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豆醬是京味肉皮凍,傳統小菜兒,吃餃子或下酒都是一道好菜

2021-02-17 轉悠於世界之間

老北京豆醬是北京傳統小菜兒,吃餃子或是下酒都不失為一道好菜。豆醬非醬 雖曰:豆醬,卻離平常意義上的「面醬」「豆瓣醬」等糊狀的佐醬相去甚遠,其實是傳統的京味肉皮凍,根據不同口味需求,有的人家喜歡加入魚湯、雞爪湯或豬手湯,總之是以冷卻後可以凝結的食品作為原料,取名豆醬,一來緣於豆醬中常放入青豆、黃豆、豆乾粒、胡蘿蔔粒等等,醬,乃是因為在冷凍成型之前,老北京豆醬就是醬棕色的濃湯罷了。

老北京豆醬

老北京豆醬的做法:

1、食材準備:豬皮500g,黃豆80g,青豆80g,胡蘿蔔80g,燻幹80g,老抽,鹽,八角,花椒,肉蔻,蔥,姜,香葉,糖,料酒等適量;將豬皮洗淨,刮去表層雜物和豬毛;將胡蘿蔔清洗乾淨,去皮,切成0.5cm 見方的方丁,燻幹也切成同樣大小的丁,黃豆 青豆 清洗乾淨,備用;用紗布將八角 香葉 肉蔻 花椒 蔥姜包成料包。

將豬皮洗淨,刮去表層雜物和豬毛

將胡蘿蔔清洗乾淨,去皮,切成0.5cm 見方的方丁

用紗布將八角 香葉 肉蔻 花椒 蔥姜包成料包

2、鍋中注入水,放入肉皮,大火燒開,轉中火燒至5 分鐘後取出;去除豬皮內層多餘的肥油;將豬皮切成小手指粗細的條。

鍋中注入水,放入肉皮,大火燒開

去除豬皮內層多餘的肥油

將豬皮切成小手指粗細的條

3、另起鍋,加入豬皮條,再加入清水,水與豬皮的比例 3:1;燒開後,用勺子撇去血沫和油脂;加入料包。

另起鍋,加入豬皮條,再加入清水,水與豬皮的比例 3:1

用勺子撇去血沫和油脂

加入料包

4、再加入老抽、糖 料酒再次開鍋後,轉小火燉煮1 個小時,至豬皮起膠軟爛;加入黃豆、青豆 胡蘿蔔丁、香乾丁和鹽,再燉煮30分鐘;煮好的豆醬倒入容器晾涼,放入冰箱冷藏一晚凝固後拿出切塊淋上蒜汁。

再加入老抽、糖 料酒再次開鍋後,轉小火燉煮1 個小時

加入黃豆、青豆 胡蘿蔔丁、香乾丁和鹽

煮好的豆醬倒入容器晾涼

5、切塊,擺盤。

擺盤

擺盤

擺盤

溫馨提示:豬皮內的脂肪一定要刮取乾淨,這樣做出的豆醬才能清爽不油膩。黃豆和青豆要提前泡發。豆醬不是很鹹,要儘快食用,避免長時間儲存而變質。

老北京豆醬

相關焦點

  • 北京人春節家宴必備傳統小菜,叫豆醬卻不是醬,你也能在家做
    一般在冬季,今天吃什麼這個話題,都是圍繞如何保暖、驅寒來展開的。尤其在春節期間的老北京家宴上,牛羊肉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兩樣菜。但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冬天也不能一味進補,需要吃一點涼的東西中和腸胃裡的熱氣,比如下面這道在北京人年夜飯桌上總能看到的:老北京豆醬。
  • 老北京的下酒菜,您看完想不想喝幾盅?
    過去北京人家裡誰也不富裕但是老爺們兒又好喝幾口兒不能頓頓都去酒館酒鋪家裡緊巴的時候就自己打上二兩酒然後編排倆下酒菜兒,一個人也能喝個痛快老北京把最適於喝酒時吃的菜老北京的下酒菜兒,不為吃菜只為喝酒。如此這般,下酒菜的「講究」,也就成了「將就」。將就酒不將就飯,講究簡不講究繁。就為喝酒。符合此等「將究」的菜,多為涼菜。涼菜無須煎炒烹炸,不必大動幹戈,又叫「小菜兒」。「小菜兒」,「小」在不珍不貴、不稀不少,好拼好做、好湊好找。老北京還講究「先茶、後酒、飯後煙」。先茶清口,後酒助興,飯後一支煙賽過小神仙。
  • 世界上都喜歡的「下酒菜」是什麼?您愛吃什麼菜啊?
    北京現在的下酒菜大多都在飯店。大拌菜,拉皮,沙拉,山藥泥,蘿蔔皮,小蔥拌豆腐……很多涼菜,現在大多都做得精細。但是,讓我爸說,唯獨少了一樣,就是百搭的油炸花生米。我爸年輕時曾經在河北的保定居住過一段時間。
  • 老北京傳統並非年三十吃餃子 過年離不開兩樣小菜
    中新網北京2月8日電(記者 張中江)中國人一向注重飲食文化,婚喪嫁娶、逢年過節,重要的就是一個「吃」。春節來臨,全家人自然少不了團坐在一起大快朵頤。老北京人過年吃什麼?該怎麼吃?據文化學者崔岱遠介紹,老北京的傳統不是大年三十吃餃子。而且過年時離不開兩樣小菜——芥末墩兒和豆兒醬。  老北京過年吃什麼?
  • 最讓人忘不了的40道北京菜,我只吃過20道,你呢?!
    芥茉墩是地道的百姓菜,老北京傳統風味小菜。味道酸、甜、脆、辣、香五味俱全,芥茉鑽鼻的香辣味兒,令人痛快許多。傳說「都一處」是乾隆所賜,它有一道招牌涼菜——乾隆白菜。這個涼拌菜未必適合乾隆,反倒更適合老百姓自家做著吃。老北京豆醬
  • 最讓人難忘的40道北京菜
    芥茉墩是地道的百姓菜,老北京傳統風味小菜。味道酸、甜、脆、辣、香五味俱全,芥茉鑽鼻的香辣味兒,令人痛快許多。傳說「都一處」是乾隆所賜,它有一道招牌涼菜——乾隆白菜。這個涼拌菜未必適合乾隆,反倒更適合老百姓自家做著吃。老北京豆醬
  • 老北京人過年吃什麼?盤點老北京人過年必備吃食
    四涼炸餎餷這是北京的傳統小吃,用綠豆面或豌豆面,也有說用小米麵做成的。切成方形或菱形塊下油炸後就能吃了,有點類似山東煎餅。可以蘸用醬油、醋、蒜末調製的調料一起吃,也可以直接吃,嘎吱嘎吱的非常脆。芥末墩兒菜芥末墩兒是老北京年夜飯裡必有的涼菜,被人稱為涼菜裡的首席。這道菜是用白菜做成的,將燙好的白菜上面撒上芥末、白糖、米醋等,一口下去脆、爽、嗆、酸甜、涼五味俱全,非常通氣解膩。
  • 40道北京菜,沒吃過20道以上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在北京!
    用醃好的雪裡紅或芥菜纓,加大豆芽,以羊肉醬炒,最能下飯。老北京豆醬叫這個名字,其實有點「名不副實」。它實際上是北京傳統的一道肉皮凍。這是一道傳統的北京菜,在宮廷菜和官府菜中也聲名赫赫。芥末墩兒是老北京漢族傳統風味小菜。老北京失傳的點心和菜餚很多,但芥末墩兒依然保存了下來。
  • 飯桌上深受喜愛的小涼菜,既能作下酒菜也能當開胃菜!
    眾所周知,能下酒的美食特別多。不論是山珍海味還是地道小吃都能用作下酒搭配。
  • 三十兒了!北京人您該起床忙乎這頓飯了!
    至於除夕之夜的餃子,據說啊,以前的素餡餃子要用來敬神,大家吃的則是肉餡的;就算那時候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則以肉、菜混合為餡。滷炸豆腐是一道老北京有名的清真小吃,豆腐嫩滑,湯汁鮮美深受百姓喜歡。要是就著個麻醬燒餅,那真是絕味。京城的「六必居」開張以後,調味品、小菜更加豐富。
  • 7道京味兒十足的老北京傳統美食,你吃過下面哪幾道?
    北京作為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傳統小吃也是多種多樣,以下幾款京味十足的美食,來北京一定要記得品嘗哦!老北京炸醬麵老北京炸醬麵,早已成了家喻戶曉的中式麵食。先將麵條煮熟,再放上炸醬和菜碼,是一道既健康又美味,而且老少皆宜的老北京傳統美食。
  • 老北京人過年吃什麼?這10樣美食過年必備
    豆兒醬是老北京傳統小菜,其實它就是升級版的皮凍。在過去,它是家家戶戶過年必備的地道下酒菜。 滷炸豆腐是一道老北京有名的清真小吃。
  • 東北人坐在炕頭上最想吃的「下酒菜」,簡單又美味,東北漢子都愛
    冬季,東北農家最受歡迎的下酒菜,吃的就是這個味,東北的冬季比較漫長,在寒冷的冬天,坐在熱炕頭,喝著小酒,吃著下酒菜,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喝酒就離不開下酒菜
  • 吃過這40道北京菜,你才能算合格的北京人!
    用醃好的雪裡紅或芥菜纓,加大豆芽,以羊肉醬炒,最能下飯。老北京豆醬叫這個名字,其實有點「名不副實」。它實際上是北京傳統的一道肉皮凍。這是一道傳統的北京菜,在宮廷菜和官府菜中也聲名赫赫。芥末墩兒是老北京漢族傳統風味小菜。老北京失傳的點心和菜餚很多,但芥末墩兒依然保存了下來。
  • 北京人過年要準備的吃食,一樣不落,都在這兒了!
    這樣一層層碼好,最後用棉墊子把瓦盆蓋嚴封實,約兩三天即可食用。芥末墩兒吃起來辣味躥鼻,恨不得眼淚都流出來,嘴裡卻爽脆甜香,叫人慾罷不能。過年時候難免大魚大肉,吃上兩個芥末墩兒,絕對可以起到爽口開胃的。 辣菜
  • 不看不知道,原來老北京的年夜飯,講究這麼多!
    老北京年夜飯講究「四四見底」,所謂「四四見底」,是指宴席由四涼,四熱炒,四肉菜,四湯菜等組成,討一個四平八穩的吉祥。年夜飯吃的則是正經的大宴席,魚和丸子必不可少,還有「芥末墩」等壓桌小菜,豐富的種類令人垂涎欲滴哇。此外老北京年夜飯餐桌上還有幾個講究,就是餐桌上要有魚,因「魚」和「餘」諧音,象徵著「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
  • 五道利口小菜,北京人家家戶戶的記憶!
    一個個蒜瓣兒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就著餃子吃,甭提多美味了!京糕即山楂糕,這種小吃是老北京孩子小時候的共同回憶。京糕梨條則是將山楂糕和鴨梨條混合,表面撒一層白糖或糖桂花,涼拌的一道小菜。過年聚會少不了魚肉大餐,用梨和山楂糕一起涼拌,爽口開胃,還能解膩醒酒,因此這道菜在餐桌上特別受歡迎。豆兒醬是老北京的傳統小菜,也是升級版的皮凍。
  • 「衝味兒」直竄鼻子 細品脆爽甘甜 老北京的芥末墩兒倍兒爽!
    在胡同深處的大雜院裡,各家從廚房裡端出幾樣小菜:拍黃瓜,拌涼粉,煮毛豆,炸花生米,肉皮凍。在徐徐的夏風裡,近處的蟬鳴,遠處的蛙聲若有若無,大人們圍坐在院子的樹蔭兒下面,一邊拉著家常,一邊喝著啤酒;半大的孩子們湊在一起看著剛買的小人書。這樣的畫面,是很多北京人嚮往的生活。在北京的傳統小菜中,還有一道叫作芥末墩兒。
  • 如果給你一斤重慶白酒,你會選以下哪一道下酒菜?
    每一刻都少不了白酒助興。白酒作為一種重要的酒精飲品,在生活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酒可以拉近關係,加深感情,化解矛盾。每逢親友相聚、喜事臨門、節慶假日都不能沒有酒。生活中處處皆有杯中物。品酒,也是一種文化!
  • 老北京的年菜:芥末堆兒與芥末散兒!
    吃好的、穿好的嗎?好像不必等到過年吧?於是咱們儘量的恢復傳統吧,如果您有時間的話!恢復些傳統習俗、當節當令特有的習俗,讓該有的味道更濃一些,讓節日過得也更有意思一些,這也算一種心理安慰吧?說到傳統,不由得想起老北京的一些傳統「年菜」,比如芥末墩兒。芥末墩兒說白了就是用黃芥末醃製的大白菜,不是說過年的時候要吃好的嗎?怎麼芥末醃白菜也成年菜了?咱先不討論它算不算年菜的事兒,先來說說這個「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