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中的醫學名家葛洪是何許人也?帶你走進道教

2020-12-20 沐離君

道教是一個神秘的宗教,它的信仰者統稱為道士,而要成為一名道士是非常艱難的,其中,最基本也要會道教五術,即山、醫、命、相、卜。道家醫學在其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葛洪就是這樣一個人物,他不僅是一名道士,更是一位道醫。

道士大都進山修行,貼近大自然,尋找本真。但大自然是殘酷的,如果沒有生存本領,憑藉古人的科學技術很難孤身在大自然中生存。因此,每一位道士都要精通醫術,在民間也有「十道九醫」的說法。葛洪同樣主張道士兼修醫術。

葛洪是東晉時期的道士,他原來在三國時期在吳國做官,晉朝建立後,在此步入仕途,最後棄官入道。他的父親在他十三歲的時候便去世了,至此家道中落,十六歲研讀儒道經典。長大後跟隨鄭隱潛心修道,從此一心向道。

葛洪是一位傑出的道士,他繼承發展了神仙學說,在《抱樸子》一書中表現出獨到的神仙理論,總結了在此之前的神仙傳說以及一些道教術法。他因為小時候研讀過儒家經典,便主張道術修內在,儒術以處世。

葛洪喜好煉丹術,他在《抱樸子》中同樣記載了很多煉丹方法,以及他的一些心得體會,為我國的化學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隋唐時期的煉丹術奠定了理論基礎,為一代煉丹名家。

除此之外,葛洪是一位傑出的醫學家,是一位資深的道醫,他曾說:「古之初為道者,莫不兼修醫術,以救近禍焉。」他認為道士一旦染上疾病,便無法達到長生久視的目的,不僅無法得道成仙,甚至會付出生命的代價。因此,學道首先要掌握醫術。

葛洪在急性傳染病的領域頗有建樹,也就是古代的瘟疫學。他認為這種病不是鬼神引起的,而是中了大氣中的癘氣。他也是最早研究天花、瘋狗病和恙蟲病的醫學家,他主要用預防和提高免疫的方法來控制疾病,在當時無疑是先進的思想。

葛洪自號抱樸子,與他的著作用的是一樣的名字。他是四大天師之一的葛玄的侄孫,人稱「葛仙翁」。這就是葛洪,一代著名道醫。本篇文章就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

相關焦點

  • 葛洪是預防醫學的開創者 最早記載天花、恙蟲病
    首先,他首創把修道成仙的道術與治病救人的凡術相結合,把道教、醫學推向最接地氣的時代。他所著的《肘後備急方》,書名的意思是可以常常備在肘後袖筒裡(帶在身邊)的應急書,是人人應當隨身常備的實用書籍、普及書籍。書中收集了大量救急用的方藥,特別注重使用尋常、廉價的藥物,使用方便、療效靈驗,「簡、便、廉、驗」成為該書的最大特色,很多驗方至今有效。
  • 提起道教或醫學道士,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他!
    葛洪——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道教領袖。字稚川,號抱樸子,晉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三國方士葛玄(道教靈寶派祖師)之侄孫,世稱小仙翁。葛洪出身江南士族。13歲時喪父,家境漸貧。他以砍柴所得,換回紙筆,在勞作之餘抄書學習,常至深夜。
  • 道教醫學中的「天人感應」思想是什麼?
    《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教把天地當作一大宇宙,而人身則是一小宇宙,所謂天中有地,地中有天,人中有天地。其中包含著天地人同源同構、互感呼應、相互關聯,共成一體的天人觀。道教的這一天人合一哲學觀,在歷代諸多經典中均有闡述和發揮,如《三元延壽參贊書》中說:「天地之間人為貴,然囿於形而莫知其所以貴也。頭圓象天,足方象地,目象日月,毛髮肉骨象山林土石。呼為風,呵為露,喜而景星慶雲,怒而震霆迅雷,血液流潤而江河淮海,至於四肢之四時,五臟之五行,六腑之六律,若是者,吾身天地同流也。」
  • 道教中的「承負」是什麼意思?帶你走進道教
    因果報應不僅佛教是佛教倡導的,它的起源在道教,道家在因果的理論上更進了一步,提出了「承負」的概念,把因果的對象從個人擴大到了家族,或是更大的集團。在本篇文章中,小編就來講講道教的「承負」吧!道教「承負」的闡述最早見於《太平經》,這本書籍是漢朝時期由多位學者把先秦陰陽五行家、神仙家、道家、墨家及儒家之學說匯聚在一起所著成的,道教把這部書籍奉為經典。《太平經》云:「凡人之行,或有力行善,反常得惡,或有力行惡,反則善,因自言為賢者非也。力行善反則惡者,是承負先人之過,流災前後積來害此人也。
  • 道教創立於東漢末期,在醫學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道教初創階段,主要在受苦受難的被壓迫人民中流行。漢中巴郡一帶,有張陵、張衡、張魯祖孫三代傳授五鬥米道。山東、河南、河北等地,有張角傳播的太平道廣為流布。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軍曾利用這種原始道教,在宣傳鼓動和組織群眾各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魏晉以後,統治階級為了防止農民反抗,在嚴禁民間道教活動的同時,從理論上和組織上,逐步對原始道教加以改造利用。
  • 道教名山——青虛山(葛洪山)
    葛洪,道家始祖之一,煉丹家,醫藥學家。雖然是一個煉丹的道士,但至今還擁有自己的藥業集團(僅限名稱),可見他在醫學上的造詣。葛洪放到現在就是別人家的小孩,幹啥啥行!首先,出身好,出身於江南士族,雖然後來家道中落,但奈何人家學習好。其次,事業平步青雲,曾擔任過諮議、將軍等職,而後又因執行鎮壓石冰等人的農民起義,賜爵關內侯。
  • 玄學與道教的關係,你知道嗎?
    道教聖地茅山茅山宗葛洪是東晉時期著名的道家學者,醫藥學家,化學家,擅長針灸,著有《抱樸子》,《金匱藥方》,《肘後備急方》等著作,受封關內侯,食今江蘇句容縣二百邑,於封地句容創茅山宗,以煉丹(醫藥學,化學研究),長生成仙(
  • 江蘇一市,被稱金陵御花園,是葛洪老家,境內茅山是著名道教聖地
    文/史間一壺酒歷史上,東晉時期有個著名的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名叫葛洪,一生中著述頗多,據說有100多卷,最著名的便是《金匱藥方》,後節略為3卷,稱《肘後備急方》,內容包括各科醫學,其中對天花、恙蟲病等敘述是世界最早的記載。
  • 晉代煉丹家葛洪,對我國古代化學、醫學方面的發展有所貢獻
    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樸子,丹陽郡句容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煉丹家、道家。在醫學方面,他也做出了重要的成就,是東晉時期有名的醫藥學家。葛洪出身於一個沒落的官僚貴族家庭。在他,剛剛13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又逢西晉「八王之亂」,家境每況愈下。他從小刻苦好學,但因家境貧困只好白天砍柴賣錢,晚上讀書。
  • 道教聖地三清山:先天八卦的布局,是道教建築的代表之作!
    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信仰,或是佛教或是伊斯蘭教,在數千年歷史文明的長河當中,中華土地上也誕生了一個獨特的信仰,被人們稱作是道教。關於道教有太多太多的傳說,但是你知道嗎?在國內有這樣一個其他的地方,這裡被稱作是道教的聖地。
  • 「奇葩」的道教,別人信仰神,我們信仰科學
    通過《道藏》可知道教的認知中的宇宙最初是混沌的,無邊無際,無內無外,無矛盾,無混雜,無生滅,無是非,無清濁高低,是「一炁」產生某種變化,從而導致宇宙產生物質,形成了世界。這與現在的宇宙爆炸論不謀而合。有人可能會說你瞎說,道教不是認為盤古開天嗎,盤古不是神嗎?
  • 道教集大成的手訣,什麼是手訣?帶你走進道教
    道教著名研究學者劉仲宇說:「訣,是從古代的氣禁之術中繼承下來的。道教在發展中依據自己的神譜和法術理論,作了增益、改進,形成龐大的手訣系統」。手訣的基本成份是「訣文」(即所謂的訣目)。訣文是指在掌指上的某一固定部位象徵諸天星鬥、十天幹、十二地支、九宮、八卦、五行、四相、方位、二十八宿以及萬事萬物等。每掐該文,即象徵把握住它的本身最原始、最關鍵的主幹。
  • 道教創始人張道陵何許人也,為何在道教地位如此之高
    #龍虎山張天師#在我國的宗教派別中,大家都知道道教、佛教、儒教三足鼎立,佛教為釋迦牟尼,儒教為孔子,亦被尊為儒教聖教主,民間大多信奉佛教和道教,有一說法叫佛教道教不分家,那麼道教創立者是誰呢?是道教創始人,也稱祖師,是民間盛傳的四大天師之一。在《西遊記》中有這樣一個情節,觀音菩薩來天庭謁見玉皇大帝,是四大天師率領仙官迎接。而孫悟空反下天庭,也是張天師帶著相關仙官來凌霄殿啟奏的。可見在天庭,這四大天師就如凡間宰相一般,總覽政務,溝通君臣。而在傳統道教中,四大天師又被尊為四大上相。張天師則是四位宰相頭一位泰玄上相,可見張天師地位之高。
  • 為你揭秘道教法術!
    此外,《太平經》許多經文中都反覆強調治病用藥「是乃救死生之術,不可不審詳」 ,說明早期道教在借醫弘道過程中處方用藥十分審慎,表現出對病家生命健康高度負責的精神,首開廠道教醫學注重醫德醫風之先河。早期道教採取以醫傳教、借醫弘道的立宗創教模式,在宗教實踐活動中獲得巨大成功。
  •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道教養生的要強,還是中國人信仰缺失的狂妄?
    雖然《道德經》緊跟著還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是仍然沒有明確提出你天、地、道就可以左右我們人類。在後來的道教裡邊,有本對《道德經》專門進行解釋的《老子西升經》,就明確地提出來「我命在我,不屬天地」。我命由我不由天基本作為道教的準則之一在修道的人身上身體力行,尤為突出的還是道教在養生延命方面做出的努力。
  • 道教神靈黃大仙指的是黃鼠狼?別逗了!
    在香港,多種宗教相互並存,道教信仰也極其繁榮,很多廟觀聞名海內外,其中道教仙真黃大仙祠的香火十分鼎盛,甚至在全港十八個行政區中,就有以著名的黃大仙祠而命名的黃大仙區。而在我國東北的民間薩滿信仰中,認為動物可以通過修煉具備一定神通,其中,黃鼠狼便被稱作黃大仙。很多人就問了,鼎鼎大名的道教仙真黃大仙也是指薩滿信仰中的黃鼠狼嗎?
  • 認識道教:去道觀燒香拜神時,這五點道教常識需要記住
    道教是我國古老而又傳統的本土宗教,發展至今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了,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依然保留了許多古老的道教建築。作為道教修行者的活動場所,道觀同時也吸引了很多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人們參觀遊覽。道教崇尚道法自然,但是也有相應的清規戒律,我們在去道觀燒香拜神時,這五點道教常識需要記住,這不但是對道教的尊重,也是對拜神祈福之心的一種洗滌。一、道觀每天都可以去燒香拜神嗎?很多人懷著虔誠之心,在去燒香之前沐浴更衣,結果到了道觀門口,發現有一張告示牌寫著「今日戊日,本觀不上香祈福,不做法事科儀。」為何戊日不能燒香呢?
  • 廣東羅浮山上的道教古蹟—衝虛觀、酥醪觀
    東晉著名道士葛洪曾棲居在羅浮山燒煉丹砂,直至81歲時羽化成仙。山上現存道教宮觀有五座:衝虛觀、酥醪觀、九天觀、白鶴觀、黃龍觀。走進山門,就是三清寶殿,正中門上懸有「三清寶殿」四字匾額。前廊柱上的楹聯為:「混元一炁肇三清,生天生地生人,造化施張滋萬物;道德千言扶百代,觀徼觀微觀妙,陰陽抱負闡深玄」。殿內正中供奉著道教「三清」神像,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
  • 你知道三清山的開山始祖是誰嗎?道教文化又是怎麼來的?
    傳聞東晉年間,有位擅長醫術的煉丹術士名為葛洪,他與當時的好友李尚書相約一起前往三清山煉丹修道。因迷戀山中景色和修身養性的生活,自此長居此地,作書傳道,宣揚道教文化,號稱修習道教能夠得道成仙。葛洪所傳揚的道教文化一度受到當地人的追捧,被奉為神祗般的存在,連他當時挖掘的的丹井和煉丹爐也一併保存了下來。最奇妙的是那口井歷經千年都未乾枯,井水甘甜,後人稱它為「仙井」,因此葛洪也被奉為三清山的「開山始祖」,這就是三清山道教文化的由來。
  • 原來道教的仙也有等級,看看你所認識的「仙」都是幾等仙?
    道教有別於其他宗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有諸多的神仙,在道教舉行的羅天大醮儀式中,會供奉1200個神位,而周天大醮會供奉2400個神位,普天大醮應供奉3600個神位,由此可見道教的神仙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