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這條路路上人來人往,路下藏著一個超級市場

2020-12-16 騰訊網

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貴陽人知道,它歷盡風霜,身上帶著塵埃,是一個平凡而簡單的小天地,這裡就是每個老貴陽人的回憶,這裡就是萬東花鳥市場。

繁華商圈下的休閒一隅

都司高架橋路那裡,隨著2009年亨特樓盤的落成而迅速崛起,亨特城市廣場帶來了一大批新的大牌,使得文昌閣—萬東橋一線成為貴陽市民,特別是年輕人鍾愛的商圈。

這裡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每天都是燈紅酒綠、喧囂熱鬧,基本是大多數人逛街聚會的首選。

但是就在橋下有一個悠閒質樸的小市場——萬東花鳥市場。對於很多老貴陽人而言,雖然旁邊就有一個繁華熱鬧的商圈,但是這個悠閒質樸的小市場才是他們心中最自在、最舒適的消遣之地。

萬東花鳥市場的閒適祥和與旁邊的繁華顯然形成了兩個極端。這裡的人們每天的日子都過得慢悠悠,在沒有生意的時候就品品香茗,睏倦的午後打個小盹,或者寫寫字、繪繪畫。

古玩市場——貴陽的文化名片

萬東花鳥市場早在2004年就已建成開業。這裡集根雕奇石、古玩字畫、文房四寶、水族漁具、花木盆景及民族工藝用品為一體。交通便捷,設施齊全,入場經營戶有上百家。

對於一個城市而言,古玩市場相當於一張文化名片。萬東花鳥市場雖然規模不大,但是作為貴陽古玩市場之一,它也是堅持了十多年。

十多年前,貴陽市對市內花鳥市場進行過一次整合搬遷,將陽明花鳥市場搬遷至現在的貴鋼花鳥市場,本來搬遷也是包含了萬東花鳥市場的,但由於諸多原因,萬東花鳥市場依然存留了下來。

艱難生存

曾經的萬東花鳥市場,書畫、古玩等買賣是相當旺盛的,但是周邊建起了大型購物廣場後,人氣大不如以前。

為了積攢人氣以及招攬周邊的年輕客戶,市場增設了花卉、觀賞魚、貓狗的商鋪。

除了周末顧客多一點,工作日的時候去買東西的人寥寥無幾,但是這裡的人都堅守著自己的一方土地,每天做著小生意,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

日漸消逝的老貴陽

現在的萬東花鳥市場早已不如以往熱鬧,工作日的時候顧客三三兩兩,周末的時候也是不如以前有人氣。又有亨特商圈的衝擊,還有如左藏三庫等專業的古玩城的巨大競爭,萬東早已不復當年勇。

城市在不斷發展,很多東西都面臨著被淘汰的命運。承載了貴陽人 20 多年記憶的合群路因為要修建軌道交通被拆遷,成了貴陽人回不去的夢。

(攝/盛開之夏沫)

好多老一輩人都喜歡稱它為「糞水池」的噴水池,為了舒緩交通,噴水池被迫拆除改建。如果沒拆,一直保留到現在,那也快有 70 年的歷史了吧!

(攝/韓曉榮)

從1997年至今有整整 20 年歷史的大昌隆超市終於也在今年8月份正式關閉了。

(攝/小貝73)

這些地方也成了老貴陽人最溫暖的一段回憶,一幕幕、一幀幀都是幸福。在貴陽人的悠悠歲月中,失去的,都在變成另外一種得到,還未失去的,都成為珍寶。

萬東花鳥市場還在,心裡的那份情懷還在。如果真的有拆遷的那一天,那麼,它也將在貴陽人心中永存。

(攝/得閒s唔得閒病 )

萬東花鳥市場,它不繁華、不新潮,沒有時尚的奢侈品;它不熱鬧 、不喧囂,沒有燈紅酒綠、人潮擁擠,但是它有著更加與眾不同的東西。

文化氣息

萬東花鳥市場一進門就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文化氣息,這裡有各種精緻的文房四寶

毛筆、紙張等分類都很細,種類也相當多。

舊書攤,有很多市面上的買不到的書

比如各種老版的字典、詞典以及各種老雜誌和古籍。

世界太複雜、太浮躁,燈紅酒綠太多,對網絡世界太著迷。什麼時候計劃著改變自己、提升自己呢?

不忘初心

這裡的書畫店鋪有不少頭髮花白,年過半百的老人,他們每天寫寫畫畫,感覺已經不是為了做生意,而是在守著最初的心,守著最後的手藝。

對自己的作品做到盡善盡美

清秀工整的筆鋒,不是一兩年能練出的字

閒下來就作作畫

或許是追逐目標太執著了,以至於丟掉了曾經的自己。生活中,眼前的苟且很多,但是人總要不忘初心,堅持著自己的詩和遠方。

歷史的味道

古玩石器店鋪很多,而且店裡面都裝修得古香古色,再配上略暗的燈光,就製造出了一種歷史的陳舊感。

裝修文藝的古玩店

光顧的人不多,但是一直在等待

各式各樣精緻小巧的紫砂壺

不忘歷史、緬懷過去,才能更好地展望未來。

接地氣

平凡的生活,簡單的物什,每一樣都不華麗,都是真正的簡單樸素,都是真正的貼近生活。

市場中間就地擺的小攤有很多的錦鯉、小金魚。還有小烏龜等動物賣

還有很多可愛的鸚鵡、小白兔、貓咪。

較具規模的漁具店種類齊全、價格平民

「繁花似錦」的仿真植物館

綠色養眼的小盆栽

貓糧、狗糧、動物飼料、蟑螂藥、老鼠藥等雜貨

不虛榮,不追求奢華,簡簡單單,才是人生的真諦。

這個處於地下的「小世界」每天的生活節奏完全不同於上面的喧囂熱鬧,這裡有的是悠閒的小時光,他們都過著休閒的小日子,他們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淡看天邊雲捲雲舒。

也許在某一天,萬東花鳥市場也避免不了被搬遷的命運,就像搬到油榨街的陽明花鳥市場,就像拆了重建的大十字「甜甜圈」,就像在城市發展中逐漸消失的「過去」,但是它會永存在我們心裡。

不過與其惦念未來,不如珍惜現在,找一天時間去好好逛逛,去感受筆墨書香的薰陶,去體驗鬧市中的悠閒慢節奏,去淘一淘你水心的小物什。

貴-州-微-聯-盟

部分圖片來源:韓曉榮、小貝73、盛開之夏沫、得閒s唔得閒病

貴州微聯盟原創 轉載註明出處

編輯:檸檬李 責編:十三宅魷魚

相關焦點

  • 這條路都是貴陽的風水寶地!路上的石條竟然還有這樣的來歷
    說起25年前剛來到省府路上的情景時,這位69歲的老人依舊是記憶猶新。 劉正龍:當時貴山酒店是一個壩壩,最高就是兩層樓,還有個私人在這兒租地方弄了個洗澡堂。雖然兩條街是平行的,不是主幹道,但是商業上來說,每天這幾條街的斑馬線,過路的人密度遠遠的大於中華路,商業氣息也比較濃。」劉正龍說。
  • ...三格|鮮肉|青雲路|貴陽|水果豆花|阿杜|青雲路夜市|豆花面|烤肉...
    515米長的青雲路,216家攤區餐車……四天前,隨著「拆除」的一聲令下,青雲路夜市路邊攤正式「打烊」。霓虹不在,喧囂漸弱……曾幾何時,這條街治癒了無數晚睡貴陽人的胃和心,大家念叨的還是這條街上美食相伴的日子。幸好,那些曾經「掌控美味」的老闆們都在積極尋找新的營業場所。
  • 貴陽省府路見證歷史更迭,只剩雨打風吹後的石板街,已無時光韻味
    爺爺輩的老貴陽人都應該知道,在1953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從省府路北遷至八鴿巖路。而在此之前,省府路一直是貴陽的行政中心,所以也有了「一條省府街,半部貴陽史」的說法。朱元璋滅元之後,在貴陽設立了都指揮使司,以大十字為中心設立了五個城門。朱載垕執政期間,將程番府北遷至貴陽,改名「貴陽府」,「貴陽」由此得名後沿用至今。省府路成為貴州的行政中心,還有從明朝成化年間說起。當時的貴州巡撫宋欽在此建造了巡撫督察院署,便開啟了省府路繁榮輝煌,人來人往、絡繹不絕的「貴陽第一街」生涯。
  • 貴陽消失的青雲路夜市,被稱為「小香港」,那些好吃的美食去哪了
    貴陽是一座宜養老、宜居住的城市,夏天不熱冬天沒有太冷,並且美食也很多,比較接地氣的美食小吃也散落在貴陽的大街小巷內,據不完全統計,貴陽的夜市美食街就有10條,其中比較著名的一條夜市美食街就是青雲路夜市了。
  • 貴陽半部史之稱的省府路,只剩雨打風吹後的石板街,已無時光韻味
    爺爺輩的老貴陽人都應該知道,在1953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從省府路北遷至八鴿巖路。而在此之前,省府路一直是貴陽的行政中心,所以也有了「一條省府街,半部貴陽史」的說法。可謂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作為貴陽曾經撫衙大街,其往日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自然不用多說,如今幾乎只是一條光滑的石板街難免顯得有些蕭條。
  • 貴陽有條看遍古今的路,能看400年古蹟文昌閣,見證花果園興起
    每一個城市似乎都有那麼一兩條路,是以名人的名字命名的。例如北京有張自忠路、上海有靖宇路、杭州有東坡路。以人名命名道路的這件事已經屢見不鮮,有古代先賢,也有近代為為國為民做出巨大貢獻的偉人。貴陽中山路貫穿城市東西,西起花果園,東至省醫,全長約5個公裡,如果一個成年人步行走完中山路,需要近一個小時左右。如果比起其他城市的中山路,貴陽的這條可謂是較長的中山路了。首先說中山南路,整條中山路被南北走向的浣紗路隔開之後,中山路開始稍微往南傾斜,故而浣紗路西面這一段稱為「中山南路」。中山南路可以說見證了貴陽花果園由棚戶區轉向大都市。
  • 貴陽民生路加壓水槍衝洗路面,影響市民通行
    【市民問題】民生路每天早上加壓水槍衝洗路面,搞到八九點,正是上班的高峰期,嚴重影響行人通行。【部門回復】文昌閣街道辦事處公共管理辦:一周內將開展夜市整頓,確保夜市商戶凌晨4點前撤出,同時與負責環衛工作的貴陽京築環境資源管理有限公司協調,壓縮清洗時間,儘量確保早上7點前完成。
  • 藝術這條路——新藝術市場下的職業定位講座實錄
    2018年,伍藝空間創始人文心發起了貴州藝術高校系列交流講座活動,主題先定為:新青年、新藝術、新市場,後改為:藝術這條路——新藝術市場下的職業定位。儘管可能很多人都覺得,貴陽並沒有藝術這個行業。但我還是感謝有這樣一個契機,讓我這幾年能夠做一些跟藝術相關的事情。今天來這裡跟大家交流,更多的是我這幾年在這個行業裡面的一些心得和感受。為什麼選「藝術這條路」這個標題?其實也跟我當初進入這個行業的一次經歷有關。
  • 青雲路,是我認識貴陽最好的去處!
    美味的食物、路邊的小攤攤,閒逛的路人、大口吃大口喝的食客,都是這條街上最靚的風景。據說條街上集結著各路夜宵巨頭,各類特色小吃,並且味道一流、價格實惠,如此的深夜食堂,通哥相信,這就是無論貴陽人還是外地來的遊客、朋友都喜歡來這裡的原因了。
  • 走進貴陽文廟巷與省府路 看歲月蹉跎的模樣
    許多貴陽人走遍了全世界 卻不曾細細品味身邊這座城市的韻味 尋找老貴陽人的「心頭好」 希望你能從小編的圖文之間 找到自己曾經走過的痕跡 文廟巷 如果你是一個不喜歡鑽「咔咔角角」的人,文廟巷你就不一定找得到~巷子的入口,隱藏在國貿廣場旁,很多人走到那都以為沒有路了,只有吃貨在各種小吃的香氣中繼續前行後
  • 貴陽一小區門口有條20米「破爛路」!多位居民摔傷,呼籲趕緊修好
    路面坑窪不平1月5日,記者現場探訪發現,除了道路破損嚴重外,很多小區居民都在這段20來米的路上摔倒過,治理上也面臨著重重困難,最後幾十米回家路誰來修?居民經過小區入口前的坑窪路段小區門前有條破爛路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位於貴陽市雲巖區金波路120號相寶新村。說起小區入口這條「破爛」路,居民怨聲不少。
  • 小巷遊|一條省府路 半部貴陽史 閱不完的貴陽煙火
    今天將為大家推薦新一期小巷遊,跟著我們一起走進省府路,看看這條不算長的老街舊時光。如果要評選貴陽最特別的一條路,省府路的石板街一定榜上有名。走在這裡,就像遇見了一個老朋友,一切都是那麼悠然自得。這條路位於貴陽市中心,與文明路、忠烈街和中華中路相交,富水路從中穿過。
  • 這條路,在悄悄改變
    新崗路的變遷 自市場北門至湖東中路短短不到600米的新崗路的變遷,可以說是城市文明創建的一個鮮活典型。多年來,基礎設施老舊、佔道經營普遍、流動攤販雲集,滿地汙水、菜葉。
  • 一條省府路,半部貴陽史——貴陽厚重的歷史,積澱於省府路這塊土地
    故這一帶的老地名曾叫皇宮卡,又叫皇殿上,省府路還曾叫連升臺。  ②城史:龍脈所在:上溯從明、清署衙,至民國省府,擇址龍脈,創城於此。有文官須下轎,武官須下馬之說。  據考,唐以前貴陽情況模糊。武德四年(621年)設下等州矩州,地當在今貴陽,轄境相當今貴陽市及清鎮、龍裡、修文等市縣部分地區。那時大概有一土城。北宋末改「矩」為「鬼」。
  • 貴州貴陽:「一條省府路,半部貴陽史」
    孫可望挾天子以令諸侯,意圖稱帝,便在貴陽建造宮殿。其中,擬選址在貴陽城東門今省府路東頭的忠烈街、文筆街、電臺街一帶建造宮殿。故這一帶的老地名曾叫皇宮卡,又叫皇殿上,省府路還曾叫連升臺。城史:龍脈所在:上溯從明、清署衙,至民國省府,擇址龍脈,創城於此。有文官須下轎,武官須下馬之說據考,唐以前貴陽情況模糊。
  • 貴陽青雲路的未來,是這樣!
    繁華的夜市承載了許多貴陽人的記憶數百家攤檔沿街道兩側掰開食物的香氣人潮的湧動這樣的場景在青雲路,近30年來沒斷過9月1日,青雲路夜市宣布正式和貴陽人告別;9月24日,相關部門對青雲路夜市攤區餐車開展集中拆除行動;9月27日,貴陽市新華路街道辦事處、興關路街道辦事處、南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南明區區商務局等多家單位召開了新聞工作會。
  • 讀書 夢想這條路踏上了,跪著也要走完
    朋友只回了「不給,我們就一起死在這。」於是我還是將口袋裡所有的現金都掏出來給他。發生的當時,我其實沒有很驚慌,但恐怖的是後來我們無論走去哪,我總感覺路上有好多虎視眈眈的搶匪,一路上我沒有說太多話,感覺整個城市陷入一片沈寂中。人生中所遭遇到的困境常常會讓生命顯得更可貴,不過,當我們戰勝了不好的遭遇,克服了恐懼,相信在未來的人生當中,將會更有能力去承受困難與打擊。
  • 貴陽消失的青雲路夜市,被稱為「小香港」,那些好吃的美食去哪了
    貴陽市是一座宜居宜人的城市,冬暖夏涼,而且美食種類繁多,比較有特色的美食小吃也散落在貴陽的大街小巷中,據不完全統計,貴陽的夜市美食街有10條,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青雲路的夜市美食街。此夜市主營海鮮、燒烤、中餐小吃,由於靠近青雲路海鮮市場,所以這裡的海鮮還是很新鮮的,貴陽離海不遠,可以在貴陽吃上一口鮮美的海鮮夜市。
  • 路滑剎不住!貴陽環城高速多車追尾 全省36條高速公路交通管制!
    >昨晚南環高速多車因追尾多人被困 路面結冰 車輛行駛時常因路滑剎不住車 昨夜 貴陽環城高速就發生了多車追尾 12月15日20時40分,貴安新區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接到報警
  • 第三條路
    但是,出了家門,上了柏油路,七拐八拐,繞過幾道彎之後,路程就延長至2000餘米。遠是遠了點,但好走、安全、舒適。 然而,一天上午,我剛走出家門,就發現前面的柏油路上,擠滿了黑壓壓的人群,大家指指畫畫議論著什麼,各種車輛也亂七八糟的停在路中間,還有許多閃著警燈的警車和忙忙碌碌的警察。一問,才知道是發生了重大交通事故。道路被堵!無奈之下,我只好試著從旁邊的一條小巷穿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