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貧富差距達百倍 臺北收入島內第一新竹第二

2020-12-11 福州新聞網

  新華社臺北7月3日電(記者何自力 齊湘輝)臺灣當局財政主管部門發布的2015年度綜所稅申報資料顯示,所得在前5%的家庭,平均年所得為471.5萬元(新臺幣,下同),最後5%的家庭,平均年所得僅4.7萬元,差距仍達100.32,僅次於2014年的109.69。

  資料表明,所得前5%家庭的年所得來源包括:每戶的薪資所得平均為286.8萬元,股利所得平均約為123萬元,分別是最窮5%家庭的198倍、97.5倍。由此可見,最有錢的家庭成員不僅高薪,也有相當高的投資所得。

  資料表明,貧富差距還體現在城鄉差別上。臺北市跨國企業聚集,高薪職缺多,因此每戶平均所得達132.6萬元,居島內之首。新竹縣市因為是新竹科學園區所在地,轄內平均薪資較高,因此新竹市每戶平均所得為129.2萬元、新竹縣110.8萬元,分居第2、3名。

  以農業為主的嘉義縣、南投縣、屏東縣等,家庭平均年所得分別僅73.2萬元、73.3萬元、73.8萬元,分居倒數前3名,凸顯城鄉資源分配不均。


相關焦點

  • 臺灣貧富差距不斷擴大 13個縣市家庭越來越窮
    而在發達的臺北等地區,140萬元只是某些高檔住宅1平米的價格。  根據臺灣「行政院主計處」最新家庭收支調查,過去5年,臺灣的貧富差距與區域差距不斷擴大,23縣市中有13縣市的家庭越來越窮。  一邊是「肚子扁扁也要選阿扁」的政治盲從,一邊是自殺現象蔓延、社會治安持續惡化等貧富差距擴大的社會後果。
  • 臺灣貧富差距飆升至66倍 55%富豪集中在臺北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過去11年來,臺灣貧富差距一路狂飆,毫無減緩的趨勢。據財稅資料中心統計,1998年,臺灣最富有的5%與最窮的5%的平均所得相差32倍,11年後,這項所得差距已擴大至66倍,非常驚人。在金融風暴的衝擊下,島內失業率大幅上揚,預估這項所得差距仍會進一步竄升。
  • 臺灣貧富家庭稅後收入差逾十倍 差距逐年升高
    2007-09-25 14:38:37 | 來源:中新網   最新資料顯示,臺灣前五分之一富有家庭所繳所得稅
  • 超高房價、貧富差距 細述那些光鮮臺灣的背後(圖)
    當天中午,陳光標準備前往餐廳用餐時,一對父女下跪攔路求助,陳光標再發2萬元紅包給他們……  臺灣媒體添油加醋的報導,加上獨特的「高調行善」方式,讓陳光標大發紅包的寶島之行深深刺激了臺灣社會,也讓島內的貧富差距問題直觀地顯現在大陸面前。有大陸人特地打電話問筆者:「臺灣不是挺富有嗎,怎麼還有那麼多窮人?」  當然,每個社會都有窮富之分,臺灣自不例外。
  • 2010臺灣經濟的「兩張臉孔」 貧富差距繼續擴大
    2010年,臺灣經濟走出了全球金融危機的陰影,在兩岸交流一系列利好的推動下,各項經濟數字令人眼前一亮;可同時,民眾「無感復甦」普遍,貧富差距拉大,都市區房價過熱等,也構成了臺灣經濟的另一種存在。  猶如陽光和陰影,亦如一枚硬幣的兩面,光鮮數字就這樣與不盡如人意的現實難以分割。在我們回首2010年的臺灣經濟時,分明看到了兩張迥異的「臉孔」。
  • 調查稱臺灣上班族貧富差距懸殊
    新華社臺北7月30日電(記者查文曄 陳君)臺灣人力資源機構1111人力銀行30日發布「上班族貧富差距」調查顯示,有高達89%的受訪上班族認為臺灣貧富懸殊達8分以上(滿分為10分,分數愈高代表感受愈強),整體平均更高達9.09分。
  • 臺灣水荒新竹桃園大臺北進入第一階段限水
    臺灣水荒新竹桃園大臺北進入第一階段限水 2003年03月05日 07:2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貧富差距拉大 最富5%年收入是窮人的100多倍
    臺灣地區貧富差距擴大,有錢人一擲千金,但窮人需努力求溫飽。(圖片來自臺媒)中國臺灣網7月23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機關公布最新綜所稅統計數字,最高5%富人年收入逾468.7萬(新臺幣,下同),是最低5%民眾4.5萬的104倍,在貧富差距擴大間,消費市場也出現明顯變化。學者指出,富二代在近年來逐漸躍上檯面,除進入管理接班梯隊,在食衣住行的花費上也不手軟,以致超跑、高級鐘錶、珠寶消費金額出現明顯攀升。
  • 臺灣地區貧富差距大 最富5%年收入是窮人的100多倍
    臺灣地區貧富差距擴大,有錢人一擲千金,但窮人需努力求溫飽。(圖片來自臺媒)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機關公布最新綜所稅統計數字,最高5%富人年收入逾468.7萬(新臺幣,下同),是最低5%民眾4.5萬的104倍,在貧富差距擴大間,消費市場也出現明顯變化。學者指出,富二代在近年來逐漸躍上檯面,除進入管理接班梯隊,在食衣住行的花費上也不手軟,以致超跑、高級鐘錶、珠寶消費金額出現明顯攀升。
  • 臺灣家庭消費薪資水平 新竹超越臺北成第一名
    據臺媒報導,根據臺當局「行政院主計處」所公布的島內家庭收支調查,新竹市的薪資報酬、家庭平均消費支出、教育文化休閒支出等均超越臺北市,成為臺灣第一名。    新竹市主計室副主任陳月香表示,根據去年臺灣家庭收支訪問調查數據顯示,新竹市平均每個家庭可支配所得117.1萬元(新臺幣,下同),僅次於臺北市126.2萬元(臺灣各縣市可支配所得超過百萬元僅有臺北市、新竹市),較臺灣地區平均91.3萬元高出許多。    去年新竹市家庭可支配所得與2005年的109.2萬元比較,增加7.9萬元,增加率為7.22%。
  • 臺灣地區貧富差距不大 較亞洲其他國家相對緩和
    華夏經緯網5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石素梅表示,島內5等分位每戶所得差距倍數,已由2009年的6.34降至2012年的6.13倍,每人所得差距倍數則由4.35倍降至4.14倍,島內貧富差距較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相對緩和。
  • 臺灣貧富差距創新高 政客還在省籍情結中虛耗
    臺灣「主計處」日前公布去年島內最高和最低所得,差距為六點零一倍,如扣除社會福利支出,差距則為七點四六倍。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日前刊載社評指出,貧富差距的「美化」,幾乎完全是當局砸下大筆銀子的結果,原本可以有效改善貧富差距的財政工具,卻並未發揮應有功能。    令人擔心的是,在民進黨當局漫無節制的揮霍下,社會福利支出及經常性財政支出大幅增加,臺灣財政日漸惡化。
  • 臺灣光鮮表面背後:貧富分化導致雙峰結構
    當天中午,陳光標準備前往餐廳用餐時,一對父女下跪攔路求助,陳光標再發2萬元紅包給他們……臺灣媒體添油加醋的報導,加上獨特的「高調行善」方式,讓陳光標大發紅包的寶島之行深深刺激了臺灣社會,也讓島內的貧富差距問題直觀地顯現在大陸面前。有大陸人特地打電話問筆者:「臺灣不是挺富有嗎,怎麼還有那麼多窮人?」當然,每個社會都有窮富之分,臺灣自不例外。
  • 臺灣貧富差距日趨嚴重
    現今島內物價上揚,許多上班族的薪水只能溫飽,但沒想到全球金融雜誌列出2016年全球最富有及最貧窮的國家或地區排名時,臺灣地區居然名列最富有的第二十二名,目前民眾的人均生產總值為47790美元,甚至比日本及韓國還要富有,但事實上,這卻凸顯了臺灣地區貧富差距極大的事實。
  • 臺灣貧富差距4年來最小? 上班族:鬼月看到鬼
    中新網8月17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統計部門昨(16日)公布去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民眾最關心的貧富差距為6.13倍,比前年微降0.04倍,是近4年(2009年)調查以來,貧富差距最小的年度,顯示臺灣貧富差距已從2009年的6.34倍逐年遞減。
  • 馬英九:臺灣貧富差距不小 努力改善所得分配
    中國臺灣網10月26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今天說,島內很多人一天到晚批評臺灣貧富差距嚴重,他在今年「雙十節」時也特別提到這一點,「臺灣的貧富差距是不小,但是我們的所得分配這幾年來,都一直在改善。」
  • 調查顯示英國貧富差距拉大 英國管理層收入百倍普通人
    本報訊在人們對貧富存在差距的合理性提出質疑之時,英國5日披露的最新調查結果指出,英國社會貧富差距日漸拉大,頂尖公司管理人員的平均收入幾乎是普通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的100倍。英國有關專家對此表示擔憂。  此次調查由英國收入調查服務公司展開,共調查了約1000名管理人員,調查的數據基於各公司公開發表的年度報表,截止時間為2006年7月。調查顯示,管理人員的年薪是工人平均工資水平的99倍,而2000年時的調查結果僅為39倍。  調查涉及的收入主要包括年工資、獎金,另外包括可能獲得的股票收益和長期獎金。
  • 臺灣家庭收入貧富相差11.4倍 創下歷年新高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根據臺當局「財政部」剛出爐的2004年綜合所得申報資料加以換算,把臺灣513萬個申報戶依所得高低排序,前20%家庭平均申報所得為215.5萬元(新臺幣,下同),後20%平均僅18.9萬元,高低家庭所得差距升至11.4倍,創下歷年最高,顯示島內貧富差距有惡化的趨勢。
  • 臺灣貧富分化與政治操弄 (上)
    臺灣《天下》雜誌在刊文介紹了這兩位同學的巨大差異後,感慨:「兩人收入決定性的差距,和努力工作與否無關,而是誰有資本錢滾錢」,並認為,這正是臺灣最富有的1%與其餘99%收入差距不斷拉大,「形成階級鴻溝的真實案例,更是臺灣近年所得分配日益惡化的具體寫照。」  數據與民意  臺灣的貧富分化,真到了形成「階級鴻溝」的地步了嗎?官方的統計數據並不支持這一看法。
  • 臺灣貧富差距極度惡化 最富最窮相差28倍創新高
    華夏經緯網4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全臺534萬多個所得稅申報家庭,在2009年創下貧富差距新高峰,達28.36倍。臺「財政部」最新資料指出,在全臺報稅家庭中,年收入超過400萬元(新臺幣,下同),適用最高40%所得稅率者,共有16個家庭完全免稅,其中一戶年所得多達2,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