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橙橙,今天給大家分享全國各地的名小吃,覺得寫得不錯可以點點關注,謝謝啦~
1.烤冷麵
烤冷麵,是黑龍江省雞西市密山市特色小吃之一,烤冷麵起初有多種做法,包括油炸、高溫鐵板碾壓等,後改良為鐵板成塊煎烤。現在烤冷麵已經火遍全國的大江南北,是東北極具特色的美食。
2.重慶酸辣粉
酸辣粉是重慶城區廣為流傳的一種地方傳統名小吃,歷來就是重慶人的最愛之一 。手工製作的主粉由紅薯,豌豆澱粉為主要原料,然後由農家用傳統手工漏制。由於重慶的酸辣粉口味獨特、酸辣開胃,長期以來一直深受重慶人的喜愛,其特點是「麻、辣、鮮、香、酸且油而不膩」。素有「天下第一粉」之美名。
3. 山東煎餅
山東煎餅,形似荷葉,薄軟如紙,香氣撲鼻,味美適口。煎餅上攤上雞蛋,軟嫩鮮香,別有風味。天津也有煎餅果子,做法相似,但用的是綠豆面,味道也很好。山東煎餅原料由五穀雜糧精細研磨而成,既不是純細糧,也不是純粗糧,營養豐富,便於人消化,因為做煎餅的原料都帶皮殼,含粗纖維多,對消化很有幫助,是城市居民讓人擔憂健康狀況的一劑良方。
4.上海生煎包
上海生煎包外皮底部煎得金黃色,上半部撒了一些芝麻、香蔥。聞起來香香的,咬一口滿嘴湯汁,頗受上海人喜愛。成品面白,軟而松,肉餡鮮嫩,中有滷汁,咬嚼時有芝麻及蔥香味,以出鍋熱吃為佳。對它的評價是:「皮薄不破又不焦,二分酵頭靠烘烤,鮮餡湯汁滿口來,底厚焦枯是敗品。」不僅介紹了生煎饅頭的優點,也提醒食客,凡是「底厚焦枯」的可以不買,其至「罷吃」。
5.雲南過橋米線
雲南過橋米線鮮嫩可口,別有風味。人們常說到雲南不吃過橋米線等於白去一趟。過橋米線就是在煨好的雞湯中加入米線和其他食品的一種獨特的地方傳統小吃。初去雲南吃此小吃的人如不向別人請教會鬧出笑話:雞湯是滾燙的,由於表面有一層雞油,一點熱氣也沒有,初食者往往誤認為湯並不燙,直接用嘴去喝,這樣很容易燙傷嘴皮。因此,千萬不能用嘴直接去喝雞湯。在食用時應先放入鵪鶉蛋,再是其他生片,趁湯在最高溫的時候將生食燙熟。有人不知其中奧妙,先燙蔬菜和米線,等到後來,湯的溫度下降,不可生食的食物也燙不熟了。
6. 陝西肉夾饃
陝西有個白吉鎮,這個地方的餅很好吃,很有特色,所以把這種饃叫白吉饃。白吉饃據稱源自鹹陽。是用上好麵粉揉制後做成餅形,置鐵鐺板上略烤成型,放入爐膛側立,上下隔著鐵鐺板的炭火烘烤,稍頃翻面,雙面焦黃即可。我一直以為烹製食物,外焦裡嫩是難得的境界。上品白吉饃揉制充分,火候恰到好處。制好的白吉饃形似"鐵圈虎背菊花心",皮薄鬆脆,內心軟綿。可單獨食用,配臘汁肉同食味道更佳。
7. 南京鴨血粉絲湯
鴨血粉絲湯是南京的傳統名吃,屬金陵菜、金陵小吃,是金陵菜和金陵小吃中重要的代表,也是久負盛名以鴨為特色的美食之一。鴨血粉絲湯由鴨血、鴨腸、鴨肝等加入鴨湯和粉絲製成,以其口味平和,鮮香爽滑的特點,以及南北皆宜的口味特色,風靡於全國各地。
8. 廣東腸粉
腸粉是廣東省的一種特色小吃,屬於粵菜系。腸粉按地理(口味)區分較出名的有廣州的西關腸粉,普寧腸粉,揭陽小巷裡的潮汕腸粉、潮州潮汕腸粉,雲浮的河口腸粉,梅州的客家腸粉,鬱南的都城腸粉、澄海腸粉、饒平腸粉、惠來腸粉等。廣州的腸粉呈現透明狀,口感比較Q彈,一般醬料是醬油及其他醬製成,口感較甜,配菜多為生菜。潮州的腸粉呈現白色,口感香糯,醬料多為耗油花生醬,配菜各式各樣。
9.柳州螺螄粉
柳州螺螄粉除了鮮、酸、爽、燙,辣味也是它的獨特之處。它由柳州特有的軟韌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筍、花生、油炸腐竹、黃花菜、蘿蔔乾、鮮嫩青菜等配料及濃鬱適度的酸辣味和煮爛螺螄的湯水調合而成,因有奇特鮮美的螺螄湯,使人吃一想二。未嘗其味先觀其色便會令人垂涎欲滴,紅彤彤的是漂浮在上面的一層辣椒油,綠油油的是時令青菜,鮮美的螺螄湯滲透每一根粉條,螺螄粉中的辣椒油與普通的辣不同,此種帶著有侵略性的辣,嫩滑香酥得讓人忘了本位。
10. 長沙臭豆腐
長沙臭豆腐是湖南省長
沙市的一道傳統特色小吃,屬於湘菜,該小吃又被長沙當地人成為臭乾子;其色墨黑,外焦裡嫩,鮮而香辣, 焦脆而不糊、細嫩而不膩、初聞臭氣撲鼻,細嗅濃香誘人。
好啦,本期的分享就到這裡,我是小橙橙,喜歡的小夥伴點點關注~謝謝大家。(大家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自己家鄉的特色小吃)