賢才君子,不問少長,皆願從其遊而為之死。」近義詞有:賢人君子,賢才君子是褒義成語,可作主語、賓語、定語;指有才有德的人。
  • 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先跟大家講一個跟這一則內容相關的故事。蘇綽出身武功大族,為三國時曹魏侍中蘇則的九世孫,其家族歷代都擔任二千石的官員。其父蘇協,曾任武功郡守。蘇綽少年時喜好學習,博覽群書,特別擅長算術。蘇綽的堂兄蘇讓出任汾州刺史時,西魏丞相宇文泰在東都門外為他餞行。
  • 一代英主拓跋宏任用賢才,北魏文治武功齊步推進
    高允說:「任用賢才,使用能人,為什麼要分他們是新歸附的還是早就歸附的呢?如果他們肯定有用,怎麼可以用這種理由去壓制他們!」高允身體一向無病,到這一年,稍感不適,但他的起居仍如平日一樣。幾天之後去世,享年九十八歲。孝文帝下詔追贈他為侍中、司空,陪葬十分豐厚,北魏建國以來,對活著或者死去了的官員的賞賜,從沒有趕得上高允的。
  • 生子當如李淵,做人要像世民
    ————————這是回答網友的一個問題,問「做人是不是要像李世民那樣?」————————作為一枚李世民的鐵粉,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就對了。看了前面幾個回答,多關注「玄武門之變」。這是一個是非觀的問題,必須旗幟鮮明。李大建成何罪之有?寬厚仁愛,盡職盡責,是太子的不二人選。楊堅廢長立幼致天下大亂,才給了李淵造反的機會,前車之鑑猶在眼前,李淵何等人物,不會糊塗到如此地步。綜合《資治通鑑》,《新唐書》,《舊唐書》所有可見的歷史記載判斷,李淵根本就沒有動這個心思。
  • 這些手錶英文標識,記住也算是個行家老手啦!(下)
    這些手錶英文標識,記住也算是個行家老手啦!(下)就上期《這些手錶標識,記住了就是半個行家(上)》,相比大家已經對手錶有了基本的認識。英文標識其實又是並非你想的那樣字面意思哦。然而一塊瑞士表質量的基本判斷是要看有多少工序是在瑞士境內完成的:① 用的是瑞士機心(組裝和檢測在瑞士完成,且採用50%以上的瑞士原件);② 手錶組裝在瑞士境內完成;③ 手錶檢測在瑞士境內完成。
  • 劉備善於任用賢才 成就了諸葛亮黃忠 也成就了一個偉大的自己
    劉備這一生也算是一個非常大的英雄,但是在我們的印象中他是憑藉著自己作為漢室的一個血脈而存活的,在三國時期能夠真正的成為一個英雄的話,其實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的。我們相信劉備一定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物,因為他遇見了很多的人,其中一位應該就是諸葛亮,如果曾經不是他非常執著的去求助諸葛亮,那麼關於諸葛亮有一個傳說,就是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所以這句話說明,諸葛亮其實並不是當時最厲害的人物,但是劉備卻非常的認真去求助於他,可以看得出他對於劉備是相當的信任和認可的。
  •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敢霸佔漂亮嫂子,為何不敢殺了父親李淵?
    但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比起劉邦,雖然在能力方面不遑多讓,可在稱帝的過程中卻沒有劉邦那么正統了。玄武門之變,對評價李世民來說,一直都是繞不過的坎。而在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的每個舉動都充滿了深意,比如說取走了自己的弟弟的妻子,逼迫李淵退位。但是為什麼此時的李世民有能力有地位,取走了兄弟的妻子,卻不願意對自己的父親痛下殺手呢?
  • 關於帝王綠翡翠的這些秘密,弄懂了你可能就是行家!
    眾所周知,帝王綠翡翠是翡翠中的王者,我們在歷屆的拍賣會上所見的,件件都是極品,全都價值連城。那關於帝王綠翡翠你又真正地了解多少呢?弄懂了它的這些秘密,說不定你也能成為半個行家!1、帝王綠與祖母綠的區別祖母綠是一種珍稀的綠色寶石,因為帝王綠其綠色濃鬱均勻,給人以高貴之感,就像是寶石裡的祖母綠一樣,所以人們也會將帝王綠稱為「祖母綠翡翠」。所以經常會有人將這兩者給搞混掉,殊不知,它倆除了顏色相似外,祖母綠色翡翠,也就是即帝王綠與真正的祖母綠寶石在本質上毫無關係。
  • 蘭州莊嚴寺,曾經是一位帝王的皇宮內苑
    原標題:蘭州莊嚴寺,曾經是一位帝王的皇宮內苑薛舉雖然只是個低級武官,但他胸懷天下,好結交邊地豪傑。  當時隴右河西一帶一片混亂,盜賊四起,金城縣最高長官縣令郝瑗,正在準備招兵買馬來鎮壓隴西一帶的農民起義軍。當時郝瑗招到幾千兵馬,他把這些兵馬交給薛舉來統一管理。  郝瑗同時為薛舉準備了相應的糧食、鎧甲和武器裝備。薛舉是個很有野心的人,他看到天下大亂,正是英雄崛起之時,於是和兒子薛仁杲商討決定趁勢起兵舉事。
  • 隋文帝楊堅不會想到,推翻自己王朝的,居然是他的外甥李淵
    說起唐朝,誰都想一下子進入那風雲際會的三百年,然而翻看史料會發現,要說唐朝,始終繞不過隋朝,不把隋朝交代清楚,唐朝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想要說清楚唐朝的開創,就不得不跟隨李淵從隋朝說起,下面就和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幾乎每個朝代都是自己滋生了自己的掘墓人,隋朝同樣如此。
  • 歷史揭秘:歷史上有名的奇女子,這十三位你可都認識?
    導讀: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歷史上有名的奇女子,這十三位你可都認識?呂雉,這可以說是一位開創了太后專政的奇女子,她的專政對後世也是有著深遠影響的。雖說她有的時候手段狠毒,心狠手辣,但是也不得不說,她真的是一位優秀的女性,也很有政治家的風度。對於政事、家事,她都能遊刃有餘,在初期的時候也任用了不少賢才。竇漪房,這也是跟呂雉同時代的人,而且跟呂雉還有一定的關係。
  • 陝西富平:帝王專用「三出闕」在唐豐陵出土
    清理出帝王級別專用的「三出闕」結構,發掘出現存陵園精美石刻,為研究唐代陵墓制度的發展演變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資料。「闕」是中國古代城門、宮殿或者陵園的一種標誌性建築,位於陵園,都城的入口處,而代表最高等級的三出闕建築,在古代社會為帝王專用,地位尊崇。豐陵西乳闕是繼乾陵、順陵以來,發掘的第三處有乳闕遺址唐代帝王陵。
  • 曹操為求得賢才,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人人會背
    公元210年到217年,曹操就先後下了三次「求賢令」,選拔和任用了一些有才能的人。此舉打破了世族門第觀念,抑制了豪強,加強了集權。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短歌行》,亦是曹操為求得賢才所寫,也是為了配合「求賢令」。《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於《相和歌辭·平調曲》,所以它實際上就是一首《求賢歌》。
  • 李世民逼宮成功之後,李淵確實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只顧生孩子嗎?
    這裡可沒有什麼擔心父親年邁身體不好等因素,而是單純的不希望離得太遠,以防生變才是正解。但在李世民將初唐的內憂外患解除,以及權力也得到穩定之後,就將目光投向了在太極宮裡逍遙自在的李淵。如果李淵有那麼點覺悟,那麼就該明白,是該搬走的時候了,不要等著李世民來轟他走。但尷尬的地方就在於,李淵沒有這個覺悟,似乎將太極宮當做自己的家,不走了。
  • 孔紹安詠石榴花,膽敢嘲諷唐高祖李淵
    而孔紹安從洛陽一路趕來投靠,由於路途耽誤,比夏侯端晚到,李淵只授予他內史舍人,官五品,另外賜住宅、良馬、錢糧布帛若干,也算是皆大歡喜。但是畢竟還是有點彆扭,原來三個人都不分彼此,現在形成了天壤之別。夏侯端任秘書監,是秘書省的一把手。而孔紹安是內史舍人,上頭還有內史令、內史監等長官大人管著。
  • 十大傑出帝王|千秋一統,萬古長存!
    中國十大傑出帝王之2漢武大帝——劉徹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 經濟上採納桑弘羊的主張,由政府直接經營運輸和貿易; 軍事上任用衛青、霍去病為大將,解除了匈奴的威脅,統一今兩廣一帶,推動了經濟文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