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道教或醫學道士,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他!

2020-12-20 文眼看世界

葛洪——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道教領袖。

字稚川,號抱樸子,晉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三國方士葛玄(道教靈寶派祖師)之侄孫,世稱小仙翁。葛洪出身江南士族。13歲時喪父,家境漸貧。他以砍柴所得,換回紙筆,在勞作之餘抄書學習,常至深夜。鄉人因而稱其為抱樸之士,他遂以「抱樸子」為號。葛洪自小就性格內向,不善交遊,只閉門讀書,潛修學問。其祖在三國吳時,曾歷任御史中丞、吏部尚書等要職。

他自己也曾受封為關內侯,後隱居羅浮山煉丹。著有《神仙傳》、《抱樸子》、《肘後備急方》、《西京雜記》等。其中丹書《抱樸子·內篇》具體地描寫了煉製金銀丹藥等多方面有關化學的知識,是中國歷史上闡述化學反應理論的第一人,也介紹了許多物質性質和物質變化。

葛洪繼承並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論,在《抱樸子內篇》中,他不僅全面總結了晉以前的神仙理論,並系統地總結了晉以前的神仙方術,包括守一、行氣、導引和房中術等; 同時又將神仙方術與儒家的綱常教誨相結合,強調「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並把這種綱常倫理與道教的戒律融為一體,要求道教信徒嚴格遵守。

葛洪還精曉醫學和藥物學,主張道士兼修醫術。「古之初為道者,莫不兼修醫術,以救近禍焉」,認為修道者如不兼習醫術,一旦「病痛及己」,便「無以攻療」,不僅不能長生成仙,甚至連自己的性命也難保住。

在化學方面,葛洪在煉製丹藥的過程中,首先發現了化學反應的可逆性,他指出,對丹砂(硫化汞)加熱,可以煉出水銀,而水銀和硫磺化合,又能變成丹砂。他還指出,用四氧化三鉛可以煉得鉛,鉛也能煉成四氧化三鉛。在葛洪的著作中,還記載了雌黃 (三硫化二砷)和雄黃(五硫化二砷)加熱後升華,直接成為結晶的現象。

此外,葛洪還提出了不少治療疾病的簡單藥物和方劑,其中有些已被現代醫學證實是特效藥。如松節油治療關節炎,銅青(碳酸銅)治療皮膚病,雄黃、艾葉可以消毒,密陀僧可以防腐等等。雄黃中所含的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艾葉中含有揮發性的芳香油,毒蟲很怕它,所以我國民間在五月節前後燒燃艾葉驅蟲。銅青能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所以能治皮膚病。密陀僧有消毒殺菌作用,所以用來做防腐劑。科學與宗教之間時常並非嚴格對立,有時還是互為轉化的。作為一個道士,葛洪早在1500多年前就發現了這些藥物的效用,在醫學上確實領先了同時代的很多人。

葛洪對道教最大的貢獻在於,針對當時人們不相信神仙的說法,提出了自己的論據以論證人的認識的局限性,強調一種神仙或「道」的實有。

他指出求仙之道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有誠心,還能得到名師指點。

二、要善於內養形神,守一存真。

三、外服金丹大藥。

四、要能修德行,積善立功。

只要能做到這四點,神仙絕不是遙不可及。葛洪的神仙說,確立了道教的神仙理論體系,為世俗世界的人們架起了一座從世俗通向神聖的橋梁,也為人們皈依道教提供了合理的依據。

相關焦點

  • 金髮碧眼的「洋道士」:外國人眼中的道教是什麼樣的
    道教作為一個本土的傳統宗教,崇尚自然,信奉天地,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它只是在國內發展,殊不知很多外國人被其神秘的東方文化所吸引,越來越多的人被道教的上善若水的理念所吸引,被道家的養生文化和中國功夫所痴迷,道教文化已經走向了世界,本期就為大家介紹外國人眼裡的道教。
  • 道教中的醫學名家葛洪是何許人也?帶你走進道教
    道教是一個神秘的宗教,它的信仰者統稱為道士,而要成為一名道士是非常艱難的,其中,最基本也要會道教五術,即山、醫、命、相、卜。道家醫學在其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葛洪就是這樣一個人物,他不僅是一名道士,更是一位道醫。
  • 神秘的道教:道士都是法師嗎?道士的稱謂知多少
    隨著歷史的發展,現在的道教主要分為兩大派別,即以修習內丹為成仙證真的全真派,和以符籙齋醮為主的正一派。道教存在了約1800餘年,更是有了道士這個職業,受影視劇的影響,還有道士本身給大眾的高冷範兒,我們大家對道士這個群體了解的不多,本期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道士的稱謂及由來。
  • 道教常識:道士的稱謂都有哪些?
    道士,在大家的眼中一直是一群神秘的存在。受到文學作品的影響,很多人認為道士要麼都是像電影裡的那樣會掐訣念咒、畫符做法,要麼就是在大殿門口為遊客解籤打卦。每個人對於道士都有不同的理解,不管怎麼說,在現代化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他們身著道袍,依然保留著中國傳統文化。
  • 有趣的道教:什麼是道士證?道士的各式「證件」有哪些
    自道教創立以來出現了許多著名的道士,例如藥王孫思邈,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正一派創始人張道陵等。本期繼續為大家介紹道教常識系列之:道士的各類「身份證」。目前全國很多道教宮觀都可以進行皈依,不需要拜師,也不受年齡及性別的限制,另外要說的是皈依並不是就是道士了,只可以稱之為居士,古代的很多名人都是道教的居士,例如唐代大詩人李白就是號「青蓮居士」,如果想成為道士,則需要經過全真的冠巾或者正一派的傳度儀式才可以。
  • 我國「委屈」的道教名山,與湖北武當山齊名,知道的遊客卻不多
    眾所周知,我國地大物博,其中有許多名山大川,有以自然風光取勝的名山,也有以宗教文化為主的道教或佛教名山,提到道教名山,通常會先想到湖北武當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雲山,但很少有人提到江蘇這座道教名山。
  • 從道士的衣服顏色中,看道教的顏色文化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到道觀還是在外面遇的道士,他們的服裝顏色都是青色,但是在做道觀中做法事的時候,卻是黃色或其它的顏色,很多讀都會認為這是因為活動的場所不一樣,故而所穿的服裝顏色也不一樣。其實,在道士群體中,他們非常崇尚青色。
  • 道教和佛教區別越來越大,是什麼影響了和尚和道士?
    和幾位朋友在一起小聚聊天,有朋友聊天時講到,他5.1國慶節去某個規模中等的寺廟上香,上完香後抽了一籤,轉身離開的時候,被一位身著袈裟的光頭男子攔住,光頭男子對朋友講到:施主留步,抽籤的30元,解籤的話是80元。朋友楞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他面前這位要解籤的人應該是寺廟裡的和尚。
  • 和尚道士都是出家人,那為什麼道士很瘦,和尚卻大多很胖?
    反而傳統的道教,雖然在歷史上一度十分興盛,可是現在除了一些道教聖地之外,其他地方很難看到道士的身影。現在全國的住觀道士大約只有3萬餘人,這個數量比住廟和尚要低很多。現在人們很少看到道士的身影,除了因為道士越來越少之外,跟道教本身的追求也有一定的關係。有句話說得好,「逢盛世苦修行,遇亂世濟蒼生」。每當天下大亂的時候,道士放棄修行下山濟世救民。
  • 道教飲食:全真道士常年食素,利於健康;正一道士卻可飲酒吃肉
    在道教的文化之中,他們的日常飲食與修煉有著密切的關係,吃與不吃都要合乎教義、戒律和養生之要。但也絕非所有的道士在日常飲食上都一樣,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道教:全真道士和正一道士飲食上的區別,前者食素,後者飲酒吃肉。
  • 神秘的道教:全真派和正一派的道士有什麼區別呢?
    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發展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道教與中華傳統文化緊密相連,並對中華文化的民俗生活,科學技術等多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道教是一個神秘而又遠離世俗的宗教,目前道教主要分為兩大派系:全真派和正一派,它們之間有哪些區別和聯繫呢?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二。
  • 道教創立於東漢末期,在醫學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道教創立於東漢末期。相傳東漢順帝時,琅訝人宮崇曾把他的老師于吉傳給他的所謂神書—《太平清領書》,共一百七十卷獻給皇帝。這部《太平清領書》,即後世所謂的《太平經》,是道教最早的經典。于吉大約就是第一個總集道經經典,開始傳播道教的人。《太平經》內容十分龐雜。
  • 道士一般都可以驅動他們
    這種神仙在《封神演義》之中出現的非常多,而四大名著裡也或多或少的提起過,那這黃巾力士到底是個什麼地位呢?為什麼道士就能夠驅使他們做事呢?簡單來說黃巾力士就是雜役神仙罷了,關於他們的來歷,據說和以前的黃巾軍有關,要知道黃巾軍算得上是非常早的道教武裝。對後來的道教有一定的影響力,關於黃巾力士的傳說也是由此而來。
  • 抗日時期,我國的道士都在做什麼?網友:刷新了對道教的傳統認知
    大家都知道中國最盛的兩個宗教,一個是佛教,另一個就是道教。而道家又是我們中國的本土宗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傳承了上千年的宗教。而道家的修煉方法也是講究"清靜無為",因此一直都是避世隱居。但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全國人民俱都同仇敵愾,紛紛加入到了抗日戰場上。
  • 道教小知識:道士的常用法器
    而對於道教的修行者來說,他們一般也會製作一兩件道教法寶,當然,業內人士通常稱它們為「法器」。法器對於道士的重要性,相當於手機對於現代人的重要性,有了法器,開壇、祈福、除妖等業務也能更輕鬆地開展。今天,我就為大家盤點一下修道者常用的法器。
  •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可為什麼我們看到的和尚多道士少
    反觀在公元2世紀,誕生於我國的道教,以《道德經》為最高經典,以老子為道祖,以符籙、煉丹、行氣、服食為主要道術,地地道道的本土宗教,在我國道教宮觀僅僅約9000處,道士約4.8萬人。我們可以發現,佛教教職人員,22.2萬人,道教道士約4.8萬人,和尚比道士整整多出了五倍。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和尚多道士少的局面呢?
  • 《道士下山》被指侮辱道教 要不金庸先道個歉?
    孟崇然道長7月19日,中道協權益保護委員會主任孟崇然道長嚮導演陳凱歌提出嚴正譴責聲明,聲明中稱陳凱歌執導的《道士下山》肆意醜化道教,違反多項政策法規,要求陳凱歌立即停播《道士下山》,並向道教界及社會公開道歉,消除影響
  • 國內「道教聖山」,如今變成「假道士」聚集地,隱士頭銜被利用!
    當人們來這裡旅遊時,他們會選擇一些讓他們感到非常感興趣的景點。中國的神秘文化是中國的宗教文化,尤其是道教和佛教,很多人喜歡去這兩個景點。每年,許多人看破紅塵,選擇在這些地方隱居,其中最著名的是鍾南山。鍾南山是中國道教的聖地,每年都有很多人來這裡隱居修行。當初這些隱居的人抑鬱失意,很多都懷才不遇。然而,有些人來到這裡探索時發現了這種情況,這使得隱士在鍾南山的名聲越來越大。
  • 一提起荷蘭,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風車,但很少人知道法爾肯堡
    為您原創編輯旅遊類文章,希望您能喜歡一提起荷蘭,大家最先想到的是風車,很少有人知道,在那個國家,還有一個美麗的童話世界——法爾肯堡。在這座城市的中心就是一個地標性的城堡,灰色的外觀使人一下子就想到了童話中的有關故事,而城堡的附近有個美女雕像,她俯身趴在樓上的欄杆上,眺望著不遠處的這座城堡,這極富有寓意的雕像不禁讓想像力極其豐富的我浮想聯翩,早就在腦子裡編寫了好幾個故事了。
  • 別再被電影騙了,誰說道士與和尚一樣不能結婚?這還要看道教派別
    道教是我們中國最傳統的宗教,而道士就是奉行著「道」宗旨的信仰人士。說起道士許多人的印象在留在電視劇中那清心寡欲,灑脫自然的人,甚至有的人理解道士認為他和和尚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一、道士能不能結婚實際上對於道士,許多人的理解都是錯誤的,道士不同於和尚,而且很多人會將居士也理解成道士,而這兩類人是有區別的。在道教中,真正意義上的道士指的是那些出家了的人,而如果沒有進行過出家儀式的道士其實是被成為居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