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規定強買強賣的法案,讓英國成為海上霸主——《航海條例》

2020-12-13 啟蒙時代的餘孽

超越歷史故事表面,從宏觀的社會視野來討論事件發生的深層原因

更多文章盡在「啟蒙時代的餘孽」,喜歡就點個讚、加個關注吧!

15世紀開始,歐洲國家擺脫了黑暗的中世紀,開始步入近代社會。近代社會最為顯著的一個特點,便是商業氣息濃重。生產力的提高使得各國都能生產出用於貿易的商品;封建等級制的崩潰,又使得原農奴可以離開農業生產,進入工商業之中,而在中世紀時期受到貴族與教士雙重壓迫的市民階級,此時也擺脫了束縛,將精力和金錢投資到商業之上。

16世紀,大航海時代來臨。歐洲商人們發現,隨著可知世界範圍的擴大,原材料的產地範圍、海外市場的規模一下子擴大了十幾倍;在大航海時代,最有眼力的投資人無疑會在海外貿易上大加投資。歐洲人對海外資本的興趣引發了一系列殖民地爭奪行動,英國、法國、荷蘭、西班牙、葡萄牙這五個海上強國,為了能獲得更多殖民地,從而獲得更多商業利益,開始大打出手。

在19世紀,這場爭奪的勝利者出現了——那就是英國。英國依靠皇家海軍的強大實力,控制了整個世界的海洋;在海外,英國的殖民地遍布印度、北美、非洲和大洋洲,是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依靠著廣袤的海外殖民地和海上力量,英國生產的商品可以投射到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

那麼,在英國崛起為海上霸主的過程中,有哪些因素推動了這個過程呢?英國先進的海軍科技與工業水平自然是重要因素,但另外一個因素也不可忽視,那就是1651年通過的一條幾乎規定強買強賣的法案——《航海條例》。這個法律是英國用以規定海上貿易秩序的基礎,也是英國獲得財富的重要來源。

《航海條例》的提出時間是1651年,此時的英國處於共和國時期。與王國時期不同,共和國的執政者們不重視土地貴族,他們代表著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在一大批資產階級的支持之下,議會通過航海法案。

其內容有以下三個重點:第一,凡是從歐洲運到英國的貨物,必須由英國船隻或原商品生產國的船隻運送;第二、凡是從亞洲、非洲、美洲運送到英國、愛爾蘭以及英國各殖民地的貨物,必須由英國船隻或英國有關殖民地的船隻運送;第三,英國各港口的漁業進出口以及英國國境沿海的商業,應完全由英國船隻運送。

此法案的內容相當霸道,幾乎相當於強買強賣的壟斷條款:若是你想在英國的地盤上做生意,就必須讓英國船隻來運送;至於運費,最後當然是進入英國人的口袋嘍。由於英國殖民地具有廣袤的市場,而且英國的紡織品相當有競爭力,各國商人幾乎都無法迴避與英國人打交道,根據此法案,他們必須要給英國付錢。通過這種方式,大量資金流入英國人的口袋之中。

由於法案內容過於無恥,另一海上強國——荷蘭在飯頒布之後立馬提出反對,甚至還以撤銷《航海法案》為戰爭目的,在1653-1674年間發動了三次英荷戰爭。在1665~1667的第二次英荷戰爭之中,英國遭到失敗,被迫取消《航海條例》。但在1674年。英國通過第三次英荷戰爭戰爭,迫使荷蘭承認了航海條例。

從此之後,再也沒有哪個強國已取消航海條例為由,來對英國發起戰爭。

在18世紀,英國繼續維持航海條例,並壓制一切試圖對此法案進行挑釁的國家。美國獨立之後,大量的美國走私船無視航海條例,去往英國佔領的西印度群島做生意。

英國也還以顏色,在1793年扣押了大量美國走私船,迫使美國政府站到談判桌上。在次年的英美籤訂的《傑伊條約》中,美國以比較優惠的條件,再次被納入《航海條例》構建的壟斷體系中。

19世紀開始,英國通過第一次工業革命,生產力遠遠凌駕於其他國家。英國人發現,自己的產品不管在哪裡都擁有著極強的競爭力,因此,將更多商品賣到外國才是重中之重。

此時,《航海條例》就成為一個累贅,因為這種壟斷性法案會激起其他國家的不滿,從而加高關稅,拒絕英國商品進入。於是,在不可阻擋的時代浪潮之下,英國議會在19世紀中葉,徹底廢除了這項曾經令英國稱霸世界的法案。

相關焦點

  • 盞間閒談|那些年紅茶挑起的戰爭之英國vs荷蘭!
    眾所周知,紅茶由荷蘭人傳入英國、法國、德國等西方國家。英國人賦予武夷紅茶優雅的形象,同時通過殖民活動,向世界更大範圍傳播,使紅茶成為國際性飲料。這不但改變了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更還間接影響了西方的局勢,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英國與荷蘭。
  • 17世紀最大的海上軍事霸主,是中國人
    17世紀的海上霸主,歐洲公認的是荷蘭,那時候荷蘭的海軍艦隻幾乎超過了英法兩國海軍的1倍。 荷蘭人雖然是那個時代歐洲的海上霸主,但是到了東亞照樣得給鄭家交保護費。 鄭家在東亞洋面的這種保護費生意,每年入帳上千萬兩白銀,富可敵國。 所以為什麼鄭成功能收復臺灣? 因為荷蘭人從來就沒打敗過鄭家,敗軍之將,何足掛齒。
  • 大航海時代,讓英國稱霸海上的勝利號風帆戰列艦
    文|老白380 讓英國稱霸海上的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在大航海時代,英國作為世界上最早發展風帆戰列艦的國家,有一艘風帆戰艦在英國的海軍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這艘戰艦參加過一場海戰,奠定了英國百年間的海上霸主地位。這艘戰艦就是英國的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大航海時代的傑作英國的勝利號風帆戰列艦於1759年開始建造、1778年開始服役,可以說是英國海軍最具有代表的一款風帆戰艦。
  • 英國海上霸權之靈魂——航海鍾
    但是他本人經歷了無數次嘗試,最終並沒能夠解決遊絲擺在海上顛簸狀態中正常走時的難題。 H1經過遠航航海測試,沒有達到在規定的誤差之內,宣告失敗。之後他再接再厲,於1741年完成了他的H2,但由於當時英國和西班牙正在進行海戰,H2沒有得到即時的測試,但約翰·哈瑞森已經發現了H2有技術上的不足之處,決定直接進入到H3的研究中,並在 1759年終於完成了他大號的H3。
  • 英國一個小小的島國憑什麼成為全球霸主?得益於它的地緣位置
    英國,這個原本偏安一隅的貧弱島國,卻是成長為全球霸主。它打敗了老牌的海洋強國荷蘭、葡萄牙以及西班牙。最終成為了最新的海洋霸主,把英國的國旗扎滿了五大洲。最終,英國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統治區域遍布全球的超級帝國。
  • 【大航海時代】英國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我也很努力--英國早期大航海    大家比較熟悉的歷史:英國靠海盜打贏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奪得海上霸權,逐步成為「日不落帝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西班牙禁止和英國人貿易。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雖然英國無法挑戰西班牙的海上霸權,但是從此英國開始默許,到後來公開支持對西班牙船隊的海盜行動。海盜?
  • 面積僅四萬平方公裡,是最袖珍歐洲國家,荷蘭如何成為海上霸主
    歐洲的很多國家都是在大航海時代發家的,因為這個時代他們的工業與科技發展要領先世界一大截。英國是當時最注重大海發展的國家,目前在歐洲地區也是比較強大的,所以英國在大航海時代能夠崛起這並不奇怪,但荷蘭是在歐洲地區並不起眼的小國,面積僅4萬平方公裡,這樣的一個國家是如何在大航海時代成為海上霸主的呢?
  • 陸上武則天海上鄭一嫂,從青樓女子到海上霸主,西方商船望風而逃
    出身青樓愛上義子,卑微的她逆襲成海上霸主,讓西方國家聞風喪膽西方歷史上有一位彪悍的女海盜名為安妮·波尼,而中國歷史中也有一位傳奇海盜女王「鄭一嫂」,據說她美豔動人、霸道強勢,風情萬種,卻又心狠手辣。鄭一野心勃勃,一直想要吞併其他海盜團,成為廣東沿海的海上霸主,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有勇有謀、才貌俱全的鄭一嫂通過整改紅旗幫建立了龐大的海盜集團。
  • 英國的霸主之路上,怎能少得了茶
    英國如今雖已淪落到靠仰美國鼻息而度日,但它曾是世界霸主這點卻不可否認。在海上,它橫掃四合,席捲八方,開拓了諸多殖民地和商業航線;而在國內,圈地運動和工業革命等,也使得英國的綜合國力與各國逐漸拉開距離。 在許多英國學者眼中,茶葉也是英國崛起的助力者之一。
  • 比英國還強大的歐洲霸主,世界第一個日不落帝國,如今成三流國家
    英國一直是深入民心的歐洲霸主,19世紀的英國海軍實力之強盛更是令英國稱霸海洋,成為海上霸主。仗著強大的作戰能力,英國對世界進行了大肆的侵略,在鼎盛時期,英國就曾經將世界百分之25的土地變成自己的殖民地。
  • 大航海時代(二)| 13世紀到18世紀航海大事記年表
    通往東方的陸上和海上商路分別被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控制。  1455年 羅馬教皇尼古拉五世頒布特權令,授予葡萄牙海上霸主的地位。中國成為世界上僅存的古文明。年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英法的第二次交鋒,結果英國取得了海上霸權的明顯優勢。
  • 亨利·哈德孫的航海探險,揭露了17世紀英國與荷蘭之間的海上競爭
    在歐洲的航海探險史上有一位名叫亨利·哈德孫的悲慘航海家,他擁有輝煌的航海探險成果,曾憑藉優秀嫻熟的航海探險技術和經驗,被荷蘭和英國爭相追捧,並委以重任。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亨利·哈德孫的早期航海成果和他航海探險活動背後所展現出的英荷海上競爭,以及17世紀早期歐洲人對世界地理環境的片面認識。
  • 視頻 |「格林威治」開啟「大航海時代」
    1675年,英國人在格林威治山頂建立皇家天文臺,尋找確定航海經度的辦法,到1767年終於製成世界上首張海圖,不僅結束了海上航行僅憑日月星辰來判斷船隻緯度的歷史
  • 老師不會告訴你,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其實不是英國
    後來王朝建立,國力增長,甚至能和法國硬碰硬,成為了歐洲有數的大國之一。但是,其仍然被歐洲邊緣化,無法稱雄歐洲,更談不上全球霸權了。事實上,在大航海時代開啟以前,所謂的霸權都有著很大的地域限制,稱霸世界無從談起。而大航海時代開啟之後,英國並不是第一批徵服世界的歐洲國家。
  • 大航海時代的奇葩英國皇家海軍:奉旨打劫 在海盜與海軍間橫跳
    提及大航海時代那段波瀾壯闊的恢弘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在各國在爭奪黃金航線期間,弄潮搏浪的海盜們,意外的成為了這個紛爭時代的主角。他們不僅能依靠劫掠船隻來加官進爵,其中的佼佼者,甚至都能在史書上留下濃眉重彩的一筆,成為國家榮譽而戰的大英雄。
  • 3個海上霸主兩個周邊小弟,挨個被明朝揍,大明沒慫過!
    第二次:揍葡萄牙,屯門之戰16世紀歐洲大航海時代剛開始,葡萄牙與西班牙迅速崛起算是初期的海上霸主,葡萄牙早在明朝中期就以抵達中國。這時候明王朝的皇帝是那個千年不遇的奇葩皇帝朱厚照。開始的時候葡萄牙與明政府也只是小摩擦,雙方在香港、澳門附近小衝突了幾次。
  • 海權風雲錄:盤點人類歷史上四大海洋霸主
    兩家歷史上分分合合,同為最早的航海大國與第一批殖民者,因此也把兩國放在一起講。在15世紀,西葡人口大增長,迫於壓力開始尋找對外擴張的機會,他們把目光看向了一本書《馬可波羅遊記》,書中的內容給了他們啟發,相比陸路,更寬闊和自由的海路成為擴張的第一選擇。
  • 優越的地理優勢 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的基石
    英國曾長期有著幹涉歐洲大陸事務的傳統,作為後來者的美國,即使在奉行「孤立主義原則」時期,也一刻沒有忘記介入歐洲事務,在與歐洲各國力量消長中逐漸擴大自己的外交空間,並藉機擊倒歐洲成為世界性的大國。研究大西洋兩岸的地緣政治力量的消長曆程,有助於我們合理認識和把握大國興衰規律。
  • 新京報:FATCA法案,美國給全球規定的協稅義務
    原標題:FATCA法案:美國給全球規定的協稅義務   在全球化時代,稅收主權已突破國界,WTO稅收規則已「侵蝕」了國家稅收主權。而美國頒布該法案,卻繞過這規則,以國內法方式要求各國金融機構履行對美的協稅義務。   7月1日,美國《海外帳戶稅收合規法案》(簡稱FATCA法案),正式生效執行。
  • 英吉利共和國:英國歷史上唯一的共和國
    英國是最早實行君主立憲的國家,使得英國在近代史上成為了第一個世界霸主。但在英國實行君主立憲之前,曾實行共和制,建立了英吉利共和國。那英吉利共和國是如何興亡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英蘇共主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1603年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無嗣而終,其表侄孫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繼承英格蘭王位,成為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