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anter ·埃斯特雷馬杜拉產區協會聯合推廣
西班牙的第四大葡萄酒產區明明有很多值得炫耀的地方,卻一直默默無聞。現在,埃斯特雷馬杜拉正逐步樹立自己的獨到風格,開始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讀一讀David Williams的報導。
Pago los Balancines
當地人戲稱「埃斯特雷馬杜拉(Extremadura)」這個名字完全真實地反映了當地的風土風貌:嚴酷與極端之地。深居西班牙荒茫的西部,與鄰國葡萄牙的接壤,夏季漫長,炎熱乾燥,冬天寒風刺骨。炙烤的大地一望無際,豔陽高照,黃土飄揚,好在有成排的橄欖樹和白色的房子點綴其中,給視野帶來幾絲清涼。
雖然條件艱苦,但埃斯特雷馬杜拉人憑著自身智慧在此開創了一片天地。當地人會告訴你,艱苦的環境能夠塑造人們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精神,這也是為什麼當地誕生了不少偉大的徵服者的原因。另外,長期被西班牙其他地區忽視的境況,也成就了當地人我行我素的行事風格——儘管現在每年到訪的旅客量已經達到8200萬人次,埃斯特雷馬杜拉人依然會告訴你:「我們有自己的一套,不在乎其他人怎麼想。」
乍看之下,人們並不會將美食與埃斯特雷馬杜拉連結在一起;其實,這裡的美食文化不僅豐富多彩,還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值得更多的矚目。
埃斯特雷馬杜拉是西班牙享譽全球的伊比利亞火腿的故鄉。本地黑豬(pata negra)自由漫步在古老的橡木樹林裡,以美味的橡子為食,造就了絕佳的食材。
除了火腿,這裡還有許多其他深受全球美食愛好者追捧的美味。比如Torta del Casar奶酪,採用卡塞雷斯市(Cáceres)旁的凱撒(Casar)小鎮出產的生羊乳製作而成,在凝結過程中加入刺棘薊花,並陳年60天。製作完成的芝士外表宛如蓬鬆的蛋糕,但切開後,會流出順滑的奶醬,柔軟濃鬱,乳香十足。產自赫爾特山谷(Jerte Valley)法定產區的碧高達(Picota)櫻桃厚實甜美;當地的橄欖和橄欖油品質也相當高,融合了土壤氣息、甜味與辣味的pimentón辣椒粉更是十分出名。
葡萄酒
埃斯特雷馬杜拉的葡萄酒似乎沒有上述美食這麼出名,但這裡的葡萄藤數量其實遠遠超過橄欖樹和聖櫟橡樹的數量。埃斯特雷馬杜拉也是西班牙第二大葡萄酒產區,但這裡葡萄很少會被用於釀造埃斯特雷馬杜拉本土餐酒或瓜迪亞納河岸產區葡萄酒(Ribera del Guadiana,當地唯一DO法定產區)。
大部分埃斯特雷馬杜拉葡萄會銷往其他地區,像雪莉產區(距離三小時的車程)的酒商們會大批量低價購買這裡的葡萄來製作赫雷斯白蘭地(Brandy de Jerez),或製作給雪莉酒加度用的無味烈酒。和鄰居產區卡斯蒂亞-拉曼恰(Castilla-La Mancha)相似,埃斯特雷馬杜拉的葡萄也被用於釀造供應國內外市場的大宗平價餐酒。
挖掘潛力
不過,對於那些想要釀造別具一格葡萄酒的釀酒師來說,埃斯特雷馬杜拉擁有巨大的潛力。最早給當地帶來葡萄藤的古羅馬人十分清楚這一點:在曾經的古羅馬古城梅裡達(Mérida),我們還能看到古羅馬人留下來的釀酒設備,比如說坐落在巴達霍斯省(Badajoz)附近的阿爾伯克基(Alburquerque)小鎮上的Encina Blanca酒莊還保留著當時的石桶。
埃斯特雷馬杜的徵服者們也是葡萄酒生產巨頭,在故鄉和新世界都建立了酒莊。侍酒師Piedad Fernández Paredes,同時也是埃斯特雷馬杜葡萄酒專家告訴了我一個當地傳說,出生於巴達霍斯省Medellín小鎮的Hernán Cortés被認為是葡萄藤嫁接技術領域的專家,就是他將歐洲葡萄藤嫁接到美洲葡萄砧木上(400年後,這種嫁接技術已經遍布整個歐洲的葡萄園)。
一直到近些年,當地酒農才開始將注意力轉向高品質葡萄酒,並希望在國際市場站佔據一席之地。Fernández Paredes表示,埃斯特雷馬杜在20世紀70年代才開始出現真正有「品質」的葡萄酒(比如開始進行酒莊裝瓶)。
被認為是高品質葡萄酒保障的國際品種開始陸續出現在埃斯特雷馬杜拉的土地上,西班牙本土品種添普蘭尼洛也在這裡安家落戶,甚至在一段時間裡,人們都有點疑惑,埃斯特雷馬杜拉是否想成為第N個裡奧哈(當然,西班牙有不少產區都走過類似的彎路)。
直到瓜迪亞納河岸產區(Ribera del Guadiana)在1999年獲得DO法定產區的稱號,事情才出現了改變:埃斯特雷馬杜拉人開始探尋能夠展現出當地風土特色的葡萄酒。瓜迪亞納河岸產區涵蓋了巴達霍斯和卡塞雷斯兩省,並有六個子產區:位於北部的蒙坦切斯(Montánchez)和卡尼亞梅羅(Ca amero),中心的下河岸(Ribera Baja)和上河岸(Ribera Alta)地區,以及南部的Tierra de Barros(也是埃斯特雷馬杜拉名義上葡萄酒中心)和馬塔內格拉(Matanegra)。
法定產區近觀
埃斯特雷馬杜拉各個子產區在氣候和風土上都自成一格,從Tierra de Barros的黏土和石灰石,到上河岸地區的砂石,探索的旅途才剛剛開始。在我最近的一次產區訪問中,不止一位釀酒師向我表示,現在埃斯特雷馬杜拉的葡萄酒風格更多受到釀酒師,而非風土本身的影響。而且,相比較於瓜迪亞納河岸DO,許多令人驚喜的酒款依然在酒標上使用較低級別的「埃斯特雷馬杜拉的餐酒(Vino de la Tierra de Extremadura)」標識。
瓜迪亞納河岸DO涵蓋了30個品種(當然餐酒級別裡的品種更多)也從側面反映出當地人仍在找尋最適合的葡萄品種。
其實添普蘭尼洛在這裡表現相當不錯,果香充沛,入口柔和,架構飽滿。其他西班牙常見的品種中,種植在高海拔地區的老藤歌海娜很有看點,其他地區的歌海娜也有雄厚的酒體和更柔美的口感。那些常見國際紅葡萄品種,無論是單獨還是混釀,也有不錯的表現,尤其是在葡萄藤有了一定年頭之後。
當地用到的品種十分繁雜,在這次旅途中,我品嘗到的一些特別出色的葡萄酒便使用了葡萄牙本土品種:阿佛萊格(Alfrocheiro),特林加岱拉(Trincadeira)和國產多瑞加(Touriga Nacional)都在其列,畢竟葡萄牙的阿連特茹(Alentejo)產區就在隔壁。
本地品種也讓我們看到了巨大的潛力,酒農們將原本混合種植的當地品種分離出來,進行獨立栽培。卡耶塔娜(Cayetana)曾經被廣泛用於製作白蘭地,如今釀造出的白葡萄酒帶有熱帶水果風味和柔和的口感。另一個白葡萄品種阿拉利荷(Alarije)也是潛力無限。我覺得埃斯特雷馬杜拉葡萄酒的未來,說不定就隱藏在這些本土品種當中。
(編譯: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