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界江漁政聯檢結束 共護鱘鰉魚等珍稀魚類

2021-02-08 中國新聞網

中俄界江漁政聯檢結束 共護鱘鰉魚等珍稀魚類
2019-06-05 13:24:0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楷欣

    中俄雙方在交流鱘鰉魚的繁殖和放流。黑龍江省漁政部門提供

  中新網哈爾濱6月5日電(嚴璐璐 王妮娜)6月5日,中俄漁政管理部門對黑龍江邊境水域開展的聯合檢查結束,雙方水域均未發現違規捕撈行為,俄方對中方不斷加大邊境水域漁政管理力度和漁船監管的措施給予了高度評價。

  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位於黑龍江省,是中俄界江,以主航道為分界線,歸中俄雙方共同管理。這一流域是國際瀕危魚類施氏鱘和達氏鰉的主要生活水域,這裡還有大馬哈魚等黑龍江省的特有魚類。

中俄雙方參觀鱘鰉魚繁育基地。黑龍江省漁政部門提供

  為共同維護中俄邊境水域漁業秩序,養護界江漁業資源,5月28日開始,中俄漁政管理部門在黑龍江邊境水域開展了聯合檢查工作,其中,5月28日至6月1日期間,中俄聯合代表團對黑龍江邊境水域俄方側進行了聯合檢查;6月1日至6月2日,中俄聯合代表團檢查了黑龍江同江段頭屯灘地漁船管理情況,實地測量了黑龍江撫遠段小河子灘地作業網具規格。

  檢查結束時,俄羅斯聯邦漁業署阿穆爾流域管理局代局長傑尼斯說:「此次聯合檢查沒發現違規捕撈行為,中方管理得非常好。」

  與往年相比,今年,中俄雙方在深入交換了中俄邊境水域漁政管理現狀,尤其是禁漁期船隻管理方法的基礎上,更注重鱘鰉魚繁育和放流的交流和合作。中俄聯合代表團分別參觀了俄羅斯的弗拉基米洛夫卡鱘科魚類繁育場和中國的同江市鱘鰉魚繁育基地,並與俄聯邦太平洋漁業研究院哈巴分所進行了黑龍江流域魚類信息交流。

中俄雙方在黑龍江上檢查。黑龍江省漁政部門提供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張雪松說,中國十分重視邊境水域漁政管理工作,各級漁業主管部門不斷加大界江漁政執法力度,打擊涉漁「三無」船舶,清理整治違規漁具,漁業漁政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年以來,黑龍江省僅撫遠市就銷毀了45艘涉漁「三無」船舶,32個發動機,3000多延長米違法網具,1萬多把快鉤,各種違法漁具1231套。下一步,中俄雙方表示將進一步加強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相關漁政管理部門間的合作,完善部門間溝通機制,依法行政,積極推進漁業科研交流合作。(完)

相關焦點

  • 中俄界江烏蘇里江迎35年「文開江」 今年為歷年最早
    中新網雞西4月5日電(郝東 王妮娜)4月5日,中俄界江烏蘇里江虎林段已經全面開江了,這是烏蘇里江連續35年「文開江」,今年3份虎林市的平均溫度比歷年同期高,今年是歷年來開江最早的一年,比往年早10天左右。
  • 鱘鰉魚的自由之路[中國故事]
    近日,在黑瞎子島中俄界碑附近的黑龍江沿岸,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位愛心人士放生了手中的鱘鰉魚,小的十多公分,大的有一米多長。魚兒順著放流斜坡滑入江中,融入渾濁的江水。多日的雨水推高了黑龍江水面,攜卷著泥沙的江水緩緩向東流淌。當日,有20萬尾鱘鰉魚苗及200尾20斤到200斤不等的大魚被放流,回歸它們祖輩世代生長的水域。
  • 中俄界河又出「水中熊貓」!優良水質為魚類提供良好棲息地
    中俄界河又出「水中熊貓」!達氏鰉的背鰭有劃傷,腮腺出血,尾部還有陳舊傷,愛輝區漁政部門將它運送到黑河鱘鰉魚養殖中心臨時救護點進行暫養救治。黑龍江省漁業漁政局也第一時間選派專家趕赴黑河,對達氏鰉的救治進行指導。經精心救治,這條達氏鰉已經可以自由活動,達到放歸自然的標準,但為確保萬無一失,救護點決定繼續觀察幾天後再放歸自然。
  • 除了魚子醬 鱘鰉魚肉和骨架也倍受歡迎
    鴨綠江裡的鱘鰉魚。4月17日早晨,3個養魚人正吃力地將一條剛量完體長的雌性鱘鰉魚放到擔架上。這條雌性鱘鰉魚算上尾部,體長達到了1米9、估重120斤。然而,養魚人說,這種10年生的鱘鰉魚僅僅算一般的,鴨綠江裡養殖的鱘鰉魚12年生的,體長一般都在2米以上、重量超過200斤。
  • 中國最東端的撫遠,和俄羅斯兩國一島,是鱘鰉魚和大馬哈魚之鄉
    撫遠距俄羅斯遠東第一大城市--哈巴羅夫斯克市航道距離僅65公裡,其黑瞎子島位於中俄邊界除了中華鱘,旁邊的小水族箱內還有很多不同品種的魚類>在這裡參觀了解到我國的鱘鰉魚人工繁殖技術,在50年代末就已經獲得了成功,撫遠的鱘鰉魚繁殖養育基地始建於1998年,自2002年以來,累計放流鱘鰉魚、大馬哈魚苗1500萬尾,價值3600萬元。
  • 鱘鰉魚的養殖方法和技巧,只要知道這幾點就可以了
    鱘鰉魚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等地,是我國重要的特產經濟魚類,它的形態和普通的魚類有很大的區別,鱘鰉魚是很古老的生物種群,所以不但有寶貴的科學研究價值,也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鱘鰉魚因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鱘鰉魚的鱘魚籽更是出名,價格昂貴。
  • 大馬哈魚洄遊繁殖 中俄兩大界江全線進入禁漁期
    10月1日起,中俄兩大界江黑龍江、烏蘇里江全線進入為期20天的禁漁期。 李芮霖 攝中新網佳木斯10月1日電(李芮霖 記者姜輝)為保護界江漁業資源,使魚類得到良好的繁衍生息環境,1日起,中俄兩大界江黑龍江、烏蘇里江全線進入為期20天的禁漁期。
  • 曾與恐龍在地球上共同生活過的一種江魚——黑龍江鰉魚
    黑龍江鰉魚學名為達氏鰉,俗稱;鰉魚、東亞鰉魚、牛魚(古名),是鱘魚的一種。黑龍江裡有兩種鱘魚:施氏鱘和達氏鰉魚,故現黑龍江本地魚民統稱為鱘鰉魚。達氏鰉魚是一種大型的不洄遊入海的魚類,是我國淡水魚類中個體最大的魚類.
  • 鰉魚多少錢一斤鰉魚的營養價值有哪些
    魚類有很多種,甚至有一些魚類都叫不出它的名字,海鮮市場上有很多種魚類,但是大家喜歡吃的又有多少種呢?去年的哈爾濱天價魚事件,讓鰉魚進入了大眾視野,那麼鰉魚究竟是一種什麼魚,鰉魚多少錢一斤呢?鰉魚多少錢鰉魚是一種極為特殊的高寒水質魚類,同樣是在黑龍江省,松花江和嫩江裡都沒有鰉魚,這種魚對於自然環境要求非常苛刻,只生活在中俄的界江黑龍江中,鰉魚的成長周期很漫長,一般需要五到八年的時間才能長成。養殖的鰉魚價格是在可接受範圍內的,野生的價格自然是比較高昂,而且一魚難求,那麼鰉魚多少錢一斤呢?
  • 黑龍江漁民撈出800多斤鱘鰉魚 魚子醬可賣30萬
    鱘鰉魚  生活報5月21日訊 「網裡有東西!慢點!」5月19日一大早,我省撫遠縣漁民打上了一條800斤重的母鱘鰉魚,這是近20年來撫遠縣有記載最大的鱘鰉魚,而其歷史上最重的為2000斤。  「起網感覺很沉,我們慢慢往上拽,就看見一條大魚的尾巴先上來了。這麼大的魚勁大,硬拽容易把船打翻,我們就拿著繩子把大魚尾巴系上並栓到船上,拖到岸邊一看竟是一條大鱘鰉魚。」
  • 額爾齊斯河珍稀野生魚類恢復增長
    新華網烏魯木齊4月5日電(記者 趙春暉)進入4月,隨著天氣轉暖,河中魚類開始產卵孵化,新疆額爾齊斯河進入為期90天的禁漁期。經過6年的保護,在這條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中,珍稀野生魚類正在恢復增長,種群和數量開始逐年增多。從4月1日開始,新疆阿勒泰地區漁政管理部門執法人員開始對額爾齊斯河重點捕魚點進行禁漁執法檢查,拉開了流域內全面禁漁的帷幕。
  • 60歲的達氏鰉魚現身黑龍江!「身高」2米9,觀察後將放歸自然
    10 日,黑河市愛輝區幸福鄉長發村漁民在黑龍江正常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被稱為 " 水中熊貓 " 珍貴魚種——大鰉魚。記者從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了解,近年來,我省流域水質明顯提升,許多與大鰉魚一樣的水生旗艦物種和指示物種回歸。
  • 中俄界江烏蘇里江中方水域10月1日起全線禁捕
    據悉,為保護中俄界江生態環境及漁業資源,從10月1日起,中俄界江烏蘇里江中方水域實行全線禁捕。黑龍江省公安邊防總隊雙鴨山市公安邊防支隊幹事邱小平介紹,根據漁政部門通知,從10月1日起,中俄界江烏蘇里江中方水域全線禁捕,禁捕期為10月1日至10月20日,此間中方水域內所有漁船都將收槳起網,並上鎖實行統一看護管理。
  • 鱘鰉魚,黃魚圈,與一位滿清侯爺微服私訪的故事
    之所以叫黃魚圈,是因為此處盛產鱘鰉魚,曾被滿清王朝的一位少年侯爺私訪發現,於是指令在水中圈養,冬季作為貢品進貢朝廷。    鱘鰉魚兇猛異常,一般的漁網根本無法捕獲。江邊有一漁民馬老大,以生絲加麻線織成一種大網,十分結實,能夠抵得住鱘鰉魚衝撞,才能捕到鱘鰉魚,漸成富戶。
  • 長江邊現罕見長江鱘?其實是天朝淡水第一魚,原本住在黑龍江!
    達氏鰉(Huso dauricus),俗稱鰉魚,又稱黑龍江鰉,屬於鱘形目鱘科鰉屬一種大型肉食性魚類,僅分布在我國黑龍江及其烏蘇里江、松花江、嫩江等支流。目前世界上鰉屬僅有2種,另一種是歐洲鰉。當時大臣稱讚,並請乾隆給這魚賜名,最後乾隆給它起名為「鰉魚」,並定為皇家貢品。不過野史記載,鰉魚自唐朝起就屬於皇家貢品。長江鱘和達氏鰉的區別:首先它們均屬於鱘魚科,尖尖的腦袋、一身硬鱗。
  • 鱘鰉魚10多萬元一條,藥用價值大,能防癌抗癌,難怪農民專門養殖
    鱘鰉魚主要分布於黑龍江,烏蘇里江和松花江下遊,嫩江等水域,學名達氏鰉。在當地,許多農民專門養殖鱘鰉魚。據悉,整個鴨綠江養殖的鱘鰉魚產值預估上億,但因為每條鱘鰉魚的生長年份不同,體重不一樣,賣價自然不一樣,但鴨綠江的養魚人說,一般的話,一條100斤的雌性鱘鰉魚能產卵13到15斤,這些卵就用來做成價格昂貴的魚子醬,再加上賣魚肉,最終,這條魚的價值在12萬元以上。
  • 烏蘇里江騰細浪:赫哲族
    觀賞價值中不乏實用功能,春秋捕魚可防水抗溼護膝、冬天狩獵可保暖抗寒耐磨。魚皮服飾已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既是赫哲人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完美結合的物化形態,也是赫哲族寫在身上的歷史,穿在身上的藝術。 赫哲族民歌有「歌在船頭,唱在浪中」的隨波逐流韻味。
  • 「鰉魚」到底是啥魚?
    鰉(huáng)魚(鱘鰉魚),是鱘魚的一種,學名為達氏鰉。
  • 起底天價鰉魚:沒人賣純種 最貴30元每斤
    起源於白堊紀,享有「水中大熊貓」的美譽鰉魚屬於鱘科,鱘科中又分「鱘屬」和「鰉屬」兩種魚類,其學名叫做「達氏鰉」。黑龍江撫遠縣因生產鱘鰉魚而被稱作「鱘鰉魚之鄉」,全國最大的鱘鰉魚繁養基地就坐落在這裡。王洪波是撫遠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從參加工作到現在十多年裡一直從事鱘鰉魚繁養研究工作。
  • 哈爾濱鰉魚的前世今生
    大家好,我叫鰉(huáng)魚(全名鱘鰉魚)。首先我自我介紹一下,我是鱘魚的一種,學名為達氏鰉。主產於黑龍江水域,故鄉為黑龍江。我身軀龐大,一般體重50~100公斤,大者可達1000公斤,為大型食肉性魚類。以其壽命長,身體大,食量多,力量強而著稱,被譽為「活化石」「水中大熊貓」有淡水魚王的美稱。現僅存於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江——黑龍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