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迪談虎媽教育模式:我希望給孩子嚴格的愛

2020-12-23 搜狐網

  談虎媽教育模式:我希望給孩子toughlove(嚴格的愛)

  記者:你的背景是中西文化的交融的,你還是希望孩子學中文,那你對美國的那個"虎媽"怎麼看?

  鄧文迪:她是耶魯大學法學院的教授。我們是校友,她也很年輕漂亮,我們都有兩個女兒,我請她來我家吃過飯,一起聊過天。其實虎媽媽不講中文,她是從菲律賓來的。她寫的書很紅很紅,是因為現在的美國人對中國特別感興趣。

  記者:你怎麼看待她的教育方式?

  鄧文迪:我和她最近上了一個節目,一起在Charlie Rose talk Show講中國的教育。每個媽媽都想把孩子教育好,她的方法和我的方法不一樣。美國有些人說應該把她投進監獄,但是我認為,所謂小孩教育得成功不成功,要看小孩本身。教育這件事,也要看你自己吸收什麼樣的方法,不一定要照搬別人的方法就對,要看自家小孩是什麼樣的情況。我父母小時候對我特別特別嚴格,比虎媽媽更嚴格,考90分都被罵一頓。但我對我的小孩是tough love,嚴格的愛。如果她們考了90分,一定不會說"你怎麼這麼笨?"。我一方面給她們鼓勵,同時也嚴格要求,不能慣壞了她們。

  記者:你用中式教育還是西式教育?

  鄧文迪:中西結合。

  記者:你自己有中西方兩種社會和情感的背景,那麼在做一些重大決定的時候,哪種情感和思維模式會佔上風?

  鄧文迪:要看是什麼決定。我對小朋友的教育比較中式,但生活上就很西式。給她們很多愛,摟摟抱抱,給非常多鼓勵,讓她們自由。我們小時候不敢和老師提問題,但是我鼓勵我的小孩向我提問題,和我探討,和我老公探討。我老公一個月帶她們去辦公室一次。

 

(責任編輯:唐悅芝)

相關焦點

  • 混血女兒含金鑰匙出生,鄧文迪卻說:中西結合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因為鄧文迪曾經出生在一個江蘇的普通家庭,但是因為自己的父母重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因此鄧文迪考上了名牌大學,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所以,鄧文迪深感教育力量的巨大,也非常感謝自己的父母。為人母的鄧文迪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未來能有所成就。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鄧文迪教育孩子有哪些可取之處吧!
  • 鄧文迪女兒私房照曝光:她的傳奇手段,用在2孩子身上,竟然……
    在原生家庭中,鄧文迪是父母面前最不被重視的那個孩子。期待她是一個男孩,生出來卻是個女子。她唯一從父母那裡受益的就是教育。當然,她要把自己體驗過的最寶貴的東西,也給到自己的女兒。儘管我等普通人,無論心機還是財力都無法跟鄧文迪相比,但是育兒的苦心是一樣的,在孩子身上體驗到的失落似乎也是一樣的。有人或許會問:父母能否出於高期待,而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頭上?從科學角度講,答案當然是否。但從現實角度說,答案卻沒有這麼簡單。
  • 給孩子嚴格的愛
    沒有批評的教育是「缺鈣」的教育,是不負責任的教育,是危險的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批評也是一種愛。  近些年來,在反思教育的過程中,出現了另一種傾向,即父母和老師想方設法表揚孩子,千萬百計避免批評。有的學校甚至明確規定:教師不準批評學生。這種做法對嗎?是否符合教育規律?  從表面上看,無批評教育似乎頗具人性化色彩,而實質是教育上的無知。
  • 傳奇女人鄧文迪:婚姻要對彼此有推動作用(組圖)
    2  與沃爾夫牽手:  獲得很高回頭率  與此同時,鄧文迪開始和一位名叫沃爾夫的男人在一起。沃爾夫先生20多歲,僅僅比鄧文迪大幾歲。「她告訴我,我對她是一個父親的概念,這一點決不會改變。」切瑞先生回憶說,「我那時愛那個女孩。」
  • 梅耶·馬斯克對話鄧文迪,直播首秀將上線今日頭條、抖音
    7月3日晚8點,梅耶·馬斯克、鄧文迪直播首秀將上線今日頭條、抖音等平臺這場對談主題為「我從不害怕變老」,將圍繞梅耶的中文版自傳《人生由我》展開。用戶在上述平臺中搜索「鄧文迪」即可觀看直播,參與互動討論。
  • 一張頭等艙機票,鄧文迪換來人生最大的逆襲,她的成功是偶然嗎?
    鄧文迪1968年出生於山東濟南,從小在徐州的一個小鎮上長大,作為家中最小的女孩兒,年幼時經常被父母忽視,所幸的是鄧文迪的家庭非常看重教育。1987年她在廣州醫學院學習,認識了Jake Cherry夫婦,在他們的幫助下進入了美國加州大學,後來又攻讀了耶魯大學商學院。
  • 我們的孩子,適合精英模式的教育嗎?
    普及制教育,是可以服務於所有人。精英模式的教育資源,由於是高端配置,高端人才,高端設施等等,資金的投入巨大。這種模式只能適合少數人,而大多數人卻被擋在門外!無題現在的課外班,本質上就是走精英模式的教育。而有些的家長們,為了孩子的未來,傾其所有!我們的孩子,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同學呢?
  • 如何讓孩子更聰明?學學霍思燕的教育理念:用「愛的藝術」教育
    而在幾對夫妻之中,可能大家最關注的就是霍思燕、杜江、嗯哼這一家三口的相處模式。 一直以來,嗯哼是大家公認的「別人家的孩子」。不管是處理問題上,還是接人待物上,孩子都表現出來比較成熟的姿態。 當然,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也是離不開父母的教育。
  • 留美學霸寫萬字長文批父母:過度關愛和嚴格教育,差點毀掉了我
    他痛苦的說:「過度關愛與嚴格教育,最終毀掉了我。他一方面與父母斷聯,寫萬字長文數落父母「過度關愛」,一方面攻讀心理學博士學位,積極的展開自救。看完無盡唏噓。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孩子和年輕人開始批判嚴格教育?
  • 她用一年的生活費買國際航班頭等艙機票,不是誰都可以成為鄧文迪
    另一方面,也與鄧文迪從小喜歡讀書分不開,是讀書帶給她開闊的視野和見識。因為,你讀過的書,聽過的故事,會啟發你思考。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愛讀書的女孩運氣都不會差。我受過的苦,我都會通過享受還回來很快,22歲的鄧文迪憑著她的年輕、美貌和熱情、奔放,嫁給了53歲大她31歲的切瑞,不光喬伊斯想不到,鄧文迪的父母想不到,恐怕就連鄧文迪自己都想不到自己為了實現自己的狼野心
  • 鄧文迪前夫默多克購入2.5億超級莊園,等翻新後將和現任妻子入住
    默多克和鄧文迪在2013年離婚,三年後迎娶比他小26歲的瑞莉·霍爾,瑞莉·霍爾與鄧文迪一樣具有傳奇色彩,她集超模、演員、攝影師等職業於一身,是一名美貌與才華並存的奇女子。兩人結婚四年非常高調,上個月奧斯卡頒獎禮,默多克就攜妻子走紅地毯,搶盡風頭。
  • 51歲鄧文迪海邊戲水,女兒把比基尼穿得很大膽,但身材還沒老媽好
    除了晚禮服,鄧文迪也會嘗試一些鮮豔的花色禮服,這套刺繡印花晚禮服雖然從頭到腳將身材包裹嚴實,卻更好勾勒出了鄧文迪的身材曲線,尤其是長裙上的黑色線條,讓原本古早的花色長裙增添不少摩登感,女人味十足,加上鄧文迪嘴角溫婉的笑容,再度攫賺取所有人視線。
  • 大鵬教育"暴走的畫筆",給留守的孩子一份愛
    "我最喜歡過年,過年爸爸媽媽就能回來了。"這是一位7歲小女孩最大的願望。在中國有這樣的一個弱勢群體,他們的共同身份是留守兒童。父母背井離鄉外出務工,他們留在大山深處的故鄉,被貧困圍繞。為了幫助偏遠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健康成長,2019年,大鵬教育發起了"暴走的畫筆"公益項目。
  • 同學談鄧文迪:原名鄧文革 曾凌晨起床學英語
    我喜歡他湛藍的眼睛,喜歡他在臺上的氣場……喜歡他的一切,一切……」  這個女人就是鄧文迪,「託尼」則是前英國首相託尼·布萊爾。當鄧文迪和默多克離婚的消息一公布,她和布萊爾曖昧的證據便被無情地挖了出來。  據一名曾在默多克家工作過的知情人士稱,布萊爾開始並不情願。一天,他到默多克府上拜訪,鄧文迪非常殷勤。布萊爾問傭人:「默多克快來了吧?」
  • 默多克仨瓜倆棗打發鄧文迪
    默多克與44歲的妻子鄧文迪在紐約達成了「友好」的離婚協議,為雙方結束14年的婚姻掃清了障礙。從法院走出來的鄧文迪臉色不太好,而默多克則面有喜色。  默多克與鄧文迪沒有公開離婚協議細節。而據媒體報導,兩人離婚後,鄧文迪將獲得在紐約的房產,以及一套在北京故宮旁的豪華四合院。據網友估算,兩套房產或市值2億美元。
  • 新時代的教育,嚴格不等於嚴厲,今天的教育是造就明天的人才!
    新時代的教育,嚴格不等於嚴厲,今天的教育是造就明天的人才。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俗話說「嚴師出高徒」,「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有些家長總是覺得越嚴厲的教育就會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更好,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就是批評懲罰。
  • 日本孩子的教育模式!
    大家好,我是幕,今天我們繼續來聊日本的話題。大概三年多前,我在那裡認識了一位姐姐,她是青島人,高中時期由於學習不是太好,感覺考不上國內的大學,就獨自一人來日本上學,先是就讀了一所語言學校,然後考上了一所名古屋的大學,學習服裝設計專業。大學畢業後認識了現在的先生,先生是日本人,然後結婚生子,過上了家庭主婦的日子。
  • 美國教育觀察:我與孩子一起重新思考自由與愛
    我有兩個孩子,一個在上小學,另一個才兩歲,他們都跟我到了美國,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希望他們能更好地學英語,我和丈夫都對自己學習多年的「啞巴英語」(懂英語,但是有口說不出)深感慚愧。他們漸漸突破了語言的障礙,還有很多其他的收穫。
  • 花季嫁給「老男人」,同床共枕到人生巔峰,帶你了解鄧文迪的魅力
    但是這當中同樣還是會擁有例外的,那就是鄧文迪,鄧文迪如今已經52歲了,當去看看她現在的成就時,誰都會說她是一個當之無愧的成功女性,然而在回顧她的成名道路時,大家發現了鄧文迪就是依靠著男人,才能有了如今的成就。原本鄧文迪是被美國的一對夫妻所領養,才能夠轉移國籍去到美國。
  • 父母真正成功的愛,是儘早讓孩子獨立,營地教育是給孩子的一份愛
    英國心理學家西爾維亞說過一句很走心的話: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營地教育讓孩子邁出獨立的一步成偉鋒本人非常認同這樣的教育理念,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